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人送醋亦风流 -- 萨苏

共:💬40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有人送醋亦风流

    用这个题目是因为想起了徐树铮将军当年的自喻 ?C “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识我亦知音。”

    徐将军毕竟是丘八出身,做个诗豪迈一下也要赌上脑袋,不免杀气太重,醋属于酸性,就是喝一坛子下去也不妨。

    饭后小休,随手取一本书来看,恰好看到冰心的一段故事,不禁微笑。

    冰心,名谢婉莹,其人堪称剑胆琴心,小的时候学的是骑马打枪,潇洒男装,有秋瑾之风,渐长,侠气微收,女儿态毕现,天资聪颖,秀外慧中,可称东方女性中的瑰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冰心

    给这样的女孩子送东西,香囊,顾绣可以,手枪,宝刀也无不可,然而,却有人送醋给她,岂不是怪事?

    事情的确是有的,有人不但送醋给她,而且是送了一大坛。

    送醋的就是林徽因。

    起因是冰心的一本小说 -- 《太太的客厅》,里面写了一家似曾相识的人家,妻子风流大方,把倾慕者弄得团团转,丈夫木讷老实,只能无言尴尬。

    就有人附会说这恐怕写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了,因为林徽因活泼大方,家中是当时有名的沙龙所在,而梁思成沉默寡言,在来宾的高谈阔论中往往少见身影。

    冰心并不否认。

    在林梁婚姻中,梁的家世辉煌,本人是建筑大家,但家中的风采,却似乎被林徽因采尽,当时的女性舆论,颇有替梁思成不平者。看来冰心也若有若无的有感而发。

    而林徽因何许人也,外表秀丽,内里刚烈,为了保护北京古城墙敢对彭真万里口出不逊的人物,捅这个马蜂窝结果会怎样?

    当时林徽因不在北京,去了山西考察建筑,大家不禁拭目以待,想看看这位才女回来怎样收拾这个局面。

    是和冰心来个笔墨大战?还是干脆去来个当面对质打官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林徽因

    林徽因回来,看到这篇文章,竟然只是嫣然一笑,叫人把从山西捎来的老陈醋给冰心送去一大坛。

    可以想象冰心看到这一大坛醋的感受。

    恼羞成怒?

    我想,她更应可能会大笑一场。

    因为她毕竟是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冰心,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一定会被这种幽默逗笑的。

    在日本,也有过类似的趣闻,只不过对象相反,是山口百惠结婚的时候,新郎三浦友和简直象参加了中国足球队,收到大量寄来的刀片,安眠药和上吊绳,以及无数谴责他娶山口百惠是鲜花插上牛粪的信件,那都是偶像被夺的影迷们愤怒的表示。

    看来,老实木讷的梁思成居然得到了和山口百惠一样的待遇,连冰心这样出色的女性都来给他鸣不平了。

    也许只有鬼精灵的林徽因,才能从冰心的文字后面读出那一丝酸酸的醋意来。

    看来,林徽因实在是个聪明的女孩子,我想她看到能有冰心这样优秀的女子来吃醋,心里只怕会是既惊又喜的感觉吧 ?C 而送一坛子醋的处理方法,也实在是妙极了,还带了一点小女子炫耀老公的俏皮,竟让人生不起气来。

    看林梁合影,林的笑容总是一如的灿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林梁一家

    有这样灿烂的笑容的女子,一定是嫁了个好老公。

    妻子有这样灿烂的笑容,老公大概也一定很幸福。

    忽然想,梁思成是个出色的工程师,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来远舰轮机大副,也是个搞技术的,都说女儿的梦中情人多半有些象父亲,看来,说冰心吃一点醋,还真不是一点根据没有呢。

    吴文藻也堪称一代风流了,唉,女人总是没有知足的时候啊。

    [完]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真有钱。。。运费不菲啊。。。那么麻烦干什么?还不如自己蘸饺子吃了。。。
    • 家园 关于林

      这几年是在有太多的评论,但如<<人间四月天>>之流着实让人无奈.

      才子佳人,红男绿女着实惹人眼球.小说里的人也就罢了.我觉得萨兄的故事说得精彩但是这样的特长不要放在这个题材上把.

      无疑冒犯,若有得罪,万望见谅.

      • 家园 非说得对,林的性格里面那种促狭的劲儿时时会表现出来

        可能我一直不能把林作红男绿女看,因为红男绿女是徐志摩这样的来做好,红男绿女不会带着肺结核爬到晋祠大梁上去写建筑法式吧。

        拿冰心老的感情生活开玩笑,是我的不好,其实我内心里也没有多少成分相信冰心老是吃醋,只是想到女儿往往下意识喜欢自己的爱人象父亲,于是信笔写一写罢了,善意的,您可以看得出来,我欣赏的女性,正是冰心老这样文可以做歌,武可以放枪的类型。若是冰心老真看见,只怕也会笑笑我,或许送我一大坛醋亦未可知 :)]

        那我还要受宠若惊呢。

        • 家园 这个理由让人啼笑皆非。。。

          借问,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哪点象梁思成了?是个子小还是戴眼镜???这船上大副搞的技术跟个建筑家搞的技术,差别还是很大的吧??就这也能做个联想??。。。

