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笨狼认为,减少高速路恶劣天气封闭很简单-改 -- 迷途笨狼

共:💬19 🌺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笨狼认为,减少高速路恶劣天气封闭很简单-改

    笨狼认为,减少高速路恶劣天气封闭很简单

    作者博客笨狼出山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作者西西河文集——http://www.cchere.com/user/迷途笨狼

    笨狼建议,开发一种红外线+热成像距离报警装置,专门对付雾天高速公路封闭等,技术要求如下——

    1、该装置可以向后发出红外线,可以识别前方车辆发出的红外线和专门热源,浓雾天晚上识别距离至少80-50米(调整角度?)。从识别开始自动发出报警音,进入50米变音。

    2、该装置可以装在车内(信号源和识别器分别位于尾、首),也可临时加在小车车顶(磁性),报警器和功率调节档在车内,装置装在小车车顶大概有10-20米的盲区,但盲区肯定是肉眼可见。大车利用磁性+工装把信号源(红外+特殊热源)装在车尾,识别器装在车头。大车和xx马力以上小车信号源有功率1千瓦的专用热源,专用热源动力源自车载电源。

    3、该装置可以用车载电源,同时有自带镍氢电池,充满电可在-15℃(零下十五度)供红外信号源6-9小时。

    4、红外信号源有两组双灯,一强一弱,感应器两个,对应不同音箱,两个小音箱同时发音说明必须减速了。车辆转弯时,一组灯迅速随车转向,另一组延后2-3秒。

    5、该装置附带两幅可以套在眼镜上的红外线识别眼镜。

    6、红外线发生装置功率可调,高档浓雾天晚上识别距离至少80-50米(后者弱灯),中、低档功率分别为高档功率的75%、50%,调节按钮和警报器都在车内。

    对应的恶劣天气高速交通管理——

    1、装载易燃、易爆品或危险品车辆、捆扎不牢固货车、超载车辆、满载时速低于85公里车辆(交通部网站公布清单),视不同车型5-8年以上车辆(交通部网站公布清单),恶劣天气禁止上高速。

    2、平时限速120公里时速高速公路,恶劣天气直接限定车速70-85公里时速,全程禁止超车,否则罚款扣车。真遇到紧急情况,司机也不会傻到不会往超车道躲避不是?车号出入联网,即使盯着监控器的管理员睡大觉,欢迎赌所超车辆不在同一出口下路。

    从入口——出口,恶劣天气时速高于85公里(指平时限速120公里时速高速公路),平时高于130公里,至少扣车24小时。低于最低限速同样照此办理,非车主责任不处罚,以后高速停车区休息,超过n分钟领证。

    3、恶劣天气上高速,前车专用装置不损坏、车主不违章(不出事),发生追尾一律追究后车责任,保险公司赔付比例打n折。

    4、恶劣天气上高速抛锚,以及非停车区路边停车超过2分钟或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拖车费和罚款比平时加3倍。

    5、高速入口、出口附近,有专门的大功率红外指示灯群(有发电机+蓄电池),进高速正好测试报警器可靠性,觉得出高速没用可以关闭。

    6、出于安全,视流量和位置,间隔6-10秒才放下一辆车上路,每10分钟一辆巡视警车,到下个出口下路再上路掉头返回巡逻。

    相应的市场开拓——

    1、交通部全国招标,选购6-8种专用报警仪,统一采购和安装价格,笨狼估计500-600-700人民币/部(600含专用热源,700供临时加装)生产成本非常奢侈了,高价一是质量更有保障,二是提高对恶劣天气适应性要求。另为了质量,至少预付70%,另30%分三年支付。

    销售按2000/套-3000/套-3500/套安装+三年保修(3500是临时安装型),类别、型号车主自选。加上高速路相关收益,仅国内直接收益每年就是千亿级,对新车、资本市场拉动还不算,还可以在承包海外道路工程时出口……

    2、交通部通过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推广即可。初期(两-三年)未按装车辆可以在高速入口租赁,出口移交,每次租赁费200元。安装率超过XX%,不安装恶劣天气禁止上高速。

