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中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看人类文化方向 -- 整合精神哲学

共:💬107 🌺4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怎么回复仁兄呢

                                      头三段说的内容不管正确与否,我认为仍改变不了思维方式和经济体系处于两个不同层次的事实。

                                      中间三段“螺旋上升、良莠不齐”是对现象的描述,是事实,可我们的讨论和思考能仅止于此吗?

                                      最后两段这样回复:纵向来看中国经济有一定的进步,但远不够,没异义吧?关于大牛的文章,我应该看过,其中已经应用了西方的思维方式,按工业人口、能源交通等等具体领域做了比较详细的对比。但同时你有没有感觉到,如果这篇大作用来说明中国已经基本成功地进入了工业时代,是没有大问题的;可如果用来和老牌工业国对比,说已经追赶上(甚至退一步说,快要追赶上),份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个人的看法,是更新指标,用更深层次的如人均生产效率、各行业领域的解决问题能力、自然科学水平等(这几个仅供参考,可再讨论)来全方位地比较,然后继续追赶。

                                      包括仁兄在内,我觉得大家水平都不低,有干货,我远远不如,但仰仗于中国思维,我私以为比大家对形势的判断更接近准确的一面。比如对近几十年的判断:政治上的倒退,伴随着杂乱无章效率低下的工业化进程。

                                      • 家园 图穷匕见的时刻就在眼前

                                        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无论是自己经济继续发展的问题,还是社会分配结构问题,是重复帝国模式把蛋糕继续做大维护当前社会分配结构,还是提出新的理念重新分配蛋糕同时做大蛋糕,都已经迫在眉睫。

                                        无论是第一种模式还是后一种,国际国内的环境都没有留给中国太多时间。

                                        完全继续走西方的道路是不可能被西方接受的,也就是兄台可能认为的情况,继续在西方的道路上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在发展到中国当前的阶段时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来做大蛋糕,在不涉及分配模式变动的前提下保证各阶层更多的利益,进而维持这个体系的存在和继续发展。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西方体系的内核,和西方文明弱肉强食的内核相通。这种体系内各个国家地位的更替只能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来解决,这也是西方丛林法则内核的体现。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决定了自身结构内分配不均的问题需要对外进行巨大的扩张,通过巨大强力的掠夺做大蛋糕来平衡国内各阶级的利益需求。以上就是中国威胁论的来源,就是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的日子后世界将毁灭这种说法的依据,因为在这种文明内核模式下西方体系的发展只能遵从不断扩张,做大蛋糕,进而分配各阶级利益以寻求社会阶段稳定,然后继续继续重复重复这种不断制造矛盾冲突作为动力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循环。显然无论从时间还是国际形势上来说走这条路的中国的形势不乐观,继续走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胜利了也只是陷入充满罪恶和血腥的不断掠夺他人喂饱自己的死循环。

                                        其他的唯一可能就是跳出圈外走自己的路,运用中华文化的整合包容进化共赢的内核重新构建世界体系包括经济体系。这条路是中国继续发展必须要尝试的新路,是中华文明自我进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使命,天下大同,社会主义,到今后的和谐共赢,这些在中华文明各个阶段被提出或被实践的理念有内在的联系与继承,源于中华文明本身的包容性思维和自我5000年来不断吸收进化其他文明思想的改良与进步。

                                    • 家园 《机械战警4》中隐藏的西方文明内核

                                      刚刚看完了《机械战警4》

                                      先说下题外话,很多人说新机械战警变成了一个橡胶人,没有以前的威武雄壮等等,我觉得还好,毕竟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僵硬的金属不再那么酷了不是么。

                                      在这部典型的美国教育片中,一开始是在类似脱口秀的节目中,一个面目邪恶的黑老头蛮横自傲的为军火集团鼓吹,通过现场连线报道美国机器人在某中东地区替代人类士兵执行任务的情景,并宣称利用机器人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甚至是当地人的安全。节目的主题是通过现实战列来体现机器人在现代战争中比较人类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进而劝说美国人民认可机器人在国内使用。而后就发生了抵抗组织的自杀袭击,持刀的孩子被杀。这段看上去貌似是对美国一贯骄傲自大的反讽或者是对美国自诩人权第一但是却践踏人权的某些反思。

