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公众也是会被误导的。回科学探索-豫蒙 -- 渔樵山人

共:💬36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不是我的标准

                        而是当时设计师提出的标准。

                        再说,适一适于居住,还是要看一看当地人怎么说的吧?

                        • 家园 我知道那不是你“构想出来”的

                          呵呵,是从网上抄过来的。

                          我所得“提”是指你跟我“提出证据”的“提”。

                          你的第二点也很对,是要听当地人的看法。斯科特的书里面是由当地人的感受的,但并没有直接引语。

                          我也想找到这类的材料啊,可惜没有成功:有些葡语的东西,但是我看不懂,也就不敢转过来。能懂的,比较直接的,只找到了另外某个城市市长的话,从严格意义上说,那只能算是“旁证”,虽然也有效,但效果确实差了一点。你的指责并没有错。

                          另外,巴西利亚的例子,其实体现了“城市究竟是‘演化的’还是‘建构’的?”这样的一个问难。一方面是世纪遗产的殊荣,另一方面则是居民不舒适的抱怨,斯科特的意思其实是想说,“仅有设计是不够的”,他的书中给出了巴西利亚中自发形成的部分对这座城市的正常功能的运转所起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我是很同意这种看法的,觉得两者必须相互结合起来才好,单单一方总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看您上面的一个回复,觉得您也是这样一个意思,我应该没有理会错误吧?

                          • 家园 应该是没错。

                            不过我觉得这个巴西利亚的问题说的实在是太多了。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说来说去我也挤不出更多的了。关于斯科特我也没有读过,不好说什么。

        • 家园 关于公众参与

          http://www.chinabiodiversity.com/iucn/20/030.htm

          大型水库工程研讨会综述

          分组讨论纪要6

          http://www.chinabiodiversity.com/iucn/20/030.htm

            工程和经济问题

            技术

            成绩:现成的技术可以满足大坝设计的大部分技术要求。这方面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如放水加气,温差分层取水,减淤措施,鱼类洄游保护措施。问题:技术措施往往受资金的制约;设计要求常常不明,如维持下游生态系统的泻水量。

            融资

            大型工程过去是政府资助,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现在私商投资成为趋势。私商评估风险以及工程的经济和环境效应有其特殊性。与私商合作时应特别注意。

            内化外在经济效应

            工程带来的间接(外在)效益和代价,如灌溉促进的发展,环境公害等,应当记入工程的收益和成本,即“内化”。

            贴现率

            工程的财务收益率不应低于其他投资机会的收益率。这方面的分析要用到贴现率(参见论文《工程和经济问题》中“批判单纯经济观点”一节)。贴现率和工程的持久性之间的关系还不明了,需要进一步研究。 [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技术知识

            在做工程选择和解决负面效应方面,发展中国家特别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如果问题能够量化,对策就容易找到,如维持某一生态系统,需要的水量是多少。

            大坝退役

            水库寿命终结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很少受到注意。泥沙淤满可以使水库丧失功能。此时可以考虑部分或全部将大坝拆除。可能代价很高,应由谁来承担?

            适用技术

            在技术人才和资金充足的国家,用高科技没有问题。而在缺乏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国家,投资于高科技,就是一种浪费。

            水电的环境污染

            水电也能产生温室效应气体,特别是在热带地区。这种气体来源于有机物的腐败。这种污染需要量化,并与其他发电方式比较。

            灵活性设计

            水库的管理往往超出设计时的预想。目前,大坝很少具有排淤和可控泻洪的功能。今后,大坝设计应灵活一些,能应付设计时想不到的局面,如可以拆除或另做它用。[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社会问题

            哪些群体受到影响

            大型水库既能使一些群体受益,也能使一些群体受害。问题是如何弄清哪些群体会受到影响。

            民众参与

            应当让受工程影响的民众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全方位地参与工程选择、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特别在选择阶段,应当通过共同评审来确定相关民众的需要。