    安装与否自愿,主要针对恶劣天气高速公路行驶(郊区公路也有一定作用),能把雾天高速封闭和交通事故减少一半,对交通、物流意义无可估量,经济效益还是其次。

    维修点遍布全国并与政府在该项目合作的汽车厂(一汽、二汽、上汽、奇瑞、哈飞等……),以后可以在出厂前或销售环节加装。进口车则在销售环节加装。以前有类似装置的高档车或私下加装的,再加部全国统一标准的(可以打9折)当做双保险。笨狼很担心一点,买高档车(包括国产的)不加钱延期很久才有货,定金等挪用到哪里了?这是严重的金融隐患。

    3、三年内指定安装点负责免费保修(非人为,坏了直接换),全国联网。超过三年保修期,恶劣天气在高速出问题罚款,两台价格起……

    4、军队对此类装备应该有不小需求,当然技术指标要求肯定高得多。

    只要推广,除了冰雪天和极个别浓雾天,高速照样通行无阻。

    笨狼为小白普及一点红外线和热成像常识

    红外线、热成像、微光夜视仪多年前就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了,笨狼减少高速路恶劣天气封闭建议http://www.cchere.com/article/3973930 与红外线和热成像息息相关,部分小白不先在baidu和taobao搜索就习惯性开喷,丢人现眼以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先说红外线,实用领域,30年前自动步枪上红外瞄准具观察距离250米,机枪上红外瞄准具观察距离500米,20世纪90年代,红外发光装置在粗制滥造低成本(很多明星所谓天价我一直认为是洗钱)著称的香港影视剧场面很多,就知道所谓价格跟技术含量有多低了。自动步枪都能装,所需功率肯定极低,在浓雾中穿透80米要求并不高,笨狼建议中统一装置还附带可以套在眼镜上的红外线识别眼镜,红外线洒在前面路面上,可见度几十米+80米,实际识别距离至少百米以上,即使有红外识别装置,能见度低于20米谁敢开放高速?

    红外线发生装置不贵,就是红外光源+滤光片,观测眼镜镜片无非树脂加点特殊材料罢了,正规眼镜公司镜片树脂n年前和现在都是几万元一吨。尘埃、雾霾等对红外线有散射作用,不过只要80米内洒在高速单条行车道宽度内(最好是车宽)并清晰可见技术要求很低了。过去军事上红外线侦查一般采用0.76-1.2微米的第一大气窗口,热成像观察仪采用3-14微米的第二、第三大气窗口,几个大气窗口波长不利于空气吸收。热成像关键是温差,不过中国顶天40℃左右高温(雾天一般低得多),专用热源130-150℃即可,1千瓦功率大约占用1.5匹马力,加上空调所需,对小排量车影响很大,因此建议选装,定130-150℃,还考虑到塑料承受能力,有隔热层,新料肯定没事,那些被捷达一撞两截的品牌,钢材怎样不说,我怀疑塑料件用再生料,碳酸钙等廉价填料也可能配多了。

    多年前热成像仪对车辆(坦克和军用卡车?)识别距离就有几公里,可靠但廉价的,识别距离不是问题,专用热源不想被误报,笨狼意见是不断转动(几秒一个循环),集成的热感应器n秒后才报警。

    笨狼建议中红外线发生、观察装置还有音箱都是双保险,大批量采购少吃回扣,故障率比车辆抛锚概率还低99%。唯一不确定的是感应器成本,taobao有红外热像仪等,零售价几百元的纸面数据很不错,远超笨狼预期,要知道笨狼建议统一安装的玩艺儿一个批次生产量至少10万甚至100万起……

    想降两个发音器成本,跟口哨、喇叭结合最划算,而且简单可靠,能吹风就能发响,少吃回扣,批量采购几毛一个的保证长期质量顶呱呱,不过那样吃相太难看,还是作为可以关闭的紧急备选功能项好了。弄两个廉价mp3+两个廉价音箱,批量采购成本撑死了40,不带内存的mp3零售价十几块的都有,至于后者,收音机发音箱成本多少钱?

