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辩证看待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关系 -- 遥仰凤华

共:💬59 🌺461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生产和资产

            生产以一种行为 资产是生产资料 行为怎么能私有化呢 解释一下

            • 家园 资产与生产的二分法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只有在宏观上才适用,在具体方面,就是扯淡的理论,那么,就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替代剩余价值理论,揭开剥削寄生的真面目,这便是资产与生产的二分法。

              资产与生产的二分法,是构建人本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之源。

              生产是动态的,竞争性的,必然通过劳动来实现,主要是创造财富。

              资产是静态的,垄断性的,没有直接的劳动参与,主要是转移财富。

              有没直接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参与,是划分资产与生产的微观条件,客体生产要素是否稀缺,是划分资产与生产的宏观条件。

              劳动为财富之母,土地为财富之父,进一步引伸,劳动是生产的核心,稀缺是资产的根本。

              囤积居奇,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特征,因此,稀缺资源被少数人垄断,贯穿于人类的历史,这是限制人类发展的根本原因。

              人类的历史,可以分为特权垄断时代,和资产垄断时代。

              特权垄断,就是少数人通过武力,直接盘剥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人身依附关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军事武装私有。

              资产垄断,就是少数人通过资产,间接盘剥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主要是财产依附关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军事武装公有。

              中国的武装公有,到宋朝就基本完成了,而西方,只有到了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才真正实现。但这两种资产垄断,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是因为统一的中央集权而实现的,是内卷化的发展模式,稀缺的资源,不断被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直到社会崩溃;西方则是通过多次元资本的相互制衡而实现的,是扩张化的发展模式,通过武力和技术,对外剥削掠夺稀缺的资源,而不断发展,直到时间成了稀缺的资源,用于享受生活,和维持这种享受生活,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这种发展才会走向衰落。

              中西的两种资产垄断,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土地垄断,地主阶级并没有直接地通过劳动参与经济活动,而西方的资本垄断,资产阶级则主要通过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资产与生产的二分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来获取财富,就是生产性经济活动,主要依靠稀缺资源来获取财富,就是资产性经济活动。

              因此,资产与生产的二分法,更准确的说是资产性经济活动,与生产性经济活动,更更准确的说法,就是依靠稀缺资源来转移财富而获利,还是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来创造财富而获利。

              稀缺资源必须公有,否则就会成为少数人剥削寄生的媒介,而不是利用稀缺资源而不劳而获,而是通过劳动,利用非稀缺资源获利,则可以私有化,但也不应该完全私有化,而应是所有制的多元化,形成公,私,外三种所有制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稀缺性资源,在金本位时代,最主要的就是黄金和建设用地,到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建设用地,特别是中大城市的建设用地,极其上面的房产物业。

              在城市化的时代,更多的工作机会,安定的居所,是安居乐业的根本,与小农社会的耕者有其田,都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 家园 邓小平一直处于毛泽东的控制之下,即使毛泽东已经不在人世。

      说的不好听一点,邓就是那只孙猴子,毛泽东就是如来佛。邓再怎么动,也跑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如果他非要跑出去怎么办呢?就只有被压倒五行山之下。

      八天是什么样的概念,救人黄金期是三天,初祭死者是七天,这些无比重要的时间关头,他依然顽固地滞留在北京,尽管他是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和共和国第一副主席,是毛泽东重病时的党政军的名义掌控者,是唐山几百万灾民水深火热中翘首以盼的大救星。

      想用这个来骂华山王?

      云南地震的时候貌似当今皇上也没有去吧?那么当今皇上是个什么人呢?

      邓小平的上位有没有法理依据,或者说他是不是一个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

      当然没有法理依据了。怀X堂那种干法像是有法理依据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不是邓干的。但是邓得益于此。所以也可以说邓和此事有关。

      现在,其实毛泽东留下邓、叶等人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为了应对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首先,毛早就知道这两个人在他走后造反(你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其二,如果华山王能够压制邓等人,那就说明华山王绝对可以面对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如果不行的话,那就换邓等人上台。邓虽然亲美,但是投降美国当戈尔巴乔夫是不可能的,无他,美国不可能接受。

