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老兵岁月(一) -- 老顽童

共:💬100 🌺136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卅三)

      十、波折的地方工作

      4、四清运动

      1966年春节刚过,漳州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由省、地、市三级组成工作队进入单位,老许当经理的漳州华侨物资供应分公司的工作队队长是省外贸公司的科长,还有一位省厅副厅长来蹲点。

      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文件听报告,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学习开头是每天晚上学两个小时,随着运动的深入,每周再抽2—3个下午学习。

      第二阶段主要是揭发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还有其他个人的劣行劣踪。

      第三阶段是人人过关,个人在大会上作检查,接受他人面对面的提意见,和背靠背的揭发。

      运动一开始,工作队就要求老许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深刻检查,以取得群众的谅解。

      老许政治上紧跟组织,经济上遵规遵矩,行事正派,所以心地坦然。在大会上作了检查后,作为单位的一把手,群众虽提了不少意见,但都不涉及大是大非和“四不清”问题。老许再作了第二次检查后就顺利通关“下楼”。成了财贸系统内第一个“下楼”参加“三结合”的一把手。

      虽回到了公司领导岗位,但老许的工作主要是抓业务,之后的“四清运动”还是由工作队负责,如外调(调查每个人的历史轨迹)、退赔等。

      老许在“四清运动”中坦然过关了,可一个更大的关卡紧跟在后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风暴来袭。

      关键词(Tags): #四清运动#工作队#揭发#检查#下楼通宝推:桥上,敲门,迷惑不解,渔儿漂漂,
      • 家园 记忆错误?

        四清我记得是64年,65年实际是文革的预备期了。

        • 家园 老兄说的没错

          但可能是分阶段,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系统开展的时间不同

          老许回忆录是写1966年春节后,我不好擅自前推

      • 家园 一写到六七十年代,那班马甲和幼幼就不来撑场了

        这就所谓的幻想与现实的区别吧。

        看现在的文学老喜欢穿越汉唐,就明白小孩子爱幻想,多逃避现实。残酷真实的历史往往没人关心,矫情浪漫的神剧则多群起追棒,人心浮躁,好争口舌,实事求是者甚少,望能多看楼主这样的好文。

    •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卅二)

      十、波折的地方工作

      3、计划商业(下)

      原先,各地区都有中百公司归属省中百公司条条管理,后又划属地区中百站块块管理,只在中百站设一业务指导科行使省公司的职责。

      1963年7月,省商业厅决定各地区恢复成立中百公司,调老周和老许去负责组建,老周为漳州中百分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老许为副书记兼人秘书科科长。分公司人员除原业务指导科外还要从中百站划入,办公场所和有关资产也要从地区中百站调划,如同后来的税务局分成国税、地税两局相似。

      由于地区中百站的负责人李书记心胸开阔,没有本位思想,对老许他们说,人员、资产,需要就提出来,都给。而老许认为财贸系统机构经常分分合合,现在分,说不定哪天又合了,所以分时要留有余地(老许可能没有想到多年后搞市场经济,这些计划经济下的商业单位分合不是事,而是消失)。之后的分家,排除了个别领导的挑拨,顺利进行。

      漳州中百分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按省下达的物资供应计划,把纺织品包括棉花、棉布、布票,和工业品、文化用品划拨到各县百货公司,听取各县对物质分配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监督各县有无搞商品搭配销售,有无把供应区内的紧俏商品拿到区外去搞协作。

      1965年6月,上级又将老许调回漳州华侨物资供应分公司任经理,并决定老许可列席漳州市委(处级单位)常委会。

      老许上任之后逐渐扩大商店的物资供应范围,如副食品部除糖烟酒和干果外,还供应生猪肉,并建立糕饼厂(前店后厂),超额完成了侨汇券的回笼任务。

      老许到位后,根据上级要求开设了漳州劳动保护用品供应商店(这与华侨物资风马牛不相及,但计划经济嘛,上级有指示你就要执行,上级说归哪个部门管就归哪个部门管),并与当地居委会联系,对有生活困难的侨属进行摸排站队,最终确定27户,并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把有劳动能力而生活贫困的侨属组织起来,生产劳动服装。

      老许除华侨物资计划商品供应外,还组织计划外紧俏商品免票供应群众,如花色好的棉布类、还有上海产的针织品、中华牙膏、上海香皂等,营业额逐月上升,即丰富了百姓的物质生活,也给单位增加了利润,多次受到上级商业部门和侨务局的表扬。

      老许一生经历丰富,至此,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大满贯。

      关键词(Tags): #中百公司#分家#物资调拨#列席#工农兵学商通宝推:青颍路,桥上,敲门,渔儿漂漂,
    •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卅一)

