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三吃一――日本永远无法摆脱的东亚地缘政治的格局(强烈推荐) -- 唐一介

共:💬19 🌺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三吃一――日本永远无法摆脱的东亚地缘政治的格局(强烈推荐)

    三吃一――日本永远无法摆脱的东亚地缘政治的格局(转自中华网军事论坛)

    作者:四代重歼

    日本这个问题这段时间被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其激烈程度似乎要压倒其他问题的讨论了。那这么激烈的讨论能够产生肯定要有讨论的价值,而这个讨论的价值又来源于其现实意义。

    日本问题是中国对外问题的一个重点方向。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一次又一次,历史证明了中国和日本在东亚的地缘政治版图上不可避免的较量。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由于双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客观条件就决定了当双方强大的时候,正面的碰撞就显得难以避免了。当然了,此处的强大并非说的是双方实力差不多的强大,而是说有和对方博弈的实力资本。而中国和日本自古就是东亚的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因此对于和整个东亚地区别的国家的力量对比根本就用不着过多考虑。

    自从日本入常问题开始越来越频繁出现于媒体上的时候,似乎中国和日本的较量开始升级了。而有关日本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深入了。由日本入常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就是,东亚政治又出现了三吃一的情况。历史的惊人巧合――实际上则是历史的必然。日本不可跨越的三座大山又一次开始强力压制日本了。

    就在前几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方的立场都已经清晰了。中国现阶段肯定是不支持四国强行进行表决通过议案新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而美国也已经表态,不支持现在通过四国提出的议案。至于说俄罗斯也表态,支持中国和美国。这也就是说,中美俄这世界三大国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表明了清晰的立场,那就是不支持日本在这个时候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然,各个方面因为利益的大小和与自身关系的程度所以表态的方法并不一样。可是,这却并不影响对于问题的实质态度的判断。

    可以说,现在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大国政治的必然结果。日本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处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世界三强的夹缝之中的。这既是地缘政治的优势,也带来了地缘政治的劣势。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众多力量的交汇点生存的国家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就多。因为这些国家或许自身实力并不是很强,但却可以依靠借力打力的策略来相应提升自身外交运作的效果。正所谓当年的中国尚且仅仅借助对于美国和前苏联两个大国的矛盾冲突即提升了自身的地位,于冷战恶劣的国际环境中游刃有余,成为世界政治铁三角中的一角。而今天,日本面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强在东亚地区的大角逐,显然是有很多机会的。当然,同时也要看到,当自己处于三大力量的夹缝中的时候,外交运作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这样来说吧。不论三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是愿意,都可以从根本上摧毁掉日本。这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效果。

    这样看来,日本在外交中的运作就要极度小心。可以说,日本所处的情况和德国颇为相似。德国是处于欧洲力量的一个中心位置。如果德国过于强大,显然不符合欧洲其他强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德国在保有优势的实力地位的同时需要借助高明的外交运作来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德国人可以说是做得最出色的了。一个是俾斯麦,另外一个就是阿登纳。这两个人在地缘政治夹缝中运作的能力个人认为德国已经是无出其右。俾斯麦做到的是什么?在合理的时间发动了战争,获得了胜利果实和一种无形的威慑力之后立即改变态度,致力于德国的和平崛起。俾斯麦当年在欧洲构建了两个主题三角关系。一个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的三角关系。另一个是德国、法国和英国的三角关系。这两个关系可不是凭空建立的,而是依靠对于实力的灵活运用和分配构建的精确体系。后来当俾斯麦离开了其首相位置之后,其后人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外交变得日益缺乏弹性,最终整个体系的裕度消失,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而阿登纳或许没有俾斯麦那么天才,能够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建立几乎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三角架构,但却也能利用美国和苏联的冷战来加强自身的发展,并使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似乎在不经意间得到摆脱,更实现了法德和解,扫除了地缘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识阻碍。从而开创了德国历史上少有的良好外交环境。再回过头来看看日本。日本的环境绝对还不比德国好,而且日本和周边大国力量对比远不能达到德国的优势状态,更要看到中日的民族矛盾要远胜于法德矛盾。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不精确的运作往往是致命的。