            透明决策

            应当让民众确认决策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公正性,否则决策就得不到民众的信任。会议要公开,议程要兑现,资料和报告要公开发行,任何程序的目标和步骤一开始就要明确。

            分担代价、效益和风险

            一项工程,谁受益,谁受损,往往考虑得不够。损失和风险往往由当地民众承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工业部门坐享水电之利,而乡村贫苦农民不但不能分享,反而要承受损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劣化的苦果。应当努力使当地民众也能分一杯羹,并使环境、经济和文化得到保护。 [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卫生

            水库建成后,人畜疾病大增,这样的例子很多。喜湿的蚊子、钉螺滋生起来,导致疟疾和血吸虫病的暴发。

            传统技术

            许多地区,传统的水利技术是与当地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这些技术可能适合于人口较少的情况。随着人口的增长,传统技术就要改进。现在需要发掘和了解这些传统技术,分析它们是否能适应新的环境。(中国两千多年前兴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用拦河坝而解决了多项水利问题,是传统技术的优秀典范――编译者注)

          环境影响评估问题

            方针

            应在规划阶段进行全局评审,提出备选方案。受工程影响的民众应当自始至终参与。私营投资商介入之前,政府部门应订立和实施有关法规。环境影响评估应顾及工程的全部周期,并顾及长远效应和工程退役之后的效应。

            方法

            应确定可行的做法,界定工程范围,以利分析。应确定环境质量和社会状况的关键指标。整个能源部门都应一致。预测未来应分有工程和没有工程两种情况。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的紧张。[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经费和责任

            投资方应当负责评估,但责任还需进一步明确,如挽救和修补措施由谁负责。

            控制和贯彻

            评估应当独立进行,实行当事者回避原则。应建立特定的责任制、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对评估进行控制。失职行为应受到严厉处罚。

            民众参与

            评估应当是一个由民众参与的互动的过程,特别应当吸收当地社区和受工程影响的民众参与,听取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评估应当是公开的,应当顾及不同的环保要求。决定的作出,应当通过实质性讨论和信息共享的过程。

            物种、生态系统和水文

            由于缺乏对环境的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物种情况的了解,环境影响评估常常难以做好。为了有效评估水资源,发现气候异常,需要有关于降水量、河水流量、地下水位、蒸发率等水文指标的长期记录。缺乏这方面资料,就难以掌握集水区的水文情况。水质和泥沙流量也常常不了解,这样就难以预估水库的寿命。了解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有助于确定工程对下游的影响。[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其他问题

            多学科协作

            大型水库工程,涉及从生态到社会学的一系列学科。评估不同方案,比较工程效益与环境和社会代价,都离不开跨学科的分析。

            规划范围

            规划和管理的范围取决于系统中各成分的相对比重。有关水资源问题的基本单位通常是流域。流域界定了一个水文系统。水文系统中的各个成分和过程由水的运动联系起来。从整体观点出发,就有了“流域综合管理”这样一个大概念。有关的社会经济单位往往是村、镇、市,不一定完全在流域中,但有重合部分或受流域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态一体化的综合方法的运用,尚不明确。

            监测和评估

            大型水库工程应有长远观点。工程前就应有民众参与的前期评估。施工阶段,应当密切观察工程对地方的影响,尤其是人口迁移。完工后,还要进行长期的监测,了解工程的效益和负面影响,有关措施效果如何,如库区移民和第二代的生活在新区是否有了改善。由于社会效应在工程完工后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应当密切观察,并给予长期充足的预算。[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译名对照表

          A 美洲河 America River

          阿斯旺 Aswan 缪尔 Muir,Terence

          奥布尔恩 Auburn N

          奥卡万果 Okavango 南长 Nam Choan

          B 诺利斯 Norris

          巴尔比那 Balbina O

          巴尔地拉 Baardeera 欧德 Oud,Engelbertus

          D P

          大鲸 Great Whale 潘戈 Pangue

          大库里 Grand Coulee 彭果拉 Pongola

          杜克廓 Duqueco Q

          F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Fram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福尔苏姆 Folsum 丘吉尔 Churchill,Anthony

