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京剧】锁麟囊----张火丁 -- 齐纨素

共:💬1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京剧】锁麟囊----张火丁

    春秋亭外风雨暴,

    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帘只见一花轿,

    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

    为什么鲛珠化泪抛?

    此时却又明白了,

    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

    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轿内的人儿弹别调,

    必有隐情在心潮。

    [RM=320,240]http://www.dongdongqiang.com/srcdata/sln.ram[/RM]

    • 家园 【视频】《鸳鸯冢》张火丁

      “女儿家婚姻事羞羞答答”

      [MP=320,240]http://www.jingjuok.com/j2/sp/sp14.avi[/MP]

    • 家园 齐女士做京剧票友的历史不是很长吧?

      下面这个网站www.jingjuok.com是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好的京剧票友网站。曲库很全,票友水平很高,好多专业演员也经常去。

      程派的好多高人的唱腔那里很多!

      • 家园 是啊,喜欢京剧时间不是很长。

        可是一发而不可收。最喜欢程派,程派中最喜欢张火丁。

        谢谢先生的推荐,俺在网上听京剧的时间就更短了,实在不熟啊。

        • 家园 俺也喜欢程派

          李世济的《锁麟囊》是俺的启蒙剧。

          • 家园 李老的年纪不适合再唱《锁麟囊》了,大家叫好是出于礼貌,

            有时候那些好叫得都不是时候,一场下来根本听不清几句。程派的特点是柔美婉转,百折千回,气力非得跟得上才行,王吟秋先生遇难后,南京的钟荣老师,沈阳的王老弟子迟小秋,北京戏校的李文敏老师都是正宗的程派翘楚。

            梅尚程荀,前三家都好,就是在旧社会梨园行里宗这么几派的弟子们都以唱文明戏为人乐道。现在的梅派传人里我觉得胜素最好,人也美,可惜就是总给于魁智搭台子配戏。另外张君秋老先生的几个弟子也很出色,薛亚萍老师也回国了,天津的赵秀君也不错,但是名头没有北京的王蓉蓉响。

            荀派就是花旦行,孙毓敏老师过于强调“俏”,眉眼身法步,都是轻薄孟浪的,加上演员年轻功力不足,演过的时候特别多,让人觉得不庄重。门下出色的弟子没什么人,我个人也不看好荀派的未来。

            尚先生的段子我听得太少,没什么意见。

          • 家园 同好...以后咱们组织个西西剧社如何啊
        • 家园 程派传人里比火丁好的可不是一个半个!

          火丁现在是真火啊,在吉祥看的时候好多有肚囊的中年成功男人等着鲜花都没机会。

          但是,这个不代表火丁艺术上真的到了万人仰止的程度,运作得比较好。

          你不妨多听听王吟秋先生的程派,回来再比比。

          对了,刘桂娟和李对红您尽量少听啊,她们还不如我唱的正宗呢!一个是有关系,另一个是老公有钱。

          • 家园 同感

            现场听过张火丁的“锁麟囊“,有好些段还没唱完呢就开始叫好,我不是很喜欢。不过不否认她是目前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中年演员。我个人觉得迟小秋比张火丁更纯一些,但是外形没张好,而且在沈阳也影响她得知名度。李佩红和刘桂娟就不用说了,那戏简直是没办法听,得,还以新名词“新陈派”,反正我不喜欢。

            • 同感
              家园 很高兴认识您这位菊坛同好,我们老祖宗这个京剧那真是没治了!

              火丁是不错,有自己的工作室,火千给她运作,钱也挣了不少,但是她的戏毛病出在两个方面:

              这一,当年程先生开宗立派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嗓音条件才不得不舍激扬而趋温婉,是不得不为之,正像马先生当年因为“大舌头”而设计的拖腔一样,为大家承认喜欢才成为一大流派。程派对演员的要求高,老前辈们传下来的唱腔的设计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继承也要重发展,但是这个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否则就不称其为程派了,火丁让我不明白的就在这儿,有时她的段子自己加工的痕迹太重,尤其是大火了以后,这可能是演员心态的体现吧,其他流派的演员们也有这个现象。她做戏时雕琢的痕迹也太明显,人为的强调个别局部舍了程派最重要的整体感。

              这第二,火丁和其他演员比较起来,形象上不是太有优势,(这一点我和您看法不一样。)好演员要尊重观众,不是取悦观众,对台下的彩声要冷静,火丁这个方面做的欠火候。我又一次在天津看她的戏,春秋亭那段儿,满堂的彩声不绝,坐旁边的一位同好叫好叫得都快岔了气,其实这个时候,真正的好演员就得控制一下了,火丁还是那样,甚至不该长的都加几个转儿,不够大气。

              当然了,我绝对认为火丁是一个很好的程派传人。

              刘桂娟在天津的时候还不错,她家和说相声的“大白活蛋”李伯祥老师是通家,这么着认识了侯家兄弟,到了北京,那戏唱的是越来越不着调了,可惜了桂娟的好条件好模样儿了。

              佩红就不说了。

              对了,票友下海现在在南京的江汁不错,小姑娘长得也好也谦虚,不知道钟荣老师教不教她?

              • 家园 您的看法我都很同意

                我说火丁的外形好是指她的扮相比较符合大部分中年戏迷的爱好(在北京看她戏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群体)。相对来说,迟小秋这方面确实没有她有优势,迟小秋扮相比较大气,但是苦相,我喜欢,但是男戏迷如果要为了看戏,而不是听戏,就自然更倾向于火丁了。很可惜迟小秋当年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上没有得奖,我个人觉得她表现是很不错的。

                您说的第二点我是完全同意的。无论是在剧场,还是听磁带,这一点我都深有感觉。有的地方明显是过了头,观众一叫好,就收不住了。不过也难怪,梅兰芳,程砚秋这样的大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炼出来的。年轻演员还是要多磨练,特别是要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有自己的风格。

                我现在是更喜欢昆曲一些。记得第一次进入剧场听昆曲,萧笛声一起,自己的心儿啊,感觉都飞了起来。那时才明白所谓的“阳春白雪”真实的表现,和昆曲一比,京剧真的是“下里巴”,呵呵。昆曲的词藻之美,让人陶醉。纪念北昆成立十年年之际,也听过侯少奎先生的“单刀会”。“这也不是江水,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听到先生这样的词,岂不是正在说出昆曲演员努力,奋斗,无奈的现实,也正是在说先生自己(那天侯少奎先生原本生病,是抱病演出,昆曲观众已经很少了,而这些来看戏的人大都冲着先生的名号而来。)更让我对这样的昆剧演员多了一份敬重。

          • 家园 先生知道不少内幕啊。。。。

            可惜俺在南方,很少有机会看京剧现场。。。

            您也唱程派?!啥时候让俺听听啊。。。这大家闺秀的风范儿。。。

            以后就请先生指引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