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64) -- 唵啊吽

共:💬8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侃侃而谈道德经(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节对“弱者道之用”给出详细的注解。那就是: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默化潜移;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美国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比中国人均GDP还要高,但是却半数美国人天天吃药。原因在于西医西药不能防微杜渐。你去看病,你自己已经感觉到身体有问题了,西医检验不明显,无法确诊,只能给你吃止痛药,把你身体自保护的疼痛机制破坏掉,使得你病入膏肓以后才化学检验出确诊,那时候你已经无法治愈疾病,只能靠终身药物维持来生活,所以美国止痛药市场奇大,医疗费用奇高。太极拳就是用绷劲和粘劲化解对方攻击的最初一点苗头,因此可以四两拨千斤,这就是弱者道之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无为而治”。用现代管理学术语,就是proactive,避免reactive。用中医术语,就是调理。治病是有为,调理是无为。你有一点不舒服,去看中医,中医也无法确诊是什么病,但是,总可以找出你阴阳不平衡的地方,帮你扶正:热者凉之,寒者温之,燥者润之,湿者祛湿。把身体阴阳调理平衡了,身体自身就可以去除无法确诊的微小的病苗。身体和人类社会都是有机系统,有其自身运动规律,在系统偏离未兆之时扶正系统,系统就会自己按照正轨运行,这就是无为而治。毛泽东重视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行为发生之前谋其未兆。毛泽东当年农村调查访贫问苦深入群众启发教育,让觉悟起来的中国人民自觉自愿地参加和支持革命,使得华夏文明得以复苏。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反者道之动”。系统一旦超出其能力界限就会崩溃。如果现代医学一味追求人的生命的延长和保留,禁止堕胎、禁止计划生育,那么人口最终会把有限的地球生态压垮。揠苗助长是“为者败之”。强化帝国绝对优势最后会把帝国葬送。爱之越深恨之越切就是“执者失之”。人生追求过于强烈反而会失去人生意义,所以禅宗讲究破我执。圣人无为,谋于为兆,系统自身就会成功。圣人不执着,随遇而安,因此不会失去幸福。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人类社会是复杂系统,是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有蝴蝶效应,微小的扰动可以颠覆系统的整体运行。李自成进京就是几成而败。中国这60年发展的成就举世有目共睹,但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轨迹还没有走上一劳永逸的正轨,稍有不慎还会功败垂成功亏一篑。谋于未兆要慎终如始,以为革命成功了,以为中国强大了就可以掉以轻心,那么很容易就会兵败如山倒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要跟风。大家都崇拜法国人头马的时候,喝红星二锅头就行。哪天市场时尚倒过来崇拜红星二锅头的时候,就不是这个价钱可以喝到的了。大家热捧的股票,一般都是价格被高估的股票,鲜有不被套牢的。买股票也有某于未兆,买好兆头还没被公众所知道的股票。大家都不要的东西,捡几个放在床底,三十年后就是稀世古董。学一些冷门,毕业后还容易找到工作。“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大家不稀罕的东西,大可尽情享受。各自都忙大家不稀罕的东西,社会就平衡了。一窝蜂追星追时尚就和追股市一样,迟早会觉得没趣。

    关键词(Tags): #侃侃而谈道德经#道德经#老子通宝推:履虎尾,山有木兮,
    • 家园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细微表现在两个方面:事物在微小、萌芽的时候最容易被改变,因此在错误才冒头的时候就要制住;大的成功又是由小的细节组成的。

      强行要违反自然规律做成什么必然要失败,事物该失去、改变的时候还固执的不放手最终也无法改变失去的结局,历代帝王都希望千秋万代,无一能达成此愿。所以圣人不强行做什么,只是顺着事物的发展去做事,所以不会有失败,更迭变化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部分;不强行保留什么,该失去、改变的时候顺着做就是了,因此也不会觉得真失去了什么。

      不偏离事物的本来发展方向就要淡化个人的主观,圣人以没有强烈的欲望为欲望,因此不会认为稀有的东西很贵重,他可能也喜欢稀有的东西,但不认为那东西有多贵重,该没有的时候就让它没有,而不会以积金累玉为福,好东西要分享;不是以书本的知识为学习对象,而是从众人犯过的错中吸取经验(此句或可与阴符经中“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互参),维持万物保持其自然生发的状态,而不敢强行改变什么。

