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许我永远得不到幸福(一) -- 长相忆

共:💬89 🌺36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要因为父母的担心而去做违心的事。

          结婚的人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相反,就算你能勉强自已走进一段自已都没有信心的婚姻,但最后肯定不会有幸福又或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而这只能为你带来父母更多的指责与冲突,因为在中国婚姻本身就不光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的事,不要寄希望于你结婚后父母就对你就没有要求了。

          虽说父母对子女的担心很正常也应该理解,但你的困扰与问题不是他们的担心而是他们的行为与语言导致的。让你不要对婚姻期望过高,叫你凑合凑合随便找个人过日子就好,其实隐含的意思无非是你是个挑剔或有着不切实际幻想的人。

          这种说法如果是你谈恋爱无数就是不肯结婚,又或见到一个更好的选择也不管别人是否有意就要踹掉现在的这种基于事例地实事求是的分析倒也罢了。但你的现实却是无法敞开心房地去谈恋爱,如果你真的照他们说的去做,无异于又在承认一个从不存在的自我。这仍然不是一种正常的交流,而是一种要求。正常的交流都应该是在充分尊重彼此与事实的前提下展开的,因为交流是相互的,而要求是单方面的。

          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一个以丧失自我为基础的时刻被要求的环境中,自我保护是件极正常的事,不这样才会让人觉得奇怪。如果这种缺少尊重的要求与伤害总是以亲情或爱的面目出现,对亲情与爱有心理障碍也是自然而然的。更麻烦的是,如果长期没有感情上的正常交流与这种交流的环境,就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与信心,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如同长期缺乏锻炼的人,情感上会越来越虚弱,敏感,外部表现可能就是缺少生活应有的激情与期望。

          你现在最重要是走出这种环境,因为要消除这方面的不良影响就不能又回到过去的环境里去,如果必要,可以考虑狠下心来断开联系一段时间。又或者顺他们话的意思,把自已说得非常不堪明显背离事实或常理然后迅速结束对话,这有助于打破你母亲心中对你的幻想,你不是他们心中的那个人。

    • 家园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精神支柱

      楼主说楼主很敏感,但实际上楼主只是在这件事上敏感,对别人对你的态度特别敏感。

      父母不给爱,其实没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楼主既没有父母的爱也没有其他人的爱,连其他人的陪伴都没有。

      60后感觉不到这些,都因为你们不是独生子女。

      居住条件差的时候,一大堆人住在一起,父母不爱自己(狭义的不爱,特指不常表达爱意)还有别人可以陪伴。但独生自己连个玩伴都找不到,因为别的小朋友有他们的父母陪着嘛。

      在四合院,农村,部队大院,单位大院长大的孩子通常不容易敏感,因为玩伴多。但对不在“大院”居住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就是他们能接触到的全部世界。

      集体生活容易烦躁,独处容易抑郁,诚如是。

      • 家园 您说的很对,我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打不开心结去爱人和被爱

        父母不给爱,其实没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楼主既没有父母的爱也没有其他人的爱,连其他人的陪伴都没有。很准确地描述了现在我的状态,没人陪伴,精神上没有依归。尤其郁闷的是,我还是一个无神论者,连宗教信仰都没有。别人动员过我信基督教,我断然拒绝了,因为我无法想象全身心地信仰依赖谁,哪怕那个人是万能的主也不行。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封闭了自己,但这种封闭也导致我无法得到精神上的拯救。

        • 家园 所以你其实还是挺独立的

          当然,人也会有在内心需要别人的爱的感觉。

          我倒是觉得,你的问题在于:你总认为你有问题。

          就像你自己说的,可能有人会觉得你矫情,但你觉得你那不是矫情。

          但是如果有人说,你就是矫情,根本就没病,在无病呻吟。你一定回答,我有病!你不懂!

