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无神论者对死亡的焦虑与释然 -- 红军迷

共:💬16 🌺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一个无神论者对死亡的焦虑与释然

    本迷从七八岁开始,一想到死亡这个无底黑洞,便陷入无解的绝望。因为不光我会很快完蛋,这整个世界乃至宇宙迟早都会化为不知道啥东西。永远、永远、永远没有了!这生命还有啥意思和意义呢?这简直比任何噩梦更可怕,害得本迷每每心惊气丧,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努力忘却。但它总会在夜暗时分爬上心头,施展魔法,无以驱除。

    这黑影追着我这么多年都无解,最近却有一点新的想法,因为突然记起: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不就是说生命与死亡同样不可知吗?于是想:我们无神论者觉得宗教那些关于天堂或轮回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但反过来想:无神论者关于没有天堂或轮回的说法怎么就证明不是无稽之谈了呢?实际上,最多只能说: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如果相信有是荒谬的,那相信没有也同样荒谬。

    这样一想,倒也释然了许多。其实无人知道答案,那着啥急呢?

    以前听说过不可知论,但不知所以。有了上述想法后,心想这是否就是不可知论呢?网上一查,bingo!与以上思考不谋而合。孔老夫子原来也是赫胥黎的鼻祖。

    另外,昨天在河里刚巧读到这个帖子我在美国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及感悟,里面大家也谈到孔子和 agnosticism,是我孤陋寡闻,相见恨晚。不过能到这一步,对我真是大解脱了。

    昨晚看了电影Interstellar,我媳妇说这都是啥玩意儿,胡编乱造的!我心想,未必不是如此吧?

    这是维基百科关于不可知论的介绍:

    不可知論,或稱不可知主義,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形而上學的一些問題,例如是否有來世、天主是否存在等,是不為人知或者根本無法知道的想法或理論。不可知论包含着宗教怀疑主义,不像无神论者一样否认神的存在,只是認為人不能知道其存在。不可知論者認為人類不可能得到真理,他們通常被算作非宗教的、世俗的,但是不一定沒有信仰。

    在一些人口統計中,不可知論者常被認為是無神論者,或是沒有宗教,事實上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是不知論者:一些人對於他的信仰未必堅定,但是受到社會風氣或自小的環境影響,他們把他們的宗教當作是常識或是信念。

    英语中agnostic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a(没有)和gnosis(认识),是最早在1869年由英国的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创造的,用于描述他的哲学。

    著名的不可知论哲学家们有: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查尔斯·达尔文和伯特蘭·羅素。有人从大卫·休谟的著作,特别是《自然宗教对话录》认为他是不可知论者。但这一说法还正在争议之中。

    中國

    中國的某些傳統,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不可知論。例如在論語中,孔子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並沒有說,「子不信鬼神」,亦曾說過:“未知生,焉知死”,很典型地說明了東方的不可知論。

    古希腊

    不可知论在古希腊哲学中以怀疑论的形式出现,并占有一席之地。它的支持者有普罗泰格拉斯(智者著有《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皮洛(极端怀疑主义哲学家)和Carneades。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虽然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和怀疑主义一样古老,但是赫胥黎特别创造了“不可知”和“不可知论”这两个词,用来概括他对同时代形而上学主义,特别是无条件(哈密尔顿)和不可知晓(赫伯特·斯宾塞)这两个新发展的看法。因此弄清赫胥黎本人的看法很重要。他在1869年才开始使用“不可知”这一词,但他本人的意见成型要早于此。在给查尔斯金斯利的一封信(1860年9月23日),他广泛地讨论了自己的观点:

    “ 我不肯定也不否认人的永生性。我一方面没有理由相信它,另一方面没有反驳它的证据。我也没有先验的原因来反对这个教条。人到了每日每时都要用来对付自然环境的时候,就没心思关心什么“先验”的困难了。只要和其他我相信的事物一样给我足够的证据,我就相信它。有什么不信的理由呢?要论奇妙玄奥的话,这个永生论还没有力的守恒论或者物质不灭论的一半…… ”

    “ 不用跟我打比喻或者讲什么概率。当我说我相信反平方定理的时候,我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我不会把我的生命和希望寄托在更脆弱的信条上…… ”

    “ 在我知道可能为真的事物中,我的个性是我最有把握的。但我一试着思考这到底是什么,就陷入语言的微妙之处中。我经常是在自我和非我、本体和现象等的废话上折腾了那么久,还没觉察到:试图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已经出乎了人类智力所能及的深度…… ”

    查尔斯·达尔文

    主条目:查尔斯·达尔文

    1879年,当达尔文撰写他的自传的时候,收到一封来信,询问他,是否有神论和演化论相容,他是否相信神。他回复说“可能会是个热心的有神论者和演化论者”,例如以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和亞薩格雷(Asa Gray)引证为例,对达尔文自己来说他"永远不是一个否认神存在的意义上的无神论者"。他还附加说“我觉得一般来说(随着我的年龄增长)但不总是,‘不可知论者’对我的想法是一个更加正确地描述”。

