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为什么在近代500年间落后于西方-李约瑟问题 -- CaoMeng

共:💬41 🌺38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中国为什么在近代500年间落后于西方-李约瑟问题

    中国为什么在近代500年间落后于西方是个很大的话题。这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Needham Question。这是蚱蜢从小琢磨的问题。

    李约瑟Joseph Needham是一名英国科学家,而在1937年因为和中国留学生鲁桂珍,王應睞,沈詩章的接触开始对中国感兴趣。其实主要是鲁桂珍。 当时已婚的李约瑟和鲁桂珍双双落入爱河。 李约瑟的原配,生化学家Dorothy Mary Moyle Needham接受这个事实。以后三人一起同居。

    1989年在Dorothy去世后的第二年, 李约瑟最终和鲁桂珍结婚。 两年后鲁桂珍去世。

    在鲁桂珍的影响下,李约瑟开始学中文并开始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以后李约瑟拜师于捷克汉学家Gustav Haloun学习文言文、

    在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李约瑟从1942年到1946年在中国重庆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得以来到他热心研究的中国。此间他广泛滴周游了没有被日本人占领的大西北和大西南,第一手参观考察中国各地,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文献

    他不但结识了竺可桢、傅斯年等中国科学家和学者,还认识了周恩来。

    竺可桢日后邮寄了几大箱的康熙年间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到剑桥给李约瑟。

    二战以后,李约瑟赴巴黎当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的第一位部长。但是两年后因为美国政府怀疑其和共产党在科技上合作,李约瑟在1948年挂印退职。

    无官一身轻的李约瑟向剑桥大学出版社建议编写《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项目。 项目被剑桥大学出版社批准以后,在中国学者王铃的帮助下,李约瑟开始写《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战争中,共产党阵营指控美军在朝鲜使用生化武器。周恩来亲自出面招募李约瑟来朝鲜做调查。 李约瑟同意了,然后其调查结果支持了共产党阵营的指控。

    李约瑟因此被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一直到1972年中美和解。

    然而,根据Shiwei Chen 同志写的History of Three Mobilizations: A Reexamination of the Chinese Biological Warfare Allegations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Korean War,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16.3 (2009): 213-247.

    苏联解体后,解密的苏联文件表明苏联人帮助中国伪造了生化武器的证据。

    写李约瑟传记的英国作家Simon Winchester写到:

    "Needham was intellectually in love with communism; and yet communist spymasters and agents, it turned out, had pitilessly duped him."

    ”李约瑟向往共产主义;但共产党的间谍和特务却无情地欺骗了他“

    不过,蚱蜢读过一些Simon Winchester写的以中国为题材的游记,其中的一些言语,俺很不以为然。到不是因为Simon Winchester一些反共和拥护前大英帝国的立场,主要是这厮写的很多东东完全是没有经过严谨考证的YY,极其不靠谱, 倒是和现在国内的一些煽情的公知的文笔一路。 所以俺对这位是有保留意见滴。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出版以前,许多发明和发现比如铸铁(cast-iron), 犁头(Plowshare),马镫,火药,印刷,指南针和机械钟等都被认为是欧洲或西方的发明。李约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正式为中国制造正名。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一卷在1954年问世。

    因为这部作品出版后得到广大欢迎,原本构思写一册的李约瑟最后越写越多,一直到1995年去世,李约瑟写了十五册。

    现在这个项目还在继续,目前已经有了24册。

    从1985年开始为了准备在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华时期出版, 美国作家Robert Temple花了一年时间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精华压缩成了一部《The Genius of China》《中国的天赋才华》

    5年以后,在美国心脏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城内的一个工人阶级区的图书馆中,刚刚进入青春期滴蚱蜢以激动的心情拜读了《The Genius of China》,更深一部的了解到中华文明昔日的辉煌。

    于此同时,蚱蜢想知道对李约瑟提出的著名李约瑟问题Needham Question的解答。

    为神马,我们曾经有那么辉煌的文明,却在近代的500年间被西方赶上超过,最后被找上门来的列强打开国门,差点被肢解亡国?

