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你黄金一样的容颜是我们三生的约定】(1) -- 小人书

共:💬17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黄金一样的容颜是我们三生的约定】(1)

    【佑派的敬礼】之 [你黄金一样的容颜是我们三生的约定](1)

    “每个活人的身后都站着三十个鬼。因为从有人类以来,死去的人正好是现在活着的人的三十倍。”

    我不知道《小灵通漫游未来》算不算科幻小说。有科学,有幻想,又是小说,可能算吧。那这个就是我看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了。同时看的还有《布克的奇遇》。那个科幻味道更浓一点儿,换头术、孵恐龙什么的。科幻味道更浓的,是一本箫建亨的集子,《密林虎踪》。但是最惊心动魄的还是本美国小说,《魔鬼三角与UFO》。那时候百慕大、尼斯湖,还有麦克哈里斯,就是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了。

    看的第一本儒勒凡尔纳是《气球上的五星期》。因为我姐夫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内销七折,我就有机会一本接一本地看了大部分的凡尔纳。凡尔纳的神仙事迹就不说了,反正这家伙从来没出过法国,就在自己的书里上蹿下跳。他的书呢,也适应着我不同时期的需要。开始时候就爱看《海底两万里》、《机器岛》之类的,因为那个神啊,又是潜艇又是机器的。后来有一阵儿特爱看《八十天环游地球》,因为路路通太逗了(可是成龙的片子我到今天还没看呢)。后来上了中学,喜欢天文,就爱看《从地球到月球》、《太阳系历险记》什么的。有阵子迷上了热带丛林,巨爱看《大木筏》。后来又喜欢上了“荒岛文学”,重新读了三遍《神秘岛》。就不开凡尔纳的书单子了。这么说吧,家里放一套凡尔纳,基本就顶上半套大英百科了。

    现在想起来,看的遍数最多的一本是《火流星追逐记》。故事一般,天上一金流星,俩科学家斗智斗勇都想据为己有。关键是里边儿有一科学狂人,特吸引我。家里乱得一锅粥,哪儿哪儿都是烂纸,窗户上长年支一望远镜,这哥们儿就天天叼着个烟斗坐纸堆里玩儿拼字游戏。偶像啊!所以那一阵子我也有纸就随地扔,也弄一葫芦望远镜支上。没敢叼烟斗,就天天叼着根儿鹅毛(从哪儿捡的来着?)。后来我妈怒了,问我书里那狂人有妈没有。我查了一下,发现那家伙是个孤儿。就此我才不言语了,改邪归了正。

    凡尔纳是所谓“硬科幻”的先驱人物。硬科幻,就是从机械什么的上头作文章,样样东西都得从科学原理上讲出个道道儿来。比如《从地球到月球》里大炮俱乐部的伟大创举,把人装炮弹里发射到月亮上去,就为后来的阿波罗计划奠定了基础。(这么说太夸张了哈?真不夸张。看过一文章,对比大炮俱乐部的各种理论和阿波罗的具体实现,什么液体减压、发射时间之类的。这么说吧,就连选择的发射地点都相差不远。凡尔纳选在了佛罗里达,美国宇航局选在了德克萨斯。)

    那威尔斯就可以说是“软科幻”的鼻祖了。记得我刚看威尔斯的时候是个秋天,老下雨。那几天一放学到家,脱下湿淋淋的雨衣我就趴在书桌上对着台灯看。喝,隐身人,火星人,怪物,时间机器,怎么吓人怎么来。据说软科幻就是从心理上进行描写,还带着点儿社会意义。威尔斯那个跟后来“新浪潮”的东西比起来,其实也不特别软。据说“原子弹”这词儿就是威尔斯在科幻小说里发明的,比费米的核裂变早了好几十年。

    后来嘛,就是阿西莫夫了。(嘿,发现我看科幻的顺序和科幻的发展时间是大体一致的。)头一本看他的是什么忘了,好像是《空中的小石子》吧。这是本以“银河帝国”为背景的小说。阿西莫夫的东西只要一上天,就一定是以银河帝国为背景的。他太喜欢自己写的那个《基地三部曲》了(后来还有《基地前传》什么的,“星球大战”就是跟他这个路子学的)。没法儿不喜欢,以天狼星区为首府的银河帝国,有百亿的行星和数不尽的人民,科学家的第一基地背后还有心理学家的第二基地,多酷啊。上了大学我还在看《繁星似尘》,到了美国又把英文《基地》重读了一遍。实在迷人,恨不得申请一个天狼星绿卡去。