          哈哈~

          反正我觉得你没病——或者至少,没比别人病的更重。

        • 家园 和您有相同经历的人我颇见过一些

          同样是在原生家庭得不到温暖,有点丧失爱的能力。但是每个人结局不一样:有些人能得到心爱的人,得到之后疯狂的索取爱情,甚至半个小时见不到面就会哭,似乎要把十几年被亏欠的关爱全补回来。有些人不那么幸运,人前表现的很正常,但内心很惶恐,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不合群,生怕被人排斥。

          但我想,儿时的经历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成人之后的路,毕竟还是自己选的。

          记得一句名言: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等您付出了大毅力走出这段心结之后,或许您会怎么都理解不了为什么那么点事会困扰自己那么久。

          不管怎样,衷心祝福您放下包袱轻松地继续以后的生活。

    • 家园 【原创】也许我永远得不到幸福(二)

      很久不来西西河,一时忘记了账号,试探着随手输了一个邮箱,没想到登录到了这个马甲账号,恰好看到一年前发表的这篇文章。这个ID本来就是为了便于倾诉而在河里特意注册的马甲,结果发表了一篇半拉子文章之后一直没有下文,真是对不起大家。倒不是我习惯当太监,而是很久不去想的少年往事,一旦自己自揭伤疤去回忆去提起,情绪难免受到影响。而当时心情激荡之下,看到一部分出乎意料的回复,诸如“蕾丝边是这样炼成的???”,犹如挨了一闷棍,一下子就掐灭了继续讲述的欲望。本来就是不开心的事儿,有个契机自己讲出来,一是希望得到好心人的指引,二是希望给河里的父母提个醒儿,要注意呵护儿童的精神世界。一一翻看大家的回复,感动于大家的劝解和帮助,所以还是把这篇文章写完吧!希望不要有敏感的孩子再重复我的经历。

      首先,我想回答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位质疑者。一位是“高朋满座”,蕾丝边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先天的后天的,非常复杂。我对同性恋没有任何歧视,但我肯定自己不是蕾丝边,大概更接近于情感缺乏或者情感表达障碍。我在青春期的那几年的确刻意模仿男性的着装和行为方式,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种保护色。因为当时的自己,在母亲严厉的训诫下,以哭哭啼啼的娇弱样子为耻,不免桥枉过正,从林妹妹一下子变成了花木兰,攻击性很强,常和男生呛声打架,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如果诸君在周围发现了这样的小女孩,请不要急于嘲笑这个假小子或者判定她是不是蕾丝边,而是多想想是什么环境把她变成了这样子。随着青春期过去,我很快也就跟其他女孩子穿着打扮一样了,唯一留下的痕迹就是始终不喜欢化妆。

      另一位对我持异议的“马尔他之鹰”,我很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想。作为六零后的马尔他之鹰,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又是男人,未免觉得我这样的人属于矫情做作,无病呻吟。我不知道你是否觉得张国荣自杀也是无病呻吟自己找死呢?我只能说,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内心强大,能够忍受长时间被至亲忽视贬低甚至侮辱。很多我母亲辱骂我的话,我都不想去回想,因为我知道她也不是刻意的,所以在当初的文章里只列了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强调的是她的确不在乎我。那时候我曾写过一本滴着泪的日记,里面有我的种种心里话,念大学时故意放在家里。日记本有锁,但极其容易弄开,不知道母亲是否看过,潜意识我也许是希望她看的,但始终没问过。工作以后我不想留着这些提醒我伤心事的东西,就把日记本一页页撕得粉碎扔下了楼。幸亏我家原来住的楼后面有一个很大的生活垃圾堆积池,这种黛玉葬花的拙劣模仿行为倒还够不上乱扔垃圾,哈哈。

      现在孩子的成长大家都很关注,所以伤害儿童的事件也一再被大家所热议和谴责。但我看大多数家长还是注重物质上的照顾而疏于关怀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60-70年代的父母。我生于80年代初,家里物质条件尚可,但父母都是双职工没有时间照管我,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曾经被父母反锁在家里,没有电视又不会开收音机,百无聊赖只能趴在木质楼板上,透过一个小孔观察楼下那家人的房间布置。在吃穿上,父母给予了我力所能及的关怀,在同龄人中我至少是处于中等或者中上水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也体罚过我,藤条、罚跪、戒尺打手心都有,但我从没怨过,因为都是事出有因,多半是我自己做得不对。但是精神上的各种压抑我的确受不了,也是我反抗得最激烈的。