    近代许多中国学者也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一些常见的观点有:

    “清朝政府对文化的压制是主要原因”,

    “封闭僵化的儒家文化是主要原因”

    蚱蜢大一点又多读了一点书,才晓得这其中有许多的因数。

    绝对不是因为满洲人入主中原,或腐朽僵化的儒家文化那么简单。

    其实有许多本书已经试图回答这个李约瑟问题

    最著名的有

    Jared Diamond的《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類社会的命運》\nKenneth Pomeranz 的《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大分歧:中国,欧洲,和现代世界经济体的建立》

    最近的有

    Niall Ferguson的《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文明:西方和其他》

    先开个头, 回头蚱蜢慢慢讲。

    关键词(Tags): #李约瑟#文明#中国#西方通宝推:北纬42度,rentg,波波粥,舒拔,回旋镖,拿不准,联储主席,西行的风,海底鼠拨土,本嘉明,李寒秋,
    • 家园 【讨论】我读史所得,认为是哲学指导思想和地理位置两者

      的合力造成,而且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的筛选过程也受地理因素影响。

      先贴一篇旧文《古希腊先哲》,说明东西方在思想启蒙阶段,哲学指导和思维方式就产生了不同。

      苏格拉底(Socrates),他的学生帕拉图(Plato),以及帕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并称“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常常被跟东方的孔子并称。这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二者的思想都相关于伦理和人的道德修养。

      记得小学时代学过篇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亚里士多德,或称亚子曰:“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由于亚里士多德当时是人们心目中真理的化身,伽利略为了反驳这个说法,在比萨斜塔上当众实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当年年幼的我,第一次知道亚里士多德,就留下了他是“反动学术权威”的深刻印象。一试就能明白的道理,不实验就乱下结论,还不许人反驳,可不是顽固不化么?

      年纪渐长,才终于意识到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亚里士多德的那段话,是一段关于物理的论述,再想想他说话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00年。他的对错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于蒙昧中开辟出新的领域和天地,指明了一条前进的方向。在希腊三贤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的传承和发展堪比开天辟地。亚里士多德最终创立了逻辑学,并开创了包罗一切的科学体系,包括物理学、动物学、解剖学、天文学、经济学、胚胎学、气象学、地质学等等。用中国人的话说,亚里士多德可以算是现代各理工学科的祖师爷。他的著述不仅仅于此,还包括音乐、戏剧、诗歌、哲学、伦理道德和政治等人文学科。其中,哲学也许应置于更高位置,它是抽象的抽象,是规律的规律。

      在中国的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子的思想包含有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的启蒙,可惜在汉朝,由于政治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它被彻底摒弃了,从此中华文明开始瘸腿走路。

      也许正是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些差别渗透于政治、伦理道德、科技等一切领域,一直到今天还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孔子的儒家学说,主要关于政治和伦理道德领域,集中在“人”身上,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专门别类的研究。“天人合一”讲究的是人对自己的内视和反省,而不是将眼光投向自然。后人对他的思想的附会和发展,使儒家影响力蔓延到其他领域。比如“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导致自然科学领域方面没有顶尖和足够人才以及金钱的投入。社会地位和利益的导向,使得有钱、有闲、智商高的人都去读四书五经,考科举去了(“官本位”)。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政治、伦理、美学、自然科学等都归于真理或者智慧,放置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类似于宗教似的虔诚。哲人,也就是爱智慧的人自然也值得推崇了。

      中华文明启蒙的早期,缺了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他们创立和发展的政治、哲学、逻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可以看成我们常说的“道”。道者,万物之本,是世界的本源,万变不离其宗,包括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客观的自然规律。“术”,是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应用。整个封建时代的中华文明,由于缺了成体系的逻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这些基础之“道”,所以尽管常常在“术”、“器”上领先世界甚至有很多亮点,却无法由点及面,后来更逐渐落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和火器,却没有发展出成体系的数学、化学和物理等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深受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这一数学学派的影响。毕达哥拉斯学派由毕达哥拉斯所创建,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主要成员为天文家、数学家、音乐家。这个学派被认为证明了勾股定理,据说毕达哥拉斯斩了百头牛庆祝定理的证明,所以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百牛定理”。同时,毕达哥拉斯流派是集数学、宗教与政治于一体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神,不是其他各种宗教的拟人化的存在,而是抽象的数字。他们信奉“万物皆数”。毕氏学派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然而,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帕索斯(Hippasus)计算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时发现了2的开平方根是个不可通约量,即无理数。这个无理数的出现动摇了整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础。希帕索斯(Hippasus)被要求保密,但他仍然坚持把这个发现散布了出去。相传他扬帆远走时被学派的信徒追上并杀死。可以说希帕索斯以身殉了数学之道。