    阿西莫夫“自恋”的另一个东西就是“机器人三定律”。在《我,机器人》里,阿西莫夫制定了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能伤害人

    第二定律:机器人不能看到人受伤害置之不理,但不能违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理:机器人应该保护自己,但不能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但是从《我,机器人》开始,阿西莫夫就在作这三定律矛盾的文章。比如《跳舞的机器人》,就是一群机器人围着一个受伤的人跳舞。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人正处在一个对机器人极其危险的区域里。根据第二定律,机器人应该过去救人,但随着危险度的增加,第三定律就不停地强化,最后第二、第三定律就达到了一个平衡点,导致机器人只好围着一个圈子“跳舞”--------疯了。我觉得,这本集子里,最感人的是《罗比》,一个小女孩儿和一个傻大黑粗的机器人的故事;最精彩的是《撒谎的机器人》,一个浪漫尴尬的爱情故事。自己看去吧。

    后来阿西莫夫把银河帝国和机器人结合在一起了,就是被称为“钢窟系列”的一套地球警察巴利和天狼星区机器人丹尼尔联合破案的故事,包括《钢窟》《赤裸的太阳》《黎明世界的机器人》等等。记得出国前一天的午后,我还躺在阳光明媚的家里津津有味地复习着《赤裸的太阳》。晚上,犹豫半天,还是想方设法地把《钢窟》塞进了濒临超重的行李箱。

    这套书我特别喜欢,因为有基地,有机器人,还有友谊。机器人丹尼尔总是管巴利叫“巴利朋友”,所以我也学了这一手,见了你们就一口一个“三丰子朋友”“插一嘴朋友”的。

    唉,我多想当个机器人啊!

    (未完待续)

    元宝推荐:履虎尾,
    • 家园 小时候看过一本书,消失的世界,

      讲的是某片雨林里恐龙的故事。最近看到英文原本。但中译本再也没找到过。就是侏罗纪公园的前身阿。

    • 家园 不知道阁下是否看过《浩瀚》

      以前,海天转帖过。给人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

      链接出处

    • 家园 花!好看!:)
    • 家园 写的真好,佩服佩服.俺也喜欢科幻.80年代初国内有一个写科幻小说的高峰期.

      记得有一篇是讲野人的,某考察队在西藏发现了一支神秘的骨笛,结果吹笛子招来了野人...

    • 家园 为啥没有《Dune》三部曲和《Battlefield Earth》,经典啊
    • 家园 有个科幻故事忘了作者了

      看看这里有没有人能记得起来。

      其实算是个中短篇,说是在遥远遥远的未来(大家都是这么开头的么),地球爆炸,人类集体太空移民,在茫茫太空中有几艘移民船坠毁在某环境极度恶劣行星上,只有在黎明之前和日落之后短短几十分钟内,才有万物生长,因为环境生命周期极短,从发芽开花到结果只有几十分钟,人类的寿命也被压缩到了只有十天 -- 出生后第一天长大,第二天结婚,etc。

      其主要思路在于把人生百年压缩到十天,然后很多事情都开始变得很可笑: 例如为了多活一天而和占据其他山洞的人发生流血冲突等等... 还有一些事情开始变得发人深思:一些被称做科学家的人企图研究一下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如何能利用远处的飞船残骸来逃脱这个地狱,但是科学家却在争夺资源的战斗中被格毙...

      当年在学校图书馆看过的英文小说,却忘掉了名字...

      • 家园 《冰霜与烈火》

        这个故事网上有,很好玩儿的故事啊。可是那个翻译得很可笑。有一句是“他们一边跑一边没有吃东西”。我不知道原文是什么样的。

        您说的中国科幻太神了!坏人往好人肚子里放刀子?不是放轮。。。。

        • 家园 还真是放了个轮

          是个小药丸,好人要是不听话坏蛋就念咒,然后小药丸就两头伸出刀片,在人家肚子里高速旋转让他心如刀绞...