                                      随后警察死了,被制成了保留很少数人类器官的机器人,这时重点来了,当警察第一次醒来无法接受失控往实验室外跑时,第一行中文标志在门上出现了,重点实验室外是无菌工作室,里面有说中文的中国人也有金发的,再往外跑,是巨大的普通生产车间,那看不到头的流水线和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工人虽然都穿着工作服,但可以肯定是中国人,我正感叹果然不出所料,情景又转换了,警察跳出了工厂的围墙,眼前的景象并没有让我惊讶却让我叹了一口气,围墙外是一望无垠的水稻田,山清水秀缺倒退回到农业社会,千里江山矗立的只是外国大公司的大厂房,一部份中国作为廉价劳动力在流水线上工作,而围墙外戴着斗笠的我们的同胞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警察,一如当年的拳民看着膝盖不能弯曲的黄毛高鼻。

                                      这样中国正是西方体系所希望的,这样的中国是我们希望的么?

                                      然后就是警察与人斗与科技斗争过程,在军火公司不断的为了追求国内许可的过程中卑劣的钻法律空子甚至刻意压制其人性部分的过程中,人性始终没有沦落,虽然有暂时的缺失,但到最后人性最后还是战胜了机器,HAPPY ENDING。

                                      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这家在做简报的时候,这家军火公司在全球已经全面收益了,唯独在美国的收益为0,这说明什么呢,那就是资本的逐利只要在不损害本国人民的利益同时为体系创造财富的前提下,任何的不安全性与缺陷都可以被接受,唯独在自己身上使用时其所有的所谓的不安全非人性才会被关注被讨论被表决。

                                      逐利的资本不管并不管你是不是自己人,而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才有军火公司为了许可一系列违法反人性的举动,而至高维护自己本身利益和生存权利的文化内核才会导致军火公司在全球的盈利而在国内没有许可的现实。

                                      当然,这是一部典型的教育片,所以有警察家人的守候,有一度投降欲望的设计制造机械警察的教授的最后幡然悔悟,最终人性战胜了机械,正义战胜了邪恶,完美大结局。

                                      最后一段又回到了脱口秀的那个老头,他口风一变,从资本的奴隶变成了人性的天使,最后他说:也许有些人通过这次事件会质疑在海外部署机器人是否是重复美国当年的殖民侵略行为,这些人,你们不要自作多情了,因为美国将永远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在外国人看来貌似又是反讽,但是结合第一段脱口秀,片子的流程,最后的点题,对普通美国人实实在在的传输的是这种观点,实力就是一切,资本的贪婪和美国的强国地位将保持你们优越的生活水平,同时在我们的社会内部有法律有正义有人性的光辉照耀不会被资本反噬,所以让美国永远强大下去吧。

                                      最后再来点题外话,演脱口秀黑老头的塞缪尔·杰克逊很适合演本身作为制度受害者却最后变成制度的绝对信奉者的典型,无论在这部片子还是在《被解救的姜戈》中的老黑奴,他都把那种被驯服后比制度建立者更为极端的狡猾凶残与对制度的绝对信仰表现的淋漓尽致。

                          • 家园 还是“西学为辅,中学为体”那套

                            洋为中用,这与五四之前有什么进步?

                            虽然日本那种完全照搬对中国不可能,但是这个西学中的“术”包括哪些范畴,是不是只是科学技术,礼仪时尚,吃喝玩乐,金融管理,淫技奇巧,拿来主义,就很值得商榷了。

                            不过日本那套拿来主义做的太浅薄,虽然管理法律一锅端,甚至天皇都穿上了西服革履,仍然只着重于皮毛。但是这就已经造就了日本的近代之成就了,让中国苦苦追赶了半个多世纪。

                            • 家园 日本的成就不是靠学习

                              更多的是靠英国和美国的扶植,他们扶植日本是因为离岸平衡战略,要让日本和中俄为敌。我想中国对西方的学习要更积极一点。

    • 家园 10. 认识中华文明优越性的意义。

        10. 认识中华文明优越性的意义。

        讲一个小段子,说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美国一些大银行和投行跑到中国来借钱,中国接待的人非常惊愕,由于没有这方面的预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怎么办都可以商量,但没有这方面的预案,说明我们的战略部门有点失职。

