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谈毛泽东的治国思想 -- 温相

共:💬103 🌺6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谈毛泽东的治国思想

    毛泽东在治理中国的总体战略上的把握远没有他在战争年代中对军事指挥那么得心应手,他后来说过,管经济有那么难吗?难道比打仗还难?说明他对经济工作的陌生,而他说,只有陈云能管经济,我就不能?显然就是赌气了,古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那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毛泽东的治国思想主体就是他的治党思想,那就是号令一致、雷霆万钧。以前这种办法确实很有作用,战争年代如果不统一事权的话,很有可能丧失良机,可是,一旦国家走到了正轨以后,是不是这种人海战术、群众运动就还那么一抓就灵呢?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

    薄一波在接受中央台拍摄的大型文献记录片《百年恩来》摄制组采访时,说过一句话,他说:“毛主席搞大跃进,那个损失之大就不知道有多大了。”薄一波是南宁会议前后几个意见不统一的副总理之一,他和李先念等人对于毛泽东的大张旗鼓不那么赞同,但是,出于组织观念和对毛泽东的一贯信任,最后就屈从了,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毛泽东的指挥让中国人吃够了苦头,现在我们回首这件事时,我们当然可以说毛泽东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全国人民都吃上饱饭,可是,结果呢?我们总不能用惨痛的结果来解释美好的初衷吧?

    五十年代,左的东西就开始抬头,张春桥写的《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那种东西深得毛泽东的欣赏,研究毛泽东的经济头脑以后就会发现,毛泽东对于后汉的张鲁和康有为的大同书中描绘的那些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际比较向往,比如他就对红军时期的军事共产主义比较怀念,他的这种思想不能不说是对比时代的一个落后,或者说也就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残余。在消灭阶级之前想让人们都逐步通过激发天良来泯灭对物质生活的不断追求,这必然导致混乱和停滞甚至倒退。毛泽东在建国以后的尝试就说明了这点。

    此外,毛泽东治国思想中还有一种东西不太好,这就是田家英、李锐等人在去庐山的火车上议论的“他(指毛泽东)为人不好”的这点,那就是封建的毒素在他身上越到他的晚年发酵的就越厉害,以致于后来不能自己。这种封建的东西主要表现在固步自封、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秋后算帐。作为一个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处在垂法万代的位置上,可惜他没有沿着他早年的民主革命的思想继续前进下去,相反则带给后人不少值得深思乃至消灭的消极与负面。

    例如毛泽东本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叫做“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这其实就是毛泽东以后对于中国群众的物质生活的基本定格。在毛泽东看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能向主动追求方向发展,一旦鼓励这种倾向,那么人们势必在满足物质生活之后开始对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兴趣的普遍提升,就要可能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只有把群众生活控制在一种接近于温饱或者始终追寻温饱的状态中,这样才能够让老百姓总是为了生活本身而奔波,而不能计较其他。关于这点,西方经济社会本身的实践并没有完全否定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其本身也在这个思路上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在目前还处在停留的阶段,只不过,具体程度不同罢了,生活在海外的朋友们或许感触的也挺深。值得计较的是,毛泽东给中国人民群众定的标准实在太低,而且,喜欢没完没了的折腾群众,这种几乎不十分稳定的生存状态在持续27年以后,中国人厌倦了,有人怀念毛泽东时代的治安良好、风气正派,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相信不会有什么人会怀念毛泽东时代的物质匮乏、生活单调。

