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汪兆铭的反思 -- 种植园土

共:💬25 🌺255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汪兆铭的反思

    汪兆铭的私德在民国政治人物中应属凤毛麟角了。

    辛亥之前,他策划亲手刺杀满清重臣,被捕,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他本被判斩立决,但肃亲王善耆法外施恩,改为终身监禁。辛亥革命后,汪名满天下,但他认为革命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谋取国家之幸福,遂立誓一不做督军,二不做议员,又劝二三知己好友,推翻了帝制应该好好学些建设本事,不如绝迹官场,一同游学欧洲。直到9年后的1920年,他才奉孙中山之召回国襄助。

    汪对己约束甚严。他不爱财及色。汪对妻子陈璧君始终忠诚,一生从未有绯闻。

    汪对部下也约束甚严,常以身作则,规劝部下。与蒋中正拿公器市私恩,对嫡系贪污腐化听之任之,汪精卫显然属于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样一个英俊潇洒、口若悬河、拥有无暇履历、堪为道德楷模的标准型现代政客,如何堕落成了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汉奸?按道理讲,这个不怕死、不贪财、不好色的能员,是文天祥、陆秀夫的不二继承人才对呀。

    许多人将汪主动投靠日本人解读为汪、蒋政争,汪失败的后果。这肯定是原因之一,但未必是最主要原因。吴佩孚和蒋争得更凶,败得更惨,但他老人家也没有投靠日本人。

    相反,我认为汪之所以投敌,不是因为他失败,而是因为败得不够惨。汪投敌之前,在国民政府仍拥有很高的权位和威望,他仍是一个拥有一定实力的利益集团的领袖。实际上,汪抵达越南河内之前,蒋一直在进行拉拢他的各种尝试,许以不次之位,直至所有的劝说失败,蒋才下令暗杀。而汪的投敌,一开始就是带着一批人投敌的。如果说,这批人代表着一个利益集团,那么汪是为了自己代表的这个利益集团投敌的。如果他的真的惨败到了吴佩孚那种树倒猢狲散的程度,谁也代表不了了,以他的性情,反而未必会投靠日本人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争早已发展到利益集团对利益集团的地步。个人的--私德、情感、价值观、工作习惯--其实都不重要了。

    如果利益集团有内志,无外欲,那么即便若干成员,那怕是骨灰级核心成员,具有的民族主义情感,也只能服从这个利益集团的意志。当这个利益集团需要指鹿为马,就会走向指鹿为马;当利益集团需要全部成员拥有脑残的共同外部表征,成员们会立即降低自己的智商,呈现这一表征。一个人降智商,这叫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三个人降智商,这叫被忽悠;发动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总之,私德、个人信念、价值观、工作习惯,一切”个人“的东西,在集团利益面前,就是渣渣。对于集团的后续发展,它不充分,不必要,甚至不重要。

    通宝推:xiaobailong,自以为是,
    • 家园 好文章,用通俗的语言回归了阶级斗争

      用理工科语言描述,所谓利益集团或阶级的整体利益,其实就是那个集团或阶级所有成员各自意见的最大公约数,好象我们看跳水比赛,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这两个零散的个人意志,在评定成绩这个集体意志面前,是应该也是必须被牺牲的。