    二战对于日本来说就已经是一个极大的教训了。日本的运作可以说是愚蠢二字所无法概括的了。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会像日本那样去同时挑战这么多个强国。在首先开始侵略中国的情况下,从整体战略上来看,就应该试图彻底摧毁中国并消化其潜力资源。可是日本就没有这样做(当然,做了也不会成功,但至少日本的崩溃也就不会来得那么迅速了)。日本选择了一种冒进的策略。在远东地区对于苏联利益的挑战显得是那么没有计划,一战失败导致的是永久的伤痛,甚至让日本军队不敢正视苏联的远东地区。可是日本不敢正视苏联的远东地区却并不意味着苏联不敢正视日本侵占下的东北。于是,日本不得不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在东北地区保留了一百万关东军。按照常理说,在大陆同时挑战两个陆上强国的事情做过的人很少,或许真正能够说这么做过的就两个人――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首先,可以说日本的领袖是无法与这两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相提并论的。其次,我们看一下实际情况。腓特烈大帝是在有这英国这个海上霸主的支持下才挑战欧洲三强的,使他的作战更有裕度。历史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的偶然事件。能够等待到“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并非偶然,而正是因为存在着英国这样一个海洋上的霸主对于他的支持,这种支持带来的时间最终拯救了普鲁士。至于拿破仑,他并不是有意要同时挑战整个欧洲的陆军。只是因为他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面对。当然,依照拿破仑的天才,他以法国之力抗衡整个欧洲也赢得了不少的胜利,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就是对拿破仑最好的证明。这样看来,日本当时做的事情有多么愚蠢就不言而喻了。可是,日本的愚蠢却不仅仅如此。随后不久,日本又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开战并同时逐鹿东南亚挑战大不列颠的利益。日本的疯狂由此可见一斑了。在挑战两个陆地强国的同时又去挑战两个海洋强国,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自我毁灭。

    日本的行为难道仅仅是疯狂?不,当然不是。这整个就是一个战略运作,是日本人自认为合理的战略运作。在日本人看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国家,即使日本能够占领两个,其地位仍然无法有效巩固。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沦陷的国家将以自身的潜力为代价消耗掉日本的实力,而未沦陷的国家则就将最终依靠雄厚的实力把日本那点可怜的潜力砸得粉碎。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看的比较明白的。那么,日本的合理选择就应该不是挑战这三个国家,而是依靠这三个国家的矛盾冲突来加强自身的地位,使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待价而估这种方法的效果是很不错的。不仅仅不会导致自身的毁灭,更可以让自己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可是,我们这就要问,日本为什么不这样选择呢?答案就是,日本岛国民族的狭隘性。岛国民族的局限正在于此,他们的战略永远没有过多的回旋,导致很容易被别人看透。一种没有弹性的外交在现代实力政治的较量中显然是不合理的运作。而日本恰恰就是进行了这样一种不合理的运作。日本永远希望摆脱他的岛国局限性,努力试图让别人认为日本有长远的外交政策。可这恰恰又是日本外交最终导致自身弹性完全消失的一招。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日本在实力运作上的做法。他首先对中国就表现出一种长期对抗的架势。这种架势让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历史上,而延伸到了现实的实力逻辑之中。哪怕日本已经在地缘政治的较量中居于劣势地位,日本也绝对不愿意放弃。他不是不知道灵活,而是不敢灵活。一旦出现对中国政策的灵活,日本岛国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很可能就崩溃掉了。这也是日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对中国的侵略,更不愿意承认自己二战败给了中国。对于俄罗斯,日本自苏联解体之后的政策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把俄罗斯当作一个经济上可以拉拢腐蚀的对象。这种做法或许短期内有效,但长期的弊端自然就暴露无疑了。俄罗斯是一个不甘仅仅局限于地区大国身份的前世界超级大国。俄罗斯现在已经从前苏联解体之初的混乱中走出来了,也有了自己长期的外交战略,而不是仅仅对于经济上的利益表现出惟利是图。经济上的利益也仅仅是为了俄罗斯的整体战略服务的角色了。这一点从俄罗斯远东石油输送管道的运作上就可以看出来。至于日本对于美国的政策,我想也是再清晰不过了。就是现阶段处于美国的保护下,借助美国的力量和中国以及俄罗斯实现抗衡。以后等待机会再次挑战美国。