        另外一个段子,说是各种阿拉伯之春之后,一些部门又忧心忡忡,认为西方操纵传媒和大众心理能力很强,不可战胜。后来实际上出来的“王府井之春”让人大跌眼镜,成了一个笑柄。

        总之,中国在一些战略制定上,对西方的“纸老虎”性质是准备不足的。清末中法之战“镇南关大捷”后,战场上赢了外交上却输了的情景,今后会不会再次发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彼此形势判断的话,情况不容乐观。

        当然,盲目自信也是不对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还是要重视敌人,好中坏的预案都应该有,冷静观察,实事求是,不亢不卑才是王道。

        作为普通人,在即将到来的世界性整体危机中,心态上也应该保持类似状态,不能惊慌失措,其实一切都会有办法的,大家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生物进化从猿到人,是先有欲望感情,后有理智。印度文明代表文明的本初状态,西方文明代表文明的发展状态,发展出欲望,而中华文明则代表文明的成熟状态,让理智成熟并兼容欲望和本初神明。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路线,中华文明代表了人类文明进化的正确方向。

        《楞严经》里说“纯情即沉,纯想即飞”,可以看做分别对应于西方文明和印度文明。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西方文明的堕落是一种必然,印度文明的停滞是一个事实。中国可以学习借鉴西方很多东西,但不能学习西方的社会结构,不能学习西方的社会理想,不能学习西方的大方向。

        当前世界状况,是欲望的泛滥和堕落,是否要改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抉择。

        精神提升方向,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应该是:发展完整成熟的理智,建立多层关联立交思维模式,在其中的动力层面有控制地发展和激发情感和欲望,犹如受控核聚变,以提供能量;在其中的维修层面则通过开发体验神明,得以养生。

        个人的生活,也应该如此。人生是一种修行,修行也是一种人生。

        中国精神犹如龙,引孔子见老子的一段: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纶,飞者可以矰。至于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合。予又何规老聃哉?这段话是说:鸟兽都有局限,有命门,有弱点,犹如印度和西方文明有命门一样。龙,很难去给他一个具体规制,也就没有命门,犹如中华文明立于不败之地一样。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是,中华文明本质是超越,不立于客观世界,也不立于主观世界,所以就算客观的东西被一扫而空,比如服饰建筑等都换掉,主观的东西也一扫而空,比如制度信仰变掉,但中国人的精神依然在那里,不增不减。

        非要“规制”中华文明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易经的原理,也就是立交思维,这是真正的普世价值。

        在共济会传说中,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建造通天塔,但是以西方文明的单线思维方式只能在地上单线行走,通天塔是建不成的,他们不具备那种思维能力,硬要建只能带来坍塌混乱。传说中通天塔的倒掉符合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事实。而中华文明的立交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个思想上的通天塔,它一直在那里。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本身就顶天立地贯通古今,所以中国人自然趋向天人合一,而西方人自然趋向敬畏恐惧紧张奴性,以及原罪和救赎;中国人的历史记载连续而详尽,而西方人在近现代才想起来根据神话和传说编造很多历史。

        中国近代落后,不过是历史的一小段时间,历史上中国也有过其他的窘迫状况,单就状况而言不算什么,主要还是文明的信心受到打击。严格地说,也只是一部分人对文明的信心受到打击,还是有很多人就算在最危急的时候也对文明充满信心,比如毛泽东等一批人。

        近代科技落后,有文明的内在原因。一个就是刚才说的中华文明本质是超越,对科技的重视不是那么坚定不移;另外就是文明周期,以唐朝为分界,前期外倾,后期内倾。内倾时以涵养性情为重点,对科技的重视就更加不够,不过一旦想发展科技的时候,就可以把科技发展得很完美。对文明而言,涵养其实也挺重要的,需要这么一个蓄能的时期,好比修炼内功,然后才能显发出整合的能力,完成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

