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我国当前哪些军工项目需要调整? -- silencsrv

共:💬64 🌺48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实话,还是搞点核武器有效果。

      其他什么的,都不如核武器投射工具,这东西才是最后一道防线。能不能保得住底裤,就看这玩意了

    • 家园 加强军备的决定因素是安全环境

      而不是经济形势。所以中国会在经济困难时期还坚持发展两弹一星。现在美日的咄咄逼人,中国的军备建设只会加强,不可能放缓。

    • 家园 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都不是什么新东西,而且基础在,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办起来没那么难。军工人固然是脊梁,但是没有民用工业的依托,也只能是水中捞月,费倾国之力干几件事情,甚至许多事情(像苏联那样),那才叫劳民伤财、才叫败家。现在有了那么强的财力和工业基础,真的没有那么难。甚至应该趁我中华国力强盛的时候,多办几件事情,以后办起来就不见得那么容易了(像美国那样,技术容易,财力不够),或者军转民做到好,还对国民经济有促进。美国几十年如一日打冷战没有给它造成崩溃,反而是松下来以后各种毛病都上来了。

      通宝推:青颍路,
    • 家园 电磁弹射器只能装在核动力航母上

      且不说这个说法对不对,看不出来这怎么是下马的理由?

    • 家园 不同意DF41下马

      目前兔子对白鹰的战略威慑能力还是太弱。

      宁可下马电弹,也要DF41这样的烧火棍!

      可以预期的10年内,兔子的航母不可能和白鹰决战,也没有那个必要。

      兔子的航母主要还是用于利益海域保护,从黄水水师变成蓝水防卫型海军。

      但10年内,兔子必须有一个在战略上能够跟得上需要的护身的烧火棍,三位一体里空中缺乏大型轰炸机平台,海中核潜艇10年内和航母一样不可能达到白鹰水平,只能在陆地上的DF系列做文章。

      陆地上,长城工程、机动发射,还能有什么花样?前一个投资也很大,受地理环境约束大,范围也有限。只能在后一个做文章了,铁路、公路机动,增强生存能力,提高二次反击能力。

      • 家园 DF41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查了兵器杂志上的说明,关于DF41的说明很简单:86年立项、92年开始研制;使用固体燃料、采用分导弹头、射程达到14000公里;并且要求机动部署——能够通过公路机动。

        对这些要求做一个简单点评:为了能机动部署,不得不使用固体燃料,因为液体燃料不安全,一般说只能发射前临时加注,容易暴露位置贻误战机;但反过来说,固体燃料比冲率小,同体积固体燃料不及液体燃料推力大,因此机动部署洲际导弹普遍射程低于液体燃料导弹,偏偏DF41要达到14000公里的超远射程,这对火箭设计者提出了很高要求。所以从公开资料看,DF41的体积非常庞大,比DF31都要大整整一圈的地步,这影响了它的第二项指标——机动性。

        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都是大陆型国家——土地面积辽阔,公路网比较发达。按照最初设想,DF41需要能通过既有公路网实施机动,提高生存力,这个思路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受前一条因素影响,DF41的机动性受到很大影响:从目前照片分析,DF41如果沿公路机动的话,很可能通过一些桥梁隧道的,或者机动速度很慢,这都影响了它的生存力。所以最近DF41开始尝试采用铁路机动的办法解决问题,但铁路机动也有自己的问题——线路固定,容易被对方侦知;发射场建设不能离铁路线太远,布局受到限制,甚至需要额外建设新的铁路线或铁路站。

        另外,机动部署洲际导弹命中精度普遍不如固定部署的洲际导弹,哪怕发射场提前进行了精确的大地测量,所以美俄核武库里,机动部署洲际导弹一般作为二次反击力量,用来摧毁对方城市等面积大、对精度要求低的目标;而部署在发射井里的导弹则作为第一轮核打击力量实施先发制人打击,力求一次摧毁部署在发射井和加固掩体里的军事目标,这又成为DF41的软肋。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调整DF41的需求,取消机动部署这个要求,改为部署在加固后发射井内。实际上经过加固后的发射井可以抗住上百万吨级核武器直接攻击,生存力还是有保证的。取消机动部署这个要求后,导弹的射程和精度都有保证,实际上此时DF41成为DF-5A的替代产品。

