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日语中的翻译词汇(一) -- 衣笠山麓

共:💬5 🌺8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浅谈日语中的翻译词汇(一)

    隋唐时,日本从中国引进汉字,日语第一次有了书面语。日语中最早的翻译词汇也于这时产生了。大部分情况是,根本就不存在翻译,直接拿来用了,多为当时中国有而日本没有的事物、概念。另一种情况,原本有的概念,但由于没有文字而无法书写,现在有了汉字,就直接给它安上去。比如“KASA”,在日语中表示伞这个概念,因此就直接拿汉字“伞”对应上,这种汉字在日语中叫做“当字”。

    明治时代,首先接触西洋文化的那批知识份子,都有深厚的汉学功底的。因此,那个时代的翻译词汇大多是用汉字进行意译。其中有些兼顾了意译和音译,是很有水平的,比如club译为“俱乐部”。同一时期,中国到日本访问、留学的人们,接触到这些新词,并将其引入汉语。可以说今天汉语中同日语相同的词汇,假如是表示表示近代以来西方的概念或事物的,基本上是从日语中吸收的。

    题外话,日本人甚为得意于此,不但学术研究,甚至面向普罗大众的电视节目里都常常强调近代以来日语、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罗列出汉语中有多少日语来源的词汇,然后得出结论:假如没有日本的这些贡献,今天的中国人连日常会话都无法顺利进行。殊不知,其实日语中汉语来源的词汇更多,假如没有这些词汇的话,今天的日本人说话连口都张不了,下笔连一个字也写不出。只不过这些东西传入日本的时间太久远,以至于他们自己都忘了,还以为是大和民族原本就有的呢!其实文化这东西,数千年来各个文明之间都是在不断互相交流的,搞清楚来源当然重要,但大可不必视为对对方的恩惠,而不停挂在嘴边。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是很大度的,只有日本、朝鲜这样的民族,在这一点上心态非常纠结。

    还有一种情况,原本中国人先用了自己的译词,后来又逐渐转用了日本人的意译词,而淘汰了前者。比如“电话”,原先是“德律风”;“物理学”,原先是“格致之学”。也有没有用日译词的,比如火车,日语是“汽车”;自行车,日语是“自转车”。一段时期内,中国人也像日本人一样喜欢用音译,比如大总统说成“大伯理玺天德”,灵感要说成“烟丝披里纯”,小提琴要说成“梵婀玲”,透着一股洋味儿,可能比较符合当时人们面对西方文化时的强烈好奇心,以及恨不得全盘西化的急切心态。

    当然,近几百年中日语中也有不少从汉语吸收的词汇。鲁迅到日本学医后发现,那些医学的线装书,都是从中国引进的。明朝中叶后,西方文化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各种各样的翻译词汇也随之诞生,可是经过清朝几百年的闭关锁国,反而将它们遗忘了,最后还得重新引进一遍。可以说江户时代的日本人认识西方世界,除了自身的兰学以外,从中国进口翻译书籍,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不过近代以来就非常少了,且集中于料理名等非日本、非西方,只有中国才有的事物,比如“炒饭”、“拉面”。究其原因,可以说由于近代以来中国一直落后于日本、更落后于西方,这种逆向输入也就比较罕见了。值得注意的是,日语中对这种词汇的处理与欧美语言的音译词相同,基本使用片假名书写,而不使用汉字,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近代日本将汉字等外来元素彻底本位化、以及“脱亚入欧”的心态,不再将中国视为文化上的母体,而是一种鄙视的态度。

    明治时代以后,日语中的外来词汇仍呈增长趋势,可是用汉字意译的却越来越少,用片假名进行音译的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日本人整体汉字水平的下降。常用汉字被限定在2000个左右,通过义务教育,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精通汉字的人却远不如以前的时代。片假名书写的外来词,在了解原来发音上非常便利,可是失去汉字的表意性之后,对于理解它的意思是一场灾难,非得死记硬背不可。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

    昭和时代,法西斯掀起了对英美的战争,出于意识形态上势不两立的心态,一时间英语作为“敌性语”不仅被禁,连片假名书写的英美词汇也受到限制,用汉字书写外来词汇出现了一个小的回潮。“ゴルフ(golf)”变成了“打球”,スキー(ski)”变成“冰滑”,新加坡变成了“昭南岛”,“プラットホーム(platform)”变成了“乘车廊”,“アナウンサー(announcer)”变成了“放送员”。更可笑的是这些,奶糖变成了“军粮精”,苏打水成了“喷出水”,咖喱饭成了“辛味入汁挂饭”……

    トゥビーコンティニュード(土鳖啃蹄妞)。。。。

    通宝推:舒拔,月下,dfindy,diamond,天涯睡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