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曹参(永中Office)挑战微软 -- raindrops

共:💬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曹参(永中Office)挑战微软

    曹参挑战微软

    江雪

    早有评论说,年近60岁的曹参实在是自己给了自己一个令人尊敬的理由――永中公司创业的立足点就是挑战美国微软!所以在2004年美国亚利桑那举办的DEMO大会上,当他向在场的550名全球IT行业权威展示了一款软件后赢得微软office软件开发部资深副总经理史蒂夫?西诺夫斯基“干得好”的赞誉时,他显示出极度的兴奋。

    全场的人都看到了这个不寻常的动作,史蒂夫在说“干得好”的同时,恭恭敬敬地向曹参递上一张他个人的名片,以示对这个中国专家最真挚的祝贺。

    由此引来了2004年3月美国《商业评论》的报道:中国的无锡永中向世界软件业霸主微软发起了挑战。同时,美联社也阐述了他们的观点:超乎想象的艰巨,但是抢滩北美已是事实。

    于是,曹参在DEMO会后向世界媒体再次表态:“历史上有很多弱者战胜强者的著名战役。不惧怕对手的强大是因为我的产品优秀给我带来了信心。我们虽然目前还无法撼动微弱的4个亿用户王朝,但我坚信一旦时机成熟、机遇降临,永中软件的市场就像滚雪球似的将“愈做愈大。因为微软的office本身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紧盯“蚂蚁的板缝”

    曹参坦言他把中国市场看成微软鞭长莫及的“蚂蚁的板缝”。而说起来中国创业是有着曲折的故事的。曹参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1996年在美国的经历,“为了找钱打微软找了8年。”无奈后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就直接写信给比尔?盖茨:“你把你的办公软件交给我做,我保证做到另外一个新的境界。”他竟然用的是境界一词!可是,他等到的是微软人力部门语气极其委婉的回绝信。

    此后,曹参最自豪的是他没有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10年前为了找钱所遇到的种种遭遇,让他的意志更坚强。“我不会轻易放弃多年积攒的那一点敏锐。我10年前从美国回国办企业,就是决心把自己的才智贡献给祖国。”

    事实是,多年来,创新都能够让这个生在重庆、长在中国台湾、深造在美国的人激动。也正是创新,让他和他所带领的无锡永中赢得了“敌人”的尊敬。他的确在公司成立的时候讲“我不超过微软就不能叫创新。而微软的技术软肋就在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上。永中要做的就是很多厂商头痛的事――替代微软的MS office产品。这是我多年的支撑。”

    所以,在2004年8月31日“永中office 2004增强版”上市的那天,曹参对记者说,2004年有两件事情令他特别的高兴:一是国庆55周年中央台专题节目中提到“建国以来科技界的55个第一”中有永中的office,并被誉为软件领域里的“神舟五号”。55位专家中中科院院士倪光南这样评价永中:只有自主开发、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才具有长足发展的潜力,才能代表中国成为顶尖产品;第二件事就是永中office新版的上市。

    在美国取得多个学位的曹参技术背景是很深厚的。1983年跻身于美国IT业的他成功开发的office中电子表格软件就得到美国最权威的pc.magazine在1987年颁发的编辑者选择奖。那时他就把捕捉到的东西用产品表达出来了。是他不停的游说、告诉人们“从技术上讲MS?office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软件,而是一个将几个办公模块捆绑起来形成一个套装产品,是一个行销的概念,没有人执行过一个叫office的程序。用户很难将一份文档中的数据变化自动在其他相关文件中进行更替,微软的办公软件没有解决好不同的文件间的数据集成问题,这是他的致命伤。”

    “叫板的勇气你有,可你有什么底气呢?”面对记者的问题,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几率。两个几率让我抓住了!”

    曹参说,“几年前在美国看到了微软的产品有致命的缺欠就提出要挑战时,人们都说我疯了。包括比尔?盖茨自己。不然当年他不会那么坚定的打发我走而不与我好好的谈一谈。但我个人想的是啥?我们中国人不能再继续向微软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这个任务不是哪个政府部门指派的,是我的心让我这么做的。我认为有这个技术的空间。为什么没有人来做呢?他就一定是这个世界永远的高手吗?不!我对这个产品研究很久了。如今的商场竞争看的是商业机会的成功几率。正是这不可能中才有可能孕育着胜算的几率;还有一个几率就是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说的‘中国市场这么大,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office 不能把这么大的市场给了别人!’我的判断就是这么简单。剩下的是技术攻关问题,要创新、不断改进。我没有钱才去找比尔?盖茨。”

