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康熙的汉人血统 -- CaoMeng

共:💬23 🌺183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 家园 康熙的母语

      值得提出的是,康熙同学虽然是汉军旗人佟氏所生。 但他的母语是满洲而不是汉语。因为佟氏宫中地位低下,没有资格抚养玄烨。

      雍正和乾隆相对康熙来说,更为“汉化”。

      玄烨从小所受的影响更多来自于他的蒙古奶奶孝莊文皇后。

      相对其他满清皇帝,康熙可能是“最蒙古”的。因为孝莊文皇后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 康熙拥有黄金家族的血液。

      康熙的身份是汉地的皇帝, 同时也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的大汗,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康熙对其蒙古百姓是十分照顾滴。 因为蒙古人对天花抵抗力差,每次康熙亲临蒙古诸部,他都让他的御医为该部的小P孩种痘。当然,这可能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因为此时正是清帝国和准格尔帝国争霸蒙古时期,康熙和葛尔丹都需要拉拢蒙古诸部。

      同时也是为了争取信仰黄教的蒙古部,康熙以黄教保护者自居,发兵西藏。。。

      清和准格尔之争是天下之争,争夺的是对整个蒙古世界的主宰,涉及外蒙,内蒙,新疆,青海,西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康熙的汉语应该是可以滴,但他和耶稣会传教士们私下交谈是总是用满洲语。可怜这些教会老头子,花了N年终于可以说滚瓜烂熟的粤语,闽南语和官话了(那年代。没有拼音,没有拉丁-汉字典),结果紫禁城换了主子,最后还是要用夹生的满洲语。

      • 家园 难道有人认为康熙的母语是汉语?

        他出生的时候,清军入关还没几年,他周围的大人,不是汉语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大部分人根本不会汉语的问题。别说康熙了,他的所有儿子,母语也都是满语,汉语是后来学的,雍正睡觉的时候如果说梦话,也肯定是说满语不是汉语。包括乾隆这一辈,小时候第一语言也是满语。汉语在宫里占优势,那是乾隆以后的事情了,直到慈禧,也是能讲流利满语的。

        • 家园 谁说小康熙周围“大部分人根本不会汉语”

          说话要有证据,不要自己想当然。

          康熙自己说:“朕八岁登极,即知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书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所后”,还有“朕七八岁所读之经书,至今五六十年,犹不遗忘”。这是说的文字,他当时明显学习的是汉文。

          皇帝还回忆小时候“辄以学庸训诂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日所读者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这是说的语言,很明显就是汉语,而“左右”显然不仅懂汉语,而且还能讲解。

          上面都是康熙自己说的话,不是史官转写的二手货。满清入关前大概满语还占统治地位,但起码清朝入关以后,尤其是康熙时起,皇家子弟接受的都是双语教育,这个到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争议。因此,说康熙熟悉满语没什么问题,但要说皇帝身边的人多数不会汉语,那就明显“二胡”——胡思乱想兼胡说八道了。

          另外,康熙晚年曾对自己的儿子们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这么多繁琐的规矩,应该不是草原中的蒙古人和山林里的女真人所固有的,更可能是汉族儒家的条条框框。

          当然了,满清皇室对皇族的满语教育确实十分重视,要求皇子必须掌握满语,比如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大将军章泰等题奏云南克复捷报至,传集随驾王、大臣、侍卫,上亲宣读汉文,皇太子宣读满文。皇太子年甫八岁,宣读之声极其清朗,传集诸臣咸得洞知,无不欢跃叹异。”但重视满语和轻视汉语是两回事,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满洲人已经不会说老家话了,皇帝才不得不重视。

          其实,推行满语力度最大的反而是乾隆,他甚至硬性要求“京察之年,必须清语熟习,办事妥协者,方准保列一等。其不能清话者,办事虽好,亦不准保列。”这明显是满语遇到了相当大的危机,即使满族人自己也已经不感冒了,皇帝不得不强制推行,因为

          乾隆自己也承认八旗子弟“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州旧俗”。

          乾隆朝满族人不会讲满语、不认识满文的情况已经相当普遍,所以一些公文不得不“俱准其用汉字拼写,庶声叙较可明晰,不致牵混”。这种情况越往后越厉害,到了道光朝以后,官方档案中满文文件已经相当少了,而汉文文件占了大多数。

          CaoMeng楼主有一条说的很对,康熙的蒙古话应该说的相当溜儿,因为抚养他长大的正是孝庄文皇太后及其侍女苏麻喇姑,太后是土生土长的蒙古姑娘,嫁到满洲后才和侍女一起学起了满语和满文,也就是说她俩对满语也是半吊子,当然后来是掌握了。