      顺着规律做事也不容易,像前面介绍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偏离了,而以失败告终。一般人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因此在结局的时候要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这样才不会失败。

      通宝推:唵啊吽,
    • 家园

      侃侃而谈道德经坚持了64集,即为执。执者失之。

      等到你写完了,“心中怅然若有所失”,或许又“无失之”了。你前面的“执”,成就了后来的“不执”。

      老子的系统,一直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 家园 圣贤之道,高山仰止

      本来我想写上几句,再读一遍之后,感觉附加任何注释,如狗尾续貂,无有意思。圣人无为故无败。我有所执,故有所争。心行常有辩论,则心不安,其根由在于“心不正”。《大学》云: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我的所谓“忧国忧民”,在公众意见的大海中忧虑国家的未来,其实还是“其心不正”,原因就是有所爱执。爱国也是烦恼,是偏私,是慢心,是不正。如果说我过去不爱国是因为西方中心主义,现在爱国是偏私,是慢心,克服爱国的烦恼才能真正摆正自己的心。圣人无执故无失,不落于陷阱之中,方能心静映物,顺应自然。

    • 家园 刚才回了一个贴,顺便在这里说两句: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首先,这是儒家的想法说法。没说错吧?

      老子有这个意思吗?

      我为什么一直在说道教的莫名其妙?在我看来,道教都是些没煮烂的肉——内心有很多儒教的沉淀,然后,惊羡于老子的超然洒脱,就成就了后来的道不道儒不儒的“道教”。

      仔细看,你会发现道教的文字中有很多儒教的说法。

      上面这句话是不符合老子的思想的。总体上来说,这是说教,这是功利的行为,是老子的对立面。一个可见的例子就是武训办学,是一个以小义而弃大道的典型事例。

      当然,这里我并不是为了谴责“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儒教思想,不过是与老子的思想比较的时候,要说明这种认识首先与老子无关,然后就是这种思想是人为的的表现,是违反老子的道的认识的。

      • 家园 你说得没错

        我这是侃大山,侃我读《老子》的心得。“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很可能不是老子本意,但我觉得这和老子这段“谋于未兆”可以相提并论。

        另外,“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好像更像佛家思想。

        实际上,华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融合文化,各自学说相互融合。以孔子拜访老子之故事,《道德经》应该先于《论语》,但是,如果把《易经》视为儒家经典群经之首的话,道家有儒家的思想也不奇怪。

        儒道释可以说是中国三大宗教,也可以说是儒学发展三阶段,先有《易经》开创儒家,后来儒家吸纳道家,再后来吸纳佛家。我在乡村看过许多三教合一的寺庙,庙内孔子、真人和释迦牟尼同堂并列。不像西方宗教,阿布拉罕三个儿子出了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个教,基督教又分天主教和新教,新教有分几千个门派,每个教派都认为自己是正宗,其它都是异端邪说。问问今天的中国人,那个人没有几分道家思想,几分儒家思想,几分佛家思想?

        华夏文化是个聚宝盆,吸纳了人类历史积累的许多智慧,是以延绵至今不中断。

        • 家园 哈哈,是的。另外,我可能常常会不顾及被回帖人的感受,假如

          有冒犯的表现,请您原谅。

          您说得对,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果然,那句话好像佛家的,不好意思。

          所以,我们读老子,容易被之后的文化传统误导,从而把不是老子的意思,说成是老子的。

    • 家园 【讨论】欲不欲,学不学 vs 吾从众

      前面一章说的方法论是: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

      这一章里的内容,除了对前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重复解说(让我想起小时候学的课文《扁鹊见蔡桓公》)之外,最核心关键句,我看就是这:

      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欲不欲,是反即成世俗,不以难得之货为贵 (金银珠宝,名牌服饰,爱疯4S,等等)。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研修非显学,矫正主流意识形态的“过”。

      这样的反动--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如果能形成一股清流,可以辅助系统里的万物遵从其本性:本来就那样,而不是刻意扭曲地做为。

      我读出的是道家的积极地革命性,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之革命性极其相近。

      一个系统的即成结构,是可以被解构和再建构的。

      当万物不“自然”,被扭曲压迫,那么这样的反动,反者道之动,是必然发生的。

      我联想到了两个:

      1. 孔子的“吾从众”“吾从下”

      2. 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

      美其食,乐其服,任其俗,高下不相慕

      先听大家说说!

      关键词(Tags): #革命#后现代#道德经通宝推:唵啊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