    “可他有眼不识泰山!”记者听出了他言外的意思。

    在这种准备下,谁能够赏识他的观点并具有支持他的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

    曹参最终带着400万美金将目光投到了中国的无锡。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坚定支持者。

    敌人倒下我才有机会

    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曹参看问题的角度很刁,那就是坚信“敌人倒下我才有机会”,这样的机会在他50岁来临时依然使他兴奋。

    曹参认为,当今时代,科技公司只有在技术上抓到敌人的软肋才能做英雄。20年来,没有人敢质疑微软很大程度因为技术分析不准确。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人一直在志气和技术上很弱。所以必须拿出革命性的创新技术才能想到去拼的事情。他让200个员工都能够明白“让用户接受产品新功能这个精神首先要实现精确兼容”。正是这个思想在2004年的专业测评中得到了专家们的承认。

    在无锡,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2000年,他决定开始挑战微软――研制永中office第一版,开辟具有成长潜力的空间。攻歼的重点确定后,他就不讲任何代价带领员工去突破。技术出身的曹参一直对自己有个要求,“要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不然不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由于永中office几百万行的源代码均出自永中人之手,一旦产品出现什么问题或需改进某项功能时,均可快速而准确的进行更改。

    但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品,所有的设计人员在开始时都表示出了极其为难的情绪。他就发火了:创新从哪来?就是绝不说“不”。你要坐井观天,微软怎么挑战?50多岁的他以钢铁般的意志,600个日日夜夜在实验室里度过。他表示,这样的付出是他心甘情愿并感到十分幸福的,他基因中的快乐因素更多的属于创造。

    尽管后来按照美联社的描述成为了“在中国的办公软件市场上打败微软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其他地方从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雷蒙德的软件业巨人兼统治者那里分得一小杯羹是超乎想象的艰巨”,但曹参因有他独特的战略和独特的战术而赢得了中国很多专家的支持。他说:“我们是讲中文的,在中国有主场优势。虽然永中暂时不会颠覆用户总数高达4亿的微软王朝,但是它总会使更多的客户拥有除微软之外的其他产品。”

    如今,他拥有的78项受到保护的专利技术带给他自信、自强、自豪、坦然和幸福。这也是对员工们精神上的极大鼓励。

    事实上得出的成绩是,参加2004年测评的永中office不仅覆盖了微软office?93.1%的功能,其中11%的创新动能更是微软office所不具备的。“尤其是以数据集成和特色功能成为了我们的创新代表。我希望用户能够真正享受到集成技术的益处。”技术出身的曹参就是以这个事实来表达着他做企业家的喜悦的。

    以技术舞动国际市场

    2001年底,号称第一个真正的office――永中办公软件正式推向市场。就像孕育10月的婴儿,曹参体味到了创造的幸福。

    好产品就要有好的市场这是真理。可2002年,永中office的市场反映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但曹参十分理智的判断:永中必须要打快仗、打赢仗。在中国,由于大部分企业长期大规模的采购国外软件,思想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永中不能够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尴尬中,国际市场是不等人的。他首攻目标选中了日本。

    2003年11月,日本一个大的代理商带团到中国考察。在与公司签订“永中日文化及销售总代理”合作协议时,IT公司志垣重政社长对来自世界的媒体亮出他的观点:“是技术上的本事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没有这个,想打败微软的技术是不可能的。”

    2004年6月17日,永中借势在日本举办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向世界专业媒体表达了进军世界市场的信心。

    2004年的7月,就有日本的两家公司在无锡考察后购用了600套永中 office 率先在公司内部推广使用。同时还推广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试用。3个月后,传来师生们“良好的兼容性及集成应用”的一致推崇。尤其是对永中office能在同一用户界面上实现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简报制作三个office主要应用以及个应用之间的数据集成大加赞赏。

    2004年底从日本传来消息:新版的永中office2004增强版刚刚投放市场,就在各大电器店和指定网站上得到了火爆的出售,成为日本市场上office办公软件的大品牌。

