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交通系统构想 -- 曾自洲

共:💬22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交通系统构想

    现在交通是一个大问题,高铁效率很高,从石家庄到北京一个小时,但是市内的交通效率很低,从北京西客站到北京的西黄城根要2小时。

    现在的交通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地铁,公共汽车,高铁,飞机等,优点就是载人量大,速度比较块(公共汽车除外)。缺点是无法门到门,导致从门到车站的时间一般都比乘车(机)的时间长;由于公共交通基本都是班车制,导致大量的等待时间。所以100到200公里以内,公共交通对于个人而言效率不高。

    而另外就是个人交通工具:小汽车。小汽车的优点就是门到门,有一定载货能力,提高了乘车人舒适性。缺点就是载人量小,一部车一般都有6到10平方米大,再加上行车的安全性,基本上开起来要占20到30平方米,停着要占用15到20平方米。如果是平时上班的时间,车里往往只有一个人,实际上总体效率不高,浪费挺严重。这样就形成高排放,高峰的时候堵车。但是由于它可以门到门,减少了门到站的时间和等车时间,个体效率高,100到200公里以内效率无敌,而且乘坐舒服,人人都爱坐。

    我大胆设想一种交通系统,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个人系统。大概1米宽,2米长,单人乘坐,或是单人加一个孩子。其实就是现有的电瓶自行车的加强版,有自航能力,续航能力在30公里到50公里之间,速度在自航的时候是20公里到40公里左右,上干线以后通过干线的电力输出速度可以到60到80公里。个人系统自航主要担负支线运输的工作。

    第二部分就是干线体系。干线上应该是有轨的或者近似于有轨比如磁悬浮,这样当个人系统在干线上行驶的时候,干线上可以提供电力,同时个人系统的控制系统接入干线的控制系统。这样当个人系统在干线上行驶的时候,由干线提供电力,由干线控制,这样个人系统可以在干线上像火车一样行驶,从而极大的节约空间。而且这样的非紧密火车,很像是现在分散动力的动车组,保持速度的能力应该比较强。而个人系统上干线和下干线,在干线里换道可以依靠自己的自航能力。干线可以是两道,或是3道,甚至是4道,5道。每条车道上最高速度是限制死,而且有差异,一般越里面的速度越高,越靠外的速度越低。

    那么当一个要出门的时候,就是上个人系统,输入自己目的地,然后自行驾驶到最近的干线入口,上干线,干线系统通过分析你的目的地,来决定是维持在最外面的道(速度在40公里左右),还是逐渐调整到里面的道(最高速度在80公里左右),到了离目的地最近的出口,系统提醒你要自行驾驶了,这时你的速度应该在40公里左右,你自行驾驶离开干线,到达目的地。同时在干线行驶的时候,个人系统可以在干线上进行充电,这样经常开的个人系统其实不用自己充电。

    先不说如何实现上的技术问题。先说说这样的好处,第一,减少空间,小汽车人均所需空间在10到40平方米,这样的个人系统人均需要4到5平方米。第二,灵活,个人系统的数量是根据人数来的,不像小汽车,不论几个人坐都是那么大。第三,减排,电力驱动排放小。第四,道路利用率提高,现在的一条车道,变成两道干线应该没有问题。第五,可以门到门。第六,没有等车时间。第七,这个体系应该基本不堵车。

    技术上的难度,第一,干线的控制系统,这东西有可能要同时控制100万辆车甚至更多,要超级稳定和强大。第二,变道,变道时候空间不是问题,不可能两条道上都排满车,在绝大多数时间和绝大多数地点,变道所需的空间应该是有的,但如何能够在干线的控制,利用个人系统的自航能力,如果是有轨的如何克服轨道的限制,这是个大难题。第三,如何排除不合格的个人系统进入干线。第四,如何安排货运车和公共汽车。

