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俾斯麦的失误与毛泽东的成功 -- relishi

共:💬116 🌺614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有些人总是突破不了实在论的眼界

          我并非高层人生,自然也不可能去验证事情的真正面貌。

          文中关于毛泽东鼓动苏美竞争的观点,也不是我先想到,而是一个美国人写毛泽东传记时从国际政治着眼提到的。我觉得从冷战前后结果的逻辑演绎上是合理的,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其实,如果超脱实在论的眼界,观点是真是假,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能使思维逻辑更多样化。一个人要想眼界更高一层,除了事实的实逻辑外,还可以去了解虚逻辑。就像虚数在自然界本不存在,但却给数学带来了巨大的飞跃。

          • 家园 真理的反面可能并非是谬误,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真理

            对一件事,可以观察的并非只有前因后果,还可以把其中的逻辑规律和相关的现实环境抽取出来,再假设逻辑规律和现实环境改变会发生什么。民间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能将不同的逻辑规律和环境归纳组合起来,把握到哪些逻辑规律和哪些环境结合在一起可以成为现实,那么就更能预测下一个“三十年河西”会发生什么。

            毛泽东曾说他是“靠总结规律吃饭的”,所指的也大概如此而已。

        • 家园 什么?双塔是以色列炸的?那个双塔?肯定是你的新意!
          • 家园 嘿嘿,这种yy和绿教的很多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华网联合国9月23日电(记者王湘江 顾震球)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3日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表有关“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言论,在场的美国和欧盟国家代表离开会场表示抗议。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讲话中说,关于“9·11”事件背后的凶手,有一种观点是:美国政府内部有人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和以色列,策划了这起袭击行动,而“大多数美国人以及其他国家及其政治家都赞同这一观点”。

              

                听到这里,在联大会议厅就座的两名美国外交官立即起身,走出会场以示抗议。欧盟国家的代表随后也纷纷起身离开会场。因为23日恰逢犹太教重要节日,以色列没有代表出席当天的联大会议。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随后的讲话中还抨击以色列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犯下战争罪行。

              

                在谈到核问题时,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巴西和土耳其三国签署的有关核燃料交换协议是“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尽管某些国家对其反应冷淡,但协议仍然有效。他还说,伊朗随时准备在相互尊重和公正的条件下进行对话,但绝不会屈服于压力。

            3年前看过记者采访伊斯兰民众对911观点,懒得找全问了,其荒诞和这个差不多。脑子里都是受迫害狂的妄想。就像LEO, 买个汉堡咸了淡了,都归咎成反闪米特主义。

            • 家园 记者王湘江 顾震球跟你是什么关系?你提新华网宣传哪?
              • 家园 新华网和我毛关系没有,不过至少比你靠谱!

                没有任何证据的胡编乱造,也算是奇粑中的战斗了。

                美帝是邪恶的,坏事都是他干的。美帝的人民要么是被愚弄的,要么就是邪恶的。受愚弄的美国人民赶紧得去解救。这是新颖的观点么?

                别逗了,这么多领导人忙着把子女送到美帝那里。他们难道傻么?

                朝鲜估计全世界最反美的,他们是什么样的,有点脑子的不难看清楚。你要去解救美国人民让他们变成朝鲜模式,然后过上梦想每天吃白米饭的人子,抱歉,估计人家自己不愿意。如果喜欢文革和朝鲜模式,麻烦你赶紧自己去。给你红卫兵一首以作鼓励。

                公园里一起“打游击”,

                课堂里一起把书念。

                咸阳路上“破四旧”,

                井岗山一起大串联,

                在埋葬帝修反的前夕,

                向那世界进军之前!

                收音机旁

                我们仔细地倾听着,

                国防部宣战令一字一言。

                在那令人难忘的夜晚,

                战斗的渴望,

                传遍每一根血管。

                父辈的热情鼓舞,

                激动了我们的心弦,

                我们是军人的后代,

                要驰骋在战火硝烟。

                在这最后消灭剥削制度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俩编在同一个班。

                我们的友谊从那里开始

                早以无法计算。

                只知道它

                比山高,比路远,

                在战壕里,

                我们分吃一个面包,

                分舐一把咸盐。

                低哼着同一支旋律,

                共盖着同一条军毯。

                一字字,

                一行行,

                领袖的思想,

                伟大的真理,

                我们学习了一遍又一遍。

                红旗下,

                怀着对党的赤诚

                献身的热望。

                我们紧握枪,

                高举拳,

                立下钢铁的誓言:

                “我们愿,

                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

                在冲天的炮火中,

                我们肩并肩。

                突进敌人三百米防线,

                冲锋枪向剥削者

                倾吐无产阶级复仇的子弹。

                你记得吗?