          通宝推:京华烟云AMIP,李根,
      • 家园 另外康熙对汉人的明抚暗剿也十分阴险

        以假乱真杀了真的朱三太子,屠灭南少林,海禁,限制汉人接触先进科技,等等

    • 家园 除了这些人,汉人还有没有其他佟姓家族在东北。

      想起我一大学同学,姓佟,东北人。

    • 家园 不过,佟国纲有生之年好像没有等到完全落实政策

      不过,佟国纲有生之年好像没有等到完全落实政策。因为他最初只是被“抬旗”从汉军正蓝旗为汉军镶黄旗,名誉上享受满洲旗人的待遇。嘉庆八年的《历朝八旗世袭谱档》,载明佟氏族人佟国纲本支属于“镶黄旗汉军头甲喇勋旧佐领”

      在佟国纲奏请佟氏改隶满洲的同一年,佟国纲随同索额图与沙俄订立《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用满文,拉丁文和俄文三种文本书写的。拉丁文是标准版。

      佟国纲没有等到家族民族成分完全落实政策是因为,他奏请佟氏改隶满洲的两年后,准格尔大汗葛尔丹企图恢复成杰思汗的霸业,吞并了外蒙古。外蒙古部举国到俺大清的漠南蒙古地祈求清帝国的庇护。 葛尔丹大军尾随而止,并在乌尔会河打败清军,挥剑到达了距离北京仅700里路的乌兰布通与在此等待的清军大战。

      噶尔丹“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以湿毡,环列如栅,士卒于垛隙发矢统,备钩距,号曰驼城”

      佟国纲带领清军冲击噶尔丹在林中布置的骆驼阵,被准格尔火绳枪手击中毙命。

      佟国纲坝上将军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我尝试回答一下,可以看看佟国纲的自述

        康熙二十七年,佟国纲向皇帝上书,请求将佟家改隶满洲,奏章主要内容如下:

        “臣家本系满洲,臣高祖达尔哈齐贸易边境,明人诱入开原。比太祖高皇帝遣使入明,臣叔祖佟养性备述家世,求使者代奏。即蒙太祖谕云:朕福晋佟佳氏,塔本巴彦之女,尔佟姓兄弟分散入汉之故,朕知之久矣。乃大兵克抚顺,将臣族人居佛阿拉之地,不加差使。叔祖得尚宗女,赐施乌里额驸,令与佟佳之巴都里、孟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叙为兄弟。臣家族籍既明,请赐改归满洲。”

        从上面内容可以看出,佟家已经与正宗的满族佟佳氏攀上了亲戚,因此请求皇帝看在自己劳苦功高的份上,给佟家一个满洲的名份。由此还可以看出另一个端倪,佟家和佟佳氏其实本来是两家人。

        但是根据《清实录》的记载,“部议”的结果是,

        “甲辰。户部议覆,一等公内大臣都统舅舅佟国纲疏言,臣族本系满洲,请改为满洲旗下。应如所请,将舅舅佟国纲等改入满洲册藉。但镶黄旗舅舅佟国纲等一佐领、及正蓝旗同族之十二佐领、镶红旗同族之三佐领下、所有文武官员、及监生壮丁、为数甚众、不便一并更改、仍留汉军旗下。从之。”  

        从表面原因来看,是康熙怕麻烦,这么一大陀人给塞进满洲,要带来好多问题。但稍微深入分析一下,皇帝有可能是怕别人说闲话——固然,佟家以皇亲国戚勋臣之后的身份,强请改旗以挤进满洲贵族的行列,大臣们也不好有所异议,但天下人会怎么看?难道皇帝亲戚就可以搞特殊化吗?于是皇帝就搪塞说,本来应该答应舅舅的,但是您家的人口太多了,外甥也不好解决户口名额啊,您家还是留在原户口所在地吧!

        当时一起要求改旗的,除了康熙的母家佟氏以外,还有太子胤礽嫡福晋的母家石华善一族,康熙也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

        “户部议覆,原任内大臣和硕额驸华善等疏言,臣族本系满洲,请改为满洲旗下。应如所请,将华善等同族之人改入满洲册籍。惟华善正白旗下五佐领,所属文武官员,及监生壮丁甚多,不便一并更改,仍留汉军旗下。从之。”

        因此从史料来看,佟国纲一支于康熙八年由汉军正蓝旗抬入镶黄旗汉军头甲喇第七佐领,到了康熙二十七年,佟国纲虽奏请改归满洲,但终究不能如愿,佟家在编审册内仍被编入汉军镶黄旗。

        不过由于中国古文的意思一向模糊,因此还有另一种说法,佟国纲本人其实是被皇帝允许改为满洲了,但他家其他人则没有批准,关键在于对“应如所请,将舅舅佟国纲等改入满洲册藉”这句话的理解。

        通宝推:京华烟云AMIP,
    • 家园 考据细致,此文甚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