      十、波折的地方工作

      3、计划经济商业(上)

      地区地质队下马,1962年元旦后,老许做好了财产移交和人员安置后,因身体出了问题,经地委组织部批准在家休养。

      同年10月国庆节后,地委组织部领导找老许谈话,安排他到中百站工作,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不好,让他不当领导当中层干部(秘书科科长),这样可半工半休。老许同意了组织安排。

      到了中百站才知道,这中百站是地区(龙溪地区辖九县一市)直属财贸系统的一个好单位, 也是最大的一个单位。有多大?有10多个科室,2个批发部,8座仓库,几部汽车,人员一百多人。

      老许到中百站才满月,组织部门来调令,调老许去组建漳州华侨物质供应分公司。

      人民公社,反右,大跃进之后是三年饥荒(漳州称之为瓜菜代),在此期间,全社会的物质匮乏,造成华侨汇款回来,侨属有钱买不到东西,有的东西黑市有,但价格极高,为国外物价的数倍,很不合算,因而华侨纷纷改寄钱为寄食物、衣物。国家的重要外汇来源——侨汇断了,政府着急。

      经济形势好转了,国家就发行侨汇券(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外汇券),并专门组织货源供应侨属以回收侨汇券,华侨物质供应公司由此诞生。公司人员由地方政府管理,物质调配和账务业务由省里统一管理。

      一位姓周的同志和和老许一起负责漳州华侨物质供应分公司的组建,公司下设人秘科、业务科、财务科等科室,并开设漳州华侨商店(漳州人俗称华侨柜)。随后,地区下属各县也成立了华侨物质供应公司。

      公司一成立,老许就跑到省商业厅争取了2、5万元的开办费,购置机关办公桌椅和两个门市部的货架柜台等,年底前把门市装修一新,并将糖烟酒供应专柜和百货公司供应专柜接收到门市部,1963年元旦准时开业。

      侨汇物质供应是当时的政府部门的一项新任务,对老许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工作政策性强,影响大,因此老许与老周经常和地区侨务局、人民银行侨汇股进行讨论研究。并想方设法去多处争取货源来回笼侨汇券,努力的结果是每月回笼的侨汇券超过当月发行的30%,获得好评。

      关键词(Tags): #计划经济#商业#瓜菜代#侨汇券#回笼通宝推:渔儿漂漂,桥上,
      • 家园 华侨商店啊,多少人在门外巴巴地看着

        当年就是紧俏商品的代名词,什么东西都不要票,可是没有侨汇券连门都进不了。老许这是要走俏啦

    •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三十)

      十、波折的地方工作

      2、地质探矿

      和平年代与战争年代相比,写起来没那么有意思,喜欢看的人也不多,本想简略带过,再想,关键节点还是要写出来,让大家看看老兵的历史足迹,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气氛。

      1958年,当时的龙溪地区(现为漳州市),农业发达,工业薄弱,地质资料是一片空白。为了跟上超英赶美的大跃进的形势,地委和专署研究决定成立地区地质队,并任命刚从朝鲜转业回乡的营级干部老许为队长,并负责组建。

      老许首先充实专业技术力量,从外地调入一名探矿员,并向省人事局讨来3名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再从各县各部门抽调干部和转业干部,担任分队长、分队书记和队员,1959年厦门大学培训一年制的10多名学生又加入了队伍,龙溪地区地质队下属四个普查分队,一个物探分队和一个化验室。

      地质队的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是带着矿石样本到各县科普宣传,发动群众报矿。

      第二阶段是加强地质队建设,并组建各县地质队。

      第三阶段是在全地区开展地质普查。

      老许他们的努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前后有几万人报矿,发现了不少矿点,有石灰矿、铁矿、明矾矿、铅锌矿、铝土矿、钨矿、石墨矿、高岭土矿等等。但都因矿层薄,储量小,不宜开采,因此1962年初地委专员公署撤消了地区地质队。

      在地质队前后四年的工作中,老许印象深刻的有三件事:

      一是深山遇虎,有一回,老许带着几名地质队员去华安县深山里进行地质普查,安营扎寨在老百姓烧木炭的草棚,白天到附近的山上普查,有一天大家正艰难行走在半山腰,此地茅草茂密有一人多高,突然闻到一股怪腥味,这才发现距地质队员一百多米有老虎身影。

      地质队员们虽扛着一支步枪,但他们都不曾上过战场,见过阵式,立马慌了神。老许见状伸手将步枪抓过来,让队员先撤,自己监视着老虎断后,脱离险境。

      打过仗没打过仗,就是不一样。

      二是敢说真话,1958年开始,龙溪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刮起了浮夸风,放卫星,搞报喜。有个县地质队来报喜,说县里发现有六千万吨的铁砂矿,要求地委在该县建设大炼铁厂。

