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养老金浅谈, 兼论新农保之不可维持性 -- 百年

共:💬18 🌺10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养老金浅谈, 兼论新农保之不可维持性

    我国农村养老金1个月3毛 古稀老人外出打工

    随便翻翻翻到了这篇文章,然后联想起老是有人说农村也有新农保,退休后可以领到XXX大元之类的话.

    那就简单的来聊两句养老金.

    世界上的养老保险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数种, 当中会有些妥协,混合体,但是思路都是不变的.

    首先按支出收入的种类分

    分成固定支出(Defined Contribution)和固定收入(Defined Benefit)

    什么意思呢,固定支出,简称DC,就是你知道你每月交多少钱,但是不知道将来每月领多少钱.

    固定收入,简称DB,是你知道将来每月领多少钱,然后从这个数字来倒退你现在应该交多少钱.

    过去DB大行其道,现在的养老保险基本不再有DB了.清一色的DC.我国的社保也是DC.有人可能要问,不对啊,我国的养老保险告诉了我未来能领多少多少,而且有公式可以算啊.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如果养老保险规定死你将来一定能领到多少钱,不能改(或者说不能往少了改),不足部分养老保险自掏腰包补上,那就是DB,其他的一律是DC.

    然后所有DC类型的养老保险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他的未来回报都依赖于他资产运营的收益率.众所周知收益率这东西是拍脑袋出来的, 4%,5%只差一个点,但是30年的收益就差了很多.所以他为什么会告诉你你将来能领导多少多少大元,因为他的收益率估的高.但是将来领钱的时候他没那么多钱,所以只能按照实际的来,这点就会造成客户预期和实际的落差很大.

    所以很多人都说,我将来能领到多少多少钱.且慢,你是听销售人员说的还是有仔细看过合同条款? 销售人员的一个常见的欺骗技巧就是把估计收益当成固定收益告诉你. 不管养老保险,卖基金卖理财的都这样. 合同里写明了金额才算数,不写明金额的,都可以听过算数.

    未完待续

    • 家园 之二, 续前,兼介绍养老金的制度种类

      前面介绍了DC和DB

      顺带来介绍下现在为什么DB越来越少,DC越来越多

      其实原因很简单,DB就是在合同里面约定好退休后可以领多少钱. 比如退休后领1000,而如果个人缴费总额+投资收益小于这个数乘以生存期限的话,养老保险的运营机构要自掏腰包补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可以很轻松的达到很高的收益率,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养老保险机构大多数会给出很乐观的预期收益率,而养老保险机构运营了几十年发现实际发生的投资收益率根本达不到预期收益率,换句话说,DB越做越赔,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此外养老保险天生是以谨慎保守投资为主的,而金融规律是风险越高收益越高,长期来看(例如10年一个阶段)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事.换句话说他根本不可能指望提高收益率来赚钱.

      所以现在养老金运维机构倾向于客户交多少领多少的模式,他不赚投资差价,只赚手续费.虽然费率不会很高,但是属于旱涝保收稳赚不赔型.

      接下来介绍按制度分类的养老金种类.

      其实也就是2种,第一种叫强制储蓄型,第二种叫世代抚养型.如果再想分出第三种的话,就是强制储蓄和世代抚养的混合型.此外再也没有其他了.

      首先介绍强制储蓄型.强制储蓄大家可以说是最最常见的养老保险了,其原理就是你每个月划出一点钱放到养老账户里去,然后到退休后动用养老账户的钱来养老.也就是说对于月光族而言,既然你存不下钱,那就强迫你存钱.这就是这种储蓄的名称的由来.

      特点就是一人一个账户,你交钱到你的账户,用也是到你的账户,退休后账户金额除以平均生存期限,一般是10年,然后按月返还给你.如果不到平均生存期限就过世的话,账户的钱由继承人继承.

      你绝对领不到别人交的钱,说白了就是每月存定期.

      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养老保险基本无意义.因为中国人最喜欢存钱.不需要国家强迫他自己会存钱.所以这种养老其实没什么必要.

      企业年金,市面上售卖的商业养老保险,包括大家津津乐道的老农保,都是这种保险.

      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呢?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把预期收益率做高,然后告诉你你现在投一个很低的数字未来可以领到一个很可观的金额.

      来看这个老农保案例,随便找的,但是几乎所有案例都是一模一样

      江苏溧阳夫妇投保13年领不到养老金

      这位老兄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1992年投入2万人民币,被告知退休后(14年后)可以领到450元和750元.

      粗浅一算,哇,投2万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合计1200人民币.以保守估算生存期120个月计算,合计一共可以领到14.4万人民币.收益率700%.

      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结果呢

      退保后,周建芳夫妇只能拿到2万元本金和4000元利息。

      天上没有馅饼,也没有easy money,结果就是正常的4000元利息.

      为毛会被告知可以领到1200呢,现在仔细一看,哇靠,老农保就是拿这20000去存定期啊.存了14年然后把本金利息拿出来还给你.

      我勒个去,存定期需要加入保险么?

      但是这就是强制储蓄.不这样他就不是强制储蓄了.

      但为毛可以算到每月领到1200呢?原因很简单,1990年5年期利率是11%,当时还有通膨补贴,算上补贴名义利率可以到20%.也就是说存银行就有20%的收益,然后他就每年按复利20%去算收益,14年本金变成25万多.不要说还14万,还20万都绰绰有余.

