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点我对足球的认识 -- 断桥残雪

共:💬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点我对足球的认识

    我从小学时开始踢足球,踢了十多年直到出国。打过中小学校队,大学系队,校研究生队,期间在少体校练过半年后来给很丢脸地踢了出来。这个水平大致是业余队的中上游,跟花老乔是没法比的。这里就班门弄斧从业余的角度谈点对足球的看法。

    记得读中学时跟省女足踢过一场,输得那个惨。打那以后才知道,业余队的意识跟专业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至少在中国。我们进攻的时候,你一趟,她就卡位,卡得死死的,再抢你就犯规,一点辄都没有。更可气的是球都传不出去,就觉得前后左右都是她们的人。而她们的进攻,也无非短传渗透,或者沉底传中,但就是防不住。那帮女孩子的身体素质不见得有多好,毕竟是女的嘛,估计她们中没有一个人的百米能比我快的。要说技术,肯定比我们熟一点,但也就是我们学过的那些,没什么新鲜的,要知道我们队里也有几个能把倒挂金钩玩得象模象样的家伙。

    所以我看我们这些业余队的最缺乏的还是意识,这点上我一直没能有突破,所以永远只是业余。有一阵子我常想什么是足球意识。我的认识是,足球意识就是在最合适的时候跑到最合适的位置使用最合适的动作。这个定义模糊得很,但我似乎找不出更合适的了。按照这个定义,我觉得意识上对我们这些业余运动员的要求就是三点:视野,反应和阵型。视野让你知道你的队友的位置。有时我们在电视上看球,看得很清楚,常常大喊“传啦传啦”,那个急啊,可是到了球场上根本看不了那么清楚。特别当你自己在做动作的时候,要用余光去找自己的队员,就需要专门的训练了。反应就是针对场上瞬息万变的变化作出相应合理的动作。这个也很难。我们平时训练基本动作时一般也就是单练,一对一,最多也就是一对三,但到了场上是十一对十一,你脑袋里第一个想到的动作未必就是最合理的。而这个第一反应是最重要的,要下意识地做出合理动作,也需要大量的专业训练。说到阵型,平时我们说什么四四二四三三头头是道的,但当你是这个阵型中的一分子时就没这么简单了。阵型意识其实是你对距离和速度的感觉。比如后卫,业余选手最怕什么?就是打身后。阵型意识差的话,等你转过身来,别人已经单刀了,这时候再哪怕你再去想什么九零一阵型也已经迟了。再比如说进攻,大家都知道三角短传威力很大,但这个三角怎么动态变换才能应付别人的卡位,也需要大量的配合训练。

    总之根据我打业余队的经验,业余球员跟专业队相比,最缺乏的还是意识,这个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业余队非专业的训练方式所造成的。

    • 家园 关于足球意识

      黄健祥曾经管他叫“阅读比赛的能力”,我比较喜欢他这个说法。因为我踢了差不多20年的球,最后总结出来就是足球意识就是球员对足球比赛的理解力,这种意识只有靠多打比赛来培养

      小学中学的时候,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根本没有条件打比较正式的大场比赛,平时基本上就是踢野球,初中时候,学校有一大片水泥地篮球场,由于同学中爱好踢球的明显多于打篮球的,结果那里成了我们的足球场地,篮球架就是门,踢小场多了,技术练得好,但花活多,等到踢大场按小场的踢法效率非常低,更别提什么意识了。踢校际间比赛的时候,很难打出整体来,基本上靠个人能力。

      到了大学里,条件好了,踢大场机会多了,这才慢慢体会出来足球意识来。场长处理球的效率越来越高,调度能力越来越强,以前踢中场就是一味猛冲猛打,靠自己技术和速度突破,碰上强手,有时候感觉无路可走,突破了对方球员却没有突破对方的防线,完全受制于人,那实际上就是足球意识的欠缺。楼主跟职业球员的比赛感觉可能就是这样,不过我想真主要是你们打比赛的次数太少的缘故。