                我们曾饮马顿河水,

                跨进乌克兰的草原,

                翻过乌拉尔的高原,

                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再次点燃。

                我们曾沿着公社的足迹,

                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

                踏着《国际歌》的颤点,

                冲杀欧罗巴的

                每一个

                城镇,乡村,港湾。

                我们曾利用过耶路撒冷的哭墙,

                把基督徒恶毒的子弹阻挡。

                将红旗插在苏伊士河畔。

                瑞士的湖光,

                比萨的灯火,

                也门的晚霞,

                金边的佛殿,

                富士山的樱花,

                哈瓦那的炊烟,

                西班牙的红酒,

                黑非洲的清泉,

                这一切啊

                都不曾使我们留恋。

                因为我们都有

                钢枪在手,

                重任在肩。

                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

                多少个浴血的南征北战。

                就这样

                我们的不可战胜的队伍,

                紧紧跟着红太阳

                一往无前。

                听:

                五洲兄弟的呼声,

                如滚滚洪流怒浪滔天;

                看:

                四海奴隶的义旗,

                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啊,

                世界一片红啊!

                只剩下白宫一点!

                夜空升起了三颗红色的信号弹,

                你拍拍我的肩:

                “喂,伙伴,

                还记得不?

                中美战场上见娃娃们的红心,

                一位政治局委员的发言。

                世界朋友狂欢解放的前景,

                井冈山老红军寄托希望的双眼。”

                “记得”

                这是最后的斗争,

                人类命运的决战就在今天。

                军号吹响了,

                我们红心相通,

                疾风向前。

                一手是绿叶

                一手是毒剑,

                这整整横行了两个世纪的

                黄铜鹰徽,

                随着人们胜利的欢呼,

                被抛进熊熊火焰。

                金元帝国的统治者,

                座座大理石的总统们

                那僵硬的假笑,

                紧添着拼花地板。

                冲啊!

                攻上最后一层楼顶,

                占领最后一个制高点,

                就在这个时候,

                突然你冲向我身前,

                用友谊和生命,

                挡住了从角落里射来的

                一颗罪恶的子弹,

                你的身躯沉重地倒下了。

                白宫华丽的台阶上,

                流下你殷红的血迹斑斑,

                你的嘴角无色地蠕动着,

                似乎在命令我:

                向前!向前!向前!

                看啊!

                摩天大楼顶上

                一面夺目的红旗,

                带着身上前辈,后代的血迹,

                敌人的弹迹,

                在呼拉拉的招展。

                火一般红的军旗,

                照亮你目光灿烂。

                旗一般红的热血,

                湿润了你的笑脸,

                我将你紧紧抱在怀里,

                痛苦直渗我的心田。

                空间,

                消失了;

                时间,

                停止了,

                胸中有仇恨燃烧,

                耳畔边雷鸣电闪,

                山岳在沉默啊,

                火海在呜咽,

                秋叶缓缓落下,

                九月的乌云低垂泪眼。

                亲爱的朋友啊!

                为什么?

                为什么在这胜利的时刻?

                你就永远

                离开了我们的身边。

      • 家园 我觉得在中苏边界紧张之后把

        比毛年轻14岁,亲苏的林彪定为接班人,并且写入党章也有忽悠苏联的意思。

        之前的论战中中国批了件左的马甲搞得苏联不好对中国下手,也不能和美国讲和。

    • 家园 德国战略最早出问题是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

      这个柏林会议怎么回事呢,这要从1877年俄土战争说起。原本呢,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在1873年缔结了《三帝同盟》,关系是很好的。然后在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俄国大败奥斯曼土耳其,势力在巴尔干半岛扩张。

      结果英国和奥匈帝国看了眼红,于是俾斯麦在柏林召集各帝国主义国家开会,进行调解。会前,各方秘密接触,俄国和奥匈帝国没有达成协议。而英国分别和俄国,土耳其,以及奥匈帝国达成了密约。

      最后,与会国家签订了柏林条约。俄国因被战争削弱,会上又陷于孤立,被迫作出重大让步。而与会各国中,奥匈帝国得到英国和德国的支持,获利最多。这让俄国对奥匈帝国和德国非常不满,于是退出了三帝同盟。

      这里可以看出英国外交手段的老辣。不出一兵一卒,既遏阻了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势头,同时挑拨了俄国和奥匈帝国的关系,还从土耳其取得了塞浦路斯。并且不但没有给自己树立任何敌人,反而结交了朋友。

      德国最惨,原本这里没他啥事,柏林会议结果,德国也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利益。可是却由于偏袒奥匈帝国,致使三帝同盟解体。