      后来的89事件证明了这一点。设想一下,如果毛当年把邓一干人全部带走,以华山王的本事应对89事件中老布什那个特务头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百分之九十中国会垮掉。

    • 家园 雄才大略的毛泽东真正选择循规蹈矩的华国锋是不可能的

      从文革开始毛对邓的一系列评价和使用来看,应该说毛泽东是非常赏识邓小平,并且让他做接班人的,所以博主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

      我简单的说下毛泽东从文革开始后对邓的处置和评价

      1,声明刘少奇和邓小平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刘少奇是敌我矛盾,邓小平是人民内部矛盾。

      安排汪东兴与邓小平联系,并且对邓小平说,有事就可以与他毛泽东写信联系

      不管毛泽东是不是有意让邓小平远离北京这个风暴中心,毛泽东的一系列处置至少是毛泽东对中国政治的一个备份

      2,林彪爆炸了以后,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嘱咐,马上就给毛泽东写信,谈到了自己想要出来工作的愿望,毛泽东马上让周恩来对外公布,然后邓小平复出

      这一次邓小平的复出,毛泽东不仅让他管政府(国务院副总理,还让他管军队,貌似是军委副主席,邓小平说,主席你是把我给放在刀刃上了

      3,对邓小平与四人帮的斗争,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

      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是开了钢铁公司,绵里藏针,柔中带刚

      四人帮大闹,毛泽东明确的对邓小平说,你开了一家钢铁公司,好

      应该说邓小平这样的钢铁公司一样的坚定的斗争性,以及不耍阴谋的原则性,与毛泽东当年在博古李德们的统治下,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一方面坚持斗争是一样的,毛泽东本来就是一个喜欢斗争的,所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而邓小平钢铁公司一样的斗争正符合他的斗争哲学,毛泽东对于与他一样既坚持原则,又敢于斗争是爱护有加,保护有加的。

      毛泽东要求邓小平承认文革的意义,但是邓小平断然拒绝,最后毛泽东免除了邓的职务,但是同样的还是保留了邓的党籍。

      如果从毛在历史上的虚怀若谷的表现来看,毛对邓的处置是为了什么?

      ---是坚信自己一定正确,因而要对邓小平进行个人打击吗?

      ---不是,毛泽东作为一个虚怀若谷的人不会武断到认为自己的看法就一定是正确的,毛泽东革除邓的职务,主要还是要让邓再进行思考,当然也是对邓的再一次的磨砺

      为了让邓继续思考,毛泽东还派出了军队对邓小平一家人进行了保护。

      相比来看,华国锋这样的循规蹈矩的人,不可能成为毛泽东真正属意的接班人,毛泽东非常清楚在他身后中国面临的巨大的政治挑战,中国很有可能在他身后爆发内战一样的剧烈的政治冲突

      对于他身后,中国会发生什么,毛泽东曾经亲自问邓小平

      邓小平一点不留情面的说,中国会爆发内战

      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伟人,毛泽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避免中国的内战

      在这个时候,让邓小平从风口浪尖下去,让听话的华国锋来过度一下是最优选择

      同时毛泽东特意的保留了叶剑英等所谓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人物在台上,也是希望叶剑英他们能够制止住中国的分裂,避免中国的内战风险。

      中国因此顺利的度过了伟人去世后的政治敏感时期(想想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马上分裂并且内战),这是中国的幸事。

      ---而这一切与毛泽东的政治安排是高度相关的

      中国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党内还有诸多矛盾,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只能选择一个与他一样雄才大略的人来继续领导

      虽然很多人都说毛泽东时代中国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没错,确实如此,但是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会对当时的中国的现状感到满意吗?

      他提出过超英赶美的目标,他提出中国应该对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的思想等等都说明了他的民族自信,因而他对当时的中国的现状肯定是并不满意的,所以他需要像邓小平这样的又有灵活性,又有原则性敢于斗争的领导人。

      总的来说,博主的文章写得还算比较严密,支持一下。

      通宝推:喵咪呜,
    • 家园 脑补太多

      邓小平在毛主席在的时候三起三伏,从未完全被打倒只能说毛对于鄧很欣赏,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并不能说明更多东西。更深一层的说,鄧是二起三伏(第三次起复是在毛死之后),毛对其有个期望,但是最终还是失望居多,要不然鄧也不至于在毛死之前被压制的死死的(只保留党籍),最后靠两次拥护华国锋才纠结的被恢复所有职务。

      鄧是第一代领导人里能力突出的几个人之一,但是说毛和鄧一体化,毛属意鄧接案,华只是过渡人物之类的话,实属瞎话。要是真想要鄧接班,何止于毛要把鄧给撸得就剩个党籍。

      • 家园 只要做个假设就能验证

        你假设毛直接传位给邓,邓把“四人帮”怎么办?

