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要不要重走集体化的光明老路——塘约道路在人大会议中心引发 -- 俺老孫

共:💬80 🌺729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改了

      改克改了改了

    • 家园 不宜高兴太早

      各位嘲笑小岗村的看官,有没有觉得这段话很熟悉?党国的文宣用语从那时起就没变过

      穷则思变,在上级党委支持下,村支部发动群众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全体村民自愿把承包地确权流转到新成立的合作社,进而做到“七权同确”,极大地巩固了集体所有制,全村重新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走集体化道路,短短两年时间,跃入小康村行列,变化和成效令人惊叹

      原来跟大寨一样,也是有上面拨给的炸药、化肥唉

      这个典型可能是你们用钱堆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估计会有。2015年,中央到县四级财政向农村的支农资金投入是3万亿以上,农村户籍人口不到10亿,9亿多,一个人平均3000多。塘约3000多口人,一个人3000,一年就1000万。这三年就给3000万。

      一年3000,估计农民年收入也就这样了吧。怪不得2年大变样,收入至少double了嘛,再加上样板间置装费,不然搞四个鲜红的大字“穷则思变” 做么子?

      这个东西也是官方的样板文章哟

      一个月后我回去了,这时候正逢中宣部布置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工程,这是由中国作协实施的,我向作协汇报了这个题材,当时文艺报的总编辑都鼓动我说把这个写出来,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学会的会长也鼓励我们应该去把它写出来,这个题材就这样被列入了中国作协的重点项目。

      当然进步意义是有的,至于学校营养餐是不是镇党委指定的就不好说,不过比给黑心商人还是该好的

      卖菜。拿到城里去,要走很远的路,到镇上都需要走一个小时。那里没有摊位,在路边叫卖还不合法,到城里去城管还得管你,就这样吆喝着,跟别人五分、一毛钱讨价还价根本赚不了多少钱。现在组织起来以后,全村种的菜一个人开一辆车就拉走,甚至种的菜是按照那种生态的方式来种。有人去监督,这个菜点对点的供应给学校的营养餐,直接拉到学校去,这不是单打独斗没有优势,集体化这个优势显而易见比个人挑个担子去卖菜强多了,组织起来肯定是有好处的。

      从合作化历史来看,《金光大道》《创业史》里面,最积极参加合作化的,就是那些最穷的,领头人还得是年富力强,没结婚或者没孩子的

      采访中我知道,因贫困欠着债的,他们塘约村有一个说法叫“债民”,债民在他们村有30%,一说成立合作社,这30%的债民是报名最踊跃的,越穷的人越报名参加,越拥护,觉得合作社是他的靠山。

      但凡日子过好了,或者那些家里吃死老子的嘴长大变成干活的腿了,单干的心思就又来了。这就是人性,就是毛主席说的:教育农民,斗私批修,哪有那么好弄?

      集体化->家庭承包->债民参加合作化,这也算是螺旋式上升吧

      里面党国英说得好:

      党国英】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我看安顺的改革,包括塘约的一些做法,确实不是简单的,提醒大家注意几点,一是如果你还是每家几亩地的小农,过去集体化不行,现在合作社这种新型的集体化也不行,我们就特别注意到安顺实际上在改革发展当中推进城市化,这是它的工作亮点,如果没有城市化做发展的配套,那农村是发展不了的。二是显然在安顺工作当中,十分注意推进农业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注意到塘约如果要搞粮食作物,就是人多,城市化吸纳不了那么多的人,塘约有一些条件推进它的农业发展。这些农民在农业领域充分就业,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合作化完全不一样,究竟怎么样走,我宁愿走合作化这个路,刚才刘守英同志讲的比较具体。我觉得改革在起步,我们作家也开始做总结,不要轻易地说结论,还是要进一步观察研究,研究的结果说不定会发现更亮更好的东西

      • 家园 我看你比地下的小平还急

        贵州人口3500多万,中央一年转移支付2300多亿, 人均6500块钱。

        http://www.gzgov.gov.cn/xxgk/jbxxgk/sjgz/tjsj/201602/t20160214_373526.html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30.21亿元, 人均1.12万元

        这些钱中拿出3000元给了塘约, 就改变了塘约的贫穷面目,如果这么有效的话,全国贫困人口也不过1亿多人,一年拿出3000多亿我看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占中国GDP的0.5%,财政收入的2.5%,连续3年,不过1万亿人民币,就能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

        这是什么优势? 制度优势。小岗村为什么年年拿钱年年穷? 制度劣势。

        因为集体有个别人偷懒,就把集体拆散个人承包的逻辑。现在哪个私企里面没有消极怠工的, 咋不把私企拆散呢? 还螺旋上升, 逻辑不通。

        卟嗵卟嗵卟嗵, 三个青蛙跳下水。老铁不如爱吱声, 没有超萌图标,郁闷。

        通宝推:fisherx,独立寒秋HK,霹雳菩萨,吃土的蚯蚓,楚庄王,camper,老老狐狸,红军迷,心远地自偏,隹子火,阴霾信仰,TKwang,棋人鲁大耍,纹石,大江南北,俺老孫,indy,起于青萍之末,想象残酷,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