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0 前言:关于世界观和信仰 -- 海碗

共:💬69 🌺19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0 前言:关于世界观和信仰

    准备挖个坑,关于世界观和信仰的。解释的出发点,是佛教的认知理论和世界观概念如何形成。其中会解释佛教“空性”哲学和量子理论的一些共同之处,因为二者解释世界的某些观点几乎殊途同归。之前已经开始写了部分并贴在河里,但是因为我新手、没经验,帖子居然被发到了“八卦区”,我都不知道怎么会发在那儿的,而且我的权限也进不去、看不到。所以准备重写。当然,心情是惴惴的,因为感觉西西河实在是藏龙卧虎之地,不过,这篇文章本来就是挑战智慧的;论点摆出来,即使被打到体无完肤,我想也一定是我之幸事。

    我也不很确定怎么才能通俗易懂,而且思想总是存在深度和广度的限制……我自己水平远远不够,即使我用几年去思考一个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太多细节,有很多障碍。即使表达出来,也不确定是不是全面和准确。但是还是要试着做说明,方法是依靠经验和逻辑。

    关键词(Tags): #世界观 信仰通宝推:途人,zhikantie,东方白,辣椒,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腊月三十,能有学习研讨的机会也不放过

        有句话书到今生读已迟,所以就算腊月三十,能学习研讨也不放过。反正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乍死乍生也不知道到了哪一世。

        觉得楼主写得非常精彩,见识了原来这就叫洗脑,由浅入深,条理清晰,一步步引入“圈套”。文中说的道理我虽然知道一些,但以前学的时候接受的过程跳得很快,等回过头来跟人讲的时候就不知道从哪里讲起,而看过此文后于入手处若有所得。

        对文章本身没有任何意见,只是看过之后引起一点思考,提出来探讨一下。

        1. 因果律本身,也是意识的抽象总结。

        这么说不是反对因果律,而是说因果律并不确定就是“真实”的规律,更多的是一种假设,是一种信仰,尽管我也有这种信仰。于是根据因果律这一假设去否定上帝的假设或者梵的假设,显得道理并不是很充足。

        但就算因果律是假设,也不影响中观理论,因为中观(应成派)的核心就是说,任何概念或感觉都是名言假立或者心上的假象,“感觉”并不比“概念”更真实,这种对一切真实性的彻底否定就是空性,而缘起就是假立的意思,所以这种空性和缘起是同语反复。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里的中观思想比楼主介绍的更彻底,这就是应成中观思想。这种应成中观思想,自然能否定上帝和某一类梵。对于假立的一切现象呢,则并不否定。

        2. 六识里,对于行动力强调不够。

        六识就是前五识加意识,也就是“感受”加上“分析、总结、推理、归纳”的能力(文中的说法是唯二“真实”的东西),这都是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欠缺影响和改造世界的范畴,比如激情冲动的行动力在哪里呢?这一点其实成为某些佛教理论的一个潜在的缺陷。比如道教就认为自己可以出阳神,而佛教一般是修习出阴神,差别就在于阴神缺乏激情感气韵。其实佛教的色界定就相当于出阳神的能力,不会缺乏这个能力,但某些理论确实没有明确界定出这类概念,在实践中也就容易造成学徒的偏向,容易枯坐而达不到色界定,理性认识到了,脾气却不容易改,没认识到是修行方法有缺失反而容易给自己的脾气找借口,最终迁延时日而不能进步。

        理论上的缺失也就对于“慈悲”为什么是必要的讲的不透。只要解脱了不入轮回了不就完了吗?慈悲一下只是想做个好人吗?就没有更进一步的理论上的必要性说法了吗?

        其实慈悲跟激情冲动的行动力有关,跟是否容易进入色界定有关,跟情感有关,跟脾气的控制有关,跟崇拜信仰有关。上帝这一假设,就是心开放趋于宁静时的体验。

        中观应成派对这方面的处理会比较好,名言假立或者心上的假象,就代表了两方面的现象,前者跟智慧有关,后者跟慈悲有关。对于禅定,前者跟无色界定有关,后者跟色界定有关。对于上帝,也并无根本上的排斥,而是作为修行的一个阶段----天人乘。

        大年三十能有机会在这里探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挖掘自身并得到更多更大的快乐。

      • 家园 多谢欣赏

        有人看,我很开心。

        如果说心得,那就是真的希望有人能致力于寻找并获得真正的快乐;这要有前提:他得确认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然后他得确认快乐的原因,并思考这些原因是否可以达成。

        其实,慈悲和利他,应该是快乐的根源;犹如春天的种子之于秋天的果实。

        于此佳节,普愿一起有缘者,皆能获得恒久的平安、喜乐。

    • 家园 **做了个PDF版本,提供下载,方便阅读

      下载地址如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6509027.html

      另外,有一个我收藏的《上帝掷骰子吗_量子物理史话》PDF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6509026.html

      恭祝阅读者快乐、发财。

    • 家园 8 一些参考

      主要是对于思辨和相关领域知识的一些介绍。网络时代,如果链接失效,请自行从网上查找。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佛教因明论》http://item.jd.com/10525002.html

      《刚晓文集》http://www.jcedu.org/edu/wenji/gangxiao/ym/ym.htm

      《童蒙止观》

      《佛教认知理论》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d4LdR2bj4j-EUdYn_7fnfuiv2thk2R0C3xHEnW8_k6H-8DZXMr_i7Je6NTC3MZxnYZFo8_fAriPOvvTcE_Va408aGz1-9-OzIlTdIfnw0VS

      《宗义建立》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268898907&uk=3795636088&fid=1976572771

      《花出青嶂》,内容是关于禅宗修行及体验的解释。这本书只要10元多点。http://item.jd.com/1068432146.html

      • 家园 我可以相信本质、本体皆是虚无,万物皆从虚无中来....