    这个体系的最大缺点是豪车彻底失去了实用的意义。

    现在自己开车基本就是1公里1块钱,如果干线上建立一个收费系统,1公里8毛钱左右,以一百万辆车计算,平均每车每天跑20公里,一年按300天计算,一年能有4800亿的收入,以10%的资金回报率算,可以支撑48000亿的投资。当然这主要是干线的投资,个人系统还是要自己买的。似乎还是一桩可行的买卖。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RUF: Rapid Urban Flexible

      这个算一个相当完善一点的方案

      http://www.ruf.dk/

    • 家园 飞艇

      在三环,四环等繁华地区,实行牵索飞艇系统,绝对没有拥堵

    • 家园 似乎很早就有类似的设想

      我记得很早(20多年?)前就有类似的设想,似乎是人类未来学什么的一本书上看的,就是大家开自己小车出门,上干线,干线是有轨的,通电,在干线上,许多小车可以组合在一起,就象火车一样,到地头了再分开下来。

      小时候看的一本书,具体书名早就忘了。

    • 家园 用不着这么费劲,实现物联网就行了。

      实现车与车之间通讯,连接物联网,通过超超超超级计算机和gps定位,对车辆速度路线直接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优配置。计算机要有对车辆的绝对控制权。

      其实帝都堵车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布局不合理,和城市过于庞大,改变这个才能治本。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带来的收益更大,性价比更高。帝都要是照目前这种发展下去,你就是把天顶星的技术拿来,以后也还是会堵车滴。再说全国有几个帝都那样的城市啊,不能拿帝都来作为标准来发展。一般城市堵车都用不到像帝都那样极端的手段来解决。

    • 家园 我也来提一个方案:人坐小车,小车坐大车

      此方案是小电动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其他出行部分是由类似轻轨的母车来解决。母车仍然是走主干线,但其乘员不再全是个人,至少一部分是小电动车。小电动车搭乘母车可以是同步挂靠,即小电动车自成一队候车,母车到站后一挂一串,也可以是非同步的,类似铁路运输的挂车皮,挂满一车或定时,然后由母车挂走。此方案可避免小电车上主道的诸多问题,如安全、变道控制、专用主道等。

    • 家园 我的设想很简单,减少交通、交通工具需求

      1. 上班在家,消除通勤需求:4g网络铺开,连个摄像头就可以聊天开会,干嘛还非要跑到公司去?在家办公,省时省力,节约汽油,减少对汽车地铁的需求。

      2. 减少汽车:现阶段用拼车,往后用自动驾驶的汽车代替出租车,在手机上输入时间目的地,出发地,汽车自己会来接你。还有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系统计算最近(不堵)的路程,顺便把可以拼车的人一路上全接上。

      迟早有一天,自驾变成一项娱乐、体育项目

      • 家园 其实,就算现在的网络环境下,很多行业在家办公都没一点问题

        但从管理上,从运营上

        多数公司不太可能接受大部分员工在家办公这个模式

        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通过成果通过工作量来考核员工的

        • 家园 是,不过那是个新世界,不要用现有的一切来推断合不合理。

          资本家、技术官僚通吃的时代就要过去,感谢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可以廉价快速的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类比于蒸汽机对封建社会的破坏作用,互联网会让每个人平等。现有的公司结构也会消失,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在4g网络面前很快会土崩瓦解。

          公司的运营是为资本家运营的话,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是很难考量的;但如果是为每个人运营的话效果很容易考量-消费者投票,同事投票,再加成果评估。

    • 家园 我的想法是大家在家工作,不用出门!
    • 家园 我的想法还是要建超级大楼

      100层的大楼,下面几层是商业区以及服务区,上面是居民住宅,每几幢楼下面就建一个地铁站,所有楼与地铁站相通.

      住在郊区别墅区的汽车只能停到地铁(公共交通)外围站,要进市区换公共交通.

      这样来说平时主要是电梯作为主交通工具,门到门没有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