      这之后,三帝同盟变成了德奥同盟,后来又加入意大利,变成了新的三国同盟。

      又过了几年,俾斯麦终于还是和俄国签订了一个《再保险条约》,以免俄国和法国结盟。条约有效三年。结果三年之后由于俾斯麦下台,新的德皇不肯跟俄国续订条约,所以两年之后俄国跟法国结盟,这才是造成德国两面受敌的原因。

      而新的德皇不肯跟俄国续约的理由非常搞笑,用老江的话说,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德皇威廉二世认为他与俄国沙皇有血缘关系,故此深信可以保持良好外交关系。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壮大,威胁英国在中东殖民地利益,已经令两国关系紧张;如果强求与俄国结盟,德国可能因此失去与英国结盟的机会。然而,在条约失效后,俄国只觉得遭到孤立,所以在1892年与法国结盟,令俾斯麦心中“法国突破孤立的噩梦”(Bismarck's Nightmare)成真。

      唉,真是个阿斗啊。。。其实连阿斗都不如,阿斗至少知道信任诸葛亮,让诸葛亮替他拿主意。这威廉二世,幼稚无知,还偏偏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

      • 家园 德国最大的问题是规模体量不够

        如果德国有中国的体量规模,技术水平不变,怎么玩怎么赢。德国这样的规模想成为老大,唯一的可能就是成为先发国家。既然已经是后发国家了,就应该认命一点,老实一点。

      • 家园 看懂柏林会议,有助于看懂今天的国际形势

        咱们常说,中国历史丰富多彩,春秋战国各朝各代,各种勾心斗角,战略战术方面的竞争,让人叹为观止。

        看了柏林会议之后,才知道原来世界历史更精彩。还真有些事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就说这俄土战争吧,奥斯曼土耳其大败,而俄罗斯大胜,那么自然是奥斯曼土耳其向俄罗斯割地赔款,于是双方签署了一个《圣斯特法诺条约》,

        该条约规定: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三国完全独立;承认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获得自治,但仍留在土耳其版图内;成立大保加利亚国,并允许俄国势力在保加利亚的存在;将萨拉比亚西南部归还给俄国,将卡尔斯、巴统统阿尔达汉和巴亚齐特并入俄国版图;修改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行规则,允许俄罗斯等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行。

        这原本是俄国通过战争从土耳其得来的,话说这一次俄土战争,已经是第十次俄土战争了,两国打了两百多年,俄国终于有了大获全胜扬眉吐气的一天。正得意洋洋样呢,没想到英国和奥匈帝国看了眼红了。他们联合对俄施加压力,要求它吐出已经吞下肚的果实。

        话说这次俄土战争之前几年,1873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签订了三帝同盟条约。有这条约在身,奥匈帝国和德国不帮俄国打土耳其倒也算了,结果人家打赢了之后,奥匈帝国还眼红要抢。德国呢,自己本身没啥诉求,可是因为和奥匈帝国同文同种,因此十分偏向奥匈帝国,结果

        俄国被迫与列强重定《柏林条约》,对《圣斯特法诺和约》进行重大的修正:大保加利亚变成了小保加利亚;博斯普鲁斯海峡仍然不对俄国军舰开放。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影响受到遏制,它向地中海方向发展海军力量的企图再次落空。它只是收回了克里米亚战争中割让出去的领土。《柏林条约》还规定土耳其将塞浦路斯划割给英国,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则改归奥匈帝国统治。它实质上是部分地瓜分土耳其,但却远没有解决许多极其重要的巴尔干冲突问题。

        自此俄国十分生气,因此退出了三帝盟约,当然主要是因为对奥匈帝国不满。顺便说一句,当时的奥匈帝国的皇帝,就是茜茜公主的老公。

        不写了,越看越精彩,写不完了。

    • 家园 法国凭啥要帮着德国打俄国啊

      明显德国打赢俄国,拿到乌克兰啥的,法国因为不挨着俄国,什么利益也拿不到,反而助长德国崛起,迟早是法国敌人(挨着加大国竞争),法国要玩远交近攻,当然是连俄对法。

      俄国那么大,跟俄国打就是个泥潭,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背面还有英法两大国不知道什么时候插一刀,反而法国纵深小,有一击制敌的可能(现实也是),德国要拿大国开刀的话,当然是先打法国了。

      • 家园 支持。其实俾斯麦打法国,理由比你说的更充足

        首先,当时的法国是德国统一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障碍。

        其次,普法战争是法国先动手打德国的。

        第三,德国打法国有胜算,历史也证明德国赢了。但是以当时一个尚不统一的德国去打俄国,毫无胜算。就是俾斯麦之前和之后的历史都证明了的。

        我其实不理解的是这一段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宣佈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都攻占了巴黎了,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为啥只拿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方,却没有把德国法国合并,成立一个德法帝国,类似奥匈帝国的模式,并把这个作为统一欧洲的起点?

        这算不算是当时的欧洲人思想的局限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