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读史疑问请教方家 -- lilly

共:💬20 🌺7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讨论】读史疑问请教方家

    好读三国,但水平不足,经常读不懂。在此请教方家,万望不吝赐教。欢迎讨论。

    (一)改名

    三国时代,我知道的改名者,大致有几种情况。

    一,避长辈、上司、位尊者讳。例如邓艾,十二自改名邓范字士则,因宗族有同名者,改名为邓艾字士载。孟达,字子敬,避刘备叔父讳,改名子度。还有东吴两人,互相避讳改名,具体我记不清了。

    二,长辈、上司为其改名。例如射援祖上姓谢名服,出征打仗前皇帝以为非令名也,也就是不好听(还没出征就向敌人谢罪屈服),改姓为射。这是改姓,不是改名,也归在一处。

    三,自小养于外祖家、舅家,跟人家姓,长大后恢复本姓。例如王平,养于外家,姓何,后复本姓王。例如马忠,养于外家,姓狐名笃,后复本姓,改名为忠。

    四,自愿改名。例如上面的邓艾,因见前辈宿儒之碑而改名邓范。又如李严,改名李平。

    其余例子容我慢慢补充。我的问题是:

    李严。建兴八年,诸葛亮将李严自江州调往汉中,以中都护署府事。李严改名李平。以李严的年纪和身份地位,甚至连儿子都已身居高位,他为什么改名?

    王平。他是什么时候复姓王的?<汉晋春秋>说,司马懿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魏延传>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卒,魏延杨仪相攻,杨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延军皆散。<王平传>说,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因此这个何平应该就是王平。那么,建兴六年出任马谡副手的时候他是叫王平还是何平?他是什么时候改名王平的,督汉中前后吗?那是他仕途的顶点,同样位高权重,他又为什么改名?

    • 家园 这个问题我也可以回答一下。

      李严改名的原因很可能是避讳,参考此例:达本字子敬,避先主叔父敬,改之。

      李严原来虽和诸葛亮有官位高下之分,但归根结底份属同僚,所以不必讳。但他署丞相府事之后,就算是诸葛亮的僚属了,因此有必要对诸葛亮进行避讳。至于诸葛亮的什么亲戚讳严,史书无载。

      我这不是绝对能肯定的答案,但从记载将改名与署府事联系起来来看,我认为这是有相当可能的一个解答。

      王平改名的时间,您的猜想方向是有道理的,当然具体时间不好确定。原因就是位高权重后,想要回归本姓,光宗耀祖了。从马忠的记载来看,也能看出他是发达之后才改回本姓的(他以县长身份面见刘备的时候还是叫狐笃)。

      中国古代特重宗法制度,同宗过继和异姓过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事,按明清法律,擅自以异姓过继是要入刑的。三国时期律例不明,但从朱治想过继外甥需要报孙策批准一事看,应该有类似的禁忌。而如诸葛亮过继侄子,则不需报批,因为技术上讲,这是诸葛家的家事。

      朱治在孙吴位高权重,但他过继来的儿子朱然在朱治死后就要求过回归本姓姓施,但孙权未准,到朱然的儿子朱绩一代,最终还是改回了施绩。古人宗法观念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顺带一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曹操本姓夏侯一说是不太相信的。

      • 家园 大约与“严君”之称有关

        严君有父母或者父亲的意思。

        同时最早的丞相樗里疾号严君,人称严君疾,有可能因此赋予了丞相一职严君的别称。

        《后汉书·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人也。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

        西晋·潘尼《乘舆箴》:“国事明王,家奉严君。”

        州郡长官称使君,那么丞相也当有称呼,大约是有联系的。所以有可能是避讳官称。这大约属于双方表示善意的一种行为。

        =======

        在网上新看到一点相关的东西,东汉末年,有特殊关系的长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被当作父亲看待的。

