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和棋的前提: 日本规则. 不收单官. 造和棋事件 -- linde

共:💬5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和棋的前提: 日本规则. 不收单官. 造和棋事件

    造和棋事件

    雁金入坊门后不久,正巧田村保寿要升七段,于是《时事新报》便请二雄对弈一局。并由本因坊秀荣讲评,即日见报,以奉棋迷。

    终局后,秀荣为了讲评,把棋谱细细看了一遍,不由狐疑道:“此局明明是黑棋一目胜,却莫名其妙走成和棋,莫非其中有诈?”便召雁金过来问话。

    雁金知道难逃秀荣法眼,只得供认道:“田村君升七段的宣布会即将召开,会前如登出他的输棋怕面子不好看,所以田村君说此局不能输,请求和局。我本来不肯,但田村君又叫竹内君来再三强求,出于无奈,我只得同意作和棋。”

    秀荣听了大怒,痛骂保寿是“卑怯奴”。他原就对保寿有成见,此后便越发白眼相待了。事实上,当时保寿棋力实在雁金之上,但凡事总有万一,更因此棋要登报公之于众,故保寿在庆祝升七段之前不能不考虑声誉问题。何况“作和棋”也并非保寿之独创,在德川幕府时代,出于种种原因,棋士间作和棋的例子比比皆是。保寿怕输的心情,秀荣岂能不理解?他所以痛骂保寿,却有一个外人所不知道的缘故。

    原来秀荣称雄棋坛时,保寿棋力也与日俱长,最后连秀荣都感到了他的威胁。尽管保寿之进步与秀荣教授有方不可分,但秀荣心中多少有些不快。秀荣曾与保寿弈过一盘棋。这局棋可以认为是秀荣最后的杰作,结果白棋一目胜。秀荣赢是赢了,但对保寿之迫力,不能不加承认。保寿既有如此实力,再加上报纸大肆渲染,不免洋洋自得,摆出一副高棋的面孔,秀荣看他自然更觉别扭。所以保寿强迫雁金作和棋,秀荣当然深恶痛绝,于是就有寻保寿晦气之意。不久,机会果然来了。

    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也就是保寿升七段的一个月后,秀荣积极策划的“日本围棋会”宣告成立,秀荣自任会长,另请犬养毅之类的名流任名誉会员,准备轰轰烈烈干他一场。成立大会之前,善于钻营的《时事新报》便想让秀荣会长与田村保寿于大会上弈一局纪念棋。不料此论一出,秀荣半晌不言。主办人矢野晃男十分乖觉,连忙打圆场,说道:“如此盛会,弈棋只为助兴,大家来个不输不赢如何?”秀荣同意,保寿自不敢反对。

    大会的前一天,二人在秀荣处努力作和棋,作来作去黑棋赢一目,不由大伤脑筋。原来制作棋要造中盘胜非常容易,但要造和棋却极费周章,简直比弈一局还吃力。何况此时作和棋已不比当初。从前只要棋谱不外传,在场之人不说,外人万难知道;现在棋谱是要登报公之于众,任何一手不明所以的棋,难免会遭到专家的猜疑。不仅如此,以秀荣的身份,此局不但要造得天衣无缝,而且要弈得精彩,不能有一步缓手,更不要说错棋恶手了。是故二人穷半日之力,还是造不出来。于是矢野建议改为下二局,一胜一败,双方都不失面子,当然第一局让秀荣先赢。保寿无奈,也只好答应。

    秀荣轻取第一局,继赛第二局,保寿初时以为有约在先,不免放松。不料秀荣毫不留情,招招狠辣,步步紧逼。保寿又惊又怒,虽竭力拼杀,但为时已晚。白 160手后,保寿认输。保寿尽管气得发昏,无奈自己也有“把柄”捏在秀荣手里,只得自认倒霉。后来矢野自觉愧对保寿,终于在“棋界秘话”一文中,将此事泄露出来。

    有此过节,二人愈发水火不相容。秀荣升名人后,不久便患起病来,田村保寿以大弟子的身份,甚至连一次也不来看他,气得秀荣咬牙切赤,将保寿恨入骨髓,临终前夕,秀荣对夫人慎子道:“田村从来桀骜不驯,绝非发扬坊门之人!反之,雁金棋艺虽不如田村,但极有前途,而且为人忠厚,可相续本因坊家。”然而,秀荣还没来得及作具体安排,就突然去世了。这样,坊门之内讧便不可避免要爆发了。

    首先就是家督继承人问题。以慎子夫人为首。关源吉、小林健太郎为辅,组成了雁金派,全力拥戴雁金上台;但野泽竹朝、高部道平之类,平日就觉得秀荣太宠雁金,如今明明保寿棋力最强,却去立进坊门不到两年的雁金五段,未免不大公道,于是组成田村派,拥戴保寿。一场家督之争,就在坊门火辣辣地展开了。