    再有,毛泽东比较喜欢或者说钟情于工农出身的干部,对那些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或者知识分子本身就有相当的排斥,这其实把他和朱元璋、刘邦等一些出身微细的开国领袖比较一下就能得出结论,毛泽东需要的是对政策的执行,不需要对政策的质疑或者建议,尤其在他的晚年,他选拔的接班人中王洪文、华国锋就是典型的例子,一个基本不怎么读书,一个读书比较少,一个是造反领袖,一个是事务性官员。他们身上既没有早年的某些老一辈人的独立精神与见解,也缺乏成型的品格与政治修养,可是,他们只有一点是最关键的,那就是他们会基本不打折扣的执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政策。工农干部听话,知识分子喜欢挑刺,就这么简单,可是,早在延安时代,陈云就大声疾呼,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天下。(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30页)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第一代党的领导核心中的真知灼见,然则这种真理性的论证并没有受到毛泽东的足够重视,对于知识分子,毛泽东从来就没有放松手中的缰绳,在历次运动中,知识分子都是首当其冲,胡风临死之前,儿子问他,毛泽东为什么会整他,胡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很久的一句话,他说:“大概他(毛泽东)是怪我不太尊重他吧。”仅仅出于一种私人化的东西就让胡风付出一生的代价,无论如何是个绝大的悲剧。不可否认,隐藏在知识分子当中确有一些希望看到共和国和共产党笑话的人,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拥护共和国和拥护党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这些忠心拥护党和国家的人们送上祭坛,不能不说是一种唯心的重大错误,这也是导致我们自从五四运动以后再也没有持续完成对德先生、赛先生的触摸,再也没有冲破五四当时的思想顶峰的原因,也是导致我们民族整体素质下降的一个原因,更是导致今天我们看到某些知识分子甘心沦为封建士大夫而沾沾自喜的原因。毛泽东对于这些不能不说要负有相当的责任。

    我们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的话,中国的发展在毛泽东晚年思想下将会陷于何种境地,我们今天回首一下往事,总不免有些心惊吧。

    我个人对毛泽东的治国思想的总体评价就是一整、二批,三循环。我们从来不否认毛泽东治国思想的一些闪耀着光芒的东西,但是,也应该看到其阴暗的东西,既要充分的估计他光芒的东西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也要全面总结阴暗带来的后果,不如此则不足以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乃至修正毛泽东。(修正毛泽东的错误)

    元宝推荐:你克我服,
    • 家园 "号令一致、雷霆万钧"是毛泽东治国治党的主体思想?

      "号令一致、雷霆万钧"是毛泽东治国治党的主体思想?

      我看这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看完此文还是明白温相认为的"毛泽东的治国思想"到底是什么.

    • 家园 有一种观点

      认为苏东国家没有象中国(甚至说是美国)那样在六七十年代经历反传统的群众运动,没有对历史形成的官僚阶层和特权阶层有过冲击,因此不能在随之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生存。

      诚然这个观点不能反证文革动机的正确性,单就结果来看,温相以为如何?

      • 家园 两位。换个角度讲。

        也许是巧合。毛泽东生前预言的党内有党,党内会产生资产阶级,右派出卖革命成果这些,在苏联后来的历史中都得到证实,比如戈尔巴桥夫还勉强可以说好心办坏事,叶利钦的“历史地位”就很明显了。这是否能说明文革一定的合理性?

        普京刚刚在中东遭遇所谓“双不”---即没人觉得他在该问题上有发言权。俄罗斯比之苏联的衰落是不证自明的。铁碗云云,也是相对叶利钦而言。

        • 家园 这样看看如何。

          毛泽东的“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可以认为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想法,属于一个政策的问题。文革的发展有政策问题,也有个人问题。政策的对错要看现实,个人的恩怨就没有现实可看了,但是哪个更重要,当然政策的实施最重要,个人的恩怨要次之,这两点很难分得很清楚。

          文革的发起现实对毛泽东不利,因为那时的重点是发展国民经济,但是这个发展国民经济又是对毛泽东大跃进的否认,这就有了很大的个人因素在里面,这就是历史的悲哀了。而毛泽东显示了很高的政治手段,但是用错了地方。毛刘的矛盾被淡化了,其实由来已久,而毛泽东选择文革的时机也是不对的。

          外面的人看戈尔巴桥夫都会认为这个的新思维很好,但是苏联人永远不会原谅他,其实导致苏联解体的不是戈尔巴桥夫,而是叶利钦。世界政治的特点就是强权,苏联在中东没有实力可言,人们就会轻视它,如果伊朗和苏联联手,那就另外的一个格局了。

          • 家园 我给你已经去信:

            又有了一点新思路,请你查收。

          • 家园 “文革的发展有政策问题,也有个人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忘情。政策之争转化为个人恩怨,个人意气上升为不信任以至政争甚至杀伐都很正常。历史不就是这样一幕一幕演出给后人看的吗?

            文革的组织路线是无可辩护的,就是封建家族政治的延续,这点相信大家都有共识。但就此推出文革的初衷也是一片黑暗我以为就不是很严谨。毕竟毛是个复杂人物,“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正是信条,手段如何非常恐怕无碍于其自信,也不能作为其信仰变质的证据。

            对不对呢?