      对我来说,现在越来越迷恋踢大场比赛,踢比较正式的比赛。踢得越多,你对足球的理解就越多,你看球的时候看出的门道就越多,这就是足球意识。

      实际上,足球意识不仅仅局限于进攻跑位等等,对于任何场上球员,在任何时候都有体现。比如说,对于4-4-2阵容中踢边后卫的球员(比如说配合配合兄),在本方守门员手抛球开球的时候,正确的跑位是尽量靠本边边线,将中场空当拉开,做好接守门员的抛球的准备,并观察好中场球员的位置,决定是长传还是短传,或者助攻,这就是你这个位置应该在那种情况下应该具有的基本的足球意识。具体实行起来当然根据比赛情况有所变化,而这正是通过不断打比赛积累起来的。

      中国球员比国外球员水平最大的差距就是在于这种足球意识上的欠缺。看看美国7,8岁的小孩就开始打大场比赛了,再看看我们自己的青少年球员天天练习颠球,盘带,技术是好,但足球意识是个积累的过程,等到大家都踢了10年球以后,差距就出来了。所以足球从娃娃抓起,主要抓得是“提供娃娃们充足的比赛场地,让娃娃们在比赛中理解足球理解比赛”。

      另外还有一点,打比赛要找强手打,要全力以赴真刀真枪的打。否则你不知道自己的足球意识与对手的差距在哪里,你自己得不到提高。

    • 家园 意识这玩艺憋死人啊

      后卫也就罢了,中前场最考验就是意识了。偶上大学的时候和一英国佬较量过。平常玩时候过他,那是轻松。可此人比赛时往中场一站,就是能找着球路。脚腕子抖几下,一个直传就身后。他说自己没受什么专业训练,就是小时候被人比划多了,自然而然就习惯了。想想也是,英格兰不少球员都是今年踢业余,明年顶级联赛了。谁培养你意识去。人家踢球脑子先想好了,人跟着球路走,球到了人就到,剩下就是动作合理不合理问题。咱踢球是球跟着人走,人跑到哪儿球才跟上。总之一句话,初级阶段。

      • 家园 小看后卫了

        后卫打多了 该转身的时候转身 恰好在对方肌肉已经发动 试图变线过人的那一刻你已经发动起来进行阻击 那才是最爽的事情 至于和队友在互相不交流目光的时候做无球配合 组织防线 比拿球状态下的配合要难

        要比培养前锋突破 配合的意识难的多

        我的两个朋友 个子矮 脸长的特别嫩,被我们当地小学队拉去当外援 在关键比赛上场 其实比技术 那些专业训练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不比他们差多少 身体上可能更强

        但差就差在意识上 两个人总是当后卫 弥补最差的点

        • 家园 怎么会

          足球比赛,易守难攻这是事实。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球队,都是找好后卫容易,找好前锋难。包括咱中国,一直不缺好后卫。究其原因,一是后卫需要练的技术少,二是同伴容易协防而已。老兄你说那是核心型后卫吧,那肯定得在意识上高别人一等了。尤其是补位方面,眼力价不能比前锋高一等就甭混了。

    • 家园 同意,再加一条件:节奏

      快节奏下的意识和技术才是最欠缺的。和老外踢球最大的感受就是快,猛。这种压力下,以前有的一些技术和意识,都会打折扣的。

      • 家园 大学时有一次学校比赛遇上了留学生队

        留学生队里有几个老黑,特别猛,动作也特别大,当他们带着体味扑过来的时候还真令人心惊胆战。小组赛不习惯,输了个晕晕乎乎。后来半决赛又遇上了,赛前领队动员:两个字,拼了。还加了点注释:裁判是我哥们,别怕犯规,别怕打架。于是军心大振,灌了鬼子们一个3比0。

        现在想来,鬼子的技术也一般,主要是那个猛。你要是比他们还猛,他们就蔫了。

        哈哈,玩笑。

    • 家园 我踢了10多年啦 当然从来是业余 说点感想

      1 从个人技术来说 带球和停球是根本

      有下几届的问我踢球怎么迅速提高技术 我第一个建议是带球跑800米 每天跑一次 第二是长短传停球。有人大一来的时候还没踢过球 按这个方法半年后 就能让你一眼看不出究竟踢了多长时间了 当然真踢比赛还是不成

      2 个人技术以外 确实意识第一 但我觉得业余比赛踢多了一样有意识 我一直打后卫 楼主说的许多情况也都见过 最得意的抢断就是及时转身卡位 逼的对手要么犯规 要么放弃。不过,业余比赛毕竟是业余,为此小腿受了不少伤,因为有些人真不怕犯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