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鲜为人知的战斗:赵尚志曾率部纵横于松花江水面 -- 春秋的老胡

共:💬9 🌺1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鲜为人知的战斗:赵尚志曾率部纵横于松花江水面

    东北抗日联军的名将赵尚志,率部纵横于东北的黑土地上,曾是给日伪军沉重的打击曾是给日伪军沉重的打击——这是今天已经家喻户晓的史实了。

    但是,几乎不为人知的史实是,赵尚志不满30岁时,就曾率部纵横松花江的水面上。

    1934年8月4日,赵尚志率部于松花江江面,袭击了日军海军防备队“广宁”号江防舰。

    日本人在沈阳办的报纸《盛京日报》,1934年8月7日刊出了一篇报道《江防舰广宁号与匪激战》:

    海军防备队广宁,四日午前九时,在新甸上游十基罗地方与大部分匪贼激战中。广宁因对该大部分匪贼之激战,已陷于苦战,遂急电江防舰队司令部,四日午前十时,急派普民舰前往应援。出动后,尚无详报。

    此新闻报道里“新甸上游十基罗地方”之中使用的“基罗”即“基罗米突”,kilometer(千米)的音译。“新甸”是松花江上的一个渡口,在今隶属于哈尔滨市的宾县境内。根据清末当地的地方志书《宾州府政书》 第二十一章“交通”的第八节“渡船”有记录,“宾境共有渡口六处”。其中有三处渡口的名称,都出现在《盛京日报》此时期关于赵尚志部在水上袭击日伪的报道里:“(一)鸟河;(二)滴打咀子,通江省之巴彦州;…(四)新甸,通木兰县…”。

    此次袭击战,打击的对象是日军的军舰。以往介绍东北日军情况得到文章多偏重于关东军,鲜有人知晓日本海军在伪满洲国有专门机构的。

    1933年民国《海事月刊》第2期即曾经报道:

    “倭夷海军官制之一部,因应环境之需要,业于本年四月公布条正(逐条订正的意思)……增设驻满海军部于长春”。日本的临时“海军防备队”与此同时也在哈尔滨成立,直属于刚成立的日军驻满海军部。

    应援的“普民”号则是伪满洲国江防舰队下辖炮艇队的6艘炮艇之一,1933年7月才刚刚下水给编入舰队。

    与日伪军海军在江面大战的十天之后,1934年8月14日,赵尚志部再战松花江江面,在准备攻打五常堡等地之余,有一部官兵于“滴打咀子”渡口附近的江面上,成功袭击了伪满洲国参与运输日伪兵员和物资的“营口轮”。

    1937年之前,赵尚志率部在松花江流域频繁袭击日伪的列车和轮船,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当时是游击作战,这样的战绩记录已大半散佚,但是从当年的民国书籍中仍可以查到佐证。例如:“战时文化社”1938年4月出版的《民族英雄剪影》里收录的文章《义勇军领袖赵尚志》即是有记录:“(赵尚志)率部渡松花江,活动于中东路(一)带。时常夺获敌人列车航运,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

    赵尚志率部打击日伪的铁路运输,有明确的史料记录。1934年,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赵尚志传》转载,伪满哈尔滨市铁路局《内部交通事故统计》记录:“1934年七八月,北满铁路东部线可称名符其实的‘交通地狱’,赤色游击队工作是相当惊人的。”

    而打击松花江上的日伪船只,有具体记录的史料则很是稀见了。现在可以查到的上海现实出版社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再版”的《义勇军》一书收录的文章《赵尚志》(根据文章叙述的情况是赵尚志部转移到汤原一带前的,此文有关部分应为1936年之前写成的)也有这样的记载:

    他的游击战术,是在战争实际经验中学会的。再加上民众的热诚拥护,给敌人以最可怕的印象。譬如去年中东路东线牙不力小站,一个月里被袭击劫车在二十五次以上。在松花江上,营口轮往返哈尔滨大黑河线,竟被劫三次。一次是一个“老太婆便衣队”揣枪上船干的。拉滨线沿途几乎是他的家乡地。在这二年来,冬季白雪遍地的时候,他曾屡次进军到哈市郊外黄山嘴子,帽儿山、老头山一带袭击敌人、捉汉奸等,而使敌人恐慌起来。

    这些应是1935年的时候写成的内容,其提到的“去年”的袭击战斗,则应是1934年发生了的。正是在此段的描述里,提到了伪满的“营口轮”曾三次遭袭,且专门列出了其中一次“老太婆便衣队”袭击的战例——实际上,文中提到“老太婆便衣队”袭击伪满“营口轮”的战斗,根据史实细节则明显是1934年8月14日袭击日伪军运输船的战斗。

    《盛京日报》1934年8月17日发出了报道《营口轮船被袭,损害颇巨》:

    (八月)十四日午后九时,由木兰出发之工业联合局所有船营口号行至黑龙江省巴彦县滴打咀子附近之际,被大帮匪贼袭击。日满人十数员负重伤,将货物抢掠一空。并将虎林县副参事官岩永静雄氏,又满人二名绑去。而岩永氏因在途中抵抗,故已被惨杀云。

