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开超市秘诀1 -- 表哥008

共:💬209 🌺243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下细节

        所谓正确回答30种商品的价格是指任意30种?

        问卷是否即时做答?

        否则成本不低哦,人家可以拿这个试卷到超市随便抄30个答案就是了。50块一份的成本,3000份15W了,老板同意了?

      • 家园 表格姓柳?
      • 家园 挑战一下

        先声明自己没干过零售业,只是出于常识和逻辑对这一段提出点问题。

        首先肯定表哥的市场调研的出发点是对的,那就是查出价格在顾客的购买决策中有多大的作用,只是调研的细节似乎有问题。

        1.调研中,顾客被要求“正确回答本超市30个商品价格”,而超市中有18876余种商品。请问您是如何在如此大的总体中选出这三十种商品做样本的?其中“敏感商品”和“非敏感商品”各占多少?无论如何,用30代表18876是非常危险的。

        2.“本次活动收到,有效调查资料3055份,可怜能记的下30个品种的顾客是凤毛麟角可以忽略不计、。。。、5个以下的1213人。”根据这个证据,您的决策是“从明天早上起,你超市18876余种商品,其中423种售价下调5个点、另外18453种商品一律上调5个点”。小弟没看出里面的逻辑来。唯一说的过去的解释是前面的30个商品全是“敏感商品”,您的证据证明顾客对他们不敏感。

        3.在所有商品的价格被调整后,表哥有没有跟踪各个商品的销售额,利润,以及存货周转率看看那些价格调对了,那些调错了?

        4.表哥的市场调研的最大的缺憾就是没有找出温州佬商场的真正的竞争优势在哪里。不过既然已经赚钱了,我也就不鸡蛋里挑骨头了。

        • 家园 423种是顾客问卷中提到的商品,其余的是没有提到的

          我觉得你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有错误,是在所有商品中随意答对30种就行,不是答对固定的30种商品

          其实表哥这一招,经常买东西的人多少都有点觉察,不过顾客一般是防不胜防的

          • 家园 原文未说清。应该是理解为不设选项的问卷调查。我还有两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吹毛求疵了。关于调研。根据表哥的原文,

            答对商品 顾客 商品X顾客

            25, 119, 2975

            15, 235, 3525

            5, 386, 1930

            3, 1213, 3639

            总数 1953, 12069

            注:由于缺少数据,我对每个“答对商品”层次都取中位数。如20-30取25。

            假设客户的正确答案在423种商品上是均匀分布的话,每种商品平均只有12069/423=28.5人答对,比起1953人或3055人都太小了。证明消费者对这423种商品的价钱也并不敏感。为何不也上调5%?挣一块是一块嘛,特别当这些商品是销量大的话。

            (我不知道表哥关于“敏感商品”的定义是什么。如果定义是有50%客户答对价格的商品,那么跟据其数据,只能发现7.9个“敏感商品”=12069/(3055X0.5))。如果定义是有20%或10%,只能发现19.8和39.5个“敏感商品”。只有当定义是1%时(未免太低了),才能接近其423的数值。)

            2.关于价格策略。“上调5个点,你今年能增加利润144万以上”

            如果一个点的上调就能增加近30万,为什么不干脆增加10个点呢?增加的利润不就是288万了吗?反正顾客对商品价格是不敏感的。有何证据证明5%是正确的而10%是错误的?

            • 家园 这个分析很好,不过表哥可能有点误导你。

              其实答对不答对应该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顾客都关注了那些商品,这个数据表哥没有公布。

            • 家园 老兄一定不爱采购

              你研究得太细了。我说一个我采购中发现的经验

              散装米、面、杂粮、桶装油,洗衣粉等日化这些常用商品的价格往往是大超市<小连锁超市<日杂小店。这些商品因为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价格最容易被采购者记住。可以猜测这些商品一定在表哥的423种商品之中。

              常见饮料如可乐等也绝对是大超市最低。这类估计也在423之中。

              作为采购者,我对什么商品的价格最熟悉?我开头提到的那些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的降价肯定就最能刺激我的价格敏感神经。使我形成某家超市商品便宜的感性印象。

              作为采购者,我不可能记得不常用商品的价格。或者,我虽然对这些商品的价格有一个大概印象,但无法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那么我购买这些不常用商品时,对我决策影响最大的就不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而是我头脑里的固定印象,“某某超市的东西便宜。”于是,我会受到习惯或印象的驱使去“某某超市”购买东西。

              至于为什么表哥提出涨5%而不是10%,是因为价格的不敏感度还是有限的,比如我可能记得某超市的花生是9.2还是9.6,但我会有一个这种花生在某超市卖9.?元的印象,如果某某超市的花生卖9.8,我可能不会注意,或者会选择性忽略。但如果某某超市的花生超过10元,我就会注意,并会打破我头脑中“某某超市的东西就是便宜”的固定印象

        • 家园 支持一下!清醒的人真的不多。

          发出5000份调查问卷,回收3055份有效的调查问卷,那些宅男宅女们以为这是件轻松的事情。

          行规是3分钟完成的问卷,有效问卷是5元每份。

          “超秘”中还得逐一比对商品价格,三分钟能完成一份吗?

          30人做一天,不作弊撑死做一天也就3000份左右。

          • 家园 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的芝麻不像人家说的那么圆
            • 家园 兄弟,以其有空在这里唧唧歪歪,还不如去读个MBA,

              起码不容易上当受骗吧。

              • 家园 别把别人都当两岁小孩

                一篇文章有它的启迪意义,我们即使不鼓掌,最起码也别吹毛求疵的乱喝倒彩。

                这就好比,一位姿色平庸的人士高歌一曲,大多数人都觉得歌曲唱得不错,挺值得鼓励的,您却非要说人家不是科班出身,长得不怎么样,到底是谁吃饱了撑的老做些无用的唧唧歪歪呢?

                另外,别拿什么MBA当圣经,那就是个花钱认识人的过程,而且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多数读MBA的是已经进入一个上当受骗的行列了。能改变你命运的是你的头脑以及愿不愿意去运用自己的头脑,而不是读一堆证书,却从来都学不会自己思考,而只会硬套教条的指责别人不按套路出牌。

                • 家园 一看到楼上提MBA,啥都明白了。MBA的案例都经过多少手

                  了,如何能跟实际操作人的一手资料比呢?不用上MBA,天才依然是天才。上了MBA,也不可能成为天才。就一课程,没啥值得夸耀的。

        • 家园 别人都手把手教了,你却还是看不懂

          18876种选30种,这个工作到底是谁来做?是顾客做还是老板自己做?

          看明白了再挑战比较好

      • 家园 膜拜!!!太厉害了!!!!

        自己现在也想做点小生意,不过现在门面的转让费租金暴涨,不知道做什么,麻烦表哥出点主意吧!!谢谢

      • 家园 看起来花里胡哨

        其实都是实打实的工作。

        关键是楼主懂怎么把事情做好。请一个营销学高手,是不是可以做到楼主这么好?楼主的案列,倒是要成为营销学的经典案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