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习惯说开去 -- 铁骑边塞

共:💬6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从习惯说开去

         前段时间单位安排去海南旅游,让带家属,我无人可带独自前往,住宿安排和另一单身同住(标间),晚上睡觉有些麻烦,我素不看电视,白天奔波一天晚上比较疲劳,想好好休息。同伴回来先开电视,声音调得好大 ,我让他把声音调小些看,电视开着是睡不好的,光线忽闪,声音绕耳,很晚了抬头一看,好家伙,电视开着,那老兄已经在床上斜靠床头卷曲着睡着了,看来也不是不累。第二天仍复如此,我看看表已经十点半多了,让他把声音调小些,他不乐意了,说“声音小了听不见”,我说“都快十一点了,明天要早起,集体生活就要相互借就”,这是独门独户生活养出的习惯。

         我们常看到一些老太太老头在大街上把自行车、三轮车什么的任意停放,对因此出现的拥堵全然无动于衷,这也是习惯使然,原先都是村落农业生活,空间足够大,随便停下拉拉家常透着邻里的亲热。快速工业化将大量人口纳入城市,几千年的生活传统被打破,在传统中几十年形成的习惯是无法马上改变的,况且心中根本意识不到这些习惯需要改变,适应城市拥堵。

         我在四川稻城亚丁,租马去最里面的央迈勇神山,云南四川山高壑深,道路险峻崎岖,为保证安全马夫都是牵着马,不像在新疆马夫都是骑马的,无他道路情况不同。路上马夫问“会唱歌不,会跳舞吗?",我答均不会,他很不理解,说到,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你怎么都不会呢!,是啊,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无尽的深山中,孤悬世外,不是农耕生活,而是主要以打猎放牧为生,如果不唱歌跳舞,这闲散的时间如何度过。

         黔东南保持着完整的原始苗族歌舞和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不可移植的土生土长的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合唱的民族复调式歌曲,是参加演唱人员众多、历史渊源久远的民间音乐艺术,通俗和优雅并存,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内容主要是歌唱自然、歌唱劳动、歌唱友谊和爱情。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均靠侗歌传给下一代,“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侗族人用有韵律的歌唱,传承千百年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侗族大歌是一种一领众和的由高低声部谐和演唱的合唱形式。这源于他们同样生活闭塞,需要娱乐,由于是农耕生活村落聚集人数较多,能够形成合唱这种歌唱形式。侗族大歌合唱全靠耳力和默契,只有世世代代聚集在一起方能办到,整个正月里随便走入小黄的任意飘出歌声的一家,就能看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引吭放歌,而不是拉家常,他们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歌声表达情感,诉说心声,进行交流,用歌词传述历史故事。

         这种情况随着现代生活的冲击悄然发生改变,孩子进入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大了走出深山进入城市,传承源流开始枯竭。生活如此,文化传承也一样,文化形式依赖于生产方式,随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为之改变,文化形态亦随之发生变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生产方式在变,生活习惯在变,文化形态也在变,有什麽不变的东西吗,应该有也必须有,他是维系人类共同生活的原则,是人类自我完善的要求,而不是什么“绝对精神”、“先验法则”。

    通宝推:上古神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