      在现实世界中,一旦利益集团或阶级形成了它的集团意志,作为个人成员的自由意志,就只有或者顺从它或者被它漠视,没有例外。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赞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一个人降智商,这叫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三个人降智商,这叫被忽悠;发动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911之后,小布什和鲍威尔提供那么弱智一戳就破的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美国人集体自降智商,毫不犹豫地相信并支持小布什,就是非常好的证明。当时美国之外的世界绝大多数人质疑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反对对伊拉克动武,但是美国国内的绝大多数人毫不犹豫相信这个证据,并支持对伊拉克动武。难道真的是美国人集体智商低于全世界吗?当然不是,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无他,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当初打倒四人帮,结论是“形左实右”,罪名是“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顺便把原本不沾边的四人帮的政治对手陈伯达放进来作为四人帮的帮手,一并判了罪名。老百姓并没有表达怀疑,而是对邓小平表达了强烈的信任和拥护。难道老百姓智商真的那么低吗?当然不是,只是当时邓所作的,是民心所向而已。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胡温以前主政当中,每当土共表现软弱受挫的时候,N多人自动切换到大棋模式,为土共辩护。难道老百姓真的完全相信那些大棋吗?其实未必,但是为啥总是会有大棋派呢?其实是因为中国经济仍然在平稳快速增长,而胡温的所作所为大体上符合中国的整体利益。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现在薄熙来这件事情上,一方面,无论伪共怎么说薄熙来老婆杀人,怎么说薄瓜瓜生活奢侈,一批群众都表示不介意这些事情。难道群众真的不介意这些事情吗?当然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他,只是群众相信并支持薄熙来的执政路线而已。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另一方面,土共只是发了一份文件说立案调查,一批群众就立刻相信薄的老婆杀人了,薄必须下台。难道群众真的不知道判案需要证据吗?当然不是,数以百万计的人集体自降智商,这叫波澜壮阔的阶级意志表达。

      当然这种集体自降智商,是有后遗症的。美国大军在国内百姓自降智商的强烈支持下,迅速拿下伊拉克,然而胜而不利,并没有取得期望中的石油利益,反而大大损耗了国力。

      邓及胡温主政看到老百姓这么容易被忽悠,就真的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结果出现薄王事件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可是这时候骑虎难下了,怎么办呢?

      通宝推:海峰,aloneth,
    • 家园 政治正确和生存权有时候是矛盾的

      对于中原地区的平民来说,南北朝的种族灭绝和金朝的伪齐政权,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寡妇来说,饿死和失节那个为大?

      在南京失陷以后,沦陷区上亿人口总需要管理吧,总得有个机构来负责公共服务吧。汪兆铭完全可以像其他那些社会名流一样爱惜羽毛不合作,那些人也没遭到过分的迫害。他也绝对不是走投无路,国民党的政治斗争还是相对费厄泼赖的,打仗弄死对手几万人,通个电出趟国转两天回来照样当大官。

      • 家园 总得有个机构来负责公共服务吧——比如负责防范共匪?
      • 家园 汪总裁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而且做的不错

      • 家园 你的ID说明了一切
      • 家园 汪精卫当汉奸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之前,虽然“抗战到底”的声音占了绝对主流,但说和做毕竟是两回事,喊口号的人并不一定是真心拥护国民政府的坚决抵抗政策,就算开始是真心的,经过这一年的大溃败,意志动摇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不管以何种理由投降、屈服,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开始大家还藏着掖着,首鼠两端、骑墙观望,到汪精卫公开和中央政府决裂,且得到了强大的日本人支持的时候,这帮孙子们就纷纷跳出来追随汪先生“拥护和平”去了。

        可当汪伪政权成立后,形势逆转,降日者的心理压力骤减,这玩意儿不叫投降了,叫投身“和平运动”,不论汪先生还是蒋先生,不都是中国人吗,不都叫国民党吗,开会的时候不都挂着*的照片吗。于是战败投降、不战而降者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中国又创造了一个不光彩的世界纪录——二战期间唯一一个伪军数量超过占领军的国家。

        在中国抗日接连惨败之后,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的公开投敌,中华民族才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家园 阶级意志的表达

      切中肯綮

    • 家园 其实,汪主席投敌是大大的阴谋

      因为不光二战那边胜利,国党都是战胜国··············

    • 家园 汪优柔寡断, 没有眼光

      汪叛变投降日本的事情, 是他自己不相信中国人民的力量, 怪不得什么"利益集团". 他作为一个政治领袖, 要担当100%的责任. 没有任何借口.

      政治人物,看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立场和作用, 不用太计较私德. 而且汪的私德也不是你说的那么完美. 他在母老虎陈璧君之外也有情人.

