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送报纸 -- 夜如何其

共:💬56 🌺274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送报纸

    小的时候,有个歌《卖报郎》,聂耳作曲。

    有个电影,重庆时期卖新华报的,演员都是成人扮的。

    挺好听,挺好看。

    年轻一点的同学可能就得瞠目结舌了。

    不小心透漏年龄了,也不在乎了,咱眼都开始花了,属于中老年。

    孩子吗,别说瞪眼了,就连汉字都不认识了。

    一天他回来,说好羡慕别人会中文啊。

    我给他说不用在意,学语言,说最难,你会说汉语,要学很容易,汉语就一千五百字,真想学,三个月读报纸没问题。

    真的吗?

    真的!

    接着,就来电话了。

    老婆问过的,本地送广告插页的来电话了,来签合同。

    本地小孩们有一种挣钱方法,送报纸,送广告插页。

    儿子想钱想疯了,终于夏天捞到机会送了,这与他有个朋友一起干也有关系,也离我们家比较近,算一个街区。

    星期三起床,几摞塑料袋的免费报纸丢在前园草地上。

    于是就出发送去了,一个送左边,一个送右边。

    有些家庭拒绝垃圾邮件,不能送,只能按目录送。

    在目录上,但要是人家门口写着拒绝,也不能送,记下来,给报社分发处报告。

    第一周剩下五六份,第二周就立刻减少,一份不剩了。

    每送一家,酬劳十六仙,相当于人民币八毛。总共一百冒头。

    第一周不熟悉,花了两个多小时,大人还得陪着。孩子气的不行,嫌钱少,活累。

    第二周一个半。

    第三周还是一个半,不过加送一本杂志,30仙一本。

    第四周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干完了。这工资相当于8刀多一点,一个小时。

    送报这事挺好的,明白道理多了,至少不再只逮着爸爸妈妈这对冤大头挣钱了。

    应该说比较运气,孩子也大了,也是夏天。

    以前我们朋友家孩子冬天送,爸爸得开着车,一直跟到底。

    街区也不远,开车那位为了满足孩子挣钱欲望,得开十几公里跑到别的街区去送。

    报酬第一周一过,就到账户了,及时兑现,这是保持孩子们的积极性。

    以后两周一次结算。他和朋友平分。

    过了十四岁后,可省心多了。他也不用花钱上夏令营了。而且还能去夏令营,学习领导艺术。

    嗯,嗯,我承认我虚荣!

    就是给人家当碎催,不要钱白干活。挣服务小时数,这是未来高中的要求。

    啊哈!

    马上开学,我们宝贝是个高中生了!

    备注:本地初中两年!九年级即为高中开始。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史文恭,关中农民,宏寺,老树,图灵,西安笨老虎,陈王奋起,脊梁硬,mezhan,
    • 家园 那个电影叫《报童》

      我看过背景是皖南事变,周副主席带领报童冲破特务阻挠,上街卖报。

      • 家园 四川话:卖报、卖报、卖中央日报。
        • 家园 新华扫荡中央日报

          这是新华日报报童的叫卖声,反过来是卖《中央日报》的流浪儿“蛐蛐”的叫卖声,不过后来蛐蛐反正了。

          这里有剧照

          1979年电影《报童》钱江导演_芳华越_新浪博客

          外链出处

          贴张剧照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高中几年?小学呢?我总觉得以前的5+3+2学制挺好的!
    • 家园 瞧你们亲历亲为这么苦逼,为什么不送回来?

      你们在外面 孩子居然连中文都不行了 送报纸还凑合 这爱党爱国教育怎么弄

      后继无人嘛

      送回来学校抓 从小就抓

      点看全图

      老师在微信群里写了一句 如果看完写观后感的话 给于孩子成长手册增加100-200的学分

      昨天看了点 说长征领导每天只吃一颗黄豆

      我和我女儿一起看的 最后观后感还是我帮她写的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 好好学习 将来用所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 以告慰先烈之灵

      • 家园 借你的帖子抱怨一两句

        至少在深圳,没有国内户口的,很难找到小学的学位,如果是好一点的小学,没有深圳户口,更难。别说公办的小学,民办的二流小学都很难进。

        其他城市不知道怎样,前几天跟一个沈阳移民澳洲的聊天,他们的孩子也是澳洲出生,没有沈阳户口,想过海归,也是孩子读不了好一点的初中而放弃,他们托关系问过出入境管理处,有一个招数是把小孩寄养到一个朋友处,要签一些文件,然后才能上户口,操作起来挺麻烦的。

        这个招数,前几年也有人教过我,老婆不愿意,结果回流澳洲。

        所以,就不要问为啥不送小孩回国读书了。。。。

        • 家园 回去也跟不上啊,哪里黄土不埋人,

          我们也算是给民族开支散叶啊!国内那么多人分那么有限的资源,我们就别抢了,我觉得有能力的都出来好,就跟以前的大家庭,也是最野的孩子远走高飞,给家族在不同 的地方留个根嘛。

          通宝推:kiyohide,纳米小洞儿,金台夕照,
        • 家园 深圳不行,上海可以借读

          就是没有正式学籍,但参加所有的考试,每个学期赞助几千块钱。我儿子他们班就好几个借读的外籍学生。

          深圳人口一千多万将近2千万,户籍人口才300万,学校数量严重失配,入学到了变态的程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