        但是,却难以相信对本质、本体的各种感觉都是虚无。墙是坚硬的,坚硬不是虚无的,否则我就可以穿墙而过了。墙的坚硬如果只是我头脑中的一个概念,它来自于我的感觉,我为什么无法改变我头脑中的这个概念?

        • 家园 这个可以从思辨中想清楚

          我当然承认墙是坚硬的,我也不能穿墙而过。另外,我说过“本质”不存在;但“本体”作为概念是存在的。而且,感觉并非不存在,感觉和意识的抽象总结功能,其实是一切概念建立的基础。

          我感觉到墙难以穿过,但这不代表墙具有坚硬的本质,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基于我的身体的机能和特征的。

          这的确是不容易想明白的,其实就像各种恐惧的去除一样,只有到最后彻底想明白了才成。

          假定你获得了“光蕴”或电磁生命的形态,那么墙可能对你只是一层空气,你可以轻易穿过。如果你觉得这太远,那么,如果你的力量够大,那么墙壁对你不过是一块豆腐。对于勘探用的钻头,墙也不是“坚硬”的。这是“缘起”的意思。

          关键是是否承认这些是不是真的。但是禅定中,据说穿墙而过的事例不少。但是最起码的,墙壁是不是很硬,真的是因为我们人就是这种机体、这种感受,这不代表墙具备什么“很硬”的本质。

          所有这些,都要从思辨中一点点确认;很多直觉是靠不住的。

    • 家园 7 总结

      到这里,我自己很开心,终于把这些年对佛教的一些领悟概括出来了,而原来模糊的问题,有些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澄清了。当然,现象界复杂的缘起,以及对一切因果的解释,远不是我这里能解释的;留待有心的人自行去探索吧。

      如果做个总结,那么就是:世界观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子的人,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评判,而人生观决定了我们的使命和追求。当然,没有人生观的人,就不说了。世界观来自我们的认知,其主要内容是我们从认知中塑造的各种概念。世界上存在众多的世界观,但是基于根本分歧,基本上可以了解其世界观的主要特色。

      然后主要介绍了佛教的“缘起性空”的哲学解释及实践。有时我想,总归会有那么一些人,会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以及世界的终极真相。这种思辨也许会有无数种道路,而且,思辨的程度会深浅不一,乃至很多人会走入歧途,甚至完全看不到方向。我希望佛教纯粹基于实践和逻辑的方法,能带给有缘人以启示;因为方法论是适用于一切领域的。

      最后,用《金刚经》的一句偈子总结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愿所有的有缘人,能从现象界的迷宫出发,走向智慧之巅峰;然后,在犹如幻梦的人生体验里,寻找到极乐之源,以及安身立命之道。

    • 家园 6 关于苦乐体验及实践

      按照惯例,这里先界定“苦乐”及体验。无疑的,我们都有快苦乐的感受,但大多数人应该不了解其涵义和深度。今天能看到这个帖子的人,应该都经历并了解春天的微风那种“温暖的触感”;春风所以动人,或许是因为你意识到一种从“冬寒”中解脱的意味。同样的,我们无法忘记那些连感受春风都是一种奢侈的人,有人长时卧床不起,甚至有人连一次春风都未吹过就过世了;还有那些温饱都未曾解决的人,生命更多是一种忍耐和焦灼,少有享受和满足。

      一般来说,苦乐的体验涉及到感官,也涉及深层的意识作用。每个活生生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虽然每个感受都是生动而具体的,但概括而言,总体上分为三种:一种是舒服的、满足的;一种是不舒服的、痛苦的。应该也有中性的体验,我们对此不重视、也无所谓。

      苦乐的感受,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层面。

      (1)感官感受层面。这包括保暖内衣、丝绸棉被,美食、香水,以及真皮的沙发座椅。

      (2)意识层面。意识层面主要是关于尊严和面子。尊严和面子背后的考量点,是个人所拥有的地位和价值,比如头衔、奖杯、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西西河的花和通宝。在社会上混的,名片上头衔一定要够大;够大还不够,还要够多;不然,你都不好意思出门。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价值显得更高一点。即使卖个烟草,上面也得标注“厅局级的享受”。意识层面的感受比较复杂,因为会因人而异。我们现在都觉得公务员挺好;但陶渊明觉得为五斗米干活跌份,就跑去种菊花了。

      (3)混合层面。一个东西会同时带来感官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我把“情感体验”放在这里,包括爱情、友情以及亲情等。对结婚而言,一定要找美女,因为美女不但能上得厅堂,而且带出去拉风,非常长面子;但这还不够,美女还要下得厨房。所以选老婆要慎重,一定要大面积撒网、重点培养。很多人对美女还有特别的要求,我基本上都懂,就不替你解释了。

      苦乐的感受,虽然在不同的层面发生,却有深刻与肤浅的区别。你手割伤了,这是浅层次的痛苦;但是被毁容,则痛何如哉!你被朋友误解了,可能会小小的有些不爽;但你被恋人抛弃了,可能连活下去的理由都不够了。所以无论感官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苦乐还是有深浅程度的区别的。

