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人民币阴影下的香港 -- 南人北相

共:💬10 🌺73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整理】人民币阴影下的香港

    港人争取自由的努力仍然在继续,内地对此事的讨论一如既往的严重对立,即便这种讨论仅仅局限于少数精英群体之内情况下,亦是如此。支持者的观点,鲜明而简单,港人的诉求是TG政府早已许诺的,TG毁约在先,而武力镇压在后,实属无信无义。而反对方的观点则芜杂而粗糙,刨去无意义的民粹喧嚣和无根据的阴谋论之后,其观点主要集中于经济层面,即认为香港经济地位被内地赶超后,整个港人底层民众普遍存在一种失落和傲慢纠结在一起的怨念情节,他们试图将占中描绘为非理性的乌合之众,是大潮流大趋势下的无意义挣扎。

    这两种观点,似乎都切中了某些要害,然而最后实际上都沦为无意义的口水。原因在于,这两者都局限于内地传统的讨论方式,对手的动机立场化,行为脸谱化。比如说,支持者的观点的核心,即是中央政府无信无义。对于名声一直很差的中国政府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大小正好合适的帽子。然而,我们细究一下,为何中央政府会至信义于不顾?2010年中联办尚能高姿态地与民主党“破冰会面",并且双方达成最终的妥协。而现在却出尔反尔,至信义于不顾?2010年负责港澳事务的,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便是现在的国家主席习进平,同一个最高决策者,前后矛盾的原因何在?我们固然可以说,土匪本无信义,但是却无助于我们去理解,对手的行为动机,决策习惯。你连对手想什麽都不知道,还谈何去战胜他?

    反对者的论点的核心在于构筑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之下占中不在是一个孤立的政治事件。这恰恰是支持者的弱点,在这样一种宏大叙事下,支持者任何拘泥于信义的言辞,都显得幼稚而可笑。但是实际上,反对者虽然开辟了这样一个宏大叙事的路径,然而并没有使用好这个工具。他们把香港中下层市民,当作是宏大舞台上的唯一演员。在他们的叙事中,我们无法看到,同样的背景之下,中央政府、港府当局,港人精英阶层在想什麽,做什麽。当反对者在刻意模糊化这些事实的之后,他们的观点也狭隘而刻薄。

    正如,反对者所强调的那样,这场占中抗争乃至整个政改的进程,的确与香港自身的经济、政治定位的变换有关。香港自60年代起便以实业起家积累了李嘉诚这样第一批原始资本,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整个事业向内地迁移之后,香港便利用自己特有的法律经济的制度沉淀,充当起了内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制度润滑剂。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中国内地利用这个润滑剂,完成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资金往来。由于中国本身与国际主流经济、政治制度严重不兼容,中国为了挤入世界分工的行列,不得不依赖于香港的存在,另一方面他又无能力去管理这样一个地区,看看李克强推行的上海自贸区的艰难程度便可见一斑。因此香港便形成了所谓"港人治港"的特殊政治制度,即以中央政府委托香港精英阶层作为代理人行使行政权力。

    、随着2001年,中国签署WTO加入世界分工后,香港贸易润滑剂的角色越来越弱。而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急剧膨胀,人民币在世界各个金融枢纽快速沉淀,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香港作为文化和距离上离中国内地最近的金融中心,当之无愧的变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但是另外一方面近年来香港依然金融资本独腿走路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作为后发的新兴国家,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依然遵循着邓小平的猫摸论的实用主义惯例,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总体来说,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到目前为止总共进行两个两个方向的尝试。

    自2010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起步到2012年的2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是 依赖自己的世界工厂的贸易优势进入发达市场,然后依靠与之缔结众多的双边货币互换,促成人民币的结算货币地位,最后以发行点心债为离岸货币提供投资品形成完整的闭环。这个策略的优点在于可以旧瓶装新酒,中国本身就是第一贸易大国,从结算货币出发当然是省时省力的做法。然而这一策略也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它依赖于国际贸易环境的持续稳定,第二,由于结算货币的功能重在结算,需要货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货币持有者短期收益重视程度远胜于长端收益,因此结算货币很容易成为套利货币。

