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口述历史】惊魂三则 -- 老顽童

共:💬69 🌺732 🌵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口述历史】惊魂三则

    闽南的夏夜,室内闷热,而室外繁星点点,微风凉爽,那时无空调,亦无电视电脑,儿童少年的我抓把竹凳,坐在院子里与小伙伴讲故事瞎扯,或听长辈闲聊是一大快事。有老兵聊自己的亲身经历,文中所提的三位老兵既有院内的也有院外来做客的,三位老兵的共同点——三野二十八军的山东人。

    福建与台湾香港相同,外省人的最大族群是山东人,都是解放战争打打杀杀的后果。有台湾省山东二代台商遇见福建省的山东二代,惊喜地问:“你也是山东人,怎么到福建来的?”福建省山东二代调侃道:“我老爹追着你老爹到福建来的。”

    一则:

    淮海战役期间,共军正围着国军打,时值天寒地冻,雪花飘舞,深夜,有一解放军战士在前沿阵地放哨,年青人犯困,就蹲坐在工事里的篝火旁抱着枪打盹。迷糊中哆哆嗦嗦进来一人,“兄弟,天冷啊,烤个火。”来人说着也就在篝火旁蹲坐下来。

    过了一会儿,那人暖和过来了,又开口与战士说话,是个话涝,老要与战士闲扯,这个战士好脾气,可困得很,只得有一搭无一搭的跟他打哼哼。

    又过了一会儿,那人递过来一根烟,“兄弟,抽支烟。”战士把勾着头抬了起来,不看犹可,看了吓得心头哆嗦,对方戴着蒋匪军的大檐帽。

    战士一骨碌站起来,端平了枪,“缴,缴,缴枪不杀!”

    国军军官忙摆手,“兄弟,别慌,别慌,我是来投诚的。”

    后发现,这国军军官身上虽没带枪,但衣袋里揣着颗美式甜瓜手榴弹。

    “我现在想起来心中还他妈有点慌,要是来摸哨的,我不就完蛋了。”老兵说着笑了。

    二则:

    部队进入福建,翻过了一山又一山,穿过了一水又一水,来自华北大平原的子弟兵情况不熟,军部直属的一个侦察班远离大部队向前搜索侦察。

    夜晚,天色昏暗,视线所及不远,侦察班摸索着上了一个小山丘,突然听到山丘下有动静,动静不小,接着一声枪响,对方也发现山丘上有人了。

    侦察班长赶紧轻声交待战士:“别开枪。”再叫一腿快的战士回头向大部队报告,接着扯开嗓门大声下令:“二连朝左,三连向右,一连跟我来。”

    山丘下反而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山下有一大嗓门喊道:“共军弟兄们别打了,我们投降,请你们长官下来和我们长官谈判。”

    侦察班长有点犹豫:情况不明,会不会羊入虎口?谁是羊,谁是虎,解放军还能是羊。班长一咬牙,把汤姆生冲锋枪和弹药交给战士,独自一人下山了。

    下了山走入敌群,班长越走心中越发毛,原来以为只是一群游兵散勇,没想到周围黑压压的全是人——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兵。

    班长当时才二十郎当岁,瘦高,经战火薰炼面相稍显老,再说当时共军的团长营长年龄不上三十的不在少数,在夜色下国军的长官也没看出共军长官的假来。

    班长刚开口宣讲解放军的政策,国军长官打断说:“贵军的政策兄弟我清楚,弟兄们从北到南跑累了,不想再跑了,早缴械早回家。”

    班长犯愁,一个班怎么对付这么一大群俘虏。动了动脑筋,与国军长官商量:天黑看不清,两军接触容易产生误会,伤了人不好,还是等天明了再说。于是在“共军长官”的指导下,国军长官下令:全体集合列队——解除武装——向后转——齐步走——坐下休息。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共军的大部队赶到了,一清点,共军的一个班俘虏了撤退途中的国军一个整营。

    后来这共军的班长受到了什么嘉奖?他没讲。

    三则

    部队刚入闽,一个团的特务连指导员被抽调到师部,由师后勤部长领队组建了一个十几人的征粮队,这个二十二岁长相英俊的指导员被抽调的原因是在淮海战役期间有民运工作经验。

    一次在征粮的途中,征粮队夜宿一个小镇,住在临街的一座二层楼里,楼下大厅轮流一人警戒,其余的人在楼上休息。

    半夜,指导员被从街面传来的巨大的哗哗脚步声惊醒了,其他人也醒了,抽枪屏气到窗边往下看,不禁心悬了起来,只见街面上人头汹涌,大批的国民党军队正穿镇疾走,估算起码一个团。