    曹参在对日本市场成功的分析时强调说,“日本人的要求很高,但我们的品牌排榜已经在前几位了。因为这个产品基本实现了对微软office的精确兼容和高度替代,性能提升了55%,而内存占用量则比2004版整体下降了61%。实现了微软office功能点由78.5%增加到83.1%。另外微软不具备的功能由7.1%增加到10%。卓越的产品成熟度正是旺销日本市场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为永中的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永中office定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收获。信心来自于日本一年上万套的销售量和在‘国家863计划国产办公软件2004年度策评’中取得综合得分2023.99分的冠军成绩。我们是以绝对优势站在了国产软件的顶峰。”

    以专著的精神慢慢发芽

    记得2001年底产品刚上市时,曹参在北京举办了新闻发布会。那天很多记者都说,“没听过公司的名字呀,怎么杀伤力这么强?用大象的身影提高自己吧?”他幽默地表示,“慢慢发芽是每个企业的心愿呐!”那次,他听取更多的是专家的声音:要继续改进。挑战微软一定要击中要害!然后就又是700多个日夜的耕耘。他表示,“创新领域无垄断权,人人平等。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并毫不掩饰的表明要发展自己的软件企业,而做英雄就要有行动。”

    2004年,有了日本等国家2年多市场的检验后,他终于有勇气把产品搬到了美国和60多个企业共同在DEMO展上演示。

    从美国回来后,曹参对员工讲,“无论如何,这次展会让大家看到了我们中国公司的风采和竞争力,也更加树立了打败微软的信心。这次会的最大收获是让世界人士了解了永中,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意义非同寻常。”

    2004年末的一次采访中,中国科技部的一位领导对《中国企业报》表示,“永中能得到2004年业界测评的冠军很不容易。创新的动力有了,但能不能为用户所需是最重要的。专家们一直认为他们在用户的需求点上找的很准。这也是企业生命力能否表现出来的关键。他们不是关上门来搞研究而是开着门。这也是在世界市场崛起的条件。”

    实事求是的讲,永中office的市场占有率从0达到了20%―30%是一个很高的跳跃。而曹参则对记者说,“相信2、3年后,永中office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以上。那才是挑战的成功。有些事你不去做就永远不会发生,人生能有几回搏呀。”

    对于未来,曹参认为,“在诸多软件厂商中,只有永中是专门致力于office研发的公司,我依然心无旁骛。因为office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品,把它做好了就很不容易了。我们的用户已经从零达到了几万,收集到了非常珍贵的用户反馈意见,这对新版产品的研发有很大帮助。我们不久就会推出永中office 2005版,成熟度将比永中office 2004增强版有更大的提升,”而且,“以后每年,永中都要有升级的新版本推出,性能要不断的去提升,这让用户感到欣慰,甚至让一些毫不了解我们的用户也眼前一亮。”。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过政治哲学、公共行政专业的曹参多年来的思想底蕴一直强调的是让用户欣慰。这是一种很人文的服务精神,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上帝的精神。

    微软的心好受吗?

    曹参笑着对记者说“他们如梦方醒啊”,“最近微软一直在强调它的office在于集成和创新。所以,集成是office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但集成的观念和应用需要推广。集成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2005年,我们将与用户肩并肩,共同挖掘office的集成应用。让集成这个创新功能在用户中真正应用起来,从而提升他们的生产力。这将是我们2005年包括未来最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在世界科技业界,中国有优秀的企业。中国有优秀的人。永中和曹参就是一个证明。

    <曹参档案>

    曹参,美籍华人。留美深造多年,先后在中国台湾、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大学及俄亥俄州立大学研习公共行政、政治哲学、数学、工业系统工程和电脑等专业并获得多个学位。

    1975年―1979年任Ohio州首府Columbus市政府管理分析师;

    1980年―1983年在 Dennison TRG Systems软件公司任企业系统软件产品研发部副总经理;

    1984年―1989年创立Daybreak Technologies Inc,任总经理,推出电子试算表Silk,获得PC Magazine之Editor’s Choice奖;

    1989年―1990年为丰业电脑在美设立分公司,任公司总经理;

    1990年―1998年曾为工研院、资策会、郭家电子、方元电子及士通咨询等任顾问;

    1999年至今任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在软件开发管理方面,曹参曾经在美国以外开发过世界级软件。他在创立Daybreak Technologies公司期间,研究开发了电子试算表产品Silk,1987年荣获美国最权威的个人微机杂志PC?Magazine的Editor’s Choice奖,其技术领先当时销路最好、最流行的电子表格产品的莲花123(Lotus123)。

    曹参熟知应用和用户需求,在软件设计上有多项创意和专利,具备office类软件在美国和全世界市场推广和销售的难得经验。在他的发起和带领下,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历经5年的艰苦奋斗,开发出跨平台、具有数据集成功能的永中office。

    <作者手记>敢与大象共舞

    江雪/文

    记得英特尔公司全球CEO贝瑞特在2004年末访华结束时对他的中国员工意味深长地说:不能高枕无忧!想想未来吧!