    第二天,8月18日的《盛京日报》的第四版发出后续报道《江防各舰出动歼匪》:

    ……为击灭此二百凶恶至极之匪团、夺回人票。江防舰“富民号”,接到急报,同时出动矣。但更有该舰队江通、利绥、江安、江顺四舰,亦先后出动,目下在该地,严重搜查中云。

    同时在第九版又发出通讯《营口号被帮匪抢劫经过》,其中提到了袭击营口号的具体过程,也透露出来了与中方记录里的“老太婆便衣队”有关的情况:

    及抵鸟河,下乘客四名,上者则为四男三女,惨案之根,亦即种于此矣。该四男即胡匪上船,为内应者。枪则由该三女带上,以防护勇之检查。及船驶出鸟河十余里地方,匪以托护勇补票为借口,将护勇诱至船舱外,即开始夺护勇佩枪。迨护勇反抗时,匪即出枪射出,砰然一声,全船中之枪声皆应之而起,时岸上胡匪亦应声齐出。

    携带枪支上船的三名女便衣战士,应是中方记录里的“老太婆便衣队”。她们和男便衣战士一起登船的“鸟河”,是松花江上的一个码头。依据民国时期编纂的《桦川县志》有关“桦川上游水程”的记录,从“新甸”码头坐船到其上游的“鸟河”码头,两地之间的航行距离也才仅仅才一百一十里。而鸟河和新甸两地间的松花江河道是蜿蜒曲折的,从陆路行动于两地之间的话,其路程更短。而从“鸟河”码头再航行二十里,即是又到达了“滴打咀子”码头。

    可见,赵尚志这十天内的战斗范围,就在这一段长不过百里的江面以及其附近的地区。他敢于周旋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连续两次到水面与日伪武装的船舰作战,充分显示了一位抗战名将的惊人胆略。

    8月18日的《盛京日报》刊登的通讯《营口号被帮匪抢劫经过》妄图污蔑劫船的武装只是图谋财产的“胡匪”,于是其中记录有闪烁其词和尽力遮掩的部分。但是其报道还是记录了这条船的一些真实情况。

    报道之中称,“营口轮初由虎林启碇回航时,搭乘客虎林驻在绥宁地区司令部顾问处附坂口氏以下三十余名”——从这一句显可得知,伪满“营口轮”此次起航时,搭载的都是日军官兵。

    报道之中还称,“当枪声之乍起,有日人军事教官某,在舱内用所携之手榴弹向岸上轰炸,被在船上之匪瞥见,以枪射之,彼亦还击……同时坂口氏处附伊伊所佩手枪击匪,致被击伤头部”——从这一细节可见,伪满“营口轮”上的日本人是携带了武器的战斗部队。此次袭击发起时抗联部队的准备也显示,赵尚志麾下官兵明显是知道了“营口轮”实际上是日伪军用于运兵的一条船。

    《义勇军》一书记录伪满的“营口轮”曾三次遭袭,另两次袭击没有查到,但可以想见也是打击日伪军运输的战斗。

    此后,赵尚志率部到依兰、汤原地区开辟新根据地。到了1936年的夏天,回师松花江畔木兰县一带的赵尚志,不仅在江边的陆地上猛烈打击了日伪军,且又一次率部纵横于松花江的水上。

    萨苏先生收集到的日伪的史料《满洲国警察小史》记载,1936年6月14日到27日之间,有抗日武装在木兰县摆渡河和日军发生激战。日军不但出动了陆军,而且出动了海军的炮舰广宁号,炮艇小鹰号,以及伪满江防舰队的江平号及其陆战队。

    1936年7月8日的伪满《大同报》也曾有报道:

    哈尔滨电,倾据某军事机关情报,山田本部队下枝部队属中田部队、江防舰队陆战队协力,三日于木兰县南广利屯附近与赵尚志系“化民”及“一抹脸”合流有力匪五百名激战,由午后四时战十小时之久,匪贼死力抵抗,友军以猛烈之攻击,始将匪团击散。

    赵尚志率部甚至曾在截断松花江航运的战斗里,缴获了伪满海军的迫击炮和机枪——《东北抗日联军游击实录》(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12月)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奋斗史》记录:

    “于民国廿五年(1936年)春夏之交游击于巴、木、东、庆、铁各县,曾于木兰一带,截断松江航运,击毙日寇江防舰队倭贼五十余名,夺得机关枪两架,迫击炮一门”。

    于松花江流域的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的背景下,赵尚志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发布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三军通告》里,以豪迈的语气回顾了此前斗争历程:

    本军自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季以来,即在不断战胜强敌下,自身之扩大与千百万反日同胞拥护中,组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幸赖将士用命,努力杀敌,各界臂助,奔走有方,两年来不独扩展数倍之反日行动区域,取得更多同胞信仰,尤其汇合无数抗日友军,打破日寇之各个击破诡计,领导几多作战部队,致使强敌首尾自顾无暇……

    ————————————————————————————

    前一个时期研究的阻力甚多,于此得鸣谢oldnew、alexliuxuan等网友的支持和鼓励,现会继续努力写抗战史的更多研究文章

    ————————————————————————————

    通宝推:阴霾信仰,蜜饯,路人癸,楚庄王,赫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