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峡大坝前163米对上游水位有无影响 -- 秦关

共:💬42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坝前茅坪水位是155米时涪陵水位不可能也是155米

            以目前的汛期水势看,寸滩水位170.34米,清溪场(涪陵)水位161.53米,坝前水位(茅坪)158.72米,寸滩流量是21300立方米/秒。

            三峡坝前水位(茅坪)同清溪场的水位之差可以达到3米左右,所以我用159米作为铜锣峡下游清溪场水位来计算铜锣峡的雍水作用是合理的。

            而你使用155米来计算铜锣峡雍水效应是不符合7月24日的涪陵真实水位的。

            根据图表得知目前铜锣峡河道在流量21000立方米/秒时,比降是千分之2.3,相应的雍水效果是2.3X2.5=5.75米,可以推算涪陵水位是170.34-5.75=164.6米以下(因为涪陵距离铜锣峡70公里,这段河道本身也有比降)。

            三峡水库水平面比降平均是万分之2.3-3.2左右,因此铜锣峡至涪陵的近100公里河道还可以贡献2-3米的河道比降。

          • 家园 实际上考虑到洪水到来,由上游导致寸滩自然水位也要上升

            自然水位减去铜锣峡雍水产生的落差得到一个数值,如果长寿水位低于这个数值,则不对寸滩水位产生影响。

      • 家园 既然抬高可达0-2米,在什么条件下抬高0米?

        使寸滩同流量水位抬高0-2米。

        同样流量?多少呢?

        这篇论文写得很有意思。

        我把这篇文章的PDF清晰版的链接放在下面,你可以看看1981年三峡大坝还没有建造时的洪水流量和水位的关系(图4)。

        长江上游“10.7”洪水及寸滩站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我只讨论此文中的图4(你给的链接的这张图4的质量惨不忍睹),论文作者把寸滩流量同寸滩水位做了一个关联,引进了一个逆时针绳套曲线,一个多年综合线---没有给出方差范围,也没有延长至70000立方米/秒的点(这是2个恶心的地方)。

        可以看出在1981年洪水流量70000万立方米/秒的时候(只有一个落水数据点,又是一个恶心的地方),水位是188米---注意这是在三峡水库没有建成时的数据,那时的三峡“坝前水位”是70米吧?--我们假定是葛洲坝前水位。

        而本次洪峰三峡坝前水位达到160米时,70000立方米/秒流量时寸滩水位也是在186.8米左右(假定也是落水数据,因为是最高点)。

        我看三峡大坝水位同寸滩水位没有什么关系(即洪水流量同样达到70000立方米/秒时,1981年同2012年水位没有什么差别)。

        图4中的1981年洪水有个地方你是否看得懂:为什么洪水流量落水点70000立方米/秒,水位是188米;而涨水点流量增大到75000立方米/秒时,水位可以是186米?你知道1981年还没有三峡大坝的影子吧?

        1981年的洪水是个很好的对照系统(即没有三峡大坝),由于洪水最大流量达到了88000立方米/秒,有了一个完整的涨落过程,也有了一个相应的“逆时针绳套曲线”--其中包括了两个7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过程--可惜的是文章中的70000立方米/秒的数据点只有在包线的落水点而不包括涨水点。

        根据作者的结论:“在洪水涨落影响下,由于河谷壅水影响,后面的洪水绳套会出现微向左偏离的情况。” 也就是说在下游三峡坝前凤凰山水位70米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看到河谷雍水的影响造成在70000立方米/秒可以使寸滩水位最高达到188米。

        那么这个河谷是哪个河谷?我看是寸滩下游的铜锣峡。秦关兄你看是哪个河谷?还是三峡大坝(不管其只有70米的坝高还是160米的坝高)?

        作者没有把1981年的洪水原始数据的文献来源列出,全篇文章没有任何一个文献索引,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科学论文。不过还是提供了一些信息,提到了河谷雍水是抬高水位的因素。

        从图4出发,秦关兄能否外推在70000立方米/秒条件下,雍水造成水位的变化?也就是说涨水点和落水点之间的差别?看看这个差别是否在0-2米之间?

    • 家园 有个现象我比较困惑

      2011年6月到12月间,有一次寸滩流量44000,茅坪水位接近165米,而寸滩水位只是接近180米;今年寸滩流量41200,茅坪水位接近163,寸滩就180米了,看来还是有我想不到的东西。数据也太缺乏了。

      • 家园 查了一下:

        2011年9月20日20时,寸滩流量44000,水位179.28;长寿170.19,茅坪162.71。

        2012年7月26日20时,寸滩流量41200,水位179.44;长寿172.72,茅坪162.87。

        11年那次,只记录了每天20时的,中间的水位变化过程现在搞不清了,看起来应该是处于峰值附近。前一天20时是33900,174.52,165.79,161.01。后一天20时是38500,178.78,171.69,165.56。

        今年这次,从7月24日8时的67300一直下降,26日还在下降过程中。相应的44000流量在26日9时,水位180.76,173.61,162.29。

          相同的流量下,寸滩水位落水时要比涨水时高一些。

        今年涨水期,7月23日2时,为41500,178.09,167.71,156.28.

          6时为44400,179.17,168.51,156.02。

          看上去寸滩水位高低与长寿水位有密切关系,但我估计主要是铜锣峡的影响。

          看看这张图,今年7月份寸滩流量与寸滩到茅坪水位变化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寿峰值比寸滩稍滞后一点,说明寸滩水位开始回落时长寿还要上涨一阵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图是三峡水库七月份入、出库流量变化,很明显把四万五以上的峰值都削去了。

          在这张图里加上了寸滩流量变化,三峡入库比寸滩滞后一点,说明计算入库流量的点在寸滩以下大约一天流程的地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