    这个世界的每一天对很多人来讲都是极其残酷的。比如IT业。别让对手在技术上打败是无数老板的心病。

    由此想到年近60岁的曹参,一个敢与大象共舞的人;业内人士提起就都直竖大姆指的人;勇气和智慧都十分惊人的人。他时时都在为了中国软件业的未来担忧着、拼搏着。

    当他获得如此成功的时候,记者体会到了他的幸福。谁都承认,他的产品太厉害了,竟然真的打到了微软的软肋上。在2004年的美国大会后,史蒂夫发给他一封邮件祝贺他在展会上的出色演示:在美国见你以及你的产品达到如此的创新和集成水平,我很高兴。

    其实,作为中国第一家、亚洲第二家企业出席美国DEMO信息技术展示会,无锡永中亮相的本身就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骄傲的事情。正如曹参不止一次跟人讲的那样,“我是自信的,等着吧,我会让他们惊讶的!”果然不假,精彩的产品演示后给业界人士极大的震撼,以至于微软公司副经理史蒂夫在日后来中国时再一次明确表态说,“我们是那么珍重他的技术!”

    回过头看,曹参10年前把握了一个别人会一闪即逝的念头:那就是“想想未来吧!”这是无数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们不敢忘却的责任。因为在这个世纪,的确是有很多大象倒下了。他们的使命结束了。他们都无法跨越技术的瓶颈。

    在这个行业里,某种程度上讲,速度已成了最高级的审判官。而且,过程和结果一样的重要。

    采访中发现,曹参的思想世界里跳跃最多的因素是革命、革命、革命,包括技术的、观念的、勇气的;他的感情世界里跳跃的最多的因素则是行动、行动、行动。所以他有理由“一直耿耿于怀微软那小子小看了他的能量”。其实,像他这样有着良好技术背景的人是完全可以在其他软件领域里扩张的。5年的时光不知要收获比这个产品高多少倍的利润。

    但他爱中国,是中国给了他自信,让他得出中国一定要走自己的“软件立国之路”的信念。由此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者发现,5年来,更多的时候他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表态说,“我既不愿跟随也不愿鲁莽。我是以超脱的心态来投入这项全新的产品研发的。靠这个产品在这个市场中杀出自己的天下让微软心惊胆寒。”他抓住了人们的一种心理:不得不依赖微软的产品,但又不甘于永远接受微软的摆布。希望有人在某一天把这种垄断的局面打破,得到解脱。

    谁能挑起这个大旗?是已近60岁的曹参给人们带来了这个惊喜。美国媒体甚至把“微软终结者”的名誉提前就送给了他。这些年的拼搏,他的确是在与大象的共舞中找到了那种感觉。

    其实一个人具备了这样的力量和精神就足以了。但他还是说:“攀登上世界的技术巅峰才是我最大的心愿,产品只有打到世界市场才是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我还是呼吁本土的企业能够选购中国自己研制的产品。我非常感谢无锡市政府在提高信息化程度的工作中,率先使用永中office。正是他们的这个勇气带动了2004年政府采购数字的上扬,也得到了诸多专家们的首肯。”

    曹参喜欢用“势”来解释他的信心,他坚信集成办公软件是发展方向。

    毋庸置疑,曹参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会揣着那颗执着的心坚持走下去的。尽管他知道前途并不是被很多人看好,至少现在;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所有支持民族软件产业的人们,都会为他早日实现理想而祈祷祝福。

    曹参精彩言论

    要想克敌制胜必须以自己划定的比赛场所和游戏规则来瓦解大公司已有的优势。比如,鸭和鸡在水面上比赛的时候,游戏的胜负就已经决定了。也就是说,在与大公司进行竞争时,首先要发现它隐秘的劣势。

    中国政府拥有300万名公务员,按照每人1套办公软件计算,就存在着至少300万套的需求空间。在未来5年,就是300亿元的市场。仅政府采购就足以把几个国产office厂商“养大成人”。

    中国市场不仅为永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现金流,也成为挑战微软的“根据地”。从中长期看,市场三分天下,美国、中国、其它。30年后的中国,按14亿人口3年半淘汰一次计算机算,一年将卖2.5亿台,不会比美国市场小。我们得到这三分之一就足以跟微软分庭抗礼。