      看到诱人的返还条件的时候,千万看清楚合同.到底是黑纸白字写好返还金额还是只是语焉不详的告诉你收益将会在XX年后返还给你.

      现在很多购买基金的纠纷,就是售卖基金的人故意不讲清楚,把浮动说成保本,把保本说成固定收益.他永远都会言之灼灼的告诉你,投XX万每年收益XXXX元.但是他不会告诉你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估算收益,做不得数的.到不了这个收益他也不会自掏腰包给你.

      • 家园 新农保是与老人子女是否参保捆绑销售的。

        10内不存在没钱的问题。农村60以上的老人要拿到55块,其成年子孙必须参加新农保。粗略计算一下,收上去的钱两倍于发下来的钱,10年内这新农保是不存在问题的。至于10年后,搞一下通胀不就基本解决账面上的问题了吗?

    • 家园 老兄啊,新农保现在一个月至少55元

      只要参保就有基础养老金,一个月55(前几年是50),这笔钱中央财政出,地方财政可以进一步补贴,所以不能少只能多,发达地区能到一百以上,中西部也就七八十。然后再加个人账户的钱,这部分是公式算的。至于一个月3毛那是老农保,只有个人账户,自然要看收益率。新老农保的主要差别就是国家开始实实在在的掏银子了。

      当然,有人会说现在这个社会一个月不到一百块钱顶个球,不过依俺的经验,在农村,老人如果有劳动能力,一个月能从孩子那里要来100块不错了,如果孩子一个月能给200块那称得上孝子了。。。

      通宝推:詹姆斯,昭阳,
      • 家园 下文会讲到这个问题

        简而言之,你现在所讲的好处与坏处,都包含在整个养老保险的理论之中

        • 家园 老兄,新农保最低档一年才交100元,交够15年就可以

          论证一个东西之前,先了解一下情况啊。新农保名义上是自愿参加,但大家也知道,到了下面就变成半自愿甚至强迫了,不过既然上面要的只是参保率,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参加这个最低档的,有的地方甚至超过90%的人都选最低档的。最低档一年(注意啊,不是一个月)交100,15年一共才交1500大元,放到个人账户里去。咱就不说退休后从个人账户拿钱这块,也不算地方政府的补助,光说中央财政出的基础养老金一个月55,一年660,最简单的算法,1500/660=不到三年就回本了,即使算上这1500的利息回本也就几年功夫。

          不知道你是啥养老保险理论能说明新农保不可维持。很显然,想论证新农保不可维持需要论证的是中国财政不可持续,因为新农保大头是国家出钱,不过这跟养老保险理论无关。

          通宝推:昭阳,
          • 家园 你觉得你很聪明,但是我国最困难的是兑现诺言而不是许诺

            15年中2,3次改革就足以让这笔帐化为泡影

            你的逻辑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

            但中国不要说15年的长约

            5年能保持不变就很不错了

            所以你觉得很聪明但是别人自然不笨

            另外主贴写过了

            粗浅一算,哇,投2万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合计1200人民币

            和你的想法一模一样

            • 家园 那就等等看喽

              但中国不要说15年的长约

              5年能保持不变就很不错了

              新农保已经搞了3年了,看看5年能不能保持不变就剩两年了,等着看呗。。。

              顺便说一句,有个叫新农合的东东已经搞了10年了,至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保嘛,已经有14年历史了,娃哈哈

              • 家园 社保一直在改

                计发办法

                企业缴纳部分统筹等等

                当然在大多数人看来

                没变化退休后能领到3000块

                大多数人真正关心养老保险是在40岁之后

                对你最有影响的变化,未来的

                1是延迟退休

                2是全国统筹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等着看

                我想除了等着看也没有其他可做了

          • 家园 养老是人口决定的

            也不存在什么养老保险理论,只有人口理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编制的“中国人口预测结果(2000~2100)”对中国人口趋势做了预测,其中包含“高、中高、中、中低、低”5个方案:

            “高方案”所预测的中国总人口峰值为16.05亿人,时间为2100年。“中高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5.18亿人,时间为2040年;至2100年为13.47亿人。“中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4.65亿人,时间为2029年;至2100年为10.24亿人。“中低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4.37亿人,时间为2027年;此后下降速度较快,至2100年为8.71亿人。“低方案”的人口峰值为13.83亿人,时间提前到2021年;此后的下降速度颇为惊人,至2100年仅为5.56亿人,其中。

            按低方案:2010年中国总人口为134279万,0-14岁人口24289万 15-64岁人口98301万 65岁以上人口11688 抚养比为36%,即3个人养一个人。

            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13.39亿 10年增7390万。

            照现在的情况不加调整发展下去,到2100年,中国人口中0-14岁组将只有5600万,15-64岁为31600万,65岁以上组为18400万,抚养比为77%,三个人养两个人。

            其他的不说,这么少的人口,这么老化的结构,对外无法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对内必然会引入大量外劳,导致中国人口的种族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通宝推:达雅,发了胖的罗密欧,葡萄去哪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简单地说,推迟退休年龄即可解决。

              按照现在工农业水平,养老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分配和社会负担问题。

              技术革命已经使得现在的生产力远远高于过去,而无法赡养老人,不敢多生小孩,却成了普遍,不过,这个只是表征而已,财富的集中,和日益增长的社会负担才是关键。

            • 家园 这么简单的道理,胡温都不明白啊

              十年不调整计生政策,只是炒高楼价.

              没有足够的年轻人,什么保险都是扯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