    红外线、热成像、微光夜视仪侦查应该算现代军事常识,隐蔽运动和侦查推演,甚至搜捕与反搜捕都必不可缺,常识都不知道,还在这方面以及相关民用领域开喷就是现世宝!

    为别处回复加点——

    设计和驾驶方面略动脑筋即可

    设计和驾驶方面略动脑筋即可:镜片上部一条线对应红外识别,就像一部分变色一部分不变色,为了双保险,主要靠感应器。有副驾驶,直接提醒更省事。一般大车都是2-3个驾驶员。

    有的回复——“

    人眼对红外光完全没反应,除非附带光电转换装置,否则你就是戴上一吨的树脂镜片都不可能直接看到红外线。照相机上用红外滤镜是因为所用的CCD晶片或者胶卷本身能对红外线产生响应。用滤镜是滤掉可见光来增强红外部分的信噪比。

    最多像头灯那样加上专用小玩意罢了

    taobao上红外瞄准器、红外摄像头都很便宜,零售价几十块

    红外报警器有100多点的,当然感应装置原理不一样

    相关旧文——《笨狼认为,北斗推广可以以从交通安全着手》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842970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854872&PostID=49537573

    笨狼认为,北斗推广可以从交通安全着手

    先给条纯公益建议:恶劣天气和险要路段以及交通事故造成堵车,连环追尾与后车警惕性不高关系密切,高速路停车放指示牌也是个危险活,因此笨狼建议开发一种光线特别的紧急停车尾灯,向后直射+向上散射+特别提示音,即使晚上和雾天打开后后方也清晰可见,路人也清晰可闻。肯定是全国统一标准,大批量生产,估计成本也就几十元/套(不算安装),减少的连环追尾损失等大概足以诱惑保险公司免费安装,当然这几乎不可能。

    利用北斗增加交通安全,很简单:在高速公路沿线和险要路段设立相关小基站(至少有成倍冗余),如果严重超速,自动记录并发送相应信息,出口签字银行缴纳罚单。另,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同向两车在高速路距离小于100米,每20米一阶自动提醒,结合上段说的紧急停车尾灯,即使突遭大雾等,也可以安全驶出。另外,gps有的功能,北斗导航仪一样也不能少。公车、客车、大货和工程车辆,政府可以免费装上,推广期内私车安装,高速通行费打98?折,超出推广期不装,保险利率……安装比例达到3成以上,再不装或坏了,不许上高速。

    笨狼好创意不止这些,与公益相关的公布是一回事,那些商业性的,想提前获知最好拿钱来奖励已发创意,如果那些嫉贤妒能的猪头领导这点小钱也不舍得出,去他妈的套近乎。

    注明作者和出处,本文全文网络转载一律免费,作者西西河文集——http://www.cchere.com/user/迷途笨狼 博客笨狼出山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壮志豪发,海天阔,鹿鼎明灭。翻坤乾,明分日月,扬善惩恶。天下兴亡百姓苦,古今治乱英雄业。厌逐流,浸凉满腔血,禄蠹孽。庚子耻,明日雪。裂土恨,回归克。运妙笔、划补中华图缺。卧薪尝胆上下责,纵横捭阖寻常策。砺倚天、锋刃利屠龙,万邦贺。

    不知道什么原因,盯着我的某天涯小编经济版和管理版都不让发

    值班编辑018:

    通知:你发表在『管理前线』内的贴子《笨狼认为,减少高速路恶劣天气封闭很简单1》已被隐藏,原因:不符合栏目宗旨,若有异议,请与操作者沟通或者依照社区规则投诉。

    2014-02-04 20:41:28

    共2条消息(未读2条)|回复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商榷】这个建议有些想当然了

      楼主的建议过于想当然了。就算不讨论技术方面的问题,现实处理中也有很多问题。

        首先是强制安装问题,就算你这个东西能够使用,如何强制车辆安装呢?新车可以强制要求厂家安装,进口车呢?这种涉及电路改造的改装都在厂家的免责范围内,改装后厂家不保修算谁的?当前保有的车辆如何强制安装?如何保证强制安装的质量问题?

