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原创】这个挺搞笑,一个公知想暂露头角? -- 一着

共:💬31 🌺1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是汉语吸收外来语的能力最强

        这个任何语言比不了,而且吸收能彻底变成自己的东西,搞到最后都看不出来是吸收自外来的东西。

          • 家园 translation

            是三音节吧

          • 家园 差不多就这么回事。

            不少中国人看外文的文献喜欢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把对汉语的阅读习惯带进去,结果看东西很慢。我最初也这么干的,后来发现西文当中其实很多是为了支撑意义表达的冗余结构。看西文书看目录提纲,提取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都有程式化的短语提示)比较重要,咬文嚼字不大重要。

              • 家园 对,所以我不大喜欢做学术

                做学术基本上不需要动什么脑子的。大体上就是通过阅读把相应材料中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照自己想要突出的重点内容,把这些要素(类似骨骼)进行重新组合,最后添上血肉,对文章进行修辞上的雕饰,也就完了。

                以上还是信息量较丰富的学术层次。就一般而言,人们平时写的大部分文章(特别是新闻稿、通讯稿)拉拉杂杂说一大堆,绝大部分都是废话,有的时候有用的话甚至只有一句。大部分出现在公共媒体的文章实际上的有效信息极少。

                  • 家园 模式和文科类不太一样,但是其实也差不多

                    大部分文章也都基本上是冗余信息。基础理论上的突破有几个人能做啊。

                    比如我以前的导师做认知逻辑,她导师过去做的是单主体认知逻辑,她博士论文就做双主体。其实她导师要是下点功夫,双主体认知逻辑做不出来?其实就是顺着人家开的路走下去而已,要动多少脑子?

                    大部分搞数理研究也就是这个路子,要么就是做做推论,要么就是搞应用数学或者应用物理学,拿基础理论上的一些新突破放到投射到相应的实际领域中去。

                    严格看,这些都算不上思想。

    • 家园 说点看法,关于所谓来自日语的词汇

      呼吁抵制日货,甚至借机打砸同胞财物的人,需知道,日本出口到中国最多的不是汽车、电视和动漫,而是词汇。现代汉语70%的社科词汇来自日语,譬如:社会、经济、哲学、环境、艺术、医学、法律、人权…包括“抗议”。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而不是用廉价的愤怒证明自己的偏狭。

      关于所谓的近代日语外来词,除了上文给出的,还有很多,包括电话、干部...,但问题在于,这些真的是“日语”么?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误解,实际上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中文,只不过是日本人翻译的而已,日本人把中文纳入自己的语言体系,然后按照中文的语法和含义,从西方翻译了一些词语和概念,得出了这些词语。所以,从本质上说,它们是日本人翻译出来的中文,而不是日文,最多算是出口转内销罢了。

      举例来说,比如功夫这个词,英文是“kung fu”,相传是李小龙发明和推广的。不能因为李小龙是中国人,就说“kung fu”是中文。同样的道理,“电话”也不是日语,而是中文,是比“德律风”翻译得更好的中文。要论来源,归根到底是来自英文“telephone”,要感谢和尊敬,也是感谢和尊敬穆齐或贝尔,轮不到当文字二道贩子的日本人。

      顺便说说什么才是日语。比如“start”这个词,日语里有两种翻译:“スタート”,“開始”和“始める”。第一个是现在最常用的片假名音译,读出来是“死它拖”;后面两个分别是用汉字和平假名翻译的:前者是直接被日语引用的正宗中文,后者是日语借助中文表达的结果。难道我们能说“开始”是日文么?同理,电话、经济等等也都不是日文,咱们中国人完全可以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地说它们,至多感谢下日本人翻译的功劳,大可不必像某些逆向民族主义者那样忙着自卑。要说真正从日文里进口的词,“呀咩嗲”算一个。

      说到自卑,再来看看许文广主任的这段话:“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其中折射出一种深层的自卑心理:我们要努力争取外国人的承认,只有获得了外国人的认可,国家才有面子,个人的价值才算实现。这种自卑心理在演艺界非常常见,表现为对奥斯卡奖的无限渴望等等。

      其实真正自信自尊的国家和国民,应该是从自我实现中找到价值,而不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根本不需要向洋人证明什么,也不指望能从洋人的目光中得到什么。我们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是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是为自己活着,上承五千年文明,下为子孙万代谋生存,我们只需要自己认可自己,要的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绝不是自卑自贱自残自虐。

      通宝推:海外俗人,
      • 家园 典型的“普世”和“接轨”的态度

        “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表明了一种“普世”和“接轨”的态度,即推崇现有国际秩序,也就是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的正当性,让中国自我改造,被此秩序接纳。

        这些人一般对国际上的不公,特别是美国和北约及其附庸的侵略暴行视而不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