      • 家园 请不要用“脑补”来和参与讨论。

        这种政治安排几乎不可能从历史文献里找到证据,后人还原历史的面貌也只能从其他方面旁敲侧击,对与不对都在探讨之列,但是如您这样随意指责别人是“脑补”,而不分析其中的可行性,是不是太容不下不同意见了?

        比如保留邓小平党籍这件事,正反两方面的看法都有,如我这样的认为毛泽东是给邓小平东山再起埋下伏笔,如您这样的认为毛泽东是心怀仁慈,惩戒邓小平的同时没有赶尽杀绝。

        这两种说法都有自己的市场,也不见得哪一种说法比另一种更加高明,或者更加不像是“脑补”。

    • 家园 胡扯,

      按后来的回忆录,76年,毛就重病不起,神智糊涂了。年初周死时,毛就不行了。等年中唐山大地震时,毛糊涂着,根本没人汇报给他唐山大地震了,直到身边工作人员,为防震,把他搬到另一住处时,他才知道。而且按他的迷信,和年初的陨石坠落一样,把地震看做天谴,喃喃自语了。那还有时间去催促华国锋?其实只是后来华来汇报过,结果不到半小时,毛就身体不行,听不下去了,还能下啥指示?

    • 家园 你用台湾人来说明这一点,实在太糟了!

      凭什么一位台湾人比我们更了解中国?资料还是脑瓜?

      此外,你指责华在地震中的表现完全没有理由,也没有任何根据,你是毛,你怎么知道毛对华彻底失望了?既然失望了,那为什么,毛去世前不采取其他任何措施?

      注意,今天所谓领导人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更多是也往往是为了作秀,因为他们的到场往往增加救灾的负担,而不是便利了救灾。当年中国各种资源都非常缺乏,计划经济,华的工作首先是从全国调动救灾物资,人员,药品,食品,要修路,要建立通讯等等,这些工作必须由中央的计划经济中枢来完成的。说实话,那时修路也是没有大型机械的,都是人工,基本是铁锨、铁镐,因此只有多日之后,到唐山的路才可能通车;也没有飞机。华怎么去唐山?就去外围转一圈?你要知道,当时来北京报告的三个人,都是穿着裤衩,光着上身,进北京和中南海报告情况的!

      你太不了解当时的背景了。

      我不是反对你的观点,邓也许就是毛看重的接班人或其中之一。但你不能就这样裸奔,朝着自己想象的结论,就过去了,其他什么都不看,不了解,不想,也不管。

      通宝推:飒勒青,puma2011,watomi,
      • 家园 这里有2种思维方式:来说明这件事以及类似的事情

        1. 看资料文档,厚积薄发 ,然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客观的较多

        2. 首先产生了一个莫名的,偶然的自发的or 从路边捡来的观点,时间久了就成为自己的了(就如同有 路有拾遗,久了便认为是自己的)。某天为了证明此观点,开始寻找支持此观点的各种证据:显证,旁证,孤证,以及建立弱关联的证据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 是自组织成行的观点,自动自发,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不带思想的偏见来做。

        2. 是 提观点,随后收集能够支持该观点的证据,抛弃忽略背离此观点的证据,主观性很大。冤假错案多由此来。

      • 家园 周总理是邢台地震第二天到达邢台

        总理这级想去还是可以的,穿裤衩进京报告是中国还没有地震测报能力,只知道地震了,在东南西北什么地方不知。

      • 家园 台湾人的文章怎么了?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吗?台湾人不可以了解

        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吗?对共产党资料的收集,台湾人可能是这个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最用心的群体。