    勃特兰·罗素

    主条目:伯特兰·罗素

    勃特蘭·羅素的小冊子《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是對不可知論信條的經典闡述。這本同名小書是基於他1927年發表的演說。文章首先簡單闡述羅素反對有神論論據,然後詳細論述其對基督教教義之道德反對。最後他更呼籲他的讀者要用「無懼的態度和開放的智慧」「獨立自主、公平正直地看世界」。在罗素后来的小册子《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或者不可知论吗?》(副标题:对面对新教条所持容忍态度的辩论)中,他确认,他在哲学意义上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不知道神是否真的存在。然而在同一部作品中,他也接纳,无神论者这一称呼能更加好的表达非哲学追随者的宗教姿态。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不可知論的提出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 家园 谁能证明耶和华不是魔鬼?天堂不是地狱?
    • 家园 不可知还是未知?兼论有神论及无神论

      有神论无神论的讨论一开始就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也因此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对有神论及无神论的定义,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信仰论:既对神的态度,无论是有或无,都被当成一种“信仰”,既belief。信仰,背后的预设立场就意味着无论是“有神”还是“无神”,都是主观的心理活动,并不构成客观事实,这使无神论变成片面化,成为简单的“认为世界上没有神”这样的有神论的对立面,同时,也巧妙地将举证责任摊分给无神论。实则,无神论是自证的(Self-evident),举证责任本在“有神论者”身上。

      ---

      神,既存在也不存在。

      说他不存在,是迄今为止,尚无法在人类可感知的现实中发现任何与“神”对应的物质存在。并且,根据神这一概念的来源,在未来也不可能“发现”这样的物质。

      然而,神,作为一个社会概念,是存在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无论在什么语言中,都存在“神”这样的字眼,证明“神”这个字眼代表了人类社会实践中所会用到的心理概念。简单来说,“神”是人类对所有未知事物的具体化概念

      而由于死亡(或死后)对唯心主义者来说是最大的未知现象,因此形成有神论的最佳土壤。其实人类对死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什么未知的。身体失去生命后,意识便即停止,然后尸体腐烂直至转变为其他物质。然而,唯心主义的“意识决定一切”是无法接受这种解释的。由于将意识抽离并高于物质,也因此对死后意识的“世界”永远“不可知”了。

      ---

      不可知论最大的悖论就是,既然是“未知”之事物,你如何知其“不可知”?在“未知”之中划出一块,称其“不可知”,这本身就是一种有神论的变相。因为神处于“不可知”的领域中,因此永远无法被证伪。多么方便。

      我原也是Agnosticism的支持者。后来对唯物辩证深入了解思考后,才发现此论多么荒谬。

      ---

      唯心理论的天堂、神、轮回等,其对社会最大的危害就是使人类产生一种对未知的依赖之感及无力感,而不发挥人的最大潜力。有神论是印度之所以成为印度的最主要原因,而自杀性恐怖主义至今仍然从者甚众的主要原因。老欧洲,是经过启蒙运动无神论的洗礼及冲突以后才焕发新的活力,直接导致美国的诞生,然而由于唯心主义思维影响仍然强大,也将导致整个西方社会最终的式微。

      ---

      人生的意义便在于对意义的追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并非说“生命与死亡同样不可知”,而是,如果你不知道你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怎么能理解死亡的意义呢?(不曾拥有,如何失去?)

      你一死了,对你个人来说就什么都没了。对此,请勿抱有任何幻想。

      通宝推:普鲁托,dingzi,
      • 家园 多谢!大概说未知更合适吧

        希望听听您对“人生的意义便在于对意义的追寻”的思考。总感觉生与死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死亡,生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有死,才思生。您的最后一句话,终极的唯物主义。我则说:尚未知。

        • 家园 生、死及意义,兼论意识

          死亡并不独立存在,而是生命的终结。把死亡与生命当着对等的两个概念来讨论,本身就是一种误解。一段完整的“生命”,必然经过从无到有,然后从有到无的过程。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状态,因此,“没有死亡”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生命,包涵了死亡,原是一物,非两个对等相反的概念。说到底,就是辩证思维(事物的发展)。只有对这两个矛盾的概念统一起来,才好论生死。

          ---

          人对生命这个现象的不解,直接导致人对“意义”的最求。尝试对所有现象做出合乎人类可理解的解释,是一种本能,无论这种解释是否符合现实。这是“神”这种概念的产生机制。也是人类对“意义”的追求的产生机制,因为在生命有限的前提下,人类无法回答“为什么要有生命”这个问题,也因此产生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然而,生命本不具有先天性的所谓“意义”。所有的生命意义都是通过个体人的社会活动事后被赋予的。因此我才说,生命的(所有)意义便在于对意义的追求。有追求,才会有创造。

          意义本身是一个空的概念,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及成果,才能为这个概念赋予实质性的内涵。也因此,不同社会对“意义”的诠释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不同社会的历史累积,其“意义”的内涵不同。

          ---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意识”。

          如果你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是能够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会认为死后人的意识存在状态“尚未知”,也会认为人的生命需要一个先天的,既定的“意义”,甚至认为人类社会有一个先验式的终极形态。

          然而那些终究是无法解决关于生命的问题的。

          对于生命的思考,必然要突破个体人的框架,而将人置于其社会情境中思考,才能完整的认知到生命这个现象。

          ---

          最后:要我回贴,至少送一朵花嘛。年关将至,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通宝推:拈花虎,
          • 家园 非常感谢!