    这样一种明白而没有弹性的做法能搞出什么高深的外交吗?(笑,我看日本请我这样一个大一学生来当首相好了,我会带领日本并入中国的,这样日本也有一个相对更好的发展环境了)这样的外交长期进行下去无非就是导致毁灭。三个有着大抱负和长远战略的国家就会为日本这样的小伎俩来服务么?更何况这三个国家同样有着日本所无可比拟的战争摧毁力。作为实力逻辑的今天,这就是最好资本,也是日本永远不可能拥有的资本。不论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三个大国如何进行运作,但他们总不至于选择共同毁灭。即使以后日本有了核武器,那他又有进行和战争的潜力么?三大国可都是有着庞大的幅员的。这样的国家才是有核战争潜力的,而日本,永远也不会有。这就意味这日本永远也不可能再和中国、美国以及俄罗斯拥有同样的潜在摧毁力量。二战日本没有挣脱的东西现在他也无力去挣脱。

    日本外交自其投靠美国就已经失去了弹性。他没有看到,在对他的国家利益悠关的三个大国中,其相对地理位置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最小的棋子。当他选择了做美国人的棋子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为日本利益可投入力量相对最小的国家。从而选择了和东亚两大力量体系对抗的道路。这可以说仅仅比二战时期同时和三个国家交手以及对抗好了那么一点点。日本最好的选择在于有倾向但不倒向。也许日本人永远也不能领悟这个道理。岛国嘛,被征服了就臣服,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战略纵深,没有战争潜力,当年的选择或许没有错。可是今天却是肯定错了的。因为今天的形势已经不同于二战后的短暂历史时期了,中国已经崛起,俄罗斯也不是前苏联了,美国也并不具备保护日本的决心和力量。东西方有关意识形态较量的错误思路已经被实力逻辑的必然法则所取代。以不变应万变?日本人有这么聪明吗?他们是不知道该怎么变了。他们已经失去了变的条件。国民的意志和选举制度决定了其改变的条件基本不具备了。美国已经完全把日本当作自己的一个小兄弟了。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由于历史原因而充满着不信任。中国和日本之间就更不要奢谈进行战略整合。巨大的民族仇恨加上现实的实力竞争让中国和日本之间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是对抗大于合作。日本的亡我之心不死?可以!日本不承认历史?也可以。这是日本的权力,当时他在享有这份权力的同时要知道,这将很可能导致日本在三大国的多方面打压下整个民族的疯狂最终把日本推向毁灭的境地。

    我从来不小看日本人自我毁灭的意志。他们敢于用出自杀性飞机,能够制定菊水作战计划,还能够弄出回天人操鱼雷。他们毁灭的决心是很大的。可是二战却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日本有毁灭的决心,其力量也是不足的。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动摇中国的意志,更不可能动摇三大国对其进行地缘政治封杀的决心和力量。美国人能击碎日本人的阴谋,苏联人也击碎了日本人的阴谋,而中国在历史上更是多次击碎了日本人的大陆侵略的迷梦。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崛起不仅仅是意志,其潜在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很多事情。日本的岛国劣根性和其作为中美俄三大力量交汇点的位置就已经决定了很多事情。

    此次日本入常一旦失败,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必将受到相当的打击。从现实上来说,这次的失败将使得很多国家认清形势,在以后的选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许一次的失败就足够给那个脆弱的国度足够的打击,下次,再下次,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能做到的就是把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推向毁灭。

    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不顾自身实力基础妄图进行无限制扩张的国家总是那种疯狂而没有长期战略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没有浴火重生,等待他们的就是毁灭。马其顿帝国如此,蒙古帝国如此,纳粹德国亦如此。日本,或许因为二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和前苏联的力量都还没有延伸的基础,日本才能幸免。可是我相信没有下一次,如果这个民族敢于再次在钓鱼岛、东海甚至台湾问题上直接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么龙之怒将让日本人感受到真正的毁灭的力量。越来越趋于疯狂的日本无非是在害怕这个和他有着历史上的血海深仇的国家强大。或许我们并不想报复,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是有着自己包容心的。可是,当另一个国家以疯狂的举动来挑战腾飞中的巨龙的时候,那么他必将感受到“中国人民从来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这句话的意义。

    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三大国的地缘政治挤压最终将获得的效果。要么做一个懂事听话的日本,要么选择毁灭。大国政治逻辑,不是以日本为中心。实力的压制不可动摇。国家的核心利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个小小弹丸之岛岂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