      苦乐也有短暂和久远的区别。你上学很辛苦,但是三年读完,可以上大学,就能过一种“放羊”的生活;但是填志愿和娶老婆就不是了,这种选择会影响您一辈子。

      基本上,这里解释了苦乐会在感官和意识层面上发生,有肤浅与深刻的区别,有短时和长久的区别。但是,说明各种苦乐体验,并不是我的主要目的;如果离苦得乐是可以付诸实践的,那么我想每个人都更关心“离苦得乐”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前面介绍了一切感受都是“随因缘而起”的,那么,苦乐作为感受,当然也是随着因缘而发生。如果我们了解苦乐背后的原因,那么离苦得乐作为一个目标,是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的。但是,这点超出很多人的认知;不然,应该不会有绝望和自杀这种事情发生。苦乐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随后将展开这个讨论。

      • 家园 6.6 谈最根本的“痛苦”,以及“解脱”

        人类的经验已经肯定了人人会死,而不会有任何例外,那么,每个人都终将体验到自己的归宿。每个人都会经历到,只是无法将死后的经验给活着的人做个说明。所以这不只是一个思辨的事情,而是终将发生在每个人自身的经验。

        那么,死亡之时,会发生什么呢?有些事情是可以参照的。一些溺水的人,会绝望的想用手去抓住某个东西,他的内心将充满恐惧。很多人死时眼不瞑目,充满了不甘。这些对很多人仍然遥远,那么您可以体验站在高楼的阳台或悬崖上俯视,是否会感到眩晕或恐惧;这对有恐高症的尤其明显,即使没有恐高症,很多人心里也会生起恐惧。如果还不熟悉,您可以试着去坐过山车。我想,您大概总有一种“恐惧”的体验。

        而人在死亡之时,推测其面临的恐惧,大概要远甚于此。你站在高楼的阳台上生起的恐惧,来自于对跌落的后果的预期——粉身碎骨。但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呢?一个人知道自己生命在消逝,但是却不知去向何方;他无法做任何准备,钱财、药物、亲人,都对另一个世界毫无帮助;就像一直在黑暗中一直陷落,却无法把握任何东西,这会有一种深刻的绝望感。

        如果你承认存在这种恐惧的话,那么这应该是最不可避免的恐惧了。当然,这可能不是最大的恐惧,毕竟有些人宁可选择自杀,这说明有些事情,在他看来比死严重。但是只要人皆有一死,那么这是最不可避免的恐惧。那么,这种恐惧的原因是什么?

        依佛教来看,这是基于对“主体”我的一种“实在”的感觉。我们感到“我”是一种实在的主体,而且,是命运的主宰者,是感受的经历者,是冲动的发起者,是幸福的拥有者,是伤害的承受者,是想法的表达者……而且,“我”与其他所有人都不同;“我”是独一无二的。我勇敢,我勤奋,我诚实,我无私,我爱,我恨,我伤心,我欢喜……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实在”的主体的。而且,在死亡的最后时刻,仍然不甘心、挣扎、乃至绝望、并经历巨大的恐惧的,也是基于这个“实在”的主体的。

        如果你想彻底免于这种恐惧,那么这里就是佛教“空性”的价值。前面已经说过“我”的本质:我只是一个概念,纯粹是一个概念,无任何本质、实质性的存在;同时,“主体”的我是缘起的,这只是基于身体、思想、情感、认知等特征而抽象出的“概念”,绝不具备任何“本质”的含义或特征。

        一个瓶子,砰的一声,摔到地上,玻璃渣四溅,这个瓶子就不存在了;因为形成“瓶子”的特征,都不再存在,瓶子的概念是无法维持的。但是“主体”的“我”不一样。因为佛教认可死后的生命的形态,这其实表示:虽然不再有基于肉体的认知,但是死后的生命继续会有新的认知发生;所以,那些形成“我”的“特征”,依旧会发生,虽然这些特征不同于生前,奇异而且在剧烈的变幻着,并同样带给你惊喜、希翼、恐惧等经验。这有两个重大的含义:(1)你不用担心“我”死亡,因为“我”无本质,所以“本质”上不会有个东西死亡;(2)“我”还会经历全新的、变异的认知,这是无法被斩断的;而且,“我”是基于这些认知而被意识重新“建立”的,所以“我”的概念会被重构、延续。

        佛教认为,在死亡之后,借助禅定的力量,以及对“业果”的实践,佛教的修行者最终能免除一切“恐惧”。因为“我”无任何本质的存在,所以无需担心什么东西会死亡、消失;但是,全新的认知一直在发生,其中的感受有苦、有乐,但却没有“实质”的“感受者”,所以,绝望、挣扎、恐惧就不必要了。这是为什么佛教能够“彻底”的免于恐惧。

        而且不止于此,佛教认为生命所以会“转世投胎”,恰恰是因为死后的生命形态,认为“我”是“实质性”的存在,而不能免于绝望、挣扎、恐惧,并在死后的幻象中,不安分的追寻、奔走,并因此而投生并获得新的生命,而完成轮回。但是,当一个修行者识破、确认“我”无本质性存在,而只是从“缘起”的现象中建立的概念,他可以免于恐惧,并能够消灭一切冲动,从此得以免于投生,不再获得新的生命,而得以免于轮回。

        这也是《心经》中“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几句话的意思。菩提萨垛是大乘的修行者;“般若波罗蜜多”即是从“缘起”中了解“空性”的智慧;“涅磐”即解脱。这即是佛教“缘起性空”哲学的意义所在。

        如果您看明白了,会有一个问题:你愿意解脱吗?您可能认为轮回是很好的,有风花雪月,有美酒佳人。没有轮回,这一切都没有了。“解脱”的意义在哪里呢?所以要做些补充说明。

        佛教的看法是这样子的,就像前面介绍不同层次的快乐体验,已经说明:色界的天人看待人世间的生命,犹如人看待垃圾堆中的虫子;那么那些解脱的生命看待天人,也犹如人看待垃圾堆中的虫子。所以这是一个既然可以生而为人,那么还要不要继续体验虫子的快乐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有没有比您想象中的“风花雪月、美酒佳人”更高的享受的问题。这个前文说过了。