      柏拉图在老师苏格拉底被处死后外出游学,访问过毕达哥拉斯学派,受到了很大影响。柏拉图的宇宙观是数学式的,他把天文学看成数学的分支,比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等等。在40岁时,创立了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后来现代学术机构都称为Academy,在学院里教授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将毕氏的学说传播出去。最杰出的学生里,有亚里士多德和欧多克斯(他解决了无理数的发现导致的第一次数学危机,希腊数学的重点从数转向了几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数学和科学界的影响非常巨大。

      柏拉图提出了一种将世界切分为智慧和感知的二元论。由“至善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Good)或称终极知识(柏拉图心目中的上帝)发源出其他各种形式。哲学家要用理性的方式(推理和逻辑等)去透过感官和直觉,认识到部分的真实(认识全部真理是不可能的),翻译到中文是“形而上学”。爱因斯坦就接受形而上学的哲学观,认为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至善的最完美的终极的“理”。而钱学森认为整个西方世界的科学都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西方哲学认为人是无知的,要用理性的方式去认识真理,采用的具体手段是分门别类,层层深入,越分越细。我们中国的哲学思想则是整体论的,着重论述事物整体特性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点现代的系统论的理念,不会去穷尽细部。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主义的奠基者。他的方法论对于数学方法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指出了正确的定义原理。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公理的必要性,因为这是演绎推理的出发点。他对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三段论法,并把它表达成一个公理系统,这是最早的公理系统。他关于逻辑的研究不仅使逻辑形成一个独立学科,而且对数学证明的发展有巨大作用。

      从古希腊数学开始,西方人就把数学当成是一个哲学的宫殿,数学的发展是系统性的。希腊人着重于逻辑的建构,努力建构数学大殿的框架结构。希腊人对数学付出了足够的虔诚 ,他们把数学当成是世界的本身,甚至是神一样的存在。相比起西方,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往往是点的突破,偏重于应用性,往往出于实际需要,比如编写历法等,发掘出几件数学工具来使用。

      后来,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兴起,使得希腊文明转入低谷。古希腊的很多科学成果都保存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里。该图书馆于公元前47年和公元641年两度遭到焚烧。公元415年,新柏拉图学派女数学家希帕提亚被基督徒杀死。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关闭雅典学校,禁止传授数学。但是,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等文化核心,仍然得以传承。中世纪僧侣哲学以托马斯阿奎那哲学为代表,意图用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概念来讨论神学命题。僧侣们虔诚的学习各种逻辑,论证上帝的存在的理论依据。他们希望用逻辑学的方法真切的证明或者计算神的存在,例如计算一根针尖上可以有多少个天使。另外,由于地理位置的开放,很多的希腊成果由阿拉伯人,甚至埃及人传承了下去,最后又流传回欧洲。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保存了大量古希腊典籍。其后,拜占庭的陷落使得大量古希腊文献流到意大利,促进了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得古希腊文明再次被光大和传承。欧洲对古希腊文明,是一种主动的认祖归宗,是一种文明的嫁接。

      其次,说说地理位置对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在农耕时代,能供一个弱小部族逐渐壮大、世代安定栖息、建立统一国家的地方,除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理上的相对隔绝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周围被沙漠和大海隔绝,土地肥沃,文明早早就成熟发达。在文明上,由于安逸富足,埃及的文化精英阶层很早就过上了固化的神的生活,他们建金字塔,陪葬品把死后世界的种种享受都考虑的很周全。而我们中华民族,也曾是受上天眷顾的民族,黄河长江灌溉土地,喜马拉雅山脉、荒漠和海洋等的地理上隔绝提供了保护。这种对农耕民族来说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文明更新换代式的进步则是祸福相依。