    此时此刻楼下哨兵却还在梦乡,而当晚大门也忘了闩,险情发生了,几个国民党兵不知是饥渴想找点吃喝,还是要顺手捞一把,猛地推门进来,这下把哨兵惊醒了,跳起来大喝:“谁!”砰,胡乱开了一枪,几个国民党兵见里面不是善茬,掉头就跑,动若脱兔。还好,此时的国军正专心于避开共军的锋头,逃命要紧,后面再没有国民党兵进来。

    第二天早晨,征粮队向目的地进发,方向与昨晚国军撤退的方向一致,出镇几公里后要翻越一座大山。

    征粮队到了山前惊讶地看到,看到漫山遍野都是丢弃的武器弹药——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还有小炮。

    惊讶之后有几个队员很是兴奋,上去捡枪,“这个枪好。”“这个枪好。”爱不释手,指导员见了上前制止:“放下,放下,让后续部队来收拾。”

    指导员说:“有纪律,枪上了肩就要带走,会影响行军速度和征粮任务。”共军的这个规矩从何而来?我没提问。

    以上三则都是在国共内战中很小的插曲,但充分体现了“国粉”心目中英勇正义,可不走运的国军当时的精神面貌。一支军队不知为何而战,集体没了斗志,还打的什么仗,所以说当年国军败退台岛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Tags): #惊魂三则#福建#山东#国军#共军通宝推:阴霾信仰,wxmang的书童甲,PCB,可爱的中国,菜菜丛,diamond,
    • 家园 送花得宝,谢了!记得听一位三野的老革命说过,

      他们很多人过了淮河就没什么硬仗打了,因为蒋匪军失去斗志了,拿下南京上海以及南方一系列大城市都没有怎么打就拿下来了。。。。

    • 家园 山东人实在,国军和共军都爱用
    • 家园 打金门吃了大亏的不就是三野二十八军副军长肖锋指挥的吗?
      • 家园 肖锋

        实在点儿背,金门一战隔海遥望部下陷入绝境而无能为力不提,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磨河滩,竟然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场景。

        百团大战时,团长陈祖林和政委肖峰率晋察冀边区4分区老五团二营主攻娘子关,老红军邓仕均则带1营主力1连乘黑夜渡过温河,向附近日军盘踞的的磨河滩火车站发起攻击。不料,当晚午夜时分一列载有数百名退伍伤残日兵的火车恰好过站,后面紧随运载武器弹药的装甲车。日军退伍军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遭遇突袭后阵脚不乱,纷纷拿起装甲车上的武器参加战斗,一面保卫车站一面反守为攻,敌我力量对比骤然逆转。邓仕均遂指挥全连退至磨河滩村,凭借街道民房坚持战斗。次日,从阳泉方向来援的日军铁甲车队会同车站守军和重新武装了的回国退伍军人,以数倍兵力猛攻磨河滩村。1连苦战竟日,打退日军10余次进攻,毙伤敌200余名,最后仅有不足20人突围返归主力部队,大部分同志英勇牺牲。

        该连前身为叶挺独立团“模范八连”一部,宁冈会师时编为红4军28团8连,1931年改编为红11师31团2连,得名“红二连”。此役后荣获“血战磨河滩钢铁连”英雄称号,班长赵小三、司号员李锁子、卫生员王全友等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晋察冀边区授予邓仕均连长“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鏖战正酣时,五团团部却是隔河相望,爱莫能助。据时任电台队长的梁健老人回忆:

        围村的日军多达六七百人,携带有山炮、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等武器。虽然敌我双方的火力、兵力相差悬殊,但晋察冀部队是跟随聂司令员的老红军发展起来的,连以上的干部大多参加过长征,作战勇猛顽强。

        敌人每次进攻前,先用炮火压制,把村子炸得硝烟四起、火光冲天,但我们的部队隐蔽得非常好。等炮火一停,成群的敌人扑向村里时,我们的人突然开火,一群群的敌人冲进村不久,就被打了出来。敌人虽然反复冲锋多次,均未撼动我方阵地,反而留下了几十具尸体。

        (我们当时)就隐蔽在距战场很近的河对岸的山上。对面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个人都咬紧了牙,什么话也不说。团首长“冷静地”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村子那边的战况,但谁都看得到他急得满头大汗,望远镜被捏得吱吱地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隔岸观火”的情况呢?其实,团首长不下救援命令是出于以下的考虑:当时这边是团部直属部队,有团首长、几个参谋、股长和电台队十几个人,还有警卫连的几十个同志,加起来人数不到一百,很多人连武器也没有,附近也没有能赶来增援的兄弟部队。以当时的情况,即使团部这一百来人全冲过河,也不见得能突破对面敌人的包围圈,即使突破了包围圈,搞不好还得被敌人反包围。