          G 丘吉尔瀑布 Churchill Falls

          噶伯奇考沃 Gabcikovo S

          格兰德 Gland 塞尔尼亚 Cernea

          古德兰德 Goodland,Robert 塞尼加 Seneca

          古里 Guri 沙达沙罗法尔 Sardar Sarovar

          瓜塔培 Guatape 沙加缅度 Sacramento

          国际大型水库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ICOLD) 世界能源理事会 World Energy Council [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H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哈达加恩古鲁 Hadajia-Nguru 斯卡德 Scudder,Thayer

          J 索法拉 Sofala

          金子牙 Kinzua T

          居巴 Juba 塔儿贝拉 Tarbela

          K 通海 Thung Hai

          卡霍拉巴萨 Cahora Bassa 图库鲁易 Tucurui

          卡里巴 Kariba W

          卡诺 Kano 沃尔塔 Volta

          卡因基 Kainji Y

          克里人 Cree 亚塞雷塔 Yacyreta

          克蓬 Kpong 伊拉 Ilha Solteira

          L 伊太浦 Itaipu

          卢西图 Lusitu Z

          M 赞比西河 Zambeczi

          马哈威里 Mahaweli 詹姆斯湾 James Bay

          马南塔里 Manantali

          编译后记

            本综述依照原会议录的篇章结构,不分巨细,概括了原会议录的全部论点和论述,保留了大部分相关的例证和数据,精简枝蔓,压缩重复,文字力求通俗易懂,篇章次序有所调整。丘吉尔的两篇论文基本是全文照译。因此,本综述可以看成是经过浓缩提炼的会议录译文。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组也备有全会议录的中文本,篇幅为本综述的三倍,供有兴趣者参考。[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英文会议录总标题是“LARGE DAMS”,意为“大型水坝”。对含有水坝的水利设施,中英文的通称和命名习惯是不同的。英文习用“水坝”,而中文则习用“水库”。如美国的胡佛水利工程,英文一般不说HOOVER RESERVOIR(水库)而说HOOVER DAM;中国的官厅水利工程,中文一般不说“官厅水坝”而说官厅水库。当然,水库和水坝交互使用的情况在中英文中都有,上面所说只是一般情形。美国甚至有同一水利工程的水坝水库各有其名的现象,如胡佛工程的水库称“米德湖”,金子牙水坝工程的水库称“阿勒加尼水库”。鉴于研讨会的议题不只是狭义的水坝本身,而是广义的含有水坝的水利工程,本综述遵循中文习惯以“水库”通称。只是在指称具体水利设施时,依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或称“水坝”,或称“水库”,或混称。如“阿斯旺水坝”,“胡佛水库”,“胡佛水坝”。

          编译者:小海 Email:[email protected].\[cchere.com 西西河 豫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据Appendix A:Summary of the Key Issues Discussed in the Working Groups at the Workshop 编译。

          上一篇

          环境保护与水电之争

          下一篇 封面及图片

          --------------------------------------------------------------------------------

          总第20期 2003年6月 返回本期目录 返回IUCN通讯主页

          --------------------------------------------------------------------------------

          Copyright (C) 2002 版权所有 中华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态安全课题组

          欢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和建立链接 中 国 科 学 院 动 物 研 究 所

        • 家园 看到图了

          视觉上的确很好,可惜啊,实际上是却是另一种情形,光看起来漂亮是没有用的.

          http://lib.tongji.edu.cn/jzb/990901.htm

          http://www.huaxia.com/zt/2001-23/b/2005/00299676.html

        • 家园 你想说什么呢?

          我看不到图

          但估计是一些美丽的城市建筑图片吧?是航拍的吗?

          我先提醒你一句:美学上的优点并不等于实际注视的舒适。

          这是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