          反正这想象力没超出西游记的范围...

          看来就是这个Ray Bradbury了,谢谢...

    • 家园 【你黄金一样的容颜是我们三生的约定】(2)

      【佑派的敬礼】之[你黄金一样的容颜是我们三生的约定](2)

      看阿瑟克拉克的东西比较晚,虽然他和阿西莫夫同为“黄金时代”的大科幻人物。中学时候看过一套两本的《外国现代科幻小说选》,头一篇就是《2001:空间历险记》。开篇是猿人世界,中间是太空船和计算机,结尾是星孩儿的诞生,一切都通过一个黑色立方体联系在一起,宏大得一塌糊涂。这个书的主角是一台名为“海尔”的超级计算机。啊,海尔?对,HAL,海尔,超级计算机。怎么你还没反应过来?注意这三个字母,HAL,每个字母都顺序地排在IBM之前。这是克拉克搞的一个小噱头。这个书的普及还是好莱坞的功劳,60年代那个电影被誉为划时代的。记得看这个书的时候,我们正在义务劳动,平整土地。那几天我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抠吃,干得特别卖力。班主任怀疑我有什么阴谋,过来问:“这次你为什么表现这么好呀?”我说:“您离我远点儿,别踩坏了泰坦的1103号环形山。”

      说心里话,我更喜欢看克拉克的东西。后来看了《与拉玛相会》。这个书才神奇。一大堆人跑进一个巨大的外星飞船里遛达了一圈,连个鬼影子也没见着,最后眼睁睁地看着飞船飞出了太阳系。神奇就在于气氛的营造和细节的描写,让你喘不过气来,最后--------带着惆怅合上书。

      那部《外国现代科幻小说选》真是包括了不少名篇,像《空屋》《国王和玩具商》等等。最逗的是一个巴西的讽刺小说《绕啊绕》。讲未来社会里一个家伙要到城里去办事,找不到停车位,只好绕啊绕,绕了好多天,终于抢到一个车位。他把车停好,下了车就疯了。本来我以为这个未来社会最早会在纽约出现的,现在看来,北京很有捷足先登的可能。

      中国的科幻小说也看,尽管好看的不多,条条框框太多。有一个中篇的《石笋行》很好看。说的是四川某地有几个巨大的石笋立在地上,每隔几百年就少一个。这个小说的精彩在于写得有鼻子有眼儿,从战国时候的记录开始,直到杜甫的诗还有记载。后来到了现代,就剩了一个倒着的石笋。科学家们想把它立起来研究,刚立起来它就飞了--------敢情是太空飞船!

      对了,说到中国的科幻不好看,那么,为什么外国的就好看呢?科幻究竟是什么?说实话,我很不爱看现在美国的所谓科幻电影,除了刺激眼睛没什么别的享受。没有那个,回味。科幻的定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阿西莫夫给出的一个。所谓科幻小说,必须符合四个要素:

      第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第二,要以科学或者科学家的工作为背景

      第三,要有一个异常宏大或者异常离奇的场面

      第四,要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自从知道了这个定义,我就经常对照着看科幻小说了。来,咱们来简单分析一个阿西莫夫自己的中篇作品,《超中子星》。

      在一个大学的“吹牛俱乐部”,一群人每礼拜聚会,讲吹牛故事。吹牛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故事必须不是真的;二,故事必须说得跟真的似的。(这就是小说的开头,怎么样,引人入胜吧?)

      有一天海斯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就是现在,有一颗超中子星正在向太阳撞去,并且在半个小时以后就撞上了!所以他就利用这半个小时给大家讲了他是如何发现,如何跟踪的故事。中间不断有人质疑,海斯都对答如流。(科学么?超中子星啊!)

