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SMART原则在辅导孩子学习中的应用 -- 王小棉她妈

共:💬39 🌺3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下页
        • 家园 谢谢你的指导,我这就去做。
          • 家园 这个办法里面记得要坚决执行的一条

            就是在做卷子要求满分的时候,前面的会做了也必须都再做一遍正确的完整的答案,一般来说不能因为会了就省略。

            这个家长要把这个看似不科学的办法坚持下来。不要让孩子自己掌握,数学差等生坚持这个开始的时候太难,做过三张卷子就好了。

            这个硬性要求是因为你一旦松懈,孩子就会把本来没有彻底掌握的题目当成彻底掌握的省略掉了,再一个,前面答题很多,头脑处于思维疲倦状态后面还能够顺利解答出来才是真正的熟练掌握。拿过来就答大脑正处于兴奋状态这个不是模拟考试时候的大脑思维状态。

            通宝推:晨翼,
    • 家园 我的孩子长大了,我也基本上认同了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真的是没错。想改变是没有什么可能的

    • 家园 补充说明棉学华罗庚数学的一些经验

      我家棉在5岁左右开始华罗庚数学学习,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顺序下来。现在上到小学三年级了,下学期才能开始第四册,所以学的不算快。有些书连续学了两遍,这遍会了,下一遍又不会了。比如第一册,第三册都学了两遍。

      —学过的东西会了又不会了是符合小孩子的思维心理的,这个是正常的。

      她的华罗庚数学是自学的。自学方法:先看例题,照着例题把书上“做一做”做下来,然后是章节练习题,最后是单元小结题,做了几遍还不会是很正常的。我们的办法就是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答案对了,就过了。答案错了还没验算出来,那就对应去抄相应的例题,抄完会做了就完了。下一遍假设类似的题又做错了,那就再抄,如此循环。

      中间我们和她见说清楚规则,她错了我们也不骂,按规则办就是了。

      到现在棉棉做完题自己马上验算。验算完才拿给我们检查。

      因为我们的理由很简单,你不验算就拿给我们,是浪费我们的时间,是在给我们添麻烦,这是不对的。

      我一直告诉她有礼貌的最低要求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最好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她也认为我说得对,所以我们俩这些年和谐相处。

      说个好玩的:我教她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果导致我骂她的时候,她直接提醒我:妈妈,要文明和谐!要友善!

      通宝推:独草,盲人摸象,
    • 家园 棉妈的智慧太多了

      随手一篇小文,哗哗往外淌智慧。

    • 家园 我觉得抄例题这个也不明确

      抄怎么抄?机械的抄?连问题到解题步骤一起抄?抄几遍?

      抄一遍好像不太管用,抄好几遍似乎效率不高

      数学不是还要理解了才行吗?光抄有效果吗?

      • 家园 就是抄,连题目和解题步骤一个字不能少!

        我家棉棉是抄一到两遍,我当年考注会的时候,抄题3遍以上的很正常。

        一般来说,抄题是挺慢的,但是扎实。小棉也嫌慢,被我镇压了几次,现在已经不反对了,因为她也发现抄例题让心静下来,理解更透彻。至于您说的是否是机械地抄,最开始您只能要求机械地抄,不着急,慢慢抄的过程中她自己会思考的,也就理解了。

        我当年考注会就是这样做的,学不进去的时候就抄题也不动脑,抄着抄着心境好了,自然就进入学习状态了。

        聪明人用笨功夫才会有所作为!抄题也会锻炼孩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学习内容!

        按我的经验,例题要抄到看见题目能自动写出标准答案才算过关。但是这个需要时间长,所以小学可以适当放宽,培养思维速度,但是到了初中以后数学物理化学必须做到这个才行,否则就是我说的,一看就会,做题就错。

        还有一个就是我说的是抄例题。例题一般都很经典,紧扣原理。量不是很大的,熟练掌握其他类似的题目一看就会了。其他题目我不要求棉棉写算式,只要会做写出答案就行了,但是有些我会问她口述解题步骤。这样综合算下来,效率并不低,效果还要更好。这个仅针对华罗庚数学,其他的学科以后碰到具体问题再研究怎样解决。

        新问题总会出现,一劳永逸的法子是没有的。

        不会做就抄例题是个原则,针对不同的人效果也不会完全一样,肯定需要修正的。

        已经熟练掌握的题目就不需要这么做了。

        通宝推:strain2,辣椒,林风清逸,盲人摸象,晨翼,未知如之何,蓝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