      老许在战场上冲杀过,也曾是一线的基层指挥员,知道战争年代谎报军情的后果是什么,导致指挥员误判是要血流成河的。

      整天在地质探矿第一线摸爬的老许,觉得这报喜水分也太大了,拦阻了这个县地质队向上报喜,不让放这颗卫星,并斥之:连当地山上的石头都加在一起都没那么多。

      1959年国庆后第二天,地区地质局的主要领导人暗中找了几个亲信党员和刚入党的新党员开会,布置反右倾,右倾分子就是老许。后来这位地区地质局的头组织了对老许的批判活动,重点批判老许反对三面红旗。

      把老许批判一通后不算完,还决定给他一个处分,讨论处分时没让老许参加会议,而老许是地直工交总支委员。在这得给不明就里的河友说明一下,地质局的党组织是党支部,老许当然是支部委员,而地质局支部之上是工交(工业交通)总支委,所以老许行政职务不高,但从党内职务看并不低。

      这个地质局的头是在党内搞阴谋,给党员处分也得给申辩的机会,况且老许还是总支委员。为什么?因为跟老许在工作上有过节?因为老许闪光的履历,因为老许出色的工作能力?因为老许认真的工作态度?因为老许在本地没有老首长,没有靠山?

      人心啊人心!

      地质局的处分决定上报后,可能工交总支也认为太过分了,不同意给老许处分,也没上报地委。

      三是坚持真理,浮夸风吹来,地委要大力发展工业,要大干快上。但龙溪地区缺煤,1960年,龙溪地委就与龙岩地委协商,将与龙溪地区南靖县毗邻有煤矿的龙岩地区的长塔大队,划归南靖县管辖,龙溪地区则每年代龙岩地区上缴二十万斤统购粮,龙岩不缺煤,龙溪不缺粮,成交。

      为了大战煤铁,地委任命老许为南靖片区总指挥,南靖县委副书记为副总指挥,并决定九个县各组建一个民工团到长塔挖煤大会战。当老许上任总指挥后,一个县的民工团已到现场。

      老许的地质队经实地勘察,发现长塔煤矿是一个小型的矿床,不适宜大兵团作战,且大量的民工的吃、住、烧问题难以解决。

      指挥部开了几次会议讨论,意见不一,对老许的提议,报地委建议撤消大兵团作战,只搞小型开采的意见,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还有人劝老许,你刚被批判,差一点受处分,就不要再提出反对大兵团作战了。老许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坚持真理,坚持原则。

      老许赶回漳州当晚向秦副专员汇报,秦副专员第二天与老许一起到现场察看,当场拍板停止大兵团作战,已进场的民工团立即返回。

      关键词(Tags): #地质探矿#老虎#浮夸风#处分#坚持真理通宝推:往往外,渔儿漂漂,桥上,迷惑不解,
    •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廾九)

      十、波折的地方工作

      1、回乡之路

      结束了人生黄金十五年的军旅生涯,许主任悻悻然转业了,他说:本不该转业。

      许主任,不,应是老许,怀揣二分部干部部的介绍信和自带密封档案,1958年5月5日离开朝鲜回国到辽宁军区办转业手续,然后回福建。

      当时的交通,特别是福建的交通根本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现在从辽宁沈阳到福建福州坐高铁一天应该就到了。而当时老许的旅程是:

      A、乘火车从沈阳到天津转车

      b、乘火车从天津到上海转车

      c、乘火车从上海到江西上饶

      d、乘汽车从上饶到福建南平

      e、乘船从南平到福州

      旅途花费了半个多月时间。

      6月中旬省人事局就工作安排去向征求老许的意见,两个地方,一是到三明市(当时正要建市,急需干部),还有就是省城福州市。老许归乡心切,要求回老家海澄县工作,组织同意了。

      到龙溪地区(现为漳州市)报到,地委和专署(现为市委和市政府)研究认为老许的爱人是朝鲜族,不懂本地话,到县里工作生活都会不方便,决定留老许在漳州工作。这的确是为老许考虑,如今漳州市区的工作语言一般是普通话,而县里(包括政府部门)的工作语言大多是闽南话。

      正逢大跃进,好钢用在刀刃上,组织决定老许去搞地质探矿。

      关键词(Tags): #转业#归乡#交通#工作安排#语言通宝推:渔儿漂漂,桥上,
      • 家园 廾的意思

        一直追着看,今天突然发现好像有问题。

        编号似乎应该用“廿”,二十的意思。

        特意查了一下这个“廾”字,通“拱”,双手捧物。

    •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廾八)

      九、朝鲜7年

      8、卸甲归国

      1958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1958年年底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当时许主任正在哈尔滨志愿军速成中学学习。

