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民工身边的鬼子(5) -- 关中农民

共:💬411 🌺336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信息传递吗?和大脑、脑电波有啥关系?
                                • 家园 是的,都有关系

                                  神经元的活动,大脑的功能都和电有关。我们用仪器测量细胞的电活动,可以研究生理机制,也可以研究药物对相应机制的作用。大致就是这样。

                                  • 家园 细胞之间电量的传输有多大?

                                    如果上面我没说错的话,是几个电子的量级吗?

                                    • 家园 远远不止

                                      首先电信号传导跟电线不一样,不是一个电流通过去,电流大了怎么样,小了又会怎么样。电信号是全或无的,计次的,事实上是一种数字信号。当然在特定的部分也可以是模拟信号,方便各种相关因素的叠加计算。

                                      其次形成电信号的时候,跨细胞膜的电流常常是在nA 水平,远远超过了几个电子的量级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俺们当年上生理试验课,用电流刺激青蛙腿肌肉,

                                        然后记录肌肉的收缩。你这个试验是不是反过来,跟踪细胞反应是跨膜电流的变化。

                                      • 家园 谢谢科普,

                                        nA,持续时间呢?有短有长?或者说,所谓数字化的,体现在什么样的形式?好比说,每次一微秒,间隔一微秒,或者间隔两微秒。

                                        • 家园 传输的过程是数字化的

                                          以感觉系统为例,就好象你末梢神经感觉到一个信号(可以是触觉,痛觉,味觉。。。),这个信号达到一定大小,就会使得神经出现一系列的电活动,用仪器记下来,就是一个叫做动作电位的波,这个波大小基本是恒定的,时长大约4ms,可以沿着神经往中枢传,传递过程中不会衰减,所以跟它接头的神经元看到的外周信号就是一个一个的波,频率和间隔由信号的强弱和间隔来决定。下一个神经元往中枢传信号的时候,信号的频率还会受到诸如周围其他的神经元,免疫系统的状况,之前接收过的信号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每次经过一个接头,就是一个整合各种信息的过程。经过整合,这些信息继续以动作电位的形式往中枢传,直到感觉中枢。

                                          我真的不是搞科普的料,我们老板说过我写的论文只有已经知道我在说什么的人才能看得懂。。。您有啥问题尽管问,别宝推了,俺怕人看见了笑话。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这个电路有分叉吗?

                                            如果有,在什么地方?还有,如果有,是否附加了一个朝哪个分叉走的信号。

                                            另外,4ms的信号是否有强弱?如果有,是否就是你说的模拟部分?

                                            • 家园 好多分叉

                                              大部分神经元长得跟树似的,有好多枝桠。电信号本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虽然比电线复杂一些,但是电信号传导还是一个物理过程。而且因为神经纤维太纤细,电信号在分叉处的传导没有办法直接测量。有很多做计算机模拟的用软件模拟这个过程,不过他们人为设定的参数过多,其结果也就是能提供一个猜想。在试验方法得到突破之前,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很好的回答。

                                              神经之间的信号传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你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社交网络,有很多人给你信息,对你产生影响,这些人中间有些正在和你通话,有些人在你儿时对你有影响,有些甚至是你在胎儿的时候就熟悉的。在他们影响你的时候,你也可以反过来影响他们,你们作为一个系统,还同时收到大环境的影响。每天你都可能多认识些人,也可能跟一些人断交,可能对一些人加深认识,也可能慢慢淡化一段感情。。。。总之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人类对此的认识还很浅薄,即使只是一些浅薄的认知,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体,没有人能够备述。

                                              回过来谈模拟计算的问题,希望我不要对你产生太多的误导。电传导的生物基础是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的合成和代谢无时不处于机体的调节中,受到各种影响,这可以算做是分子生物学层面的模拟计算。此外,一个神经元要接受很多个其他神经元给予的信号,这些电信号最后在时间和空间上叠加起来,引发或者不引发下一级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算是电化学层面的模拟计算。这是我对此的一点粗糙的认识,希望可以部分回答你的疑惑。

                                              通宝推:南寒,桥上,
                                              • 家园 再问一层,

                                                这些电流的产生是个什么过程?

                                                这个电流传导的过程中是否有放大的地方?

                                                我原以为您说的电流是在神经细胞中传递的,后来受您两位专家对话的影响,又觉得好像是传到了肌肉细胞,现在又觉得还是在神经细胞中,如果如此,那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或者其他细胞的过渡是怎么回事呢?

                                                知道您这样的专家比较忙,像我这样的外行难免问些不靠谱的问题,如果太麻烦就不回答也可。我已经很感谢了。

                                                • 家园 不是太麻烦

                                                  倒是有点怕河里有什么业内大牛在这里猫着,说得不靠谱了丢人。

                                                  电流的产生一般都是由一种叫做离子通道的蛋白质介导的,因为细胞膜两边存在电压差,它一旦打开,就会产生电流。这些通道由各种各样的因素促发,可以是外界的压力,适合的化学物质也可以继发于细胞膜电压的改变。

                                                  你可能对前面所述有误解,信号的传导不是一根神经直接通到底的,常常有几根神经接力跑。他们接头的地方,是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的,比如前面一根神经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后面一根神经接受到这个物质,因为离子通道打开而产生自己的动作电位。这个时候可以接受外界调控,也是一个信息整合、放大或者缩小的过程。而当电信号在某一根神经纤维上面传播的时候,是以动作电位的形式数字化传播的,这样即使经过很长距离,比如从脚趾头传到腰部了,仍然不会衰减。

                                                  至于肌肉,支配它的神经末梢兴奋后释放化学物质,然后肌纤维的细胞膜会发生一些变化最后导致其收缩。总的说来,神经和神经,或者神经和肌肉之间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消息的,当然也有例外,这里就不提了。

                                                  桥兄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呢?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我想那些专家之所以一般不屑于和我这样的

                                                    小白对话,也是因为说了半天很容易被我这样的人想岔了。

                                                  • 家园 我感兴趣纯属感兴趣而已,

                                                    我很喜欢听各种专业人士讲他们自己专业的事,不同专业的人士的逻辑(姑且用这个词)是不一样的。当然,难得有专家肯讲,所以再次谢谢。

                                                    误会难免,因为逻辑不同。所以其实互相理解是很难的,双方很可能说的和听到以及理解到的不是一回事。

                                                    • 家园 说得不够浅显易懂

                                                      以至于令人觉得我们有自成一体的逻辑,肯定是写东西的人有问题。不过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道理。博士的全称是“哲学博士”,每个科研工作人员都会在工作中悟到一些道理,如果能很好的表达出来跟行外人分享,就会非常有意思。最好的例子,比如《物种起源》,从博物学的发现,阐述出物竞天择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

                                                      只是一般的科研人员大概还做不到,能做到的,已近乎“道”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