        如果DF-41能按期装备部队,则战略导弹部队形成固定发射DF-41、机动部署DF-31A和海基发射的JL-2三位一体模式。如果DF-41下马的话,经过改良的DF-5A也还是能承担起中国核打击力量骨干作用,而中国可以集中力量改良射程不足的JL-2潜射导弹。

      • 家园 完全同意,东风41这种看家的不能没有

        东风五又老又落后,东风31射程和载弹量不可兼得,巨浪二号仍然是在解决有无问题,都不是良材。

        估计东风41现在是军委最着急的项目,只能往上调整,不可能往下调整的。

    • 家园 说几句直升机

      直升机一个指标是功率重量比(这里用的单位是千瓦每千克),这个指标越大,单位重量的功率就越大,性能就越好,尤其起降和悬停时对功率要求最高。而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在空气稀薄时功率会降低,所以更要求大的功重比。最极端的情况就是空气稀薄的地方起降。哪稀薄呢,一个是高原,一个是热带(热空气密度低),如果热带高原起降那就是最严酷的条件。俄罗斯受地理条件限制,又不热又没多少高原,所以俄罗斯直升机的功重比都偏低,大约0.2-0.25,欧美在0.25-0.3左右。战区在热带高原还有钱的国家,除了全球部署的美国,基本就印度和中国,所以两国都要求直升机有变态的功重比,最好能到0.3以上。

      米171原来不到0.25,在中国的要求下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勉强超过0.25,所以米171目前的高原性能只是堪用。换发动机相对简单,决定因素是旋翼系统,发动机功率大到一定程度,不换旋翼,再有力气也使不出来,米171现在的旋翼系统已经接近极限,不能再加大发动机功率了。而换旋翼系统成本较高,不如新设计一款。

      武直10现在配涡轴9发动机,功重比也是勉强超过0.25,这个问题在于,武直10最开始设计时就要用涡轴9发动机,但后来决定选用加拿大发动机,比涡轴9发动机的功率大30%,等设计成型后,美国开始压加拿大禁运,结果又得换回涡轴9,导致功重比偏低,如果按照原计划功重比肯定超过0.3了。涡轴9是一款很优秀的发动机,还是完全自主设计,只不过现在用在武直10身上是小马拉大车。

      印度HAL的北极星直升机也碰到同样的问题,原来打算选用英美发动机,功重比可以达到0.35以上,结果因为核试验被禁运,被迫采用法国发动机,功重比降到0.3以下,近年来又在换装法国更大功率的发动机恢复功重比--这就是为什么印度甘心让俄法两国薅羊毛,没办法,英美不可靠,印度有惨痛的教训。当然,再先进的设计放在HAL手里都完蛋,厄瓜多尔是热带高原国家,所以印度的设计比较适合这里,于是进口了7架北极星,摔的摔坏的坏,才五年全都不能飞了。

      中国新设计的直升机,如果不出意外,功重比都在0.3以上。现在差在涡轴发动机上面了,急需的是1300千瓦左右的发动机,给7吨级直升机用(武直10换发和海军的直15),而且7吨级直升机民用/警用都很广泛,1800千瓦发动机给10吨级的直20,5000千瓦发动机给重型直升机使用。涡轴发动机相比战斗机发动机来说比较简单,涡轴的核心机如果变成喷气发动机,大概的换算就是1兆瓦相当于1吨推力,2000千瓦其实才相当于2吨推力,太行都是十几吨推力,以前中国涡轴落后只是因为不重视,稍微重视一点,比如1000千瓦的涡轴9,比太行顺利多了。