      4月,春意盎然之时,哈尔滨志愿军速成中学宣布撤消,学员一部分回原单位,一部分转业。按许主任的军衔(大尉)和年龄不属转业范围,他就回到了朝鲜志愿军二分部,

      回朝鲜后许主任发现单位情况有变,二分部排以上干部正在安排调回南京军区工作,由中南军区派干部接管二分部,而许主任因为在校学习不在册,就不能换班,也就是说整个大站的军官只有许主任一人留驻。许主任有点背,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遇上。

      前线部队采取轮换制,各国军队皆然,一则,避免前线部队耗损太大,元气难复,或过于疲劳,影响士气。二则,有利于各部队检验实战系统,获取战斗经验,提高全军的战斗力。志愿军也不例外(如许主任原来的老部队33师,1952年11月入朝作战,1954年9月轮换回国),志愿军前线后勤部队也不例外。

      1954年,为了加强后勤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二分部成立军官教导队,11月调许主任到军官教导队一中队任中队长,而12月份整个八大站仓库人员全部调回福建。许主任错失了这次轮换机会,还是调回老家福建的机会,太可惜了。正因为错失了这次轮换,许主任才在朝鲜待了七年之久,当年入过朝的志愿军不少,但有象许主任那样在朝鲜待了那么久的人极少。可惜是可惜,但不能因此影响情绪,回站后许主任又一头扎进工作里。

      扎进工作里的许主任感觉与以往大不一样,轮换后人事一新,新的领导,新的同事,新的部下,而他们原先是一个系统的,许主任感到自己似乎进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想起老战友,看着眼前再熟悉不过的库区,正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许主任不计较,凭着精干的业务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还有与人为善天性,在新环境中渐渐站住了脚。

      现在又要和整个大站一个都不认识的新军官打交道,开头工作是相当难以开展的,想想当年磨合期的艰难,时常的无力感和挫折感。许主任不愿再经受一次,就没去站里报到,要求转业。

      许主任内心是不愿离开部队的,但当时他认为只有组织定下的两条路可走,留在站里工作或转业。老实本分的他想都没想到有第三条路,比如找一下老首长,调动工作。其实这是可行的,象许主任这样表现和经历的青年军官必竟不多,老首长是不会轻易放这样的军官离队的。而新任首长,一是不了解,二是没有这份情。

      4月底,组织上的转业批准下来了,在离开朝鲜前,许主任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告别老首长、老战友,二是瞻仰志愿军烈士陵园。

      先到志愿军后勤部和志愿军司令部去见老战友、老首长,彼此多年工作在一起,又几年没见了,现乍见又要分别,心情难以平静。他们白天要工作,只好在晚上和许主任叙谈,回忆过去,畅想未来,相互勉励。说到彼此这一分别,天南海北,别时容易相见难…… 谈着谈着,伤感来袭,谈着谈着,晨曦映窗。

      朝鲜的志愿军烈士陵园有上百个,许主任选择去了志愿军总政治部附近的一个烈士陵园,里面安葬了几百位志愿军烈士,毛岸英也是其中的一位。即将回国的许主任静静地伫立在烈士墓前,十五年的军旅生涯的画面一幅幅在脑海里闪过,牺牲的战友的形象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慢慢地泪水模糊了双眼。

      1958年5月5日上午8时56分,许主任登上开往丹东的志愿军专列徐徐离开阳德车站,于当天下午经新义州口岸出境,结束了在朝鲜的七年志愿军生涯,回到了祖国。

      关键词(Tags): #卸甲归国#轮换#磨合#老首长#烈士陵园通宝推:青颍路,渔儿漂漂,桥上,
    •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廾七)

      九、朝鲜7年

      7,喜结良缘

      停战了,没那么紧张了,志愿军后勤部就安排后勤干部分批到后勤医院检查身体,有病治病,没病则作短期休养,许主任也去作了休养员,认识了医院院长。

      院长见这位年青干部英俊利索,业务小有名气,文笔也不错,还是志愿军《前线后勤报》的通讯员,休养期间还写了篇通讯表扬医院口腔科的同志,上了报,让整个医院对许休养员都敬佩不已。这么好的同志居然还是光棍,院长同志要管一管了。

      院长有心干涉,咱医院别的没有,女护士不缺。许主任,下午有没空?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1955年7月,在食堂办了3席酒,大站政委当证婚人,许主任和后勤医院的一位朝鲜族姑娘结成夫妻。时光飞逝,迄今已过钻石婚,重孙绕膝,其乐融融。

      关键词(Tags): #喜结良缘#休养#通讯员#女护士#朝鲜族姑娘通宝推:胡一刀,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