        看着自己人被敌人围着打却帮不上任何忙,那滋味真不知道怎么形容

        不幸的是,这滋味肖锋近十年后又在厦门体验了一回,痛彻心肺。

        • 肖锋
          家园 这个~~派人几个方向打几枪牵制一下也行啊

          当时还没普及麻雀战吧

        • 肖锋
          家园 金门的根子还是在上面轻敌

          刘军神在渡江前给二三野发放了详尽的渡江指导,提出了种种可能意外的解决方案,结果渡江异常顺利,金门前可有这种东东?渡海的难度会比渡江小么?华野高层忙着接收江浙繁华之地,对这个课题根本没太重视,后来四野精心准备打海南且岛上有游击队接应还是损失了数千人,金门是台湾门户,凯申帝肯定会来争夺,就算打下来还得考虑在缺少海空军的情况下怎么守住和怎么获得补给,这些重大疏漏的板子只能无情的打在一将脸上。

          • 家园 9000人的指挥行动的责任恐怕还轮不上一将

            连28军的顶头上司、直接责任人叶飞都啥事没有。一将后来还是攻台总指挥呢,也没听说老毛让他“戴罪立功”什么的。金门之败,主观上固然是轻敌,更重要是客观上情报工作没做好。如果不是胡链决定上岛,一下子多出2万多国军,这仗也无论如何都败不了。

            • 家园 叶上将和刘帅不一样

              都有道理,看从什么方面说.

              慎重初战也罢,九千战士的生命也罢,怎么谨慎都不过分,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刘帅一生堪为楷模,他一方面勇于运用自己的军事力量,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率领自己的子弟兵为整体胜利做出牺牲,另一方面,又极度追求军事科学的合理性,视士兵如子弟.

              从叶飞方面说,对于他认为是局部的军师级行动放手,也是TG的一贯作风,从过长江到金门,很多仗都是这么打下来的,猛打猛冲猛追,也才有秋风扫落叶般的胜利(不要低估快速解放的意义,这实际上减少了双方的牺牲和痛苦).叶飞并不是一个以军事为终身使命的职业军人,他本质上是革命者,这时正忙着巩固福建省的革命成果呢,缺乏刘帅的军事敏感度也情有可原.

              说到底,一线的军事指挥员对困难和渡海行动的特点把握不足是绝对的,但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恐怕也难做得比他好.事实上,TG也没有严惩肖锋,似乎只是降职并失去军中前程而已(哪位能说一下肖副军长的下半辈子?),是不是也说明上层一定程度上理解并原谅他的过失?

            • 家园 问题是占岛以后怎么办呢?

              凯申帝会傻看着tg继续往岛上增兵不反击?国民党军的海军和空军可并没有在大追击中遭到重创呢,仅有木质帆船的tg军队连登陆的船只都不够,如何遏制的住敌人的两栖增援?没有渡海经验的陆生战士如何克服渡海中的种种不适减员?学费真有必要交那么贵么?既然把华东划给了华野攻略,华东沿岸的岛屿如何夺取就必须有相应的提前预见,两栖作战的登陆反登陆课题必定会摆在华野面前。这些问题没考虑到不是高级指战员的责任是谁的责任?何况即使要打,金门岛真的有那么急着夺取么,等待足够重炮到达岸边,象58金门炮击那样的炮火打击掩护下再加以登陆,成算不是更大?

              • 家园 事后诸葛亮的问题一大堆

                常凯申只有保住台湾就行了,关心金门那么多干什么。只要美国人不支持,常凯申再不爽也得吃下这败局,就像TG后来无奈放弃攻台战役一样。金门当然要早点拿下,等到58年?黄花菜都凉了。当然你非要讨论金门之战的各种问题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把板子打到一将头上,真是莫名其妙。

                • 家园 没说要等到58年呀,需要等的是火力船只充备以后再出手

                  既然你认为凯申帝会放弃这个岛,那晚点打早点打有区别么?就那么点敌人撤到台湾去也不会对打台湾有太大影响。至于两栖登陆作战的课题研究难道还要从中下级提出才能引起高层重视?二战期间类似的战例不少,为啥没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高层没预见导致下面打莽撞仗责任都由下面来承担么?不想当事后诸葛亮事前怎么就不能多考虑一些呢?一将就算说过三不打,也不过是在高层私下头说说,并没有明确书面指示传到三野全军,所以在金门之战前底下有预感准备不足的干部也没法抗命。如果金门的那些烈士不是死在岛上,而是因为海上风暴牺牲,难道高层的责任就可以轻一点了?

          • 家园 主要是打厦门太顺,以为一样是离陆地很近的岛。

            不过野司首长没什么责任吧。

            刘军神当时是在当南京市长?还是在远征川滇黔的路上,或是在做准备?他可管不首金门。

            粟大将军当时好象是在打上海吧,在说有责任,兵团司令叶飞责任最大。不过南下的战斗基本上是赶鸭子,上下都没打硬仗的准备怕是真的。而且追击的速度太快,上级得到的情报跟不上下面的实际情况也是可能的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