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江上游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峰形成 -- PBS

共:💬80 🌺45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公知在忙着给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英国的糟糕表现洗地呢

        三峡汛期蓄水的事实他们假装没看到。

      • 家园 因为你没发微博上啊
      • 家园 我老家的农田自从三峡完工后就没再被淹。

        儿时对洪水的回忆是历历在目。基本上每次发大水在6月-7月初,频率是3年一次,时间在稻子已经结穗、灌浆,即将成熟时候被淹,非常可惜。洪水有但较少发生在8月份。

        三峡工程,棒!赞!好!

      • 家园 事实胜于雄辩,工程治水的重要性在全国7月下旬汛期表现深刻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

        目前三峡水位接近160米,一半防洪库容(100亿)被使用了。

        今年10月开始,金沙江的向家坝水库(防洪库容有9亿立方米)开始下闸蓄水,由于从目前水位(280米)到明年灌满死水位至控制水位(380米),共需56亿立方米来水,所以三峡可以从8月起应该预留50亿立方米的蓄水,免得公知和伪环保们到时又要抓干旱的罪魁凶手了。

        不要被他们在金沙江枢纽上再捞点稻草。

        这个50亿立方米预留相应就是三峡水库水位155米左右,也就是说三峡在8月份可以一直以27000立方米/秒下泄量满负载发电。

        后年洛溪渡下闸蓄水,那个水库填满就要126亿立方米,估计今后在汛期三峡水库再也见不到7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了。

        等到金沙江岷江大渡河流域水电群完工,我们可能见不到三峡5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了,三峡汛期流量27000立方米/秒可能是常态了,三峡船闸也不会出现船舶因泄洪而停航了。

      • 家园 误解一般是这么来的

        水轮机组的流量就在3万,所以要下泄4万就得开泄洪孔控制流量,4万的下泄流量下游自然是安全滴,问题是泄洪孔一开那就叫“泄洪”啦,没啥科技素养的记者这么一报“三峡开闸泄洪”,大部分人看了这个标题才不管什么流量呢,人家就以为上游发大水三峡不蓄水却在泄洪。

        比较有科技素养的记者会报“三峡削减洪峰40%”,不过呢,老百姓关心的是下游安不安全,剩下的60%哪?我建议吧,以后定义一个安全流量,比如定义荆江大堤所能承受的最大5万6的流量为安全流量,这样一来,就可以报道为“上游洪峰为安全流量的127%,三峡下泄为安全流量的77%”,这样老百姓就看出三峡有多大能耐啦。。。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三峡满负载发电条件已经不是27000了

      三峡一台70万千瓦机组额定流量略大于1000立方米每秒,你那个2万7立方米每秒应该是三峡装26台机组时候的数据(另外还有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现在地下电站又装了6台,所以一共是32台,对应的流量应该在3万3左右。

      因为三峡葛洲坝之间航道流量超过3万5就要限行,所以为了保航运,32台机组3万3的流量基本就是三峡发电的极限,流量不太可能再扩大了。想提高发电功率只能靠提高水头。

      三峡的机组额定水头是80点几米,三峡下游是67米,三峡水位到148米机组就可以满发,汛期水位一般控制在145米以上,其它季节水位更高,所以机组可以做到全年基本满发。如果上游能大幅增加防洪库容,就可减轻三峡的防洪压力,提高汛期水位,这样自然可以提高发电水头啦。

      另外机组的效率也可算出来,1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80米的额定水头,就是80万千瓦的功率,发电功率为70万千瓦,所以发电效率是87.5%。

      今年西南华中多雨,当地能停的火电都停了,还有水电剩余,目前通过北电南送特高压线路全力反向运行供应华北和西北。今年经济不好,电煤本来需求就不大,再加上多雨的夏天,电煤价格算惨了。。。

      • 家园 我找到了Alstom70万瓩机组的水头/流量数据

        这里把在额定出力70万瓩的流量/水头数据做成图表,便于查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目前三峡坝前坝后水位差接近100米,23000立方米/秒就可以做到32台机组满发。

      • 家园 为什么是“其它季节水位更高”?

        另外,这段话不太明白,能不能解释一下:

        三峡的机组额定水头是80点几米,三峡下游是67米,三峡水位到148米机组就可以满发

        148米水位能够明白。其他两个数字不知道具体指什么。落差么?

