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推荐各位再读《杨度》——续中国未来政治可能走向 -- 酱油群众

共:💬7 🌺2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推荐各位再读《杨度》——续中国未来政治可能走向

    近来读《杨度》,收获颇多,杨天资聪敏,也有济世救国的宏愿,但几十年折腾下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引人深思!

    辛亥后,压在人民头上200多年的皇权被掀翻,袁世凯虽窃得民国总统大位,但终日不断党争、内斗却让他几乎无暇他顾,一事无成,痛感民主共和之弊端,他身边的杨度也看到了这点。

    于是他们希望恢复帝制,使民心重归安定,使国家可以集中精力搞建设。然而魔鬼一旦被释放出魔瓶,再把它装回去就难了。

    于是有了短命的洪宪王朝,杨度此后也心灰意冷,潜心向佛去了。

    为何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却偏偏天意不助呢?

    个人觉得,主要在于在多年的压抑之后,民心思动,一场狂欢刚刚开始,袁和杨度就想让party结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不知道现在经常在微博上辟谣、维稳的自干五们是不是也会有杨度当年一样困惑与不解?无他,人心在变,在蠢蠢欲动。

    ---------------------------------------

    从89至今也差不多20年了,中国享受了宝贵的20年稳定发展期,但这样的稳定或许正在逐渐被打破,未来十年,中国可能将开始逐步进入一个不太稳定的震荡期。

    从沿海工厂接连不断的罢工,到各地的拆迁纠纷;从网上公知们不遗余力的煽风点火,到网下90后、00后们广州街头举牌要求胡哥带头公示财产。。。

    无不在昭示着人心的躁动,而左派、右派都在不失时机的将这些现象当做自己观点的论据,大肆宣扬。

    当然这只是底层的表现,目前的中央虽然出现了年初的渝州换帅事件,但从人民日报的社论来看,中央层面目前对于稳定、团结还是有共识的,正因如此,中国还不会马上陷入大的动荡,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上层的摊牌也是迟早的事,当然这个过程也非一朝一夕,或许五年、或许十年、二十年。。。

    从人的本性来看,除了得道的高僧大儒,平常人很难耐得住寂寞,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呆久了,难免会想折腾折腾。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注定会定期发作,这也是为什么本人在上篇《改革开放的本质及中国未来政治可能走向》链接出处一文中会做出中国会走向“资本民主”的判断的一个原因。

    在目前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三五年折腾一次,似乎更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社会长期的平稳发展,即,以定期的小震荡代替长期的大震荡。这样的社会体制更具弹性,而中国目前这种一味强调稳定的体制,则显得过于刚性。主席说文革隔七八年要再来一次,或许也是这个原因。

    对于积累的社会矛盾,究竟是“文革模式”好?还是西方式的“资本民主”更好?

    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革模式”本质是一种无规则的非合作式博弈,所有参与者都是输家,没有赢家,就像大家都一哄而上抢着上公交车一样,结果是所有人都上不去。

    而“资本民主”比“文革”更优之处就在于它有规则,当然这些规则也可能被不守规矩的政客漠视。但这是另一个问题,即是否“守法”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监督逐步杜绝。而有没有规则,则是有没有法可依的问题。“资本民主”显然可以有很多目前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规则可以借鉴,可以大大节省社会的试错成本。

    除此而外,相较于目前中国的“寡头民主”,“资本民主”参与者范围更广,更能够反映各方诉求,当然这会不可避免的降低社会效率和发展速度,但罔顾少数人利益的硬发展毕竟不可持久。

    因此,从目前的“寡头民主”逐步过渡到“资本民主”,有其进步意义。

    -------------------------------------------

    判断中国可能进入动荡期,除了多年稳定所积累的社会矛盾外,另一个原因就是90、00后年轻人逐步长大,开始步入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对“资本民主”的理解难免浮于表面,同时他们成长的时期又是中国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可以说他们是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长大的,也不像70、80后那样经历过89风波,对于社会动荡可能造成的代价没有感性认识。

    再加上一些人的煽风点火,他们很可能会闹得最欢,冲在最前面。就像二战后出生的美国婴儿潮一代,会有一个叛逆的青春期。

    当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这样的动荡晚点发生,中国还可以继续稳定的多发展一段时间。但这毕竟只是我们的良好愿望,借用大家常用的一个词“料敌从宽”,我想我们对最坏情况早作估计、早想对策,总是没坏处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