        另外一个是“自由”。关于Freedom,你可能会想起《勇敢的心》中华莱士最后的那一声呐喊。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轮回中是没有真正的自由。你身体的机能,连鸟和鱼都有不如,更不要谈能免于衰老、病痛、死亡的痛苦,即使是饱暖都未必能恒常满足。

        佛教认为存在两种自由,这就是佛教大小乘的区别。小乘的自由是不再进入轮回:因为轮回不自由,我也不想做条虫子,所以我不玩了。大乘的自由呢?是选择回到轮回,做条虫子继续玩,而且必须如此,因为这是真正的“慈悲心”的约束,目的是为了把更多人带出轮回。但是,大乘选择重返轮回做一条虫子,要求他必须有能力把轮回当作一场游戏,他得玩得起。这个能力就不多说了。总之,小乘的目的是脱离轮回,大乘则基于“慈悲”而重返轮回,但他有能力把轮回当成一把游戏。这是相对小乘更大的自由。至少,解脱者可以回来,选最好的父母,和最合适的lover在一起吧,如果泡个美眉都屡战屡败,这根本就是缺少自由。

        到这里,已经把所有的“快乐体验”乃至佛教“终极”的解脱体验,简单地说明完毕。

      • 家园 6.5 佛教的“慈悲”观及实践

        上一节提到来自情感体验的“幸福感”,说明了其因素在于“尊重”“谅解”和“奉献”等。同样,佛教认为快乐的体验是可以塑造的。但是,佛教应该不赞成追求爱情和俗世的感情,这有好多种原因,比如世俗生活和追求纯粹的、出世的精神体验会有冲突;然后,世俗的情感体验一般难以持久,而佛教所追求的快乐体验需要是长久且稳定的。还有其他原因,不多做解释。

        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幸福体验是“缘起”的,即具备条件就能生起的话,那么,问题就是如何去创造条件。佛教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佛教的“慈悲观”。这里不多做解释,您一定听说过“大慈大悲”等说法。

        为了互相参照,这里将“慈悲心”和前面的“爱情”做个对比。佛教的“慈悲心”是遍及一切众生的;爱情不一样,爱情只针对一个或几个对象;这是因为一般来说,情感可以不止发生一次;虽然如此,但也绝不会很多。

        爱情需要“欣赏和尊重”,尊重源自对对方“闪光点”的认知;佛教则认为一切众生都应该尊重并感激;尊重与感激也是慈悲心能够发生的基础。佛教当然有恭敬一切众生的理由,而且这种理由是恒久存在的;不过这里不做说明了。

        爱情需要“谅解和牺牲”。佛教的慈悲心也同需要对众生生起悲悯,并要誓愿度尽众生。所以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么一句话。这应该有足够的牺牲精神了。

        总之,如果世俗的情爱中可以获得幸福感,那么,基于同样的理由,慈悲心及实践,也应当能够生起类似的“快乐体验”,如果这是从内心发起的真实、深刻的情感的话。佛教的修行为了促使这一点发生,会借助于“禅定”。前面解释过禅定;依靠禅定,可以获得更专注、更警醒、更灵动的心,这种心更有力量、更有能力保证特定的情感会得以发生。而且,如果你接受基于尊重、谅解、奉献,世俗的情感会发生,那么,佛教也一定会有基于慈悲的某种情感发生。而且,这也是符合佛教的“因果”观的,慈悲心的实践是播种,将来的果实就是快乐的体验。

        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之一是认为出家人的内心应该“平静”,乃至于像“枯木”一样了无生机;而所以要出家,正是为了避免“红尘”之中的情感。但是,基于慈悲的实践,却是必须要避免这一点的。而且,慈悲的实践到了一定程度,那么必然有类似的“幸福体验”发生。但是佛教有自己的术语来表述,就是“轻安”“喜乐”。

        佛教的“幸福体验”,或者说“轻安”“喜乐”,来自身心两方面,所以有时称为“身轻安”和“心轻安”。既有基于感官的快乐体验,也有基于“意识”的快乐体验。世间性欲的“高潮”是一种快乐体验;但佛教的“身轻安”在层次会深度上,据说远远超过“高潮”的体验。

        爱情顶多是对一个人、一辈子,佛教的慈悲心是对所有的众生,而众生据说是不能度尽的,所以慈悲心将可以无限延续,这样相关的体验也永不会终结。

        但是归根结底,所有的“快乐体验”得以发生,都是基于“意识”中的概念。佛教认为概念是“可塑”的,所以佛教的修行,主要就是“塑造”特定的概念;概念的塑造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塑造特定世界观的过程。这基本上就是“修行”的精髓含义。

        佛教的慈悲观的实践,一样要塑造各种概念,比如尊重众生、悲悯众生、乃至不惜牺牲的利他(典故如舍身饲虎等)。而且,为了强化、坚固这些概念,必须借助于禅定;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禅定的力量,所以各种体验才在深度和层次上,超越世俗无数倍。你如果想了解禅定,可以从网上查找《童蒙止观》的白话版,很容易懂。所有这些体验,应该就是佛教以及其他一些宗教具备生命力的原因。

        当然,您对宗教可能没兴趣,我必须得了解这一点;但是,任何人却无法否认对“快乐体验”的天生的欲望。所有人辛苦一生,难道不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很多人也都在以巨大的心血,去经营自己的感情;即使你认定一首歌曲是“经典”,也只是因为这首歌曲给了你不同的体验。我们毕生都在追求各种体验。所以,那些事业有成、有钱有闲的人,如果从理性出发换个角度,去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快乐体验”,是完全可能的。玩豪车、更多的女人、海天盛宴、收藏,可以带来某种乐趣;但是如果你悟性和智力都够,那么同样的代价,足以让你获得更高程度的体验。