    和平崛起是我们的崛起理念,但我们绝对不会逃避历史逃避战争,战争如果真要来,那我们就挺起中国人的胸膛,去迎接浴火重生的考验。

    说明:之所以转这篇东西,是因为作者的观点几乎和我的完全一致,只是因为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在某些论述上详略不同已。作者只是个大一的学生,但仅从这篇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他具有比较深厚的历史功底和非凡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Tags): #文摘#日本#政治
    • 家园 不同意
    • 家园 有些观点不敢同意啊

      比如让日本加入中国,在近百年内对于双方都是一个大的倒退。姑且不论两国民族的历史遗留深仇大恨,至少在政治形象上对中国有很大的损失。至于日本,很瞧不起中国的专政社会。也确实,我买了一本欧洲旅游介绍才发现,日本香港澳门,甚至巴基斯坦的居民,到欧盟等很多地方短期旅游都是不需要签证的。但是这一点,中国与人家的差距有多少?做个生意,学术交流,实地考察什么的,没两个月的富余时间都很麻烦。如果说什么中国太穷太乱之类的话,为什么巴基斯坦人到瑞士科索沃都免签呢?我认识的巴国人民说他们那首都一带拿ak的不计其数。

      还有什么弹丸小岛的理论。日本人的地方是小,但是弹丸之地确实全球一大经济体。地小是人家的劣势,但不是我们瞧不起人家的地方。有些时候相对日本人的岛国狭隘,我们更像井底之蛙。从对外信息量上看,中国存在相当的差距。

      二战问题上,我们可以说我们二战赢的非常侥幸,日本和德国唯一共同的敌人是苏联和美国,而这两个国家在战争初期都没对日开战。在中国战场上,双方已经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唯一缺乏的是人力和资源,这两样东西中国都不是很缺,日本如果加一把劲,又没有站错队跑到德国那边,那可能就不用进攻东南亚,也不用担心苏联美国的威胁。那个时候,吞并中国有些困难,吃掉一大块还不难吧。

      对鬼子的态度,我一向认为没有必要太讲究什么正义之类的说辞,有些时候该向所谓的韩国言论学习,你不道歉不干好事我就是不干让你舒服的事,道理这东西不能跟日本人讲。关键,发展自己是最重要的。

      一点浅见,一博一笑而已。

      • 家园 关于签证问题 你中计了 哈哈

        西方世界由于害怕共产主义,所以对于共产主义国家当然就是实际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和隔离.办法之一就是签证.让你觉得不方便,进而生抱怨.然后是怀疑和反抗.当然反抗的对象就是所谓的集权国家了.

      • 家园 二战我们赢的并不侥幸

        中国是没有可能独力赢得抗战的全胜,但日本也没有可能独力彻底击败中国。所谓:“日本如果加一把劲,又没有站错队跑到德国那边,那可能就不用进攻东南亚,也不用担心苏联美国的威胁。那个时候,吞并中国有些困难,吃掉一大块还不难吧。”这种说法在中国不妥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

        日本在二战中的国家战略鲜有妙手,发动太平洋战争更可谓错的是一塌糊涂。但日本人犯下这样的战略错误,并不是他们蠢。而是其发展模式和中国的坚决抵抗决定了它只能走这条道路。

        日本在二战前的发展模式即已经被固定成以战养战的侵略扩张式了。其国家发展严重依靠军队的掠夺;而掠夺来的物资有被优先发展军队,来继续进行掠夺。一次不成功的战争,就可以打破它的发展模式,使其遭受严重的危机。因为其国家的资源已经被极大的投入军队中,如果战争不能成功的取得足够的经济补偿。那么它就无力继续维持军队的强大,军队的强大如果无法维持,它掠夺来的战利品就难以保全。如果它失去以前的战利品,它连维持自身的能力都会出现重大问题。这一模式从明智维新就已经开始,到二战时已经没有转圜余地。

        二战时,日本实际上相对于中国来说缺乏的并不是人力和资源,而是支持其继续长期战争的财力。就人力来说,当时日本控制下的人口超过一亿,而战败后统计的军人阵亡数不过三百多万,相对于德国和苏联,日本远未到血已流干的境地。就资源来说,日本自身的资源是有缺陷,需要从国外进口物资。但这不代表日本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物资。事实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一直在从