    2013年之后,中国的国内外的环境,在这个两个弱点上同时快速恶化。首先,美国在着力推进亚太的TPP和TIPP,这使得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不在稳固。中国通过贸易进入发达市场的难度越来越高。其次,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自2011至今维持了长达4年的,财政货币双紧缩政策。这使得国内和国外之间出现巨大的利差,这极大推动了人民币的套利活动。由于离岸人民币可以进入国内进行巨额套利,所以离岸发行的点心债券不可能有巨大的空间。2011年中国央行信誓旦旦的宣布在2年之内要把离岸点心债做到3万亿以上的规模,然而时隔3年之后这个数字仍然徘徊在5000亿左右。

    在这两个致命弱点双恶化的情况,中国不得不从2013年起开始,修正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即放弃结算货币,而直接过渡到计价货币。即通过,向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如印度,泰国,匈牙利,进行高额的对外投资。以大规模投资合同,换取被投资国进口商品的货币计价权,我给你钱修高铁,你问我买火车,就要用人民币计价,这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计价货币与结算货币的不同之处在于,FDI和对外投资,都是长期项目,从期限匹配的角度来看。货币持有者将更关心货币的长端收益。也就是说,中国需要对外提供,足够深度和广度的证券市场。这一过程和过去20年美国用美元投资中国,中国需要用美元去购买美国国债的过程一模一样。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市场,对风险性的资本的需求远比无风险资本来的高,同时也更顾忌无风险资本的高流动性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因此中国开放的不是国债市场,而是股票市场,也就是现在的沪港通。

    香港政改的种种反复、冲突,无一不是内地的这种政策的剧烈变化对香港自身特殊的政经组合所造成的冲击。由于,香港是采用"港人治港"的代理人制度,因此内地政府和香港基层市民基本上是一个双盲的状态,他们通过垄断香港行政部门的港人精英集团(即所谓的地产金融党)进行沟通和润滑。在这种体制下地产金融党,显然对两者都保持着某种程度的信息优势,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双代理制度。香港基层的,经济,政治诉求,会成为地产金融党与中央政府谈判的筹码,而中央政府自身对权力的垄断贪欲,也会被地产金融党用来要挟香港的基层市民。在这种制度下,变着法的倒腾手里的牌、利用各种东西跟中央交换利益,显然是地产金融党的首选。而他们手中,香港政改应该是分量最大的一把牌。中央的钳制政策,只要他们不点头,中央硬推,弄到地产金融党都撂挑子不干了,就是满盘皆输。

    我们可以看到,在2013年之前的,结算货币规划下,由于贸易的多边性,中国需要一个多边的结算网络。在这个结算网络中,香港的定位仅仅是全世界数个清算中心的一个。这基本上是准备将鸡蛋分散在数个篮子里的安排,离岸中心的肥肉,香港,新加坡,伦敦,巴黎,雨露均沾。在这个框架下面,香港的定位就是蹲在家门口的一个代理管账先生,你怎么弄不管我的事情,定期给我管账就好,要是闹事我可以时时刻刻找人替换。中央政府想要钳制香港,也是要考虑各种反弹的成本,对外的声誉成本。如果能够给香港一定程度的自由赚点名声,卸掉一点管理担子,同时又有可替代的货币中心做对冲以防止港人越轨,那么这是最好的选择。所有人的都Happy, 中央有一个靠得住的离岸中心,对外的名声也好听,基层市民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唯一受损的就是金融地产党。中央对香港三心二意的情况下,金融地产党拿手上最大的牌去换更多的政策倾斜并不划算。

    而在2013年开始的计价货币的规划下,则完全不同。由于一个国家完全不可能把一本国资本市场的离岸中心交托给其他主权体系,因此中国必须保证对这个离岸中心有足够的控制力。在地点的选择上,前海,上海,香港,都是可选方案,前海,上海,控制力的确足够,但是经济法律上的软建设还离得很远,要让他们能够看到香港的背影也还需要数年的努力。香港在软硬件上是所有方案中最成熟的,唯一欠缺的就是控制力。在没有其他变故之前,中央政府的首选当然是香港,但是前提条件是,香港必须从原来蹲在门外的管账先生,变成门内的一份子。而对于金融地产党来说,不要看沪港通总额度只有每月3000亿,但是这个额度是独享的。一旦资本项目的管道打开,就是不可逆的过程,也就是说计价货币下香港将单独垄断数万亿离岸人民币的专营权。这个诱惑力绝对不是结算货币下的区域清算中心所可以比拟的。

