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王洪成水变油事件看打假和科普的程序正义 -- 思想的行者

共:💬9 🌺2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王洪成水变油事件看打假和科普的程序正义

    科学网博主文克玲先生介绍了水变油事件的一些情况

    有很多包括有不低的学术地位的人支持王洪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我国十分知名的一所大学)组织了水变油的鉴定会,参加鉴定的有哈工大和吉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等一批专家,哈工大校长和党委书记先后两次给中央领导写信,非常诚恳地说明水变油是可信的,请求中央领导密切注意此事,希望能够立项,尽快组织研究,使这项重大发明造福国人

    在网上我也看到了介绍使用王洪成的所谓膨化剂进行公交实验的文章,看起来王洪成的膨化剂确实经过了实验。

    但是即使有这些实验,依然有很多的争论,不少人拿出现有的理论--诸如氧原子变成碳原子的困难,例如质量守恒定律,例如低温核聚变的困难等等,但是如果仅仅从这些人类已知的知识就可以断定王洪成是在骗人吗?

    我们确实要打假,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一个程序正义。

    我们需要的是程序正义的打假,而不是用伪科学的方式进行打假。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人类所知道的科学知识总是有效的,人类完全无法确定自己还有多少知识没有掌握,因此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进行打假,就是一种伪科学的打假。

    已知的科学知识当然是有用的,但是不是用来打假,而是用来质疑,即人们可以从已知的科学知识出发,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质疑,然后在质疑的基础上要求进行更严谨的实验。

    质疑是一种倾向于否定的不确定状态,而断言对方为假则是确定的状态,这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在人类总是存在着未知的知识领域的时候,人们用已知的知识进行打假就是一种不符合程序正义的,是伪科学的打假方式。

    真正科学的,符合程序正义的打假方式是从现有理论提出质疑,然后组织严密的实验。

    也就是说符合程序正义的打假方式是以实验为基准的而不是以现有理论为基准的打假方式。

    如果打假不遵守这样的程序正义,那么围绕着中国以后的重大发明或者说重大作假,人们就会陷入严重的分歧中,而使得重大发明被延误以及对重大作假的打假被延误。

    因为只有打假都遵循了打假的程序正义,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的减少分歧而走向共识,最后对事情的真伪做出准确的一致的判断。

    因此对于我来说,光看到一些理论我根本就无法确定王洪成是否骗人还是一个做出突出贡献的发明者。

    以下是文克玲先生所介绍的王洪成的一些涉嫌不诚信的事件

    1992年,国防科工委远望公司与王洪成合作,王向该公司要走一套文职军装,在工作证上要求填写“研究员”的职称。远望公司一无所获,而王则在社会上以高级军官身份活动,并称是国防科工委的高级研究员。 1995年41位科技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调查“水变油”的投资情况及其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后果,从此“中国第五大发明”破产。据《科技日报》报道,水变油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亿元之多。

    有人为王洪成 总结了“成功骗人”的三部曲:(1)许愿、表演;(2)要求物质赞助;(3)快投产时便开溜。

    1987年国家计委按王洪成的要求,拨款60万元在河北定州胜利客车厂打算生产王的燃料,生产线建了一半,王洪成拿走了钱,在哈尔滨买了两套住宅,还要走了厂里的面包车、摩托车。(严谷良,“水变油及要官、要名、 要钱”,见《揭穿涉资亿元的“水变油”大骗局》,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40页)

    外链出处

    即便是以上都为真,也不能确定王洪成就是在骗人,或者不能由以上证据确定水变油不成立。

    因为存在王洪成的发明还不够成熟而不是彻底的没用而导致企业投产的经济效益不够的可能性,

    文克玲先生还提到

    在鼓乐声中副省长和副市长剪了彩,十几辆灌上了洪成燃料的披红挂彩的67路公共汽车驶到大街上!

    结果又如何呢?没有几个月这种 带有碱性的洪成燃料把十几辆汽车的发动机全部腐蚀了,国家为此付出了大量修理费而无人赔偿。

    同样的,这样的事件是可以增加人们对水变油的怀疑,但是依然不是确定水变油为假的铁证。

    因为从这起事件中只能证明洪成燃料对发动机的腐蚀性,并不能证明洪成燃料不能燃烧。如果水变油成立,那么需要改进的发动机的抗腐蚀性能。

    至于很多人认定的如果水变油成功,那么王洪成应该可以得很多诺贝尔奖,因此水变油不可能,这就是更是没有逻辑的一个论断,凭什么王洪成就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质疑王洪成是可以的,完全应该,但是我们需要最严密的逻辑和最严谨的程序。

    最严谨的程序,显然还是组织严谨的实验。

    此前哈工大等方面也做过了实验,似乎证明水变油是成立的。

    但是问题是哈工大是怎么做实验的,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避免王洪成可能采取的魔术手段?

    哈工大必须要公开自己的预防魔术式造假的举措,让更多的人来审查其实验的程序,让更多的人来挑实验程序的错。

    有了这样的实验程序的不断纠错,并且不断的标准化,那么中国科学实验的程序就越来越严谨,越来越规范。

    而实验程序的严谨化,规范化,显然也是属于中国的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即便是王洪成的水变油是闹剧,由于中国的学者的严谨和认真,人们也能够收获中国的实验标准越来越严谨越来越规范的果实,使得中国的科学体系越来越具有免疫力。

    而这正是遵循程序正义所结出的果实。

    反之,如果人们不遵循程序正义,那么中国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吵架,而根本无法凝结出基本共识,中国科学也就基本上没有进步的可能性。

    另外,对王洪成的水变油在中国引发巨大争议还因为相信和不相信的双方缺乏对对方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尊重。

    就算他的观点错了,你就看不起他?

    甚至因为他的一个观点错误,就对其全盘否定?

    在水变油事件中,站出来支持的有哈工大,和吉林大学的一些学者,这些学者错了,你也看不起他?

    陈一文先生认为水变油成立,然后你就对陈一文的所有的观点都全盘否定?

    中国人有犯错的自由,中国人不是只能说大家看起来都正确的话,只能朝着大家都认为某一个方向去想,这样的剥夺公民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中国必然是一个封建的一言堂。

    如果你确定对方错了,然后你又尊重对方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那么你应该怎么做?

    或者说你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科普者的角色,你应该怎么样进行科普?

    或者说,什么才是科普的程序正义。

    在我看来,科普的程序正义是在尊重对方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平等的与对方展开对话甚至辩论,在对话或者辩论中把自己的论据摆出来就可以了。

    科学史证明,人类现有科学的历史就是一个不同观点的论战的历史,可以预期科学依然将在论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同样的对于中国的科普,中国更需要的也是辩论。

    即使你是有道理的一方,你在辩论中也可能会输,那就说明你的方法不够科学,或者你的知识还不够多,你的逻辑不够严密等等。

    即使你把道理都说清楚了,那是对方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你不能强求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以实验和逻辑为基准的打假的程序正义,我们需要的是建立在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基础上的平等辩论的科普的程序正义。

    没有程序正义,中国只能陷入越争论分歧越大的无休止的争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