        后汉书荀爽传:党禁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及逢卒,爽制服三年,当世往往化以为俗

        这里荀爽是将袁逢视同父辈的。而严君是指称的父亲。这个党禁解,时间是黄巾大起义的时候,可以说已经进入汉末三国时代了。所以在两汉历史上,“严君”大概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流行(我没找资料,所以先放着,大概有相反的资料。以后等我惹了人别人想喷我的时候大概会帮我找出来,我就不费这个劲了),到了汉末党禁和党禁解禁这个特殊的转折环境下,才开始成为官场新风尚,所以历史上记载不是很多。联想到吕布有三姓家奴的恶名,历史上也的确这样父事长官,所以大概汉末三国曾经流行过这样的风气(吕布作为边鄙人士有可能对此掌握得不是很圆融)。

        古人称呼名字,地位相近的时候称某某君是常见的事情,那么李严就可以被称呼为“严君”。这在他做州郡长官时还无所谓,因为平时他当家作主,一般人也很难这样称呼他,下属称呼他一般也就是使君之类。但是到了诸葛亮安排他“署府事”的时候,诸葛亮称呼他就比较麻烦……你总不能让整天打交道汇报工作的上级管你叫爸爸……所以李严改名李平,是一种比较合理的举动。

        其实,平这个名字有个问题。平有很多含义,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很不利的含义就是他自己与诸葛亮是持平的。这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不驯的态度。辅政大臣分属不同集团,之间通常是有争夺的,这个时候讲平起平坐,未免过于疏离。过后不久二人矛盾迅速爆发,大约他们之间的敌意已经很重了。政治人物之间的敌意和私谊关系不大,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关系极大。李严怎么改名都不会改善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但是改成平这个名字来昭示这一点,就未免不必要。

        要我说,李严还不如直接改名叫惠,用刘备陵墓惠陵的名字来命名,又忠心又大气,而且狐假虎威,借着刘备的威风,实际上还是爸爸,能把所有的政治对手都给闷死。

        通宝推:lilly,
    • 家园 删除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投奔荆州的第二年,刘备在博望击败夏侯惇。据百度说,博望坡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博望镇,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我看地图,惊讶地发现博望镇位于南阳市宛城区东北方向。换句话说,如果刘备在这里迎击夏侯,那么身后的宛城必须在刘表控制下。我不记得张绣在宛城投降曹操后,宛城曾经易手。难道说张绣是带人不带地投降的?而且刘备后来为什么驻扎在宛城以南的新野,而不在更大的宛城或者地形更险要的方城一带?还有,看地形图,博望一带比较平坦,顶多略有起伏而已。北距伏牛山余脉大约十多公里,南面约五六公里处有个小包,估计是个小土丘或者丘陵什么的。但远远够不上地势险要或者兵家必争。东北方向的方城扼守所谓方城夏道,说兵家必争还差不多。

      请方家赐教。谁去过博望实地?

      • 删除
        家园 想删没删掉,自问自答

        读书不仔细,自己罚站一分钟。《李典传》里说,刘备向北打到叶县,也就是说已经越过方城。烧屯伪遁后退至博望设伏。那么他一定已经控制了宛城。至于博望附近地形,虽然可能起伏不大,但有树林草丛一类自然掩蔽物。至于后来为什么刘备驻军在新野,仍然不解。

        • 家园 此事可以参考皖城。

          宛城,皖城,读音一样(宛城中宛的古音应该是yuan阴平声)。

          按江表传,建安五年孙权:

          举兵攻术于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于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

          可见皖城确实被孙权打下来了,打得很彻底。查考后面史书,不仅曹操方没有夺还记录,而且孙权方还任命了庐江太守(皖城是庐江郡治)。

          然后有这么个事:

          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可见庐江一带实际上还是曹操控制,甚至曹操的人口迁徙政策引发骚乱之后,皖城仍然还是曹操管下。孙权的庐江太守孙韶,他一直驻扎在吴郡的京口。

