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物质决定意识’说起 -- terron

共:💬50 🌺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定义很重要啊

                当你说“光的波粒二相性”是“客观实在”的时候,那么是否是承认光同时呈现、且一直呈现“波”和“粒子”的所有特征?

                当你发现了一个现象或特征的时候,就认为这个特征是“客观实在的”。当发现这个特征符合“不确定性原理”的时候,又要说“不确定性原理”是客观实在的……但是不确定性原理,真的和我们一向认为的客观实在毫无冲突吗?其实量子物理学家已经在反省这个问题了。

                所以思辨的时候,我为了自己能站住脚,一般先征询定义。如果对方不给定义,然后立脚点变来变去,这是难度从固定靶变为移动靶……一般来说,我习惯固定靶。我和我老婆吵架一般是移动靶,基本上永远都不能固定一个主题,所以现在一般是开始吵架,我发现苗头不好,就投降了,呵呵。

                不过,一般来说,思辨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确定所使用的概念的内涵的过程。我们一般人说到“客观实在”,就是认为这个东西不依赖主观,一直就以他自己的方式存在着。水是透明的,煤是黑的,你有没有看他,他就这样子存在着,他自己就是如此。所以,“物质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特征存在着”,这是一般人所默认的“客观实在性”。量子力学反思的就是这一点。

          • 家园 光的 延迟选择试验确实很有趣

            我也是前段无意发现还有这样一个奇妙的试验才开始重新学习量子力学的,以期找到物理学家们对这个试验的解释。

            印象里霍金的大设计还是<果壳中的宇宙>里提到过这个试验,但是很遗憾,他似乎没有很认真的做什么解释。至于还有一些别的科普类介绍量子力学的书籍,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让我觉得很有价值的论述。

            总之,我到最后也没完全弄明白这个试验是怎么做的,以及应该怎么解释合理。

            我本身是坚定的唯物论者,这是因为我研究哲学方法论的目的在于从中找到改善和提高做事情本领的方法,唯物论从这个角度看,对我而言是最有用的,这大概也算是一种信仰吧。

            • 家园 关于延迟选择实验

              无论是不是要引入意识,但是任何解释,都要承认:在观测之前,一个光子的存在状态,大概只能是不确定。你不能确定他存在于哪条路径(空间位置),同样的还有“不确定性原理”所包括的全部特征。

              客观实在性如何解释这个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实践”的意义,这都是需要思考的。“信仰”有个“信”,信是“相信”的意思。相信,是你无法彻底肯定,只能“选择性”的做出肯定。所以,信仰是无法大于“实践”的。如果哪一天实践证实了糖是甜的,那么你之前无论多么相信糖是苦的,这个信仰都要放弃。这是我之前为什么问你“实践”的意义对你到底有多高。

    • 家园 写得挺好的

      于我心有戚戚焉。

    • 家园 水平不高,文笔不好,欢迎大家指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