    2013年之后,整个香港的政改随着国内的政策而旋转。如果我们,稍微整理一下时间线,就会发现中央对香港的政治改革定性几乎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方案转轨同步进行的。2013年年底至2014年一季度,央行和外管局联手打击外汇套利,2014年一季度,中国对香港的出口骤降33%。这是结算货币方案的结束,同时也是计价货币方案的开始。3月16日,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对香港政改发表谈话,这是今年一系列政治矛盾的起始点。20天后,李克强在博鳌,在毫无征兆地宣布沪港通正式开始筹备。在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经济动作背后,是一桩桩龌龊的政治交易。

    马克思说:如果有300%的利润,可以践踏人间一切法律。香港的地产党,也就是这么干的。利益只要足够大,他们就愿意用已经写入法律的港人政治前途去交换。整个政改,实际上就是中央政府和地产金融党,合伙卖了底层港人。 网络上反对占中的人士说什麽香港人不顾经济,只有民主狂热,实际上是非常可笑的。这些所谓的经济的大头,不过是地产金融党囊中之物,跟现在上街的这批人有什麽关系?这些高帅富的经济话题本来就跟他们不相干,地产金融党吃肉,他们来扛成本,换谁谁都不会干。香港人当然要"揭伞而起",占领中环。而对于千里之外的中央政府来说呢?他们才不会去背开枪流血的黑锅,他们拿到的东西不过是用经济利益换来的,没有任何义务替金融地产党擦屁股。对于金融地产党来说,要吃肉,先得自己把脸上的屎洗干净。没人承担开枪的成本,就得把自己吞的独食吐一点出来分给下面的基层,至于那个昙花一现的民主前途,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关键词(Tags): #香港#占中#人民币国际化#民主通宝推:tt086071,普鲁托,卢比扬卡,舞动人生,羊年大发,huky,
    • 家园 港人的诉求是TG政府早已许诺的?

      您张口闭口“tg毁约在先”,我很好奇,tg毁了什么约?

      战中派的要求——就是您所谓的港人的诉求——五花八门,我可以引用一段话加以说明: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以学生为前锋的“占中”运动越来越显现出其弱点。

      首先,学生的诉求每天都在变,从要求真普选到人大道歉,从公民提名到梁振英下台,叫价虽越来越高,然而焦点模糊(尤其是与两年前的反国教运动相比),使部分追随者开始出现怀疑。

      其次,哪怕是最激进的“占中”分子,数天下来也出现疲态,占领运动扩散至其他地区的企图也屡次被当地居民挫败。相反,反“占中”的声音经过数天来的组织部署,影响力开始体现。

      另外,“占中”运动除了目前结成联盟的三个主要团体外(指学联、学民思潮和“和平占中”),也混杂了诸如本土派的“驱蝗行动”及“热血公民”等其他团体,随着“占中”陷入僵持,这些团体之间的内讧也慢慢浮出水面。可以说,“占中”运动的动能正在慢慢耗尽。

      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tg会做出以上那些荒唐的承诺,诸如“真普选”“公民提名”之类的连民主派的美国主子们都没有实行过的激进选举政策。至于后面的“梁振英下台”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看您这篇文章遍布预设立场和夹杂私货的痕迹,如有必要我还可以举出别的例子来,奉劝您遵守实事求是的写作要求。

      通宝推:tt086071,terron,
      • 家园 我觉得您有点急了。

        支持者的观点,鲜明而简单,港人的诉求是TG政府早已许诺的,TG毁约在先,而武力镇压在后,实属无信无义。

        这是一篇整理性的文章,并不是楼主的观点。您说楼主“张口闭口”怎么了怎么了,似乎不通。

      • 家园 我党承诺普选,但是现在我党要求候选人必须由一个1200

        人的委员会提名,而这个委员会的人选基本被资本家控制,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要政党提名,公民提名

        公民提名不是什么稀奇,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10位选民可以联名提出人大代表候选人。

        • 家园 要求的提名对象是香港的最高领袖,美国总统不是公民提名的!

