西西河

主题:笑左右的折腾,叹被左右的战略 -- 渔儿漂漂

共:💬8 🌺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笑左右的折腾,叹被左右的战略

    今年为止有三件折腾得比较上心的事情:搬孔子像、论基因粮和高铁事件。网上很多人说左转唱红,亦有一大潭反对的口水。是非曲直,众说纷坛,不禁笑叹:辛苦为那般,奈何空余恨。

    年初搬孔子像,成了唱红的定调,说白了就是一切阻挡唱红的牛鬼蛇神,就是被搬走的下场。然却罔顾孔老二的战略意义。这些年来在海外建这么多孔府学院为哪般?不就是洋鬼子们和假洋鬼子们怕了毛主义的“共产”二字罢。孔教的推行系土鳖之一新普世价值观,霸业的“直中求”软件。毕竟毛主义是革人家的命,当政的都难以接受;而且如果世界都革命了,土鳖还能向革命兄弟要钱要粮要女人吗?君君臣臣这一套其实在中国早已没有市场,现在拿出来就是为和谐世界装装门脸罢,结果自己一折腾,后面就更难办了,可叹。

    关于基因粮问题,折腾为哪般?中国就那么丁点耕地,自给都成问题,要到外面种粮、买粮却处处受人算计。基因粮目的就是高产低成本,要知道吃死总比饿死强,发展了才是硬道理。

    总得有人来吃的问题,象子玉兄那样的中产当然不担心会当小白鼠的,更不说那手头上还有2012船票的贵族了。但折腾还烧到袁隆平先生头上难到不是一个悲哀吗?当年梁启超死在西医手里也不说西医坏话,为的是什么?总要有个先吃螃蟹的人啊!去迫一位九旬老人出来说话,情何以堪呢?其实国家在争什么,不就是种业的研发权吗,当研发权在自己手里,你认为还会分转和非转问题吗?折腾也有个分寸啊,可悲。

    关于高铁,自从刘跨越倒台后,空出来的地盘自然成为各路神仙聚餐分成的目标,而723只不过把分成大会白热化罢。同期的客运火灾40多条人命又有多少有人问津?

    高铁意义在于什么?优点提高货运物流效率,减少石油资源的依赖。缺点在于票价分化客运、速度打击支线航空。执优执缺,自有平衡。而且缺点亦可以修正,票价成本决定消费人群,以沿海及华南聚居城市的人群生活水平,高铁的票价是基本可以接受的,而部分不接受的低收入人群其实已选择了长途客运。高铁营运于沿海,内陆快线则以支线航空支配,既可以解决沿海的客运水平,亦给大飞机研发留出市场空间。

    就如泰坦尼号沉也改变不了世界的大航海交通,高铁战略还上向前走的,只怕有人以左右名义聚餐折腾,断送优异时机罢。可怜。

    “人无三代富”,“官运亨通”难过“一朝皇帝一朝臣”,新上台的总要砍掉些支节,好让新的食利阶层占位,上一任的难搞,就搞上上一任或上上上一任的。食利阶层的大小由社会生产力决定,就象草原上狮子的数量牛羊决定一样。当食物达到饱和极限,狮子间的争斗无可避免。

    左右只不过领导手上的两把刀子而已,哪把好用用哪把,只分左右的刀子,没有左右的领导。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也逃脱不了20%统治80%的命运。屁民的一厢情愿,等同不了现实。

    如果你得益了就请继续起哄吧,如果不是,躲远些,犯不着挨砖。毕竟在这里写的还是看的,都是属于那80%被统治的傻X、白痴罢,领导是没有这个闲情来理这些屁事的。

    或许领导的初衷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用知之。”然而好事多磨,现实的折腾,最后也不得不成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是领导看重结果,而屁民则在乎过程罢。

    每每看到纪录片里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都禁不住热泪盈腔。很多道理尤如童话故事一样,对错分明,但为何人们总会选择错误呢?凯恩斯给了个答案:选择正确的需要长期的痛苦与煎熬方成正果,而选择错误的则能短期获得利益,至于长期,我们都已经死了……

    有感于胡志平的“守拙”《论大国战略(订正后完整版)》

    2011-10-02

    • 家园 呵呵
    • 家园 右派最讲义气了,出来混说杀光你全家,就一定会杀光你全家,

      以我的经验,右派所有的有害的事,一上台面没人拦,最后全能变成实际政策。

      • 家园 貌似现在出的土地流转政策也是这样。
      • 家园 经验?何以见得?
        • 家园 九十年代的经验,先专家出来大谈,然后官员出来说,再然后

          就推行,最后烂一片。

          比如现在谈地主如何好那套,我九十年代就见识过,无保下前,就在广播里听到过这类故事,某厂被私有化了,工人们很不安,以为私人老板多不好,结果来了是个女的,还和工人一起干活,工人们纷纷表示,老板好。

          我自己就有当老板的亲戚,私企老板不是洪水猛兽,通常是两头尖中间宽,特别好的和特别不好的都有,大部分是中间的,而中间的既然作生意,主要还是以利害为基本点行事的。

          特专家理论宣传+集中的各种宣传故事+领导坚定改革的豪言壮语=行动。

          另外:

          专家的理论宣传=教条加情绪强调(基本上是右派的,且一般是个很稳固的圈子。----这些人主攻的不管明面上的专业是什么,骨子里都是交际,和一些高官权贵的交际关系。)。

          各种宣传故事=用文艺的情绪化引导代替实际的科学论证。

          领导的豪言壮语=论证不足。

          这是必然的,因为实际开始启动这套东西时,一般是已经内部磨了个大概谱了,而这种磨合是一般没有象样的反对意见参与的小圈子。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样,也不可能出现,这类同步组合的集中出现。这个东西涉及好几方,没前期组织协调,出不来那个状态。

          九十年代大部分人还没搞清这东西,互联网也还不发达,能显出来的反对意见很少,所以一出来基本就是定局。

          这些年那点花花肠子散的那都是,很多人能看出门道,又能用互联网表达出来,效果就差很多了,政府官员的明确表态,没过去那么紧密了,落实在反对中,也开始越来越多打折扣了。

          这个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去政府化,说白了就是去官员参与,正常情况应是,不管左右,一个理论观点出来,大家吵,政府官员没有事先预谋,看着,争的差不多了,参考各方意见作行动。

          而以前和现在的问题是,右派一般都是在和政府里一些权贵,有相当内定认同后,作的共同行动,甚至一些前期工作都作好了。就等这一炒,然后就拿民意,和已经论证过,作以后事烂后的挡箭牌,我们问了,当时没人提意见,实际哪,早内定了。

          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内部很多权贵,本身右倾严重,所以相应理论,也就很容易行政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