        颜元叔就是一个我比较敬佩的台湾人,他的文章比最五毛的五毛还要五毛,毫无保留地赞扬毛主席和共产党,他的台湾人身份丝毫无损他的爱国者情怀。

        您按照他人的身份来对待他人的言论,说实话我并不认同这种党同伐异。更何况,既然台湾人关于中国的言论和资料不可信,那么西方人——不论来自美欧还是来自苏联——关于中国的言论和资料就更不可信了。

        注意,今天所谓领导人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更多是也往往是为了作秀,因为他们的到场往往增加救灾的负担,而不是便利了救灾。

        您这样的发言是不是过于轻率了,大规模救灾需要调用全国的物资和人力,需要中央级部门的相互协调,还需要动用军队,这绝对不是灾难发生地的行政首脑所能负责和掌控的,即便他是省长也不行,必须要总理和主席级别的官员才能居中调度,统筹规划。

        如您所说,总理通过电话指挥救灾,您真的相信这种行为比总理现场指挥来的更加有效和快速,更加地随机应变?更何况,总理本身的到场就是中央政府态度与立场的鲜明体现,对那些灾民来说,即使总理两手空空到达他们的面前,也比总理通过电视画面宣布向他们支援大批救灾物资要来好的多的多。

        唐山大地震的灾民在天崩地裂,家破人亡之际,是多么希望国家的领导人能来到他们身边和他们共体时艰和共度难关,结果等来的就是广播里的:“总理要在北京救灾,不能来看望大家了,希望大家体谅,同时号召大家不畏艰难英勇抗灾……”,您觉得跟刚刚失去家人的灾民讲大道理有用吗?这种时候,灾民的需要就是最大的道理,任何的其他所谓道理都是一种虚伪。

        更何况,这种所谓的“作秀”是世界所有国家领导人共同达成的默契,任何作秀一旦成为全世界通行的惯例,那么它就不再是作秀,而是普世价值,是人道主义。美国总统布什,日本首相菅直人,都是因为在大灾难过后迟迟不赶赴现场而受到全体国民的齐声讨伐,这就是民意和民心。

        华的工作首先是从全国调动救灾物资,人员,药品,食品,要修路,要建立通讯等等,这些工作必须由中央的计划经济中枢来完成的。

        不是有电话吗,难道全国各地只有北京有电话,唐山没有电话?再说中央的计划经济中枢难道没有总理就无法工作了吗,总理在任期内必须一步也不得离开北京,否则中枢就会陷入瘫痪?

        华怎么去唐山?就去外围转一圈?你要知道,当时来北京报告的三个人,都是穿着裤衩,光着上身,进北京和中南海报告情况的!

        救灾官兵是怎么去唐山的?官兵去得,总理去不得?这是什么道理?连今天的总理都知道要身先士卒,怎么红色年代的总理居然这么娇贵?就算要抢修道路,三天时间也足够了,无论如何,他八天后才去,都是没有任何的借口和理由推脱的。

        退一万步说,既然总理去了是作秀,怎么主席还要再三催促他去?既然总理没必要去,他为什么八天之后又去了?难道八天之后再去就不是作秀了,八天后这种不必要性就消失了?

        华国锋的在地震中的表现辜负了主席和人民的期望,这是铁铮铮的事实,从周总理开始,共和国总理就确立了大灾之后不顾安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光荣传统,这项传统断送在他手里,他不配共和国总理的称号。

        • 家园 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思路混乱,为吵架而吵架

          遥仰凤华

          乐善540

          声望2023

          发短信 趋加追订 屏蔽

          2014-09-01 04:43:26

          4046481 复 4046465 台湾人的文章怎么了?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吗?台湾人不可以了解

          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吗?对共产党资料的收集,台湾人可能是这个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最用心的群体。

          颜元叔就是一个我比较敬佩的台湾人,他的文章比最五毛的五毛还要五毛,毫无保留地赞扬毛主席和共产党,他的台湾人身份丝毫无损他的爱国者情怀。

          您按照他人的身份来对待他人的言论,说实话我并不认同这种党同伐异。更何况,既然台湾人关于中国的言论和资料不可信,那么西方人——不论来自美欧还是来自苏联——关于中国的言论和资料就更不可信了。

        • 家园 你就别胡扯淡了

          看着你表扬这种台湾人,就想起林连长,叛国。再怎么样,也不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