          那怎么办,再打呗。

          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

          可见皖城又一次结结实实地被孙吴打下来了,孙权又任命了庐江太守,先是吕蒙,后是徐盛。但是其实还有问题,吕蒙和徐盛任职期间都参加过千里之外的军事活动。

          而且广为人知的是,曹魏东部边防重心在合肥,不在皖城。

          皖城实际是战略缓冲地带,曹操对前线地区“征令内移”就是这个目的,同理宛城也是。张绣投曹之后,当地军事力量是接近真空的,因此刘备能轻易越过宛城进行军事活动。曹操不在此布置重军,是为了防止刺激刘表;刘表让刘备驻新野,自然也是为了防止刺激曹操。刘表其人无心进取,曹操当时未暇南顾,一时就形成了这么个局势。

    • 家园 (二)李异

      一,蜀将李异。

      (1) 赵韪起兵反叛刘璋,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

      (2) 张松说刘璋请刘备入蜀时说: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

      二,吴将李异,曾参与猇亭之战。

      (1) <先主传>,接战之初,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

      刘备自猇亭败归秭归,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

      (2) <陆逊传>,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

      我的问题:吴蜀李异是一个人还是重名?是一个人的可能不是没有,刘璋部将甘宁、沈弥、娄发反叛投荆州,最后入吴。李异或许走了同样的路。谁能帮助证实或证伪?

    • 家园 我补充一例

      摘自网络

      ☆〖提问二〗:有的地方叫他“陆逊”,有的地方叫他“陆议”?陆议为什么会更名为陆逊?

      ★【回答二】:

      根据《陆逊传》的说法,陆逊原来的姓名是“陆议”。在《三国志》的其它纪、传中,在写到陆逊时,确实有多处是用“陆议”这个姓名①。所以“陆逊”、“陆议”是指同一人物,即陆伯言。

      那么陆议又为什么要更名为陆逊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简单的说就是不知道。在这里,只得将后人的几种猜想罗列一下。

      原因一:因人生信仰,取谦逊之意。

      原因二:因孙权对陆逊的欣赏,赐“逊”字。或者因孙权想和解一下孙、陆两家。

      原因三:因陆逊想和解一下孙、陆两家,于是更名为“逊”。

      原因四:因孙尚香出嫁,或者逝世。

      原因五:因孙权想表明陆逊是孙家女婿这个身份。

      原因六:因陆逊之子陆延的出生或者早夭。

      原因七:因陆逊之子陆抗的出生。

      原因八:因陆孙氏逝世。(孙策之女,陆抗之母。其生卒年不详。)

      原因九:因孙权与陆逊在太子问题上的冲突,陆逊逝世后,孙权赐“逊”字,讽刺之意②。

      虽然这些说法各有道理,都可以自圆其说,但是,毕竟仅仅是后人的猜想。在没有进一步证据的情况下,“陆议为什么会更名为陆逊?”此问已成历史迷团。

      注解:

      ①本名议,【《魏志·明纪》太和二年、青龙二年皆书“陆议”,《蜀志·先主传》、《黄权传》亦书“陆议”。】世江东大族。

      ②《吴书》作“逊”,《蜀书》、《魏书》、《傅子》、《宋书》皆作“议”。而何时、何地、因何更名为“逊”,均只字不提。《先主传》中,公元222年,陆逊名为陆议。《明帝纪》中,公元234年,陆逊名为陆议。《吴书》中,始终只称陆逊。只《吴主传》裴注有“傅子曰: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仇,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闲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故陆逊何时改名(或生前未曾改名),未能以《蜀书》、《魏书》中何时见陆议为据。或议生前,未用“逊”名,逝后孙权赐之。是时,陈寿写《三国志》,有魏王沈《魏书》、吴韦昭《吴书》,可作参考。魏、蜀闻名皆议,则记议。而吴一方,因帝“赐”名,修订为逊。陈寿《陆逊传》参照韦昭,始终称逊。