    • 家园 汪认为打不过日本,投降日本也是一种救国之路

      组织低调俱乐部,网罗了一片持有相同思想的人,最后投日。

      风云百年节选-低调俱乐部和汪精卫

      外链出处

      “淞沪会战”后一群党国精英,诸如周佛海、顾祝同、熊式辉、梅思平、陶希圣、胡适、高宗武等人认为,现在大家都在喊抗日,一个比一个喊的高调,喊打喊杀的,和平反倒没人敢提了,可是以中国的国力与日本正面对抗的后果是必败无疑,而这样的失败将使中国亡国灭种,所以他们主张和平救国,为了区别高调主战派,他们自称“低调俱乐部”。

      “主和派”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比如汪精卫,他因为身份的关系,并不参加“低调俱乐部”的活动,可他的诸多思想却在“低调俱乐部”赢得了广泛共识,之前汪精卫在解释为什么签订《塘沽协定》时,说过这么一段话:“以前人们批评政府不抵抗而丢失了领土,现在我们进行了抵抗,结果却丢失了更多的领土……”,反正你“主战派”也不用亲自上战场,喊口号动员别人上,自己躲在后方唱高调,如果明摆着打不赢还要打,无非是更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殒命沙场,更多的人们流离失所,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如果我们韬光养晦,用部分的让步换取暂时的和平,积蓄力量,以图*,岂不比现在拼完了老本强。

      一年的时间,几场惊天动地的大败仗,一半国土沦于敌手,几十万将士血洒疆场,是“战”还是“和”,问题摆在了两派领袖蒋介石和汪精卫面前,也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这时候,*的《论持久战》出来了,这是一篇号召大家抗战到底的檄文,却没有去喊空洞的口号,而是耐心、细致的分析了中日两国的优劣以及国际社会可能进行的干预,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坚持到底,耗死日本。《论持久战》让人们看到的是生的希望,对于“主战”派绝对是一个鼓舞,对于“主和”派也是一个很好的争取和瓦解。持久抗战的思想在国民党决策层本来就有,但之前没人系统的进行过阐述,当“主战”派大员白崇禧看了《论持久战》后深以为然,并推荐给了蒋介石,得到了蒋介石的赞赏。

      “七七事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高呼“抗日到底”,可如今一败再败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抵抗失去了信心,对蒋介石的强硬立场产生怀疑,汪精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

      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冯玉祥、*,这些蒋介石曾经的死敌,此时都坚定的站在了蒋介石一边,在强敌压境的险恶环境下,在懦夫们的聒噪下,依然喊着“抗战到底”的口号。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内外交困下,仍然能够保持坚定立场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败再败下,依然不放弃战胜对手的努力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摊上这么一群铁血兄弟,是蒋介石之幸,在这个时候摊上蒋介石这么一个性格极其刚毅的领袖,是中华民族之幸,只要努力没有停止,希望就永远存在。

      为了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蒋介石亲自到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

      从“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开始,蒋介石的本心是以打促和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是边打边谈,可随着日本人的节节胜利,他们的停战条件也层层加码,在轻松攻陷南京后,竟然提出(一)在华北、华中、内蒙的非武装地带成立特殊机构(亲日政权)。(二)承认满洲国。(三)中国向日本赔偿战费。国民政府好样的,强硬拒绝了敌人。

      可汪精卫对于蒋介石的作为并不苟同,你们主战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争取国家能够生存下去吗,可这么打下去,中国必败,你们主战派所追求的目的又如何实现呢?随着日军占领区的扩大,海路交通的断绝,必将使我国四万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救民于水火,蒋介石应该重开谈判大门。在无法说服主战派的情况下,汪精卫委托“低调俱乐部”的梅思平、高宗武秘密和日本人接触,双方很快达成协议:日方以宽厚的讲和条件支持汪精卫出马,汪精卫则脱离重庆国民政府另立中央,与日本签订两国和平协定,实现停战和和平。汪精卫当然知道此一步如果走错,三十年英名扫地不说,恐怕日后千百年被钉在耻辱柱上,在思考两天后,汪精卫说:决定了,只要能救民于水火,火坑我跳了。