        美国进口物资来支持其进行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东南亚,其物资来源已经得到满足。这即是说,如果日本有钱,即使美国不卖给日本人物资,日本也可以从占领东南亚的老牌殖民者手中买到物资;或者如果日本人再阔一点,找中间商倒手买美国人的商品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日本为什么犯下如此大错?原因很简单:日本为了侵华,已经消耗光了自己的资金,它再也无力用正常的方式来获得物资供给。41年前,日本实际上已经削减了一切可能削减的物资进口来节约资金,来进口战略物资维持其战争机器运转。41年的时候,甚至来粮食的进口也被削减到无法再减的程度。当时日本人的平均日口粮不过300多克而已。很显然,日本此时的形式要求他们要么体面的结束战争,从而能够合理的大幅度削弱战争机器来换取国家的生存;要么再次采取行动掠夺到新的战利品,从而继续维持战争,进而获得全胜;要么采取收缩政策,推翻自己之前的一切努力,以削弱战争机器来换取国家的生存。很显然,体面结束战争是上策,但中国的坚持抵抗不给日本这个机会。采取收缩政策,日本当时的政治环境做不到这一点。摆在日本人前唯一可行的唯有扩大战争,夺取新的战利品一条路而已。

        当时日本人可能扩大战争的对象,不过苏联,中国和英美而已。北上攻击苏联经济上无力可图,即使得手也不过使自己的状况更加恶化;中国好打的富庶之地日本已经占了,剩下有把握能够抢到的地方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能够榨出油水的地方又没有把握抢到。唯一可行的也就是南下抢到东南亚,先在资源上立于不败之地,再看是否能够获得体面的停战罢了。

        可以说日本人战略上可以选择道路已经被中国和自己卡死,它的失败是无可避免的。而这是中国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元宝推荐:宁子,
        • 家园 不是很同意你的论据,尤其是这一段

          41年的时候,甚至来粮食的进口也被削减到无法再减的程度。当时日本人的平均日口粮不过300多克而已

          这是《二战全景纪实》(作者:沈永兴 朱贵生)里的:1944年末到1945年春夏,日本政府每天只配给11至60岁的男女330克(折合中国6两6钱)大米,对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每天也只给390克。

          对日本来说,41 年应该比 44 年好多了,海运未受太大影响,可以在东北和朝鲜掠夺粮食。

        • 家园 谢谢

          不仅替3000万为抗战胜利而失去生命的同胞,而且为活着的人们。道理不说不明,透彻透彻

        • 家园 可能日本已经没有机会再称霸了。

          就像珍珠港时是日本海军最鼎盛的时候一样。看样子,中日必有一战。迟早的事。可是它怕是没有机会了。

        • 家园 如果我

          花库里只有最后一朵花,我愿把它献给你。

          我坚信,无数热血烈士的英勇牺牲绝不会是没有价值的。至少,它唤起的是一种民族大义和精神!直至今日,又有多少不曾经历战争的我们被他们的这种壮举和精神打动?又有多少像我的儿子这样的孩子在心里种下了热血忠魂的种子?这也是他们牺牲的伟大意义,这种不亚于宗教力量的教育是以他们的生命做为教材,教育了中国的几代人。

        • 家园 如果这是我的花库里的最后一朵花,我愿意把它献给你!

          我坚信,无数热血烈士的英勇牺牲绝不会是没有价值的。至少,它唤起的是一种民族大义和精神!直至今日,又有多少不曾经历战争的我们被他们的这种壮举和精神打动?又有多少像我的儿子这样的孩子在心里种下了热血忠魂的种子?这也是他们牺牲的伟大意义,这种不亚于宗教力量的教育是以他们的生命做为教材,教育了中国的几代人。

        • 家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家园 嗯,长知识了

          谢谢,呵呵。不过以前好像在河里看到一篇帖子,说的是日本本身占领东南亚后橡胶获得量虽较开战前有所增长,但一直不足。所以是否可以说日本掠夺东南亚,没有获得预期的利益,却获得了预期的敌意?

        • 家园 所以想起9.18就有气

          不论蒋介石后来抗战有多坚决,只一个不抵抗的九一八就确实可以把他卖国的罪名坐实。东北给了日本,简直就是以身饲狼呀。

        • 家园 虎虎虎, 花花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