    雁金派的关源吉乃本因坊秀和的弟子,是个老牌棋士。此人虽生得浓眉虬须,膀大腰圆,颇似武人,但偏偏心细如发,足智多谋。秀荣临终时遗命他为五段,便有请他扶佐雁金的意思在内。果然关源吉运筹帏幄,仗着地利,把持着本因坊大印,使雁金派颇占优势。那边田村派的野泽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物,抢先在各报发表文章,列举田村保寿应继承坊门的种种理由。雁金派一见,当然反击。慎子夫人甚至把秀荣临终之言,公之于报纸,痛斥保寿为“逆师之败类”。双方大开笔战,闹得不可开交。

    事实上,雁金派纵有千条理由,最厉害的王牌也不过是所谓“秀荣遗言”。但此遗言毕竟未成文字留下来,而且是有痛恨保寿的慎子夫人透露的,其真实性难免要打折扣。再者,坊门历来有立棋力最强者为继承人的家法,如保寿棋力确实在雁金之上,就算“秀荣遗言”千真万确,也无法使人心服。而田村派的野泽恰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在棋力问题上大作文章,果然得到了公众的同情,田村派便逐渐挽回劣势,与雁金派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

    坊门这一场火拼,自然给了日渐衰败的方圆社一个东山再起的良机。岩崎社长隔岸观火,真是乐不可支。他首先趁乱把自己升为八段,作为下一步登极名人的资本,紧接着在报上发表“中立人士”之公道意见,主张以村濑秀甫之例,由方圆社接收坊门。如此一来,棋坛之混乱越发不可收拾了。

    田村派惟恐鹬蚌相争便宜了岩崎,就请已退休的十六世本因坊秀元出来主持大计。明治四十年(1907)三月二十七日,秀元就任第二十世本因坊。当时秀元棋力虽不下六段,但还是当初的四段名份。坊门弟子觉得四段任家督有失尊严,众口一辞劝说秀元升六段。秀元推辞不过,只得应诺在就任那一天,时事新报可称其为六段,之后,任何人不许再提。秀元只作一天六段,此事也算是空前绝后的奇闻了。

    秀元就任后,表面上家督之争已了结,但暗地里双方皆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再度开展。因为谁都知道,秀元上台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绝不可能长久,而秀元之后谁来继任二十一世本因坊尚未定局。秀元虽然倾向田村保寿,但雁金如能在棋枰上击败保寿,自可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了。说到底,还是个棋力问题。所以同年六月,雁金派成立了“敲玉会”,一面研究棋艺,一面策划反攻。二个月后,田村派也针锋相对地成立了“围棋研究会”。双方剑拔弩张,整个棋界都在屏息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激战....

    • 家园 中国规则也可以出现和局啊

      70年代国内围棋比赛,黑贴2又2分之1子.也有和棋的

      • 家园 其他的和棋方式

        三劫循环, 如著名的"本能寺三劫". 几年前赵治勋和王立诚也在正式比赛中下出三劫循环和棋.

        还有一例是裁决和棋,在大竹英雄和赵治勋的名人挑战赛中出现.当时盘面上出现激烈劫争.根据后来高手的分析,应该是赵优势.但是,由于太过紧张,他记不起来是该他提劫还是找劫,就问在场的裁判(OR 记录员?),是否该他提劫.可巧的是,裁判也正看入迷了,没有核对棋谱,随口就说是.结果,赵治勋没有找劫就直接把劫提了回来.大竹一看,立刻指出赵治勋犯规.要求判大竹负.赵治勋也不干了,说责任不在他,不能算输.最后,这盘棋只好裁决为和棋.

    • 家园 精彩。看来故事还没完
      • 家园 【文摘】不好意思, 把故事续完.

        当初看铁手和幻兄的闲聊贴,忽然想到这个故事的.

        一战继坊门

        在明治四十年六月至十月期间,保寿与雁金迟早要爆发的大战,已成为

        出众的热门话题。不料天下事多生意外,还未等保寿、雁金开战,另外一员

        大将却冲杀上来。来者并非别人,正是身为方圆社副社长的中川千治。

        原来,坊门闹内讧,岩崎社长看出了便宜,以为保寿、雁金二虎相争,

        势必两败俱伤,从此自己便是棋界泰斗,所以趾高气昂,愈发作威作福起来,

        终于逼得一向唯唯诺诺的中川千治忍无可忍,于明治四十九年九月宣布退社。

        中川退社后,立即在五轩町成立一个“围棋同志会”,拉拢坊社二派的中坚

        棋士,阵容倒也不弱。麾下大将有岩佐圭五段、降矢冲三郎四段、女棋士喜

        多文子三段等等。最后连野泽竹朝和高部道平都被中川拉了过来,一时间,

        同志会声势浩大,俨然成为当时棋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雁金派的军师关源吉见此情形,苦思数日,终于想出一个“借刀杀人”