        佛教团体及信徒,在慈悲观及实践上,整体上并非是乐观的。有些人进入佛教不过是为了谋生,他的概念和世界观,和世俗未必有明确的区别。但这样获得佛教的某些体验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先培养出特定的“概念”才成。所以有句话是“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仅仅有信仰是不够的,何谈缺乏信仰;而且,一定要了解“苦乐”体验背后的“因缘”才成。

        基本上,佛教承认两种智慧,一种是了解“缘起”的智慧,例如了解苦乐”体验背后的“因缘”;一种是了解“空性”的智慧,即应当了解事物没有“本质”。关于空性的智慧,即“性空观”,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从了解苦乐的智慧,可以获得基于“慈悲”观的“快乐体验”,这里已经做了解释。但是了解空性的智慧有什么意义?这具有最深刻的意义:如果没有这种智慧,则根本不会有佛教所认可的最高的“解脱”的体验。下文予以说明。

      • 家园 6.4 “情感体验”:恋爱与幸福感

        回到苦乐体验的问题。这一节试着分析:对于来自意识的快乐体验,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其发生背景和原因是什么?为了理解这一点,以恋爱中的情感体验为例子;因为这几乎是一般人所能获得的最强烈的关于“幸福”和“快乐”的体验。当然,亲情、友情,也能获得特定的情感体验。我们接下来分析情感体验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子走到路上,带着微笑,一脸幸福。你可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嗯,这妞可能恋爱了。当然,对于哥们也是一样的。恋爱会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幸福感。我如果说这种体验主要来自于内在的意识,理由应该是充分的:因为两个人在恋爱之前,可能已经认识了很久;但是,所有的情感体验,却只能在恋爱的过程之中才会发生。

        有些人说爱情不需要理由;佛教是不承认的。佛教接受因缘前定,甚至认为这一生相处的感觉,都是被往世的因缘决定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两个人会彼此看得上眼的原因——“缘分”。当一个人发现对方对自己“有意思”之后,互相的评估和考察就开始了;基于各自对对方的印象,决定了交往是否能持续。这个过程并非同步,可能一方已经陷进去了,但另一方可能还没感觉。这时,陷进去的一方,可能是要经历一些特别的情感,如果你理解单相思的话。我猜这应该不是很稀有的体验。

        然后,要么一方陷进去,要么双方都陷进去的。“陷进去”是从被对方“打动”或“感动”开始的。而被“打动”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可能是一个特别的眼神或一丝微笑,可能是照在对方鬓角发丝的阳光,可能是对方的表白或某个行为……总之,对方的某个“行为”让您感到“很顺眼”,你对此很“欣赏”;总之,您认为这个行为很好。说到底,“很好”的意思,就是符合您的“价值”评判。当然,“价值评判”的标准来自您的“世界观”。这个一开头有介绍,此处从略。

        那么,一场“恋爱”居然是从迎合了“价值观”开始的?我自己认为:是的。但是,虽然结论如此,具体可能稍微复杂一些。我曾发现有个妹子似乎对我有点意思,可是后来我努力争取的时候,却失败了。多年后得到一句解释:“那只是一瞬间的感觉……”,我为此有一种要吐血的感觉:妹子,您下钩的目的,原来不是为了钓鱼啊!但是我终于也理解了:“价值评判”可能是某一瞬间晕头的结果;价值评判可以重做并不断被校正。这是我很痛的领悟。

        然后,以前人结婚是靠媒妁之言,所以发展感情是从婚后开始的。不过,能否成功地发展出感情,我依旧相信:一定要从对方迎合了自己“价值判断”开始。总之,你绝对不会与你眼中的“废物+混蛋”发生感情的。你可能会反问我:大哥,你如何解释段誉的妈妈和段延庆的关系?以及逆反的孩子,专门找流氓来恶心爸妈?我承认:兄弟你很犀利。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段延庆本身能满足“报复”的价值,但是说有感情就多余了。这就是解释了。

        价值判断,是发现了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优点)。这对恋爱的当事人具备有什么意义呢?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是否可以托付终身”的依据;你假定你毕生的幸福,都可以寄托于此人身上。如果你从对方身上发现的闪光点越多,你“托付终身”的意愿可能就会越坚决;乃至于,对方成为你的“终极寄托”,你的所有的痛苦和快乐,都取决于他。爱情并非都是甜蜜和幸福的;因为你愿意寄托,对方还未必愿意呢;但是,如果你确信你的“幸福”终于有了依靠,那么,内心一种深刻的“幸福感”和“甜蜜感”,是可以从此生起的。

        那么,这种幸福感背后到底有什么呢?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应该会有很多种因素。

        (1)欣赏和尊重。欣赏、尊敬或尊重,意思差不多。总之,尊重是基于对方身上的“闪光点”而生起的。对方的某种美丽可能让你无法直视,对方的诚实和敦厚让你感动,或者对方的智慧让你产生信心……所有这些,都会让你感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这些“闪光点”,是一个人的卓越之处,会带给相关的人以饶益或快乐。一个人所以值得尊敬,是因为他具备“闪光点”。

        (2)关心和谅解。关心是基于尊敬的深一层的发展。因为你尊重他,所以你的每个行为,可能都要考虑对方是不是开心;所以,你会非常在乎对方的想法,你最不愿意的,是对方不开心,更不要说有意去伤害对方。你真诚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他考虑。如果对方的一些想法不合你的意思,只要不很严重和出格,你一般也会给予谅解。

