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乡村教师眼中的国内教育 -- guzi717

共:💬124 🌺47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2,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感觉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05,06年以后,小学的教学质量上了一个台阶,首先一个推动力是合乡并校,师资得到了整合;其次是教育局几乎年年招聘教师,系统内增添了很多生力军;再次,课改再也不提“这是第几轮了”。我判断:课改在沿海省份,一线城市已经实质上完成,而且高层结束了探索阶段,从那时起,开始逐级向底层推广课改精神。目前,某市城区课堂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说个问题:乡村小学水平想再提高恐怕得等民办教师(已转正)全部退出前勤和领导岗位,完成新老交替了。

      • 家园 正文只有七个字?
      • 家园 我小时候也看墙上的报纸被说过
      • 家园 其实也没关系信息多,并不能表明孩子们能很好地接受

        关键是老师要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味。这在中国几乎都是个人的事情。所有出色的老师,在调动学生的情绪上,都有独到的功夫。要不能扯,要不观点独到,反正老师自己是处于一种活跃的能驾驭学生情绪和兴趣的主动状态。要看片看电影动画片能自然变成人才了,那学校还有什么用?那还不到处是人才了?

        问题多年的枯燥的教学,很多老师自己都麻木了,那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 家园 您这话满政治正确的,现实不是那么回事.

          把课堂变得有趣,大部分老师是能做到的,但是现实中大部分情况下,课堂也不会有趣。这基于两个原因,一、学生没法一直兴奋。拿大学做例子,如果前面的课比较难,下面的课基本就没办法有趣。当然前面的课没动脑子的同学,下面的课还能有趣。二、有些可能不能用简单的有趣来解释气氛。有的课程里面的章节可能相当漂亮,指知识本身。但是不花费脑力是体会不到的。就是不爬山无法理解山顶的风景。很多时候,知识的那种美是难以言传的。呵呵,可能我个人水平不高,这是我的体会。

          • 家园 脱离现实谈教育的人是多数

            教育的本质是对灵魂的洗礼,说得直白点,就是要培养出能直面现实的人出来。问题是教育者本身许多都无法直面现实。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怕困难的思想几乎人人都有,问题在于这些人总是在编织一些看起来十分美好的梦。

            • 家园 赞同啊

              教育的本质是对灵魂的洗礼。这个是核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过程是过不去的。所谓的快乐教育、兴趣培养来教育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 家园 话说我我写的第一篇正文哪去了?
    • 家园 1,先说孩子吧。

      我现在教二年级数学,也就是说这茬学生我已经教了将近一年半了。这茬前面我从半道(四年级)接了茬学生,送到毕业。说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现在的孩子全都比过去机灵得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孩子能接触到的事物比过去多太多了,其次是家长的素质一代比一代有跨越式的进步。所以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聪明。其实不是孩子变聪明了,而是他们见识多了,显得聪明了。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孩子在学习上的专注度在下降。我们学校最优秀的数学老师戴老师,在一次教研会上说她上课有一半的孩子在走神。到我这儿,估计有三分之二了。现在的孩子整天想的就是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学校有的老师临放学就到班里给表现好的孩子发糖。不但我们学校,我家宝宝的老师放学时不是发糖,就是发个笑脸儿,发个树叶,发个小圆片什么的…真是与时俱进的好办法!

      通宝推:bayerno,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