    商场竞争看的是商业机会的成功几率。我敢于挑战微软,表面上看似不可能,但我认为在这个“不可能”中孕育了胜算的几率。

    中国国产软件发展本来就晚,在国内市场发展也面临着跨国巨头的垄断和盗版等因素的阻碍。我理解用户用惯了微软的软件,甚至每家公司的发展战略、产品定位乃至公关策略都难以避免的演变成“我和微软不得不说的故事”,要转换到国产软件上很难,所以,政府采购要给真正的国产软件一个扶持的机会。

    机会很重要。这也是很多专家的观点。但无论是否有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我国软件厂商必须加强技术开发、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国际化是必须的。2004年5月我们在全球同时推出的就是日文、英文、中文三个语言版本并且有着不同的定价。这是支持自己理念的最好行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合理性价比优势。我们会继续坚持国际化路线,用客户需求不断开拓进取。

    <自述>做创新领袖

    曹参/文

    10年前,业内的很多人说我疯了。

    “挑战微软?那是你的事,别来找我!”每当我向人推介我的商业计划时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回答。没有人愿意把钱投给微软的对手。记得美国一家创投公司的副总裁说,“也许是我真的走眼了,或许有一天你会开着劳斯莱斯来证明你的成功,但今天我是要说对不起了。”

    如今,虽然我已是无锡永中科技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软件设计师,人称“挑战者”,但我还是用一句简单的话讲这个信念:我们是创新的领袖,微软不是!

    我们已经抓住了机遇。做一件事情不能只是光有理想成分,技术创新也只是机缘之一,必须仔细的考虑,“自己的经历是否能够承担这样一件事情?创业的种种事项是否考虑得尽可能的周详和细密?是否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资伙伴和创业团队?绝不是简单的1+1=2。还必须加上自己的努力和把握的时机。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或策略都可能导致整个事业崩溃。”

    业内人知道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千万别去做微软想做的,更不能做微软已做过的,否则会死得很惨!因为恐龙走来的时候,从来不在乎脚下有什么。所以有很多人担心永中的命运会不会也成了“软件文物”。我认为,要想克敌制胜就必须以自己划定的比赛场所和游戏规则来瓦解大公司已有的优势。我记得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基硫斯的身体刀枪不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阿基之所以这样是在他婴儿的时候,她母亲倒提着他在河水中浸泡过。但因脚后跟没有沾到水,这便成了他浑身上下惟一能被刺伤之处。后来,他的对手知道了这个秘密后就向他的脚后跟射了一箭,战无不胜的他倒地而亡。

    微软也有“阿基硫斯之踵”。这是事实。一个产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用户解决什么麻烦或者说提供了多大的便利。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一定是设计者发现了一种普遍的、没有人意识到的“不便”,并给出了意想不到的解决之道。一般的产品只是满足用户明显的需求,天才的产品是发现并满足用户隐秘的需求。索尼公司推出的随身听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也正是寻着这种思路并经过大量的调查终于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用户需要一个真正集成的office。尽管这种需求目前还没有被大多数用户充分认识到,但他确实是重要且必将受到用户欢迎的。

    集成成了关键

    要做一个前所未有的产品一定要品尝艰苦和孤独。这需要有钢铁般的意志。

    其实,所有的保护性政策都不是永久的。保护伞也不是中国独家的。所有国产的软件商都有5年时间养精蓄锐,之后要跟微软在一个平台上拼个你死我活。早有评论者表态说,“5年后的永中能否成为微软势均力敌的对手,取决于能否从蚂蚁成长为一头小象甚至是与微软旗鼓相当的大象。”

    因为要挑战的是微软,而微软财力的雄厚是世人皆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5岁的永中真的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来源:《中国企业报》?2005年04月06日

    • 家园 永中的故事以前我就转载过,当时它进了美国eWeek的测试Lab

      外链出处

      后来一个网友说,他曾回国见过永中的老总。当时他是想回去捞一票。结果和老总一谈,发现如果没有政府介入,批量购买,永中就可能撑不下去了。这老哥一听,马上开溜。

      现在永中怎么样了,我就不清楚了。挑战微软这话太大,还是踏实点,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做起吧。

    • 家园 我装过,功能不错!

      就是觉得菜单的显示速度太慢,看来java的图形界面还是有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