        (3)奉献和牺牲。总之,你愿意付出,甚至不期望回报;其实也不是不期望回报,对方开心,会使得你更加开心。

        基于上面所列的这些因素,我认为爱情是“功利”的。“功利”是指具备“目的性”;这里的“目的性”主要是指“想和对方一起生活”。我们只愿意和“具备闪光点”、符合我们价值评判的人生活在一起,而不愿意和一个“废物混蛋”在一起;为此,我们花费许多心思经营爱情,其实是在经营自己的幸福;我们直觉到:若不付出尊重和关心,乃至做出奉献和牺牲,我们也许无法赢得爱情。

        但是功利的爱情,却也带来“幸福”感。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带来幸福感?其实应该与三个因素都有关系。(1)欣赏和尊重一个人,实际上是会让自己变得谦卑;这是后二者得以发生的原因。为了和你所欣赏的人在一起,你必须做出交换。交换的方式如下:(2)关心与谅解:暂不考虑自己,而关心另一个人;同样还有(3)奉献和牺牲。这里应该并不难理解。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拿掉其中任何一个,看看这种感情会成为什么样子。我想,你应该懂得。

        我们通常把关心与谅解,以及奉献与牺牲,看作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但与其说我们是被爱情感动,还不如说我们是被这些品质感动。这些感动甚至无需对方的反馈或酬答,很多人自己就会为自己感动,这是为什么很多单相思会发生并持续很久;这也是何以有些人失恋之后难以自拔的原因;这也是有些人在恋爱之中会自虐等的原因,比如割伤自己、让自己形容憔悴。

        而且,我思考这个问题,有时候觉得,这里的关心、奉献和牺牲,未必与品质是否“高贵”有什么关系。这不过是一种交换,通过这种行为,可以表达:因为我欣赏你,所以我愿意和你在一起,那么,我愿意为你付出这么多。但无论如何,我们表面上不再是仅为自己考量,不再那么自私。所以称为“高贵”的品质也未为不可。

        赢得对方的感情,然后两个人亲密的在一起,一开始会有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你我应该都懂得。因为两个人从陌生开始,经过试探、碰撞、磨合,打开壁垒,向对方开放,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一般的体验,充满了新鲜、惊奇,伴随着坦诚、勇敢和探索的欲望,而且可能是以一生为赌注。这是不平凡的体验,所以幸福感并非幸致。

        但是,一开始两个人还知道互相珍惜;但是很快就不会了。所以,下面是悲剧之预言,常见的说法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未必等到婚姻,很多人相恋一段时间就分手,都是相似的过程。最可惜的是:如果爱情是伴随快乐和幸福感的,那么,这个坟墓同样也是快乐和幸福的终止。

        世间绝大多数情感,最终都要从绚烂归于平淡。但是,也肯定会有例外。前面说过了,佛教不接受宿命论;佛教接受一切现象背后皆有原因。我们这一节,一直在讨论“快乐体验”的原因;而且一直认为,只要原因还在,那么快乐就应该一直都在;“幸福感”也应如是。如果幸福感失去了,那么,也一定是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失去”了。

        当我们去反思爱情的坟墓何以会发生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到:维持情感体验的“幸福感”的关键在于:一定要维持对“闪光点”的认知,甚至要不断强化;然后“尊重”就会得以维持,然后谅解和奉献也都会得以维持,然后相关的情感体验也会得以维持。所以世间有句话:“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悦己者,是有人欣赏自己的才貌;知己者,是有人欣赏自己的价值。总之,有人欣赏自己,才值得你为对方去付出。你不欣赏对方,对方也感觉不到你的欣赏,那么所谓谅解、奉献、牺牲,根本无从谈起。那么,爱情不死才怪。

        那么,想维持感情不平淡,那么双方在对方的心目中,都应具备“尊重”的“特征”。如果你每次想到对方,都有“概念”说:哇,我太太是多么难得的贤妻良母啊,她那么体贴、温柔,皮肤依旧细腻,对孩子也无比耐心……你能这么一直说服自己,那么这种感情或许会比较耐久。

        不过,这似乎依然是困难的。你太太会挖鼻孔,会和你吵架,还有很多观念冲突,在这些过程中,情感褪色;最后纯粹是为了家庭、孩子、习惯而继续维持在一起。平淡了,但不表示过不下去。

        但是,幸福感离开“欣赏和尊重”、“体谅和牺牲”,是无从获得的。而且,这些“欣赏”或“牺牲”,还必须得是基于“概念”,自愿、真诚的发起的。所以,如果说快乐体验是“可塑”的,那么可塑性就在于此:到底能不能从两个人的相处中,一直维持对对方“具备优点”的“概念”的认知。

        总之,归根结底,还是“概念”。精神疾病的根源是“偏执”的概念;幸福的“情感体验”背后需要“欣赏和尊重”的概念。如果回到佛教的修行,也都是在“塑造”“固化”某种概念。所以下一节是佛教的某种实践,或许可以作为这里的参照。但是,无论如何,这里应该已经把情感体验中的“幸福感”及原因做了说明。最后,我对世人能够维持长久的“幸福感”并没有信心;因为,佛教想“塑造”并“维持”特定的概念,也并不容易;这需要长期的“修行”,而且要借助于“禅定”。

        但是,无论如何,这一节解释了“幸福体验”的原因,并对如何获取情感体验、并维持幸福感,以及维持多久,以及你能不能获得幸福的情感体验的原因,实际上都做了说明。我祝愿天下所有有缘分的人,都能洞察幸福和快乐的原因,并获得最深刻、最长久的幸福体验;毕竟这几乎是世俗体验中最好的了。