      现在看来,也许我母亲可能像马尔他之鹰这一代人一样,觉得我没事找事,随便骂几句就哭天抹泪。若是她生了个马大哈性格的女儿也就好了,偏偏我非常敏感,自尊心又强,而且天生有股奇怪的正义感,觉得她做得不对就会提出来。比如,在我家我父亲常因琐事被母亲骂,我有时看不过去说几句,常常就遭池鱼之殃,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而这时我父亲往往还要跟母亲一起责骂我为什么要跟长辈顶嘴。其实我很羡慕母亲,至少父亲一生都在维护她,对她好。父母亲里,父亲对我要和蔼得多,我当然更喜欢父亲,但在父亲心里不管有理没理他都是偏帮母亲的。可以说,我从小就很能认清自己的地位。有次在爷爷家玩,家里的长孙跟爷爷要了一元钱零花钱,我在一边瞧着眼热就也向爷爷要五毛钱,自以为已经降低了要求应该是没问题的。结果磨了很久爷爷就是不给,一毛也不给,从此我再也没跟爷爷主动要过一分钱。

      平心而论,父母虐待了我吗?没有。但是我的确很不愉快,孩子不是什么都不懂,相反孩子很敏感,而且不会像大人一样排解心理压力。我最初在小事上哭啊委屈啊,其实是希望父母能给予正面的反馈,比如拥抱我、安慰我,通过语言和行动让我了解:我们很重视你,很爱你。要命的是,我接收到的全是负面反馈,你烦死了,动不动流泪像什么样子,你滚,出了家门别再回来……在生活上我很独立,念小学步行要20多分钟,除了第一次家长送以外都是自己回来,哪怕刮风下雨也不例外。有一回不知怎么的父母一起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来接我,我那个开心啊,甭提了。长大后自己到千里之外念大学,又奔赴千里之外的另一城市工作,一个人就这么一路过来了。

      表面上,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整天没心没肺傻乐,也很少跟人计较。实际上,我不知道怎么和亲近的异性相处。我拙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不敢随意跟人撒娇,随时都要竖着翎毛也不知道提防什么。审视追求者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寻找他们的缺点,找到一点理由就赶紧放大,告诉自己这人不合适。我觉得自己的壳子封闭得太紧,虽然在一般的社交上看不太出来,但我心里知道,可又不知道怎么办。我觉得自己得不到幸福,是因为我似乎丧失了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的能力。至于跟父母的关系倒是还好,自从长时间在外,距离产生美,双方的关系虽然比不上有些亲密的家庭,但自认孝道二字是做到了的。父母如今愁的是我的终身问题,偏偏我还不能跟他们说个中原因,加上那天看了那本小说一时触到泪点,就有感而发了这么一下。写到这里,颇有点诸葛“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感觉,就这样吧,希望大家能给点意见,谢谢!

      通宝推:老木,捣蛋鬼狐狸,
      • 家园 爱自己,爱父母,爱生活

        因为7岁之前的记忆实在是少的可怜,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从小就不爱和小朋友说话和玩,长大了依然如此,有人主动和我说话是很大的事情。父母对我有非常好的地方,也有一些因为客观的原因,做的还不够的地方,现在的我很能理解和体谅他们,曾经对他们有怨言,但是经过了极其漫长反复的痛苦煎熬、思索之后(30岁前的我不会开心的大笑,没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我接受了自己,也接受了他们,现在我们关系极其融洽,我们都有一些好的变化,其实性格上的变化不大,主要是我们的心理。自己平时都还比较开心,有不好的情绪能较快的过去。虽然还是内向,但是跟别人相处基本无障碍。

        我想说的是,先要自己走出来。曾经非常感慨山口百惠在自传中说的确认自己将得到幸福这句话,现在我也有信心自己继续努力可以过的幸福,觉得自己知道怎样可以让自己活的好,自己知道需要的是什么,而且了解自己的内心,知道大约怎样做可以达成理想。

        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小孩,来关爱自己吧,所有人都可以不爱自己,包括父母,至少自己可以爱自己,这永远不会让自己失望,所以感受自己,了解自己,卑劣的地方,美丽的地方。鼓励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把父母也当成自己的小孩,他们是因为不懂得爱,所以才不会好好的爱你,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爱他们,他们可以有改不掉的坏脾气,臭毛病,照样爱他们。

        关爱别人,无论同性异性,爱不会越爱越少的,只会越爱越多,越开心,你会得到回报和惊喜的,虽然这不是我们的目的。

        最重要的,还是反省自己,接纳自己,做喜欢的自己。

      • 家园 这还不叫虐待?