      陆逊比你上述两人地位更高.....但是史书也没有说明他什么时候、为什么改名的,而且在魏国和蜀国材料中,多半还叫他陆议

      通宝推:林风清逸,桥上,
      • 家园 关于陆逊改名我说说看法。

        环宇先生引用这个……孙陆矛盾甚至孙尚香都出来了,有点近于宫斗剧

        这件事确实线索很少,因此只能先从确定的部分开始分析,最后再加以揣测。

        能100%确定的是,陆逊不是恶名。证据是他孙子陆机写的辩亡论。辩亡论提到陆逊的时候,均称陆公,这是避祖讳,理所当然的。但辩亡论不避“议”字,如这句:“天子总群议而咨之大司马陆公(这个陆公倒不是他祖父陆逊,是他父亲陆抗)”。可见,陆议改名为陆逊,是陆机,或推而广之言陆家所认可的。既然能认可,那么肯定能确定这不是恶名,是时三分已归于一统,因此不会有慑于孙吴政权的压力(如果说陆逊这名是司马氏给改的未免过于离奇)。

        从这个材料也可推测极大可能是陆议生前自己改名为陆逊,而不是死后孙权给改的。

        然后是陆逊、陆议两名的记载,很明显,当时是陆议的名字比较通用,而后世则是陆逊更为知名。这个情况,提示了陆议改名为陆逊,应该是比较晚的。

        环宇先生的这个引用里,《魏书》均作陆议这一说法不确,魏书满宠传记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吴将陆逊向庐江”;魏书王基传记载王基的策论提到“今陆逊等已死”。因此不好单以魏书判定时间顺序,大概魏国官方舆论一直是叫陆议,而扬州前线(满宠当时都督扬州诸军事,王基时任扬州安丰太守)的信息有所更新。

        吴书也不是均作陆逊,周鲂传中就有“陆议、潘璋等讨梅敷”的记载。值得注意的是,周鲂传这个记载,引自周鲂写给曹休的诈降书信,因此可以视为当时的实际情况(当然周鲂为了照顾曹休信息落后仍用旧名的可能不是没有,不过过于面面俱到也没法往下说了)。换句话说,石亭之战的公元228年,陆议还没有改名。

        两相对照,可以推出陆议是在公元228年到232年之间更名的。

        那么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认为陆议改名的理由在这里:

        嘉禾元年,公车征瑁,拜议郎、选曹尚书。

        嘉禾元年(公元232年),陆议的弟弟陆瑁被征拜为“议”郎。作为兄弟是不必避讳,但二者的晚辈面对这种情况难免遇到许多尴尬。让陆瑁不要做这个官?当哥哥不是这种当法。更改一下国家官制?恐怕也有点小题大作。相比之下,陆议改个名是最简捷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答案不涉宫斗,不含阴谋,不够刺激。不过,刺激的阴谋宫斗哪能随处可见呢。

      • 家园 补充得好

        陆逊陆议的问题我也困惑久矣。只是我从没想到是改名。因为三国志里改名者都有明确记载,但从没有任何陆逊改名的记载。所以我一直猜想是作者为了避讳。就像蜀汉吴懿被写成吴壹。不过我不明白到底是避谁的讳。

        • 家园 吴懿....这个你都忘了

          陈寿是 晋 平阳侯相 吧,敢犯 宣文皇帝 司马懿 的避讳么

          • 家园 没说清楚

            抱歉,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说,我猜想陆逊被写成陆议是避某人的讳,就好像吴懿被写成吴壹是避司马懿的讳,只是我不知道逊字是冲了谁的名讳。

      • 家园 岔一下话题,

        昨天给女儿提问通假字,女儿忽然问,是不是作者本来写错了,后人硬给安个通假字?

        我觉得不排除这种可能,比如,古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用哪个字的标准,后来统一了,例:诎通屈,衡通横。

      • 家园 议和伯言是不是相通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