          这个跟“女儿往往下意识喜欢自己的爱人象父亲”还真是八百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的事情。你这一写,就凭萨苏的名号,今后在网上流传林先生和冰心先生的官司的时候,没准你这也将成为冰心先生暗恋梁思成不果的一个新考证了。。。。。

          萨夫子,你八卦一回就是八卦一回了,别不好意思承认。。。

          西西。

          (说完,拍拍手溜之大吉。。。。)

        • 家园 呵呵

          林当然不是红男绿女,所以我很不愿意别人把她当成是.当然这属于我的个人问题.别人怎么样我也管不了.嘻嘻

          我很早就读过林的建筑文集,我欣赏她也正是因为这个,然而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关注她,我就那麽静静的喜欢着,直到....唉

          就像我的一片回复里写的"

          正如非所言我觉得让我佩服的是15年间去了190个县考察了近2800个古建筑,而且是有肺病的情况下.看看她的照片早已没有年轻时候的丰腴美艳,瘦骨嶙峋的.真是很让人感动,当然这个感动我不否认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曾经是那么美丽.没有办法美人总是更容易惹人怜爱.

          关于冰心和她我不愿意在一起比较,人有很多种,就像美人有很多种一样哈哈哈.

          但是我似乎更欣赏林的灵气.不过这并不代表我赞同她一切作为.

          然而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两个人又会怎样那有另当别论了.

    • 家园 《我们太太的客厅》写于一九三三年

      此时冰心已经结婚生子,一个已婚妇女,为另一已婚男子吃醋,并惟恐天下不知地发文讥讽对方的太太――这样的行为未免过于匪夷所思。

      林徽因的这坛子醋,是在暗讽冰心嫉妒林在北京知识社交界的风头地位,这样理解或许更顺理成章一些。

      林徽因得意地把此事告之李健吾,一来显示出林争强好胜的性格,二来也可见林本人对于成为社交界的中心(一帮子男性高级知识分子围着转)、引起其他知识妇女嫉妒一事,是颇为自豪的。

      但是冰心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否真如林徽因所料想,出于女性高级知识分子之间争风吃醋的缘故,倒也未必如此,或者未必全然如此。钱钟书在《猫》一文中,更为直白尖刻(太尖刻了),兹摘录两段关于李氏夫妇的描述如下:

      “要讲这位李太太,我们非得用国语文法家所谓‘最上级形容词’不可。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豪爽,她客厅的陈设最讲究,她请客的次数最多,请客的菜和茶点最精致丰富,她的交游最广。并且,她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

      “朋友们私议过,李太太那样漂亮,怎会嫁给建侯。有建侯的钱和家世而比建侯能干的人,并非绝对没有。事实上,天并没配错他们俩。做李太太这一类女人的丈夫,是第三百六十一行终身事业,专门职务,比做大夫还要忙,比做挑夫还要累,不容许有旁的兴趣和人生目标。旁人虽然背后嘲笑建侯,说他“夫以妻贵”,沾了太太的光,算个小

      名人。李太太从没这样想过。建侯对太太的虚荣心不是普通男人占有美貌妻子、做主人翁的得意,而是一种被占有、做下人的得意,好比阔人家的婢仆、大人物的亲随、或者殖民地行政机关里的土著雇员对外界的卖弄。这种被占有的虚荣心是做丈夫的人最稀有的美德,能使他气量大、心眼儿宽。李太太深知缺少这个丈夫不得;仿佛亚刺伯数码的零号,本身毫无价值,但是没有它,十百千万都不能成立。因为任何数目背后加个零号便进了一位,所以零号也跟着那数目而意义重大了。”

      • 家园 如看看钱先生大战林先生的猫

        那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杨绛先生的诙谐也尽在其中了。

        • 家园 杨绛记述的猫打架是解放后的事

          而钱钟书发表《猫》在此之前(1945年)。

          我引用钱文并不表示我赞同他。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太太客厅”,在高级知识分子中间,有一些是趋之若骛并引以为荣的,而有一些则可能是很不以为然的。不是有“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说法吗?此事无关真假对错。

          所以,冰心写《我们太太的客厅》讥讽林徽因(就其程度而言比钱客气多了),并不见得一定是出于女性之间争风吃醋的缘故(比如也有可能就是看不惯这种做法而已),尤其不见得是出于三角恋爱的关系。不然的话,钱钟书又算吃的是哪门子醋呢?

          希望我的看法,不至于因为引用了钱文,而被误读了。

      • 家园 其实

        钱老先生的话也当不得真,他一想"尖酸刻薄"

        "入木三尺"的,尤其是写非学术的东西,捕些风影在加入自己的想想已达到痛快淋漓的目的,他老人家就是这个调调.

        所以说这就是指林,是林的写照如何如何,有些偏颇我觉得.

      • 家园 也够直接的了,呵呵

        我都委婉了半天了。。。呵呵。。。钱钟书先生此文有失厚道,我觉得是刻薄了些,所以没好意思贴出来。

        前半段所说正是我想说的意思。该花。

        我个人觉得对于这些已经逝去的人,不说为尊者讳吧,至少多关注于她们的文成武就比较好吧。。至于其它的,是事实的就说事实,除此外我比较反对无端揣测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