      他也不想想,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快就答应了你,给了你比蒋介石宽松的多的条件,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就两条,一是日本人打不动了,连续打了一年,驻中国的部队高达24个师团,四十多万人,人吃马喂、伤员救治、死者抚恤和战争开销耗资巨大,令资源贫乏、国土狭小的日本不堪重负。二是日本急需在其控制区恢复秩序,实现正常生产,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以战养战。

      汪精卫不抽烟、不喝酒、不嫖妓、不纳妾、不奢侈、不张扬、不结党、不营私、不贪功、不恋权,在道德和个人生活层面几乎无可挑剔,以他在国民党内无出其右的资历加上年轻时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英雄事迹,本可为后世留下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却出淤泥而不染的完人传说,只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在1938年底,即使没有他的所谓“和平运动”,战争也自然会进入到战略僵持阶段,日本人短期内已无力组织大规模会战。也许汪精卫不去,日本人照样会扶持其他傀儡,但任何人投敌都不如汪精卫的破坏力大,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离渝出走,12月29日发表艳电响应近卫第三次声明:“抗战年余,创巨痛深,倘犹能以合于正义之和平而结束战事,则国家之生存独立可保,即抗战之目的已达。”1939年1月1日,重庆政府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

      之前,虽然“抗战到底”的声音占了绝对主流,但说和做毕竟是两回事,喊口号的人并不一定是真心拥护国民政府的坚决抵抗政策,就算开始是真心的,经过这一年的大溃败,意志动摇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不管以何种理由投降、屈服,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开始大家还藏着掖着,首鼠两端、骑墙观望,到汪精卫公开和中央政府决裂,且得到了强大的日本人支持的时候,这帮孙子们就纷纷跳出来追随汪先生“拥护和平”去了。

      可当汪伪政权成立后,形势逆转,降日者的心理压力骤减,这玩意儿不叫投降了,叫投身“和平运动”,不论汪先生还是蒋先生,不都是中国人吗,不都叫国民党吗,开会的时候不都挂着*的照片吗。于是战败投降、不战而降者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中国又创造了一个不光彩的世界纪录——二战期间唯一一个伪军数量超过占领军的国家。

      在中国抗日接连惨败之后,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的公开投敌,中华民族才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对汪精卫真是有几分同情的,原因是我坚信他本心是要救国救民的,如果不是一步走错他会名垂千古的。但同情归同情,立场归立场,我坚决反对有些人为汪精卫辩护甚至翻案,政治人物,尤其是掌握大权的政治家,不同于我们普通人,对他们的评价我们更多的要看结果而不是动机。至于有人说,南京国民政府站在日本人一边,代表轴心国参战,重庆国民政府和英美联合,代表同盟国参战,不论谁胜谁负,中国都是战胜国,可以享受战胜国待遇,不用战败赔款,这难道不是好的结果吗?对于持此论调者,我懒的跟你们多说,只送四个大字:臭不要脸。

      • 家园 汪精卫当汉奸,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之前,虽然“抗战到底”的声音占了绝对主流,但说和做毕竟是两回事,喊口号的人并不一定是真心拥护国民政府的坚决抵抗政策,就算开始是真心的,经过这一年的大溃败,意志动摇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不管以何种理由投降、屈服,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开始大家还藏着掖着,首鼠两端、骑墙观望,到汪精卫公开和中央政府决裂,且得到了强大的日本人支持的时候,这帮孙子们就纷纷跳出来追随汪先生“拥护和平”去了。

        可当汪伪政权成立后,形势逆转,降日者的心理压力骤减,这玩意儿不叫投降了,叫投身“和平运动”,不论汪先生还是蒋先生,不都是中国人吗,不都叫国民党吗,开会的时候不都挂着*的照片吗。于是战败投降、不战而降者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中国又创造了一个不光彩的世界纪录——二战期间唯一一个伪军数量超过占领军的国家。

        在中国抗日接连惨败之后,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的公开投敌,中华民族才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家园 是的

        下错了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