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军笑话之潜艇奇人妙事录 -- 潮起潮落

共:💬66 🌺3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海军笑话之潜艇奇人妙事录

    海军笑话之潜艇奇人妙事录(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旅顺老虎尾。中国潜艇部队是苏联老大哥一手培训出来的,所以早期的潜艇部队带有深重的苏联印记。

    言之在先:奇人妙事口耳相传,年代久远,这里不证实也不证伪。各位还是放松一点,当个笑话看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呵呵),中国潜艇部队有位奇人。该疼子差不多是中国第一代潜艇兵,老前辈了,跟白桦他们是同一拨的,大约折合黄埔二期的意思。若是活到现在,怕是快八十了。这里呢,姑隐其名。

    关于奇人的传说,是一个老潜艇跟别人说的,别人聊天聊起了这个话题,我凑巧听了一耳朵。所以到我这儿已经属于三手传说了,老潜艇曾与这位奇人是同学。这关系很绕脖子是吧?多理解吧。呵呵。

    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么,有新兵上艇,就有老兵复退,一年就换一茬人。几十茬人过去了,估计现在的潜艇兵知道此人的已经不多了。

    1

    五十年代初期,老大哥来帮助中国建立潜艇部队。潜艇这玩意用起来比较复杂,当年,除了从陆军选调了一批学员外,海军也选了一批知识青年学潜艇,奇人就在这拨知青里。

    奇人是高干子弟,老爹是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之一(不是叶挺哈。至于是谁~~~你猜是你的事儿。呵呵)。据称他母亲在1938年把他送到延安后便下落不明了,他父亲在1941年皖南事变牺牲后,他和姐姐便成了孤儿,烈士遗孤。延安的各位领导都很关心姐弟俩,李富春、蔡畅收养了姐弟俩,他后来一直管蔡畅叫蔡畅妈妈。

    他小时候在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小学就读,孩子么,常尿床。同学们便拿他开涮,叫他海军,后来干脆给他起了个“海军上将”的外号,在当时延安还挺出名的。只要一提“海军上将”,连许多高级干部都知道是他。

    解放战争后,他跟随学校一路北上,辗转到哈尔滨,上了一所俄语专科学校,所以他的俄语颇有基础。1951年夏,他原本准备去读哈尔滨的一个地方大学,听说大连一海校要招生了,于是就去申请。那时流行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当兵,这很正常。海军肖司令一听说是当年延安的那个“海军上将”要来参加海军建设,马上应允,便让他来大连报到学习,入学很顺利。

    学员队的要求很严格,要求纪律严明、队列严整、内务整洁。部队讲个《纪律》、《队列》、《内务》三大条令。起床后整理内务,要把被子夹出棱角,每天都要做内务评比。问题是奇人没经过预科学习,内务一向很差,所以天天受批评。后来有学员专门教他如何整理内务,其实秘诀就是被子上面要铺毛毯,再用夹板夹,一准儿能夹出棱角,整出漂亮的内务。与其它舰队把被子迭成豆腐块不同,北海舰队一直沿袭苏式内务。

    但他入学晚,一时没领到毛毯。后来也不知他从哪儿弄来了毯子,内务自然好多了。别人很奇怪,就问他毯子从哪里来的,他告知是张学思校长的。他来大连的时候就被告知,有困难就去找张学思,同学们于是知道此人~~~有来历。

    他在哈尔滨时学了一口俄语,对话流利。有个星期天,他和一个同学到海边散步,回来时经过一个靶场,于是想抄个近路回校。那里有一个苏军弹药库,有苏军哨兵站岗。见到俩中国军人过来,马上摆手制止。他便用俄语忽悠起这个苏军哨兵来,曰:“我们奉首长命令在此通过,炮兵旅长知道,你可以去查问。”奇人流利的俄语让苏军哨兵信以为真,于是两人便顺利过关了。

    老大哥开始培训潜艇部队时,教员、教材都是俄文的,所以第一年学员都得学俄语,由苏军炮兵旅随军家属中的语文教员(瓦尔瓦拉们,呵呵)来上课——有看过苏联老电影《乡村女教师》的么?女主角就叫瓦尔瓦拉——自然,这些教员不会中文,每次上课都由一名学校的翻译来助教。有时这位奇人也客串翻译,一边当学员。

    开始都很好,有一天,一位学员提问,奇人没有翻译給苏联女教师,而是和学员对起话来,自己把问题给截留了。苏联女老师觉得被冒犯了,自然不悦。问他,你们在说什么?他回答说:“哦,没什么,他刚才提了个不懂的问题,我已经給他解答清楚了”。这下惹恼了女老师,气得满面通红,头也不回地离开教室,再也不来给他们授课了,学校只好安排翻译队的中国女教员来上俄文课。但奇人牛惯了,总嫌中国女教员(东北人)的俄语一口大碴子味儿,口语既不标准,也不好听,于是总挑刺儿。闹得老师颜面扫地,所以彼此关系不怎么融洽。

    奇人绝顶聪明,照相机般的记忆力,理解能力也极强。平时学习也没看他怎么用功,但成绩奇好。某次地文航海考试,传说他把厚厚的俄文教材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玩儿似的就全背下来了,考试还考了个全班前几名。而苦哈哈死啃书本的用功学生,成绩反倒不如他,呵呵。

    奇人作风散漫,部队说法叫比较“稀拉”,他不感兴趣的事常常敷衍了事。那时每个学员都发一支步枪,随身携带,夜间挂在床头,上课还要背着进教室放在枪架上。每周还要擦枪保养,擦枪时他总是马马虎虎,随便三两下就完工。队里检查,奇人少不了挨批。可打起靶来,他总是好成绩。帆缆课学员学打绳结,几十种打法实在复杂难记,但他天资极高,几下就能学会,不论哪种绳结都打得干净利索,又当上了小教员。

    奇人在一海校时间并不长,学了两个学期,1952年夏便离开了,后来再也没回来。去哪儿了?他和后来的海军张序三副司令员等,一起去列宁格勒海军高级专科学校的舰长班学习了。奇人有俄语基础,学的比较轻松,成绩不错,1954年学成回国。

    回国后根据他的要求,又分到旅顺老虎尾的潜艇学习队继续学潜艇。奇人也是个牛人,正经“纯爷们儿”,从来就没学会低调做人,所以是个急性子,脾气也大。在旅顺,他又跟翻译干上了,这次是对苏军潜艇翻译不满意了。从苏联海校镀金后,层次见长。

    苏军翻译是个海军大尉。脸上有麻子,被称为麻子大尉。奇人上课照例经常挑刺儿,结果发生了争执,从对骂发展到动手。这事儿可闹大了!外交无小事,为避免影响中苏关系,海军把他交給海军干部部处理。奇人根子那么硬,谁能把他怎么样?只好把他另行分配到华东海军第六舰队的一艘护卫舰上担任航海长。

    海军笑话之潜艇奇人妙事录(二)

    【本帖说明】

    奇人并没生活在真空中,他就这点事儿,知道的人也挺多,好多他的熟人还健在,再写肯定会跟网络上的东西撞车。放狗一搜,十之六七都雷同,写到(二)就打住吧:(

    通宝推:老醋花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