      • 家园 6.3 “概念”决定行为模式

        前面有几节,提到了“概念”如何发生。总之,概念是意识对一些“相关特征”的总结和抽象。我们水的概念,是从水的特征而界定的。乃至对主体的“我”,也都是基于特征而界定。总之,所有的“概念”,都是基于特征而界定的。美女有美女的特征;坏蛋有坏蛋的特征。也正是因为“特征”,一切概念才区别于所有其他概念。所以,水不是火,不是土,也不是其他任何一种“东西”。

        上面的话是老调重弹;必要性是因为要说明:各种行为模式,都是被“概念”所决定的。为了便于理解这一点,下面会举例说明。

        我们有很多快乐或痛苦的体验,并不完全取决于外在,而同时也取决于我们固有的看事情的态度和方式;换句话说:都是概念所决定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分手乃至生死诀别,当事人往往会很痛苦,但是作为外人,我们往往劝对方“要看得开”“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所以我们都知道:如果你看得开,这个事情本身就不会那么困扰。让你“看得开”,是让你接受“这个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这是让你纠正某种“概念”。

        现在很多人面临各种精神疾病,比如各种强迫症,以及抑郁症,以及各种奇怪的“偏执、妄想病”;这些基本上都是源自意识的异常现象。正常人对事情的发生,会有正常的、合乎常识的推理或理解;会对事情的价值,做出符合情理的分析。但各种精神疾病则不然。洁癖算是一种强迫症,比如总是感觉到手很脏,所以会一直洗手、乃至洗破;这是因为意识“固执地”认为“手很脏”;而失恋的痛苦乃至疯狂,是因为当事人意识中认为“对方”对自己太重要,离开对方几乎无法生活。我们应该可以了解这些“偏执”背后的焦虑与痛苦。如果我们了解意识的运作过程,理解这些症状,应该并不是太难。

        这些精神疾病,治疗起来有方法吗?有的,这需要矫正其“固有的观念”。但是难度在于,矫正“固有观念”并不容易。如果任何人都愿意接受事实和真相,事情可能就简单了;但接受事实和真相,对很多人非常、非常地困难。我和不止一位抑郁症患者打过交道,和他们交流时,他们的思路,在自己的轨道上跑得很熟悉;如果你想使他离开原有的轨道,那几乎是一场拔河,而最后好像是我自己,感觉心力要耗尽了。我对此感到相当畏惧:理性遇到偏执,和秀才遇到兵,差别似乎不大。总之,对于精神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出路;但出路应该是存在的,关键是当事人自己要准备好改变才行。

        但是,我们“正常”人,果然就一切“正常”吗?未必的。正常人也有很多痛苦和困惑。其中例如“独自生闷气”。你对某人极度愤恨和不满,所以一个人闷闷不乐。但是生闷气丝毫不影响你所憎恨的对象;而且,直接破坏的是自己的心情,也丝毫无助于事情的解决。总之,“生闷气”几乎找不到任何利益。但估计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这一点。类似的是“骄傲”。几乎没人喜欢一个夸夸其谈、盛气凌人的人;这种骄傲的感觉,无助于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但是骄傲却非常容易生起。

        一个理性的人,如果他肯做检点,也许会发现骄傲、愤怒等情绪,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他的行为方式,可能会因之改变。但是,当他发现“骄傲”“愤怒”等情绪毫无意义的时候,已经是具备了新的“概念”,或者说是对“固有概念”做了某种程度的矫正。这是“概念”决定行为方式的意思。

        如果精神障碍或异常,是来自对事情的理解和评价;那么,只要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评价,并不符合“真相和真理”,我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常人。或者说:只要的我们的“概念”或世界观有错误,我们的行为方式就必然有错误。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基于“真相”,对自己“固有”的概念做矫正。然后我们才可能发展出全新的行为模式,乃至能够真正离苦得乐。

        当然,这里的真相首先是关于“苦乐”的真相。离苦得乐,才是我们最深刻的追求和动机。我们所以骄傲,因为我比别人强;我们所以愤怒,因为对方很混蛋。这些事情并非全都是错误的认知。但是,你必定还是想快乐的。虽然你知道这把刀很锋利,但你不会想着割自己一刀试试看,因为这很疼。那么,如果你理解“骄傲”和“愤怒”没有利益的话,那么,即使你高人一等,这也会想法避免骄傲;同样,即使别人是个混蛋,你也会刻意避免愤怒。这是另一种行为模式。

        总之:“概念”决定了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包括思想模式和具体言行;但言行都是从思想模式而来并受思想支配的。行为模式决定了情感体验,并导致各种结果。为了更深刻的说明这一点,下一节试图解释哪些“概念”导致特定的“快乐体验”。例子是世俗恋爱之中的情感体验。

        补充说明:关于“概念”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决定情感体验,关键在于“概念”是可塑的。因此,情感体验也是可塑的。为什么概念是可塑的呢?因为每个人可能都具备两面性、暂时性的特征。他可能对家人很苛刻,但对外人很宽容,这是两种态度,而且融于一身;他前一刻还勃然大度,但不久后就非常自责,这是“暂时性”的特征。我们对人的很多概念,往往都是取其一种特征作为“标签”,就塑造了这个人是“易怒的”“严苛的”等概念,并从此决定了对这个人的印象。概念的可塑性在于:完全可以强化另一种特征,比如“宽容的”“善于自省的”等,并从而彻底改变对这个人的印象。然后行为模式也可以改变。这是“概念”可塑性的解释。