        • 家园 以我的理解

          汛期因为要留足够的库容已被洪水,因此只能以低水位运行。其它时间不必留库容,因此可以蓄更多的水以高水位运行。

        • 家园 每年6月为了防洪要腾库容

          水位要降到145米,等着7月8月的洪水,到9月后又开始蓄水,水位逐步升到175米。

          三峡大坝坝下水位是海拔67米,水轮机需要的落差是80.6米,所以67+80.6=148米就可以满功率发电了

          • 家园 三峡原计划是

            每年汛期末8月初开始蓄水,到11月初蓄到175米,第二年元月一日开始放水(这个放水是指出库大于入库,11、12两个月基本上是出库等于入库)。冬季高水位一个是利于发电,二是蓄水用于春季下游需水时可以对下游补水。八九月农田已经基本不需灌溉,来水还能在一万到两万之间,拦掉几千流量对下游影响不大。

             第二年元月一日开始放水,放到6月1日降到145米,这样可以有221亿立方米的空库容可又容纳洪水。5个月的放水期间,下游可以增加流量一到两千。

              这个计划不是机械的,会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和下游需水情况随时调整,总之有了这库容可以调节,没有的话只能听天由命。

              近一两年看来这个计划有所调整,以前有过八九两月来水不足没蓄到175的,去年从八月中就开始蓄水了。去年5月因下游干旱而三峡已经放掉大量的水,5月补水不足(按正常计划)被人骂三峡,今年5月前就减少了放水,结果一直拖到6月末才放到145米。当然这也可能与加强了上游的天气预报有关,可以根据上游未来来水而调整计划。

            • 家园 下游应该做到不听天由命

              总之有了这库容可以调节,没有的话只能听天由命。

              目前,长江流域自由通江湖泊仅剩洞庭湖、鄱阳湖、石臼湖。这三个湖的可调容积应该可以利用起来,即通过建闸来拦蓄江湖水,做到旱涝应对有加。

              江汉平原上的洪湖就是一个闸通湖,目前洪湖只能通过涵闸与长江实现季节性相通,而闸口的科学调度关系到洪湖湿地防洪、排涝、养殖、灌溉、生物栖息地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

              洪湖水位周年变化与长江水位的变化趋势相同。从6~10月都有一个高峰期,其他月份水位回落,且汛期时长江水位远远高于洪湖水位,非汛期长江水位又低于洪湖。

              利用这一水位变化关系,通江有两个时期段可选择:第一、当江水水位高于湖水位时,开闸引江水入湖,即顺灌。从鱼汛考虑,“顺灌”的最佳时期一个是5月上旬,长江洪峰来临前,尽量灌进鲶鱼等凶猛鱼类的鱼苗;这一时期应密切控制引入水量以便为洪水高峰预留湖容;另一个是6月中下旬以后,开闸引水,既可以消纳长江洪水,也可引进四大家鱼为主的洄游性鱼类鱼苗。

              第二、在10月至次年5月洪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开闸让湖水泻人长江,即倒灌。由于鱼类具有逆流习性,在放水时期,长江的鱼类会有一部分进入洪湖。

              总的来说,利用闸口,合理控制湖泊水位,保持江湖的水文联系和生物联系,提高湖泊生物多样性,综合考虑湖泊的综合功能。

              从洪湖的经验来看,洞庭湖和鄱阳湖也可以进行类似的闸控,配套三峡等上游工程,未来长江渠化的远景是可以实现的。

      • 家园 你可能搞错了这个满负载的流量条件

        在今年上游水位156米(一度达到159米),下游水位68-70米,水头是86-90米的条件下,70万瓩机组的满负荷通过流量是840-890立方米秒,因此32台机组通过流量大约是27000-28500立方米/秒之间。

        当三峡以40000立方米/秒下泄拦洪时,需要使用6个深孔泄洪(每个深孔泄洪能力为2000立方米/秒),从新华社照片和消息上就可以知道弃水是多少,进而得知满负载发电所需的流量。

        如果是146米上游水位(限汛水位),66米下游水位,水头是80米的条件下,70万机组理论满发通过流量是995立方米/秒。

        由于三峡ALSton机组的水头流量发电出力线性不是很匹配,在80米水头发电哪怕是1000立方米/秒的条件也不能做到满发,一般只能做到65-68万瓩出力--因为运行曲线接近包线的下限。

        中国引进的70万机组原先是按照巴西伊泰普水电站条件设计的。伊泰普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工程,水库水位消落只有1m,只有在溢洪道需要维修时才不得已将水库水位降低3m。下游水位随下泄流量改变,实际上也没有大的变化。电站水头变幅小,水库水位变化小,基本上是在恒定水头下满负荷运行,只要机组维护好不出毛病,机组都可满发。

        中国三峡工程是以防洪为主进行规划设计的,发电的条件完全是依附于既定的防洪规划,水头可以从限汛期(145米)的80米至蓄水高位(175米)的110米的巴西伊泰普“标准状态”(118米)之间变化,造成水轮机的设计难度远远超过伊泰普,其复杂的运行条件也可称常规机组之最。

        由于西方人没有这种条件下的70万瓩机组设计制造运行经验,所以中国的长江三峡70万机组在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的三个时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都有相当明显的改进和差别,形成世界同类水电机组制造安装的一个特色。

        在金沙江枢纽和西南水电群完工后,将为长江上游防洪提供额外300-400亿立方米甚至更多的防洪库容,未来三峡电站可以将155米为限汛水位(减少大约7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做到汛期任何时期都可以满发(只需27500立方米/秒即可),同时还能确保荆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由于连续几年观察到三峡削峰操作是40000立方米/秒,弃水达到1/3的发电过水流量,所以建议研制120万瓩机组,做到汛期滴水不漏。

        通宝推:北纬42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