        的计策来。他主使《日本和日本人》杂志主编小野敬义去游说中川,激励中

        川与保寿再来个十番棋,以血前辱。关源吉的目的是:只要十番棋开赛,中

        川打败保寿,雁金派便可“不战而取荆州”;保寿如打败中川,必然结怨于

        同志会,雁金派仍可利用其矛盾捞取便宜。

        中川并非傻瓜,小野敬义一开口,他就知道是关源吉的主意,想利用他

        当马前卒。但中川也有自己的打算,心想:“我要在棋坛称雄,打倒保寿乃

        是先决条件,保寿如降服,何愁雁金之流不归顺?”于是对小野说道:“只

        要保寿同意,十番棋我一定奉陪。”

        小野大喜,便请头山满去问田村保寿是否应战。保寿虽觉此举来得突兀,

        但也不便回绝,就要求悬彩一千元。当时以二人棋力,公众一致认为保寿有

        七成赢面,所以买中川票的人极少,为此几乎比赛不成。好容易有个富孀广

        冈浅子,为中川屡北屡战的精神所感动,居然独立支持。于是这二位死对头

        的第四次十番棋大赛终告实现,赛格是保寿让中川先。

        当时的手合制度,四局一升降,是采用永续计算法的。不论何时何地,

        只要二人有过对局,输赢都要累积计算,赛前中川的记录已经多输了两局,

        所以一上来形势就对他不利。

        第一局于十二月二日开赛,由于事关重大,双方都弈得小心非常(见棋

        谱)。事实上,中川千治的棋确实不坏,就在他被保寿打至让先时,有人问

        秀荣:“中川是否不如保寿?”秀荣道:“不见得!中川之败,弊在棋运过

        巧。”所谓棋运过巧,就是指过于追求好着妙手,结果弄巧成拙。他这一毛

        病,在本局也可看出一二来。例如,白34退时,黑35如39位托,白不敢在41

        位扳,否则如参考图,进行到黑 8,白相当危险。可中川黑35想过头了,被

        白36平凡地一挡,参考图中黑的下法反而不成立了。结果黑只得37俗顶,再

        39、41求活。或许二人太过紧张,以下双方皆有小错。白92是大恶手!应于

        A 位挖,可保无事。如谱黑95只要在 B位觑断,白 C、黑 D、白 E、黑 F,

        白就崩溃了。但是千治也没看出来,将大好机会失之交臂。不过,白棋有了

        上述这一缺欠,局面总是黑稍好一点。

        弈至黑 147时,保寿的第 148手居然长考了八小时。观战记者古岛一雄

        写道:“....之后,白军默坐八小时,先如诗人之苦吟,后如高僧之参禅....”

        其实,对黑 147的夹,白 148只需数分钟就足够了。保寿在这八小时之中,

        到底想些什么名堂,也只有天晓得。据说保寿是因为当初吃了岩崎长考的苦

        头,曾苦练坐功,现在拿中川来试刀,所以如此长考。只可怜中川被坐得心

        浮气躁,几乎要急出毛病来。结果走出黑 221的败着,被保寿赢了二目。这

        局棋共下了九日,从内容上来说也不算精彩,皆因白 148这一手长考而出了

        名,被称为“一手八时间”之局。

        按说中川首战失利,尚不至于产生严重影响,关源吉也料到有此。万不

        曾想,二十世本因坊秀元,竟趁此猾也说不出更好的理由来,只好

        自认晦气。于是在明治四十一年二月十八日,保寿改名秀哉,正式就任第二

        十一世本因坊。

        雁金、慎子夫人领导的“敲玉会”从此冰消瓦解。关源吉弄巧成拙,“

        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怒之下居然失了踪。雁金准一也销声匿迹,十三年后

        才重新露面。

        中川也未曾想到自己输了一局,竟会断送了敲玉会,反替秀哉除去心腹

        大患,不禁大为懊丧。唯有咬牙发狠,指望在这前途渺茫的十番棋中获胜。

        中川一番拼命,果然第二局赢了七目,但这一局的价值就差多了。紧接着第

        三、第四局又被秀哉赢了去,此时中川已多输四局,于是比赛改为先二。第

        五局先,中川赢了,但二子局却反而输了三目。那边秀哉得便宜卖乖,当即

        在报纸上一本正经地发表自战解说,俨然一副大上手的派头,把中川气得发

        昏,以下四局干脆就不再继续了。

        至此,坊门家督之争的余波终告平静,本因坊秀哉也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日本棋坛从此开始了“秀哉时代”。

        本书以渡边英夫的《新坐隐谈丛》为骨干,并参阅和收集了渡部义通的《古代围棋的世界》、

        [木神]山润的《日中围棋兴衰史》、林裕的《围棋百科辞典》以及《今昔物语》等书的一些材料汇编而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