      海斯讲完,只剩几分钟了。所有人都哆嗦着,等着世界末日。有人还从望远镜里看到那个超中子星了。可是,过了碰撞时间,什么都没有发生。海斯长出一口气,又给出了一个可能性很低的撞击后果:太阳把它吸收了。(很离奇啊,尤其是等待撞击的时候。)

      最后全场热烈鼓掌,海斯当选了“吹牛俱乐部”终身会长。可是有一个人不服。小说结尾的一句话是:“我承认,海斯的故事符合第二个条件,说得跟真的似的。可是我认为他的故事不符合第一个条件--------我认为那就是真的!”(嗯,这个结尾很有意思。即扣了吹牛俱乐部的题,又留给了读者一个悬念。)

      这个《超中子星》,我是在一本叫《智慧的花朵》的少儿科普读物里看到的。在我们国家,科幻还总是被认为是少儿读物。我并不专门搜集科幻小说,只是看见了就想买。小学时候订的《少年科学》上有点儿,就是叶永烈的金明、葛亮探案什么的。后来海洋出版社出过几期《科幻海洋》。直到80年代末,才出现了中国的第一本科幻杂志《科幻世界》。除此之外,就是些作品集子,比如威尔斯的,别利亚耶夫的,等等。到了90年代,随着美国大片的进入,科幻开始真的热起来了,街面上就出现了一些外国科幻作品集。大概是95年左右吧,还出了当年的美国科幻最佳作品,也就是当年星云奖和雨果奖的得奖作品选。我买了两本,没法看。现代科幻已经在“新浪潮”的指引下完全进入了痴人说梦的境界。通俗的就是打打杀杀,高雅的就是喃喃自语。好在现在在网上还可以看到一些经典作品。

      最后说说我这个帖子的题目,为什么叫“你黄金一样的容颜是我们三生的约定”呢?因为啊,我做过一个“科幻梦”。

      90年的时候,有一天我早上做了个梦(对,是早上,那时候我天天上课迟到)。梦见一个海滩,正在举行一个儿童运动会。小朋友们正在准备进行沙滩赛跑比赛。这时候来了五、六个外星人。这几个外星人男男女女都特别漂亮,都长的像汤姆克鲁斯和波姬小丝似的。他们来了,就和观众一起看小朋友赛跑。小朋友们开始跑了,可是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太累了。这时候,几个外星人就跑到赛场里,在小朋友们中间鼓励着,并且带着小朋友们跑。跑啊跑啊,才发现,外星人们的身体是不能沾海水的,沾上就坏了(外星人变机器人了?)。于是,就有外星人倒下了。其他的还在和小朋友们一起跑。又倒下一个,又倒下一个。终于看见终点了,最后一个外星人也倒下了。他趴在沙子上微笑着,看着小朋友们跑向终点。(很俗啊,像美国电影。)

      做了这个梦的当天下午,一个女同学借给我一盘原版磁带,杨林的【尼罗河女儿】。晚上回到家一听,我就傻了。

      “悠悠尼罗河,轻轻的召唤,我岁月沉埋的记忆,是千年不醒的睡莲。静静的缠绵,缓缓的缱眷,你黄金一样的容颜,是我们三生的约定”“时间的河流,在浩瀚时空,星星与人相遇要亿万年”。。。

      改主意了。我想当个外星人!

      佑派的第四个敬礼,向黄金时代的,科学幻想!

      (完)

      元宝推荐:履虎尾, 通宝推:西瓜子,
      • 家园 真好看!花!

        再过一年我就该照着你的单子去给儿子买书了。

        • 家园 科幻估计没问题

          记得有一次我送给我哥哥一套外国童话选,我嫂子就不肯给小侄子看,说是外国的童话老谈恋爱。我一想,也是哈,“王子和公主从此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 家园 国产科幻不好看是有原因的

        现在总算出了两把写科幻还算不错的。早几年前国内科幻界简直惨不忍睹,写得那都叫什么呀。觉得国人科幻写手的一最大毛病就是想不开,写来写去,又绕到自己身边的事情上了。记得读过一本所谓科幻,讲星际旅行 -- 这要搁威尔斯手里肯定又是黑洞又是太阳风,神秘的宇宙不把主角折腾个半死不罢休 -- 可在咱们可爱的科幻作家手里,却是一群中国宇航员之间勾心斗角,今天这个联合那个,明天一大群人开批斗会,后天坏蛋又给好人肚子里安个刀片,简直一文化大革命翻版! 也不知当年是怎么坚持着看完的...

      • 家园 顶!我也喜欢科幻,来这边后买了好几本H.G.WELLS的书过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