        其次是上高速的问题,毕竟汽车的改装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没有安装这个设施的是否允许上高速?天气晴好的时候允许吗?如何验证车辆安装了这个设施?完全靠保险还是不能免去道路管理部门的责任。这个是管理上的难题。

        最后是驾驶者的问题,你这个设施不能做动态分辨,当跟车时会不断的嚎叫,驾驶者会不会因为心烦而导致车祸?要是每一辆车之间都保持50~80米以上的车距,中间挤进其他车辆怎么办?继续踩刹车?一直有车挤进了呢?难道让我们在高速上倒车?

      • 家园 自己看清楚原文再喷好吧

        安装与否自愿,不装恶劣天气禁止上高速

        初期可以临时租用

        国产车出厂装限于想装的订车者

        进口车主愿意就装,不愿意就不装

        最后是驾驶者的问题,你这个设施不能做动态分辨,当跟车时会不断的嚎叫,驾驶者会不会因为心烦而导致车祸?要是每一辆车之间都保持50~80米以上的车距,中间挤进其他车辆怎么办?继续踩刹车?一直有车挤进了呢?难道让我们在高速上倒车?

        目视距离+红外射程80米,够远了

        不允许超车,中间挤进高速?遇险往超车道避另一回事

        • 家园 可能我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

          可能我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在你设定的安全距离(80米)上,警示仪一直在提示,给人不好的感觉。因为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八十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第八十一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遇有前款规定情形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显示屏等方式发布速度限制、保持车距等提示信息

            同向同车道的车保持50米车距即可,你设想的仪器在这个距离一直报警是不合适的,但是距离更短报警是否合适也需要仔细考虑。

            俺不是在喷你,实际上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开发类似产品的,一直推广不开,就是因为交警部门认为这个是鸡肋:真等它报警的时候就可能来不及了,来得及的报警就会一直在响,很讨厌。它要一直不响还要怀疑他是否失效了?

    • 家园 美国发布汽车wifi标准了,好像是强制的。

      当然具体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样你说的那些都过时作废了。

    • 家园 给你点资料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 家园 微光夜视是不是也有问题

        采用数字技术会不会有速度问题?当景象快速变化时相应不及时?

        采用光学技术会不会有致盲问题?当对面突然照射强光时导致致盲?

        • 家园 有些处理延迟

          这些产品看着都是经过传感器和图像处理以后再显示出来的,会有些延迟,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对于来车的强光,只要在动态范围以内,还是能有些减削效果的,你看那些实例照片。但是既然这是辅助手段,那么驾驶员的视线还是以看路为主。

      • 家园 谢谢,不过还不是一码事

        我的建议是前车能发出指定范围的红外线(50米和80米外车宽),后车感知到撒在地上的红外线就够了

        谢谢,不过还不是一码事,你那个成本太高了

        http://bbs.auto.sina.com.cn/63/126/thread-3527677-1-1.html

    • 家园 为别处回复加点——

      设计和驾驶方面略动脑筋即可

      设计和驾驶方面略动脑筋即可:镜片上部一条线对应红外识别,就像一部分变色一部分不变色,为了双保险,主要靠感应器。有副驾驶,直接提醒更省事。一般大车都是2-3个驾驶员。

      有的回复——“

      人眼对红外光完全没反应,除非附带光电转换装置,否则你就是戴上一吨的树脂镜片都不可能直接看到红外线。照相机上用红外滤镜是因为所用的CCD晶片或者胶卷本身能对红外线产生响应。用滤镜是滤掉可见光来增强红外部分的信噪比。

      最多像头灯那样加上专用小玩意罢了

      taobao上红外瞄准器、红外摄像头都很便宜,零售价几十块

      红外报警器有100多点的,当然感应装置原理不一样

    • 家园 为小白普及一点红外线和热成像常识

      笨狼为小白普及一点红外线和热成像常识

      作者博客笨狼出山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作者西西河文集——http://www.cchere.com/user/迷途笨狼