            此贴送花时说作者得宝了,也是对您辛勤回复的鼓励和补偿吧!您的解释和论述,我看着有道理,但因为自己没多少深入的思考,不一定真理解。没关系,这东西反正也是无止境的。

      • 家园 不曾拥有,如何失去
    • 家园 根本上是别太贪婪,别甚至贪婪到连死了以后还要这要那就好了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就是说生命与死亡同样不可知,而是说在知道生之前怎么知道死,所以要先学习生,是说先后次序,先学习生,以后再说死的问题

    • 家园 地球就这么点,银河系够大吧,在宇宙里还不是粉尘一点,

      可是这么大的宇宙,啥时候是个头。或许世界根本不是这样,只是我们三维世界的人的理解。没准我们都是五维或六维世界里的画一样。庄子说,到底是我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其实,我们可视的世界可能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认知的不足,使我们限定在现有的世界里。没准死亡后,我们进入五维六维世界,才发现现在是多么可笑。

      • 家园 操心死以后的事是给贪婪的人们的一个套,让他们听话

        说如果你听话,你死了以后就可以得到奖励如天堂,这是利诱,当然还有威胁,说如果你不听话,你死了以后就可以得到惩罚如地狱

        如果你不贪婪死后的好东西也不怕死后的惩罚,该干啥就干啥就可以了

        当然了,有人回说这样不操心死后对管理社会不利,这就是用不用神或宗教来管理老百姓的问题了,西方社会用神,用基督的圣经,中国社会基本上不用神,用孔子仁义和佛等等

        通宝推:方天化几,
        • 家园 我倒觉得这种终极焦虑并非贪婪之故

          一个7、8岁的孩子,他明白死亡的意义之后,想知道这就什么也没有了,还是有什么东西延续?后来则是对于整个人类乃至宇宙的未来如何的思索绝望解脱。好奇心本身就足够了。

          • 家园 你还在说有神无神吗?因为需要满足,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种贪婪

            而那些不需要满足的好奇心也就不会有什么“后来则是对于整个人类乃至宇宙的未来如何的思索绝望解脱了”的结果了

            所以,你把好奇心跟满足好奇心的概念混淆了

            仅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满足好奇心的追求和执着,比如说牛顿只是好奇星星运动显然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满足他的好奇心,贪婪那个答案

            如果人类只有好奇心,好奇星星运动的人肯定不止牛顿一个,可是如果没有人有非要满足好奇心的不可遏制的贪婪,好奇心也2只能停留在好奇心上,对吧?

            谁能说猩猩不好奇星星运动呢?

            别以为只有贪婪好酒好肉才是贪婪,追求真理也是贪婪,解救众生也是贪婪

            越是贪婪的人,欲望难以满足的人,他们好奇的东西就越多就越大,比如说好奇当总统是什么滋味,好奇统治世界是什么滋味,好奇拯救人类是什么滋味,等等

            如果还非要满足好奇心,比如非有拯救人类不可,比如非要答案不可,等等,那就更是贪婪了。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不够好,他们好奇美好的生活,其实死后的东西还真不是绝大多数人好奇的,为了让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对美好生活的好奇,为了让他们不是非要在有生之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就是让他们别想方设法实现美好生活,神被好奇死后的东西的哲学家发现了,可以让那些没有美好生活的人们活着的时候不是非要过上美好生活不可,他们就不会跟富人抢了,还可以让他们听富人的话,因为哲学家为富人发现的神给穷人美好生活的条件就是听富人的话,死了以后就会有美好生活了。

            • 家园 其实不是什么有神无神的问题

              还真是对死亡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的好奇。一天到晚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纠结,晚上躺床上一想,这他M有啥意义?还有宇宙消亡什么的。神学宗教等等的初衷也未必是要老百姓听天由命不抗争,也是人类试图解释世界、解释生死吧。不可知论,或曰未知论,也是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思路。我想着有些道理。仅此而已。多谢您码这么多字劝导我!对了,您的一些文章很有见地。

              • 家园 好奇心与未知论

                正在这里谈好奇心与未知论的问题,今天六岁女儿就给了我一个例子:

                女儿:Daddy, who made me?

                我:Mom and dad.

                女儿:Who made you and mom?

                我:Grandpas and grandmas.

                女儿:What about grandpas and grandmas? Their parents?

                我:Yes. And this goes back a long way. All the way to ancient times. There have been many many great great great great great grandpas and grandmas.

                女儿:What about at the beginning? Did nature make them?

                我:(眼睛一亮)Yeah! That's right! How do you know?

                女儿:Our science teacher told us. She also said that nature first made monkeys who became human beings. Daddy, but what made nature?

                我:(无言以对)

                后记:其实未知论挺合适,但还是让她自己先琢磨琢磨吧。The fact is, we don't know, do we? And we're curious about it, aren't w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