            • 家园 哎,从历史看,再分析现在,很多事不也是出发点是好的,但最后呢

              不是还搞了个什么解释――好心办了坏事么

            • 家园 我在妄言,再多嘴一下

              手段固然重要,但是手段是实施方针的基础,就像邓颖超说周恩来一样:政策对了他就对了,政策错了他就错了。这些话说得很无奈,但是也说明白了周恩来的局限性。

              在文革以前,虽然毛泽东自7大以来声望如日中天,但是政治斗争并无太大的把握。1959年庐山会议不太一样,那时的毛泽东还处在没有证明他错,只证明了他对的阶段。而文革以前,大跃进的失败就导致了人们开始询问毛泽东的正确性,这是毛泽东不能接受的一个方面。发动文革,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很多的东西,很多的方面,毛泽东也不是那么的自信的,看看他在开展文革时的举动和行踪就可以说明点问题。

              伟人之所以伟大,主要不是才能,主要是机遇和历史将他们放在了那个位置上,有点被动。

              说明一点,我是一个所谓的“左派”,在西西河里,这也是一个历史。

            • 家园 文革以前,中共一直就有组织路线的问题

              并且这是一个大问题,黄克诚在他的回忆录里专门提到了这一点,认为毛泽东是一个人才,但是组织路线很有问题。

              文革和1959年的庐山会议有相似之处,庐山会议的最终结果就是全党团结为基本,结果导致的更大的问题,而文革的发动也同样希望全党团结,结果又是大问题。

              当然我们在这里马后炮,会清楚一些,但是全党的统一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这就显示了中共在文革前的不成熟性和组织路线问题。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这就是组织路线,但是中央服从谁呢,政治局,而政治局又有服从谁呢?这个问题就难说了,按常理,政治局常委是决策机构,但是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和文革,那还有常委呀,其实这就是组织路线的错误。

              多嘴了!

      • 家园 我个人感觉是这么两点:

        一个是毛泽东对党内外不同见解的异见者的打击,特别是党外那些敢于挑战我党权威的人打击,让国内没有继续针对我党执政发出不同声音;再一个是邓小平对经济体系的整合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努力,让党的理论同实际没有更多的停留于说教,这点是矫正文革以来的弊政。

        相对于苏联,打倒斯大林以后,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权威,苏联没有出现过一个类似邓小平那样的领袖,就是勃列日涅夫也是1970年以后,大家才开始转变一些看法的,可是,苏斯洛夫、安德罗波夫仍旧能在勃列日涅夫活着的时候整倒了茨维贡这些人,这说明勃列日涅夫远没有足够的权威可以震慑党内群伦。所以,当勃列日涅夫死后,他的党羽马上就转而支持安德罗波夫。

        接班人的问题没有像中国那样交接的相对顺利,以后层出不穷的东西都是由此而来,戈尔巴乔夫就是不被叶利钦等人赶下台,也早晚会被亚纳也夫以外的某些人干掉。像中苏这种封建史都比较长,封建土壤都比较肥沃的国家,领袖问题或者领导班子问题不解决好,那是很容易出事的。

        你看,现在俄罗斯稳定一些也不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改革有了什么成效,只不过是由于普京的铁腕罢了。

      • 家园 我来试试,温相最近做事不够严谨

        文革的发动不是一个好的社会变动,这一点无可否认。文革的发动其实和知识分子无关,而是利用了知识阶层,这就是权术。其实那朝哪代,哪个国家都一样,来一个运动之前就要造声势,这个声势就要在理论上来造,仿佛可以以理服人,这个世道从来就是强权政治,无理可讲,这就是为什么有了:做婊子立牌坊的说法了。

        东欧国家不太一样,苏联经历了和中国相似的历程,列宁不是也被看成一个杀人很多的人嘛,斯大林就更不用提了。并且最初也是在党内和社会的知识界发起。托洛斯基,布哈林等人的下场说明问题,就是到了苏斯洛夫时才好了点。东欧是在苏联的影响,或是强权之下改变的,东欧国家的社会结构没有苏联那样得到了巨大的改变,而欧洲国家里历史上就是相互关联的,并且思想相近,相互影响的很厉害。

        有多嘴了!

    • 家园 提出批评!这篇文章写得太仓促,

      拿回去重写!再犯这种错误,封了你得ID!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