        精神上的各种压抑

        忽视与嘲讽对子女的伤害远大于体罚。而且你也被体罚过了。你觉得事出有因,好。那你觉得父母揍你一顿是必要的吗?有用吗?所有可用的手段里是不是除了揍你一顿就是砍你脑袋了??有话好说不行吗?言传不行,身教可以吗?他们对你的要求他们能以身作则吗?

      • 家园 70后里很典型的经历

        楼主谈到的问题里,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就是安全感的缺失。安全感是父母应该送给孩子的最重要的礼物之一,基本上它只能来自于父母,要在后天获得是极其困难的。而父母要想把这个礼物送给孩子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包括长期的陪伴(也许要放弃掉很多,甚至工作),接受孩子的缺点(很多最让父母不能接受的缺点恰恰是反映了父母自身的缺点,而父母正是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所以不能容忍孩子的缺点),重视和尊重孩子的真实表达(永远不用是非判断或因情绪而打击它)等等等等。

        独立、坚强这种词常常会覆盖掉很多问题,但人的情感及其需求是天性,你没法用挥刀自宫去强迫它消失,此路不通,它会另寻他路,最终还是要取得一个平衡,这条“他路”有时非常隐蔽,甚至自己都很难意识到,但必定存在。很多心理医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病人找到它并修正它。

        楼主提到的不愿意轻易表达自己或者内心比较封闭,跟人交往到一定程度就不容易深入了,给旁人的感觉也许是孤傲、挑剔,但其实很多就是来自于安全感的缺少,比如小时候在家里真实表达后遭受了指责或打击,因此会觉得父母爱我是有条件的,我怎么怎么样的时候父母就会爱我,我不怎么怎么样的时候父母就会不爱我,因此在心底里缺少一个永远温暖的根据地,为了不被抛弃和伤害就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只给别人看那些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部分,自己觉得“拿不出手”的部分就要掩盖和伪装,但长此以往就会很累,因为不真实。但人之间的交往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暴露出更多的真实,靠扮演很难发展出很深的关系(因为太难了也太累了,跟这比起来间谍就是个粗活),因此为了避免因“暴露”过多而受伤或受打击,于是自己就会找理由提前溜掉,比如对方不可信、对方不值得交往、看对方不顺眼,以及对方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等等等等。

        • 家园 的确是安全感缺失造成的自我封闭

          现在的问题是,自我封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但正由于封闭我也无法真正走入人群去寻找生活伴侣和接纳对方的爱。这种苦恼主要是精神上的,我知道要敞开心扉,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

          • 家园 自我封闭的确是个问题

            人这一辈子,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样的感情,都是无法自主决定的。如果不勇敢的付出一次,那更是什么都不会得到,将来只能是勉强接受。付出了,无论得到的是什么,都可以给自己一个安慰。

            至于找到什么,是说不定的。有些人善于体贴他人,能考虑您的感受,乃至于是否温柔体贴,这些也都靠缘分,反正,我感觉期待完美的另一方,对很多人都不现实,我们实在无法计划什么时候碰到什么人;而且,我们也真正不能期待将自己的幸福彻底寄托在一个还未认识、无法计划的人身上。自己无悔的付出、寻找,可能是唯一不带给自己遗憾的方法了。

      • 家园 祝福你,会好起来的

        你能写出这些感慨,充分说明你有足够的潜力爱人和被爱。

        不要一下子给自己要求太高,先和异性做普通朋友,和同性朋友类似。慢慢多接触,多彼此熟悉,再来考虑恋爱的机会。

        同时有机会的话,多和小孩接触。

        如果拿花比喻女人,楼主像德州的野花,虽小,但坚韧又不失美丽。很可能你会找到一个性格温和,能包容你的要强,生活中细心的男人,祝好!

      • 家园 充分理解你的心情

        其他人说什么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教育确实很重要,我自己有两个女儿,我能清楚的感觉到孩子的情绪,孩子很多时候是很敏感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个性形成还是很大的,你母亲可能过于强势了,也许希望你成为像她一样的人,不过看来她的方式可能错误了。

      • 家园 子欲养而亲不待,真的到那时候,痛入骨髓的感觉无以回补,尽

        自己的心、力去爱他们吧,总有一天,他们老去,那时不要留遗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