      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基本以两河流域和地中海区域为中心。从有文明记录起,就是航海民族、农耕民族、游牧民族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从荷马史诗里记载的奥德修斯航海记,到雅典和斯巴达的海上舰队决战,到后来罗马和迦太基的海战,表明这个地区航海技术早早发达,地中海仿佛内湖,联通了亚、非、欧各大文明。此地交通可以说是四通八达,被高度文明化的埃及、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爱琴海地区所包围,成为军事、商贸、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此地还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航海意味着商业文明的发达,带来人群、技术、财富、思想的流通。西方文化的起始,就是航海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结合,一代代不同形态的文明在此崛起、兴盛、衰败,有两河文明、希腊文明、犹太文化、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罗马、迦太基等等,都提供了新血,最终逐渐融入到了西方文明。

      相对而言,中国在汉朝后,大一统的政治格局要求大一统的思想,学术上进入了儒家一统天下的局面。皇权与儒家的绑定使得它们互相促进,儒家成为至高无上、不容否定的权威。对权威,而不是知识的崇拜,禁锢了人们的思维。科举制度如同大网,将受教育者网罗进儒家,无可逃脱。在基础教育的内容上,在西方,柏拉图早就提出了“七艺”,也称为“自由七艺”(Liberal arts),提倡一种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后来在中学成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七门课程。到了现代,又发展成博雅教育,或者称为国内炒的很火的“素质教育”。无独有偶,中国古代《周礼》也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通才教育概念,后来孔子开私学将其普及民间。但是,后来儒家在中国对思想上的禁锢逐渐加强,基础教育的内容向科举制度靠拢,慢慢只侧重于儒家的教义。

      说起儒家的政治思想上的贡献,是建立了一套金字塔式的社会秩序,“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覆盖社会管理和家庭生活。君王臣民、男人女人,士农工商、妻妾嫡庶,都要在各社会等级和家庭里中安于自己的位置,不守秩序的人要被惩罚。 这种阶层固化,会导致社会陷入停滞和僵化,累积巨量的社会矛盾。后来出现了科举制度对这一体系进行了修补,底层的部分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上层,从而使得各社会阶层出现了一定的流动性和活力。在农耕文明时代,这套体系还工作得不错,用了两千年,虽然每两、三百年由于矛盾积累过多要重启一次,但重启完了还能接着用。就跟windows操作系统似的,虽然毛病多老当机,但功能俱全,也能凑合着用。

      总体来说,中国在被外界用武力砸开大门以前,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封闭,与西方以及阿拉伯、波斯等文明的交流不够通畅。在东亚地区,又没有出现有分量的文明竞争对手。儒家反而作为优势文化向四周传播,同化了更落后的游牧民族。

      如果喜马拉雅山和海洋能永远隔绝外界的干涉,我们这天人合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还能持续很久,消耗的能源少嘛,肯定不像今天这样整天操心煤慌、油荒、环境污染什么的。

      然而这个隔绝终究被打破了,儒家这种适应农耕文明的思想体系,除了思想品德部分能作为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被传承,其他部分恐怕都已经被革命了。

    • 家园 中国的GDP直到鸦片战争还是绝对老大。

      落后不过是一、两百年。对世界各文化来说,偶尔落后一、两百年,还叫个事?