          驻英大使谈香港普选:从未听说英国首相或美国总统是公民提名产生外链出处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9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就“一国两制”白皮书和香港普选发表看法。他指出,继续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香港的政治发展必须遵循基本法。对香港一部分人提出的所谓“国际标准”,要求特首普选“公民提名”,刘晓明也予以驳斥:“我从未听说哪位英国首相或美国总统是公民提名产生的,何谈国际标准?”

          英国媒体对我国政府上个月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有不少讨论,白皮书再次声明: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刘晓明在文中回应了英媒的关注:“其实,这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回顾一下历史。”30多年前,中国和英国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时,英方曾提出分拆主权和治权,即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英国保留对香港治权。这一提法被邓小平先生断然回绝。

          刘晓明表示,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必然体现为全面的管治权。中央政府在行使治权的具体方式上通过基本法做了特殊安排,即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外交、国防权力,也依法行使任命特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修改和解释基本法的权力等,同时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央的全面管治权与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确保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关于香港政治的发展,刘晓明指出,其实香港政改早有明确的目标和路线图,这就是基本法规定的,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原则,行政长官最终将达到“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立法会最终将达到“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

          以英美选举举例

          刘晓明认为,中央政府在香港政改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即行政长官普选制度必须符合基本法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经过十多年的依法、稳步推进,香港政改离基本法提出的目标近在咫尺。但有人不甘心遵循基本法确立的框架,要按所谓的“国际标准”来,要搞“公民提名”,不达目的就要“占领中环”,瘫痪香港经济。

          “我在英国和美国工作多年,这两个国家的选举制度不尽相同,我也从未听说哪位英国首相或美国总统是公民提名产生的,何谈国际标准?至于威胁采取街头政治,企图搞乱香港,就更加不得人心。”刘晓明说。放眼全球,特别是看一下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发生的事情,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街头政治不会带来真正的民主,只会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引向动荡。近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登报声明反对“占中”这种破坏法治和民主的行为,就反映了理性的声音。

          刘晓明表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是否必须爱国爱港?答案毋庸置疑,对国家效忠是从政者必须遵循的基本政治伦理。那些“崇美”并高喊所谓“国际标准”的人,应当了解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的誓词就是:效忠国家、履行职责,维护和捍卫宪法。因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效忠国家、拥护基本法,不仅是任职必备条件,也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 家园 选举英国首相的下议院是普选,而香港立法会是功能组别扭曲的

            1、香港立法会存在与新政长官提名委员会一样的问题,即一半人是所谓功能组别,基本都是资本家和专业人士,由24万人选举产生。

            历次立法会直选,民主派都握有60%的选票,但是却在立法会处于1/3的席位。

            所以说效仿英国首相当然可以,首先就要修改立法会全面直选,冉然而这又是我党竭力抵制的。

            2、美国总统的两党预选,美国的两党谁都可以登记为党员,然后提名,而且第三党一样可以提名。

            这就是政党提名和公民提名。

            3、爱国爱岗是一个棒子,关键在于谁评价你爱国爱港?人家民主党几十年组织保钓,凭什么说人家不爱国?

            这个“爱国爱港”就是一个冠冕唐虎的借口,没有标准想真么说就真么说,说你爱国你就爱,不爱也爱,说你不爱你就不爱,爱也不爱。

            人家反对的不是“爱国”,而是这种垄断爱国解释权打压选举的行为。

            如果要评爱国,请那1200人委员会亮亮自己的绿卡护照,你自己想想看,那么多有钱人有多少条后路?爱个p的国

    • 家园 就想问一下

      你说的这些香港有多少人懂?不懂的人也是为 这些事占中么?

    • 家园 好像没有什么地方说是每月3000亿额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