        通宝推:蔚蓝天空下,迷惑不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6.2 “感官体验”的可塑性

        我们近视眼看不清,那么戴个近视眼镜就能解决;如果嫌不美观,可以戴隐形的,1000度也是小意思。我们渴了,需要喝水,然后就不渴了……这是我们最习惯的方法。但是,这并非唯一的方法。不依赖外在因素,而改造感官自身,也是一个方法。现在有近视矫正手术,但是据说可能有后遗症;但是,这算是不依赖外部因素,而纯粹是从感官下手的矫正方法。

        但是,我们生而为人,感官的局限性生来就被决定了。我们只能依靠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能力来获得体验。这些能力受制于人类的机体,甚至连动物都比不上。我们不能像老鹰那样飞;鹰的视力甚至可以从天上发现草丛的老鼠。我们也不能像鱼一样在水里游,跑得也没有豹子和猎狗那样快。

        当然,如果允许您做个抉择,您可能还是会选择做人,毕竟人是万物之灵;像鹰一样飞,像鱼一样游,虽然是很好的,不过世事难两全。但是,佛教看法有所不同,佛教认为存在六道,其中人道不是最快乐的生命形态,最快乐的生命形态是天道。《天龙八部》你读过的,天、龙这八种东西,就是八种生命形态。

        总之,虽然这一生的“感官能力”可塑性是很低的,但来生是有机会的。这是佛教和印度教所共同承认的观点;更好的生命形态,是很多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毕生的追求;所以他们基于信仰,更多的把幸福和快乐寄托在来生。在他们各自的信仰当中,这应当是自洽的,但这里我并不想对来生多说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并非佛教徒。但是从介绍知识的角度,我尽量面面俱到;鉴别与接受,是各位自己的事情。

        大多数人对来生根本不愿考虑;那么,在今生就改变感官的苦乐体验,有没有方法呢?依佛教的观点和实践,这还是有的。方法是“禅修”;也有称为“打坐”“冥想”。

        禅修的方法不仅是佛教有,印度教也有,道教也有。这里有很多现象和体验,并未进入科学的研究范围。你一定听说过印度的瑜伽大师的能力。他们可以长时屏住呼吸,身体柔韧性极佳;至于粗浅的课程,你参加各地的瑜伽课程就可以获得了。

        因为这里有很多宗教性的实践或体验,并且远离世俗社会的认知,所以我就不多做介绍了。对于有兴趣的人,我可以提供部分线索:你可以在网上查“印度瑜伽”“拙火体验”“童蒙止观”等关键词。然后你在相关结果中不停跳转就是了。但是估计对这些内容有兴趣的人应该极少。从世俗社会进入这些宗教实践,几乎意味着他的生活要面临一个急刹车或激变;另外,必须有明师指点,忙修瞎练是很危险的,所以很多武侠里都警示过了:小心走火入魔。这并非毫无依据,而且这就是所谓“门槛”的意思。

        佛教认为存在不同的修行方式,都可以改变感官的机能。有些特别的修行,认为存在气脉,气在特定的气脉中运行,会导致特定感受的发生。而通常的佛教禅定,是从训练专注力、警醒力下手的。当这种能力到一定程度,气脉也会发生变化。不论是自行发生,或者是人为操控,都可以导致“感官机能”发生变化。在修习禅定的时候,当获得“初禅”,就可以得到“色界”体验。

        我不想涉及很多术语,但是这里还是勉强说一下。你一定听说过“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句话。佛教的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中我们人类、动物都生活在欲界;但是天人生活在色界和无色界。他们“色界”天人都是“光蕴”之身,不是我们欲界的肉体之身;这种身体,刀子是割不伤的,而且,基于这种身体的体验,远比欲界的肉体来的细致和深刻,所以天人看待欲界人类的快乐感受,类似于人类看待垃圾堆里生活的虫子。刘慈欣的科幻中提到“电磁生命”,那么,你就把色界的人来,当作是一种“电磁生命”好了。

        下面是一些知识性的解释:当经过禅定修习,获得除禅的体验之时,此人的体质会发生变化,乃至于饮食及消化、对冷热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其他各种体验也有很多,恐繁不列。这些体验,据说与人间的性爱相比,大概不具备可比性,这是肤浅和深刻的区别。有兴趣的人,自行去搜索“禅定”及修行方式,自己去研究。前面所列的《童蒙止观》,出自中国佛教天台宗,基本上就是中国僧人的禅定的修行手册。

        我要说的这些,虽然您听来可能感到还是有距离;但是实践者并不是少数。佛教三学是“戒定慧”,定就是“禅定”;出家人不打坐,简直是有失本分。但还是应该说,禅定的修行是有很高的门槛的,绝不是随便试着做一做就能获得某种感受;不过,我还是建议您有机会的时候能试一试,比如,参加一下国内外某些寺庙的“禅七”等活动。说不定您会获得特定的人生体验,能体验到生命中从没有过的静谧、安详、宁静。

        总之,人活着一辈子,衣食住行的满足,只是最基础的满足。如果勉强将各种满足分出层次,那么:衣食住行的满足,是最浅层次的满足;尊严及成功的感觉,算是第二层次的满足;深刻的情爱或感情,算是第三层次的满足;禅定体验算是第四层次的满足。但是,基于禅定体验,可以获得其上的更高的满足,后面会解释。前三个层次的满足,都可以从世俗的生活中获得;但是从禅定体验开始的满足,就很难在世俗生活中获得了。不是完全没希望,是很难。

        上面所列的各种满足,已经超出了感官层面,而涉及到意识层面。所以,下面我们分析意识层面的满足和快乐,以及其可塑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