      通宝推:二至,天涯睡客,删ID走人,天涯无,
    • 家园 9. 印度空中思维的根源

        9. 印度空中思维的根源

        印度文明追求感情和理智的宁静,宁静下来后则成为神明,这正是印度空中思维的根源。在中国人看来神明就是天道,不值得驻留,中国立交思维的根源在于超越。而印度思维排斥感情理智,只向往神明,犹如没有支撑的空中楼阁。

        感情、理智、神明,其实是用易经思维可以推导出来的人的几种基本心理状态。欲望是感情的主体。

        西方文明重心在欲望感情,印度文明重心在神明,中华文明只能说特点在理智,而重心在于超越。单靠理智并不能达成立交思维,理智过度容易自我。要具备感情、理智和神明的均衡并能超越三者,才能达成立交思维。

    • 家园 立交桥比喻甚好

      非常形象。

      可否在以后上课时引用?

    • 家园 8. 印度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

        8. 印度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

        除了单线和立交思维方式之外,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空中楼阁思维方式,也就是印度文明的思维方式。

        印度文明的特点是不重视实践而重视解脱,不重视世俗变化的世界而重视永恒的世界。对永恒的追求表现在外倾客观的时候,通过吠陀思想造就了种姓制度;转化为内在主观以后,则发展出佛教等沙门思想;最后通过吠檀多思想融合内外,形成印度教,也就达到成熟。

        近现代以后,受西方文明影响,印度的世俗思想虽有发展,但支离破碎,表现在工业方面的偏失比较多,而对偏离实践的软件业则接受度较高。

        印度和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其实是不兼容的,尽管印度说英语。西方的地面单线和印度的空中楼阁,只有通过中国的立交桥才能整合联系起来。历史上印度文明最先成熟,现在西方文明也成熟了,下面就等待着中华文明的立交思维成熟起来,整合整个世界。

      通宝推:大司农,
    • 家园 7.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

        7.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

        现在西方文明处于顶峰向下衰落的转折点,犹如强弩之末。西方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全球化,但现在有中途溃退的趋势,全球化半途而废,反倒开始了去全球化。从西方文明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这是历史的必然,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改变的结局。

        西方文明也经历了外倾、内倾和内外结合三个阶段,只不过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单线轨道,各种思想拥挤在一条路上,形式尚好时可以和平共处,形式危急时就互相排斥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比如苏格拉底之死、耶稣之死、布鲁诺之死,都是思想斗争的结果。

        在这条单一轨道上,希腊罗马时期主要是外倾关注客观世界,带来科学和哲学的初创;中世纪则变得内倾关注主观世界,注重基督教信仰。随着文艺复兴,内外倾结合,教士同时是科学家,科学家也信仰上帝,看起来很和睦,但实际上是理性附着在欲望上,属于共济会信仰,不同于中世纪的单纯欲望信仰。一旦西方文明衰落,拥挤在单一轨道上的各种思想难免再次发生冲突,造成西方文明的解体。

        中国人可能不太理解因为思想而解体的事件。中国也会有思想斗争,但最终一定会用立交桥方式和平共处于大一统文明体系中,而不是象西方那样和平时简单堆积共存,危机时解体成碎片。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西方的特点,不能单纯用自己的想法去套西方的想法。在即将到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中国会很难受,但要有信心,忍过去就好了,因为西方会在危机中引发内在冲突,单一轨道容纳不了,只能解体,而中国是多层轨道,多几口气,危机还有利于多层结构的完善。

        我们可以观察日本福岛地震核泄漏,美国卡特琳娜飓风,中国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政府和人民的表现预演了单线和立交思维的不同应对场景。日本和美国的政府和人民顺风顺水时还是很彬彬有礼能够共处的,一旦遇到危急情况,就推卸责任、冷漠、混乱、拖拉、无效。中国的情况不同,平时也就一般,不很看重表面礼节,不是很规范;遇到危急时,反应出的热情帮助和高效管理等素质拉出日美不止一条街。

        可以想象,如果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大家都陷入困境的时候,各自的表现会如何。

      • 家园 其实西方文明的这种单线思维是有意塑造的。

        这是他们统治者固化、并长据于统治地位所造成的结果。

        民众已被驯化成为"猎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