      红外线、热成像、微光夜视仪多年前就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了,笨狼减少高速路恶劣天气封闭建议http://www.cchere.com/article/3973930 与红外线和热成像息息相关,部分小白不先在baidu和taobao搜索就习惯性开喷,丢人现眼以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先说红外线,实用领域,30年前自动步枪上红外瞄准具观察距离250米,机枪上红外瞄准具观察距离500米,20世纪90年代,红外发光装置在粗制滥造低成本(很多明星所谓天价我一直认为是洗钱)著称的香港影视剧场面很多,就知道所谓价格跟技术含量有多低了。自动步枪都能装,所需功率肯定极低,在浓雾中穿透80米要求并不高,笨狼建议中统一装置还附带可以套在眼镜上的红外线识别眼镜,红外线洒在前面路面上,可见度几十米+80米,实际识别距离至少百米以上,即使有红外识别装置,能见度低于20米谁敢开放高速?

      红外线发生装置不贵,就是红外光源+滤光片,观测眼镜镜片无非树脂加点特殊材料罢了,正规眼镜公司镜片树脂n年前和现在都是几万元一吨。尘埃、雾霾等对红外线有散射作用,不过只要80米内洒在高速单条行车道宽度内(最好是车宽)并清晰可见技术要求很低了。过去军事上红外线侦查一般采用0.76-1.2微米的第一大气窗口,热成像观察仪采用3-14微米的第二、第三大气窗口,几个大气窗口波长不利于空气吸收。热成像关键是温差,不过中国顶天40℃左右高温(雾天一般低得多),专用热源130-150℃即可,1千瓦功率大约占用1.5匹马力,加上空调所需,对小排量车影响很大,因此建议选装,定130-150℃,还考虑到塑料承受能力,有隔热层,新料肯定没事,那些被捷达一撞两截的品牌车,钢材怎样不说,我怀疑塑料件用再生料,碳酸钙等廉价填料也可能配多了。

      多年前热成像仪对车辆(坦克和军用卡车?)识别距离就有几公里,可靠但廉价的,识别距离不是问题,专用热源不想被误报,笨狼意见是不断转动(几秒一个循环),集成的热感应器n秒后才报警。

      笨狼建议中红外线发生、观察装置还有音箱都是双保险,大批量采购少吃回扣,故障率比车辆抛锚概率还低99%。安装与否自愿,主要针对恶劣天气高速公路行驶(郊区公路也有一定作用),能把雾天高速封闭和交通事故减少一半,对交通、物流意义无可估量,经济效益还是其次。唯一不确定的是感应器成本,taobao有红外热像仪等,零售价几百元的纸面数据很不错,远超笨狼预期,要知道笨狼建议统一安装的玩艺儿一个批次生产量至少10万甚至100万起……

      想降两个发音器成本,跟口哨、喇叭结合最划算,而且简单可靠,能吹风就能发响,少吃回扣,批量采购几毛一个的保证长期质量顶呱呱,不过那样吃相太难看,还是作为可以关闭的紧急备选功能项好了。弄两个廉价mp3+两个廉价音箱,批量采购成本撑死了40,不带内存的mp3零售价十几块的都有,至于后者,收音机发音箱成本多少钱?

      红外线、热成像、微光夜视仪侦查应该算现代军事常识,隐蔽运动和侦查推演,甚至搜捕与反搜捕都必不可缺,常识都不知道,还在这方面以及相关民用领域开喷就是现世宝!

      注明作者和出处,本文全文网络转载一律免费,作者西西河文集——http://www.cchere.com/user/迷途笨狼 博客笨狼出山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壮志豪发,海天阔,鹿鼎明灭。翻坤乾,明分日月,扬善惩恶。天下兴亡百姓苦,古今治乱英雄业。厌逐流,浸凉满腔血,禄蠹孽。庚子耻,明日雪。裂土恨,回归克。运妙笔、划补中华图缺。卧薪尝胆上下责,纵横捭阖寻常策。砺倚天、锋刃利屠龙,万邦贺。

    • 家园 现在高级点的车已经有自适应巡航系统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