    • 家园 中国为什么在5000年大多数时间领先于西方-地球人问题

      俺的回答:因为俺们有周期律

      既然长盛不衰是不符合物理定律的,盛极而衰就是必然。那么,哪个文明能够浴火重生丕极泰来触底反转再创新高,哪个文明就能够长时间领先全世界。

      古往今来,只有中华文明做到了。而中国人认为这是缺点

    • 家园 推销一下俺的地理决定论观点

      中国缺乏贵金属,长时间处于事实上的通货紧缩,商品经济难以发展;地理上多山地,农业生产率上不去,交通不便,难以养活大规模非农业人口。

      所以中国经济思想长时间在农业为本的水平上打转。其实这个思想很正确,放进商品经济环境里马上就是重农主义思想,再进一步就是国富论。

      因为缺乏商品经济环境,长时间处于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缺乏消费工业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因此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人口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王朝周期律客观上打断了技术传承,限制了技术积累水平,因此无法通过长时间积累达到工业革命所需的技术水平。

    • 家园 【原创】从地理政治和生产力适应的视角看看

      那时候,欧洲国家的特点是数量多,力量相对平衡,交往竞争活跃,这对手工业作坊的繁荣有利。促进了工业社会的形成。

      中国的特点是长期一家独大,适宜农业社会的繁荣。工业落后了。

      现在到了工业成熟时代,又反过来了,欧洲因为难以整合不利走出经济危机。中国要不是这么大,也不可能有登月工程。

    • 家园 变量的突变

      问题太大,随便说一点。

      近代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对待“奇技淫巧”——科技的失当上。这个其实是变量权重突变的问题。科技之所以在中国没话语权,关键在于历史上其“性价比”不高,远没有“攻心术”有效。

      历史上中国对于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攻心术使用可谓登峰造极。这在人本社会基本就是不败之局,故而谁来了最后都被同化。可是,科技这个变量竟然会咸鱼翻身,人再多也拼不过机器,这就使得人本社会向“机本社会”转变,中国于是彻底处于被动,传统智慧大幅失效。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科技这场大洪水在泛滥后,人类重新认识到机本社会并不美好,包括《黑客帝国》《阿凡达》等在内的大量影视作品都在反思人类社会,于是人本社会的回归也就变得众望所归了。

      • 家园 中国文化一直没有多少真正的宗教情怀,造成了实用主义为王

        在生产力不发达,工具对人的能力加成不够大时,控制财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控制人。所以我们民族的最聪明的人都把才智和精力花在了怎么控制人上面了。这么一控制,就控制了几千年。期间,也有一些人对科学做出了不错的深入研究,但人数太少,没有成气候,继承人还经常断代,许多研究也就淹没在故纸堆中了。

        西方由于宗教情怀比较强一点,总有一帮人干些“不实际”的理想追求类的探索。这给了他们寻找另类途径的机会。不然光靠拼人,按西方社会的分裂倾向,他们永远比不过东方文明。

        生产力不发达时,这个文明的实力还是很强大,因为他在大规模集中人力,管理人力上是非常厉害的。在西方、日本的战争还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打群架时,我们的战争规模已经是接近百万了。相对于那时的生产力,这么大规模的物资和人员组织了能力,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中华文明是把那时的人力用到了极致。这也造就了我们的国土和文化疆域也推到了农业文明在地理上的极限,因为这基本上没有对手。

        但当工具对人的能力加成超出一定限度,即单靠增加人数不可能打败有精良工具的对手时,我们文明遇到了挫折。按中国文明的惯性,当我们也接受和掌握了先进技术,在工具上和对手国差距不大时,中国文明的实力就又会回到强大。因为这时,人数又成为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

        • 家园 宗教其实没必要太在意

          教育一旦普及,宗教的盲从性就没有了,一神教自然也就分化了。

          攻心术是统一思想的利器,儒家就是攻心术集合体。但儒家只会说人的语言,而不会机器语言,被工业社会淘汰也就理所当然了。但是今天的左派右派却只擅长机器语言而不懂人的语言,动辄革你命,灭你家,被社会边缘化也是必然的。

    • 家园 简单地说就是封闭体系的问题

      在封闭体系中,稳定压倒一切。科技进步会带来变化,变化破坏稳定,所以被压倒。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封闭的环境下大一统是最稳定的体制,或者说是虽然被屡次摧毁但又不断死而复生的体制。以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水平,维护大一统的办法就是建立从皇帝到百姓的层级结构。既然是层级结构,就是人人不平等的,而且是任意两个人都不是平等的。可是,科学是客观真理,是对所有人平等的,至少在某一方面实现了人人平等,这是层级结构所不能容忍的。