      直升机跟喷气式飞机还有个区别,就是要有齿轮减速器,这活中国是哈尔滨东安在做,跟意大利合作。对于重型直升机用两台5000千瓦发动机,主减速器需要传递上万千瓦的功率。话说普惠前几年民用客机发动机被罗罗和GE打得很惨,甚至有猜想普惠会彻底退出民用市场,或者普惠自己干脆被卖掉。普惠给F35B垂直起降飞机做发动机,为了驱动那个垂直起降风扇,开发了大功率齿轮传动。理论上客机发动机想省油,需要各部分转速都不同,实际中做不到,一般只有两个转速,低压部分一个转速,高压部分一个转速,叫双转子。罗罗70年代搞了个三转子发动机,比双转子复杂多了,直接把罗罗搞破产了,被迫国有化,把汽车部门劳斯莱斯卖掉,但罗罗搞出来的三转子发动机相当省油,罗罗后来靠这招过了40年的好日子。除了用多个转子,更直接的想法就是齿轮变速,但大功率传动齿轮一直是个问题,所以只用在小型发动机上面。现在普惠给F35B做出大功率传动齿轮,就给用在客机发动机上面了,一下子省油15%,GE和罗罗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中国想发展新一代客机发动机,必须搞定这个大功率齿轮传动,汶川地震表明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很大,正好用重直来带动大功率传动齿轮的发展,这上面俄罗斯经验丰富,50年代开发的Tu95的NK12发动机就用了上万千瓦的减速器,直升机减速器也早就超过上万千瓦,所以要跟俄罗斯合作,但毛子也不傻,这技术肯定不能轻易给。

      通宝推:盲人摸象,阴霾信仰,威武,my8883,蓝鸟,独草,mezhan,浣花岛主,唐家山,adrupal,李逍遥,故乡在喀什,领班军机,老老狐狸,豹子头,回旋镖,乌江亭长,
      • 家园 貌似中俄就重型直升机合作涉及到的核心技术达成一致

        中航工业:中俄对重型直升机合作核心技术形成一致意见就是不知道大毛提出那些条件?我们的优势是机体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螺旋桨页这块是领先大毛的 。航电这块我们也有优势,不知道大毛自己的涡轴发动机弄得怎样了。不过大毛在系统集成这块(或者叫系统整合)绝对是要领先我们的。

        希望大毛能更切实地看待这次合作,除了自身也有发动机需求外,各种研发,测试,基础建设需要的资金靠他自己是无法解决的。

      • 家园 写这么长啊,辛苦了,送朵花慰问一下

        想想自己净跟人吵架了(虽然我觉得自己是对的),几乎没有什么技术贴,难怪没人待见。

      • 家园 涡轴6C海平面标准状态下发动机起飞功率可达到1300kW

        中国新设计的直升机,如果不出意外,功重比都在0.3以上。现在差在涡轴发动机上面了,急需的是1300千瓦左右的发动机

        如果不出意外,直18和现在的试飞中的直20用的应该就是涡轴6C。这个东西在国产直升机产业中的地位,大概就相当于涡扇18之于大型运输机——虽不完美,但足够堪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齿轮传动没那么牛吧

        罗罗和GE 的新发也不差, 737Max 和320Neo 也有非齿轮发动机的选择。而且齿轮驱动好像还没大发(印象?)。

        俄国的直升机减速器似乎特别重, 手里一本小册子上米6的主减速器有7000磅重。。。搞得米6比超级种马重很多却有相同载荷量。

        • 家园 GE新一代发动机不顺利

          按照GE的说法,普惠的齿轮风扇发动机GTF号称省油15%,其中来自齿轮的5%,剩下10%来自传统技术的发展,所以GE在传统技术上努努力,能达到GTF同一水平。不过GE的新一代Leap发动机的油耗据说现在离GTF仍差了3-5%,看起来就差在齿轮上了,传统技术普惠和GE应该差不了太远。而且齿轮传动是新生事物,提升空间更大,普惠说GTF的油耗很快再能降低3%,GE看起来很难追上GTF了,不过对于GTF,最大的变数是齿轮传动会不会出毛病,要是GTF出了大事故就完蛋了。

          齿轮传动现在没大发,但罗罗新一代大发要用齿轮传动,罗罗缺乏齿轮技术,跟德国利勃海尔一块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