    • 家园 技术爆炸,方法错误,欠缺交流

      刘慈欣的《三体》里有此类探讨。原本落后的星球,技术爆炸,短时期就变成先进。中国被别人短时期超过的根源是技术爆炸。

      欧洲发生技术爆炸,其实就是一伙人在研究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没多少人。但欧洲人研究的方法是正确的,就是理论推导、实验验证,架构是开放的,还原到细节,建立树状的知识结构。一直到现在,这都是西方科技体系的重大优势,对知识体系非常重视。这样西方知识体系是不断积累的,加人、加时间,就能出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欧洲就发生了技术爆炸。

      古代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是哲学的、经验的、封闭的。中国人提出的理论解释是万能的,从而也就是封闭的,阴阳五行、易经、天人、中医,早早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就没有了发展。中国知识分子搞到最后,就去挑战易经,这样一本晦涩难懂的东西。中国的聪明人,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些封闭理论上,其精微之处无法积累。古代中国的知识体系是低效的,无法随时间、人数的积累不断增长。所以中国历史长、知识分子人数多,也搞不出技术爆炸。《三体1》里,周文王、孔子和墨子提出的理论都被嘲讽了。

      落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自高自大心态封闭,离欧洲远,语言体系相差大。17世纪欧洲文明成果已经不少,也能传到东亚,中国至少有200年时间消化吸收。由于缺少交流的欲望,数百年时间也没有转到先进的知识体系里。日本大约用了50年就完成了转变。中国搞来搞去老是不成,各种干扰,还是封闭。

      我认为直到21世纪网络时代,中国才算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变,交流不再是问题,技术积累比较顺利。中国知识体系成功的标志是各种山寨运动。堆人、堆钱、堆时间,堆成果。发动机这样难度高还没搞定的,其实没有太多了。所以西方拼命搞封锁,想继续维持知识体系的优势。从原理上说,封锁是没用的。关键在于中国自己有了开放的能不断增长的知识体系架构,人数优势、勤劳优势、智商优势能发挥出来了。

      • 家园 技术交流都是靠山寨运动, 大学牛人出书,作品发表就完事了

        你不实打实地把实物造出来,在一片恶评中一步步地改善工艺技术,再想法把产品卖出价来。 纸面上再好的技术也是空的。 所谓引进技术,最多帮你完成第一步,后面几步都是要自己走的。计划经济可以跳过第二步,但少走这步,将来总是要补回来的。一上来就能一口气完成第三步的创新行业的虽说不是前无古人,只是人数不会比独立爬上珠峰的人多几个。

        回到李约瑟问题,从知识到技术再到文化普及,不是靠一两个牛人就能改变社会的。水到了99度还是水,要变蒸汽要么减压要么增温。 地理大发现就是个减压,新教崛起也是减压,荷兰商业立国成功引起的新政治经济体系的效仿和探讨算是增温。王权和教权的瓦解就是高压锅的盖子忽然被打开了引起的沸腾(革命)。革命的本质就是消耗内能的群众运动。等内能耗尽了,革命自然会走向自身的反面。工业革命其实就是找到了新的外来能量,重构生产关系,继续把锅炉加温烧下去的体系革命。重新建构依赖新外来能量的社会本身就是文化大革命。想把上百年完成的文化大革命用十年完成的人无法被人理解是正常的。慢火烧高压锅然后开盖就认为革命成功的人是无法理解正常蒸汽机工作可是要不断革命的。

    • 家园 MK一下,支持lz

      希望对这个问题可以有新想法。

    • 家园 中文有问题

      汉语的字太发达了,组成的词语甚至可以望文生义,往往不需要精确定义。词语定义不清,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就定义不清。概念定义不清就无法进行严谨的逻辑思维。没有严谨的逻辑,人们就无法根据实践明辨真伪。于是各种似是而非的思想理论可以大行其道。

      所以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学和艺术。

      • 家园 前半段挺好的,看上去挺有道理的一个假说

        最后一句就是摄魂瞎扯。

        文学和艺术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