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股市长牛的一些猜想 -- 秋兰长时生

共:💬4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股市长牛的一些猜想

    详情

    只是个人的一些猜想,不是严格的论证,因为现代的经济学,在很大意义上成为了解释经济学,它只是在事件发生以后,才给你生编硬造一种对这种经济现象的解释。某些称为经济学的东西,并没有提供完善的工具,因此,若不想论证成为马后炮,跳出所谓经济学的牢笼,是必要的。从实践而言,2000年入市后持续的中国企业必将崩溃,到牛刀论房价,再到股评家们6124唱多,1664看空的种种表演而言,我觉得简单的逻辑更为可靠,很多大字不识的农妇不也成了我们的房东吗?由此,我决定让我的思想自由飞翔,反正我又没学过经济学,各位轻拍。

    总体的目的推导出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路线图,看一下在某些时刻会发生哪些改变,然后决定投入的方案。为达成此目的,先论述一般性经济发展路径,然后看下此路径在当下的中国如何演化,最终给出一个远景。

    我也有很多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比如为什么欧美的资本市场能处以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为什么欧美的股市又能居于整个资本市场的核心地位?而中国的股市随时可以被牺牲掉?在什么情况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会处于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并且股市又处于资本市场的核心地位?如果资本市场和股市不处于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那就绝对谈不上长期牛市。一个长期的类似美股的牛市,需要股票指数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断保持上涨的形态。十年时间天灾人祸不会少,经济政策也会变了又变,市场及其外围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企业还会破产,政府的人士变动了一茬又一茬。那你用什么去保证,整个股市在十年时间中不断上涨,不断有资金流入呢?所以说,所谓的长期牛市,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股市居于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否者的话,凭什么动用整个社会的力量在十年的时间内为你保驾护航呢?像中国的股市一样,居于夜壶的地位,那所谓的长期牛市,不论口号再动听,也不过是痴人说梦。没有一个长期的牛市又何谈价值投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48块满仓中石油。

    欧美的股市居于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想就此像大家请教一下,不足之处,大家补充。首先是资金方面,怎么保证在十年内,源源不断的有资金流入股市呢?一来是老龄化导致的养老医疗资金压力,401K计划的实施,长期养老资金有了配置股市的需求。二来是美元国际化的完成,导致大量的美元通过贸易逆差的形式流出国外,而这些流出的美元,又必然为了保值增值回流美国资本市场,这就导致了美股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第三国内的低利率,把大量的企业资金驱赶进股市。从股市本身来讲,不论是什么资金投资于你,都是为了获利,因此你必须值得被投资。起码而言,整个股市不能一两年就崩盘了,而是要有稳健且长期的盈利能力。这就要求股市在结构上具有稳定性,其中一定要有一些能挑大梁,抗风险,盈利的独角兽级的企业充当中流砥柱。从实际观测来看,与推论相吻合,苹果,微软,亚马逊,波音,谷歌等等,构成了美股的稳定性架构。以至于它可以对冲一些小盘股的不断退市崩盘,而无损大局。除了稳定性,美股还要能提供高于无风险收益的长期分红,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能够不断盈利并分红。从资本论的角度讲,唯有垄断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盈利,因此企业的不断兼并就是保证盈利的先决条件。现在看来,中国也正在这么干,南北车合并了,中国电力合并了,中国神华诞生了,等等等等,这是股市长期牛市在企业层面上的必由之路。不走这一步,谈股市的企业具有投资价值无有是处,线下有10000家和他一模一样的企业,过些日子又上市500家和他一样的,我为什么要投他呢?这里的垄断是经营层面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便你成了一个垄断性的企业上市了,可是还是不断有新的企业上市,退市的企业远远少于上市的企业,股市这锅汤越来越稀薄,该怎么办呢?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新上市的企业会很少,甚至会少于退市的企业。否则的话,即便股市有了独角兽级别的企业做顶梁柱,但一年新上10000家企业,退市500家,几年以后多粗的顶梁柱也顶不住。像日本的匠人精神,就是过度竞争的表现,一个拉面馆可以祖孙三代代代相传,来出来的面细的像头发丝一样,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什么也不会的新人还能打入拉面领域吗?最终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巨无霸的企业都会做到极致,外人别谈竞争,想进入这个行业都不可能。这现象也会在企业层面上发生,最终新企业很难存活,能走到上市这一步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个商业环境达到之前,注册制本身是不稳定的。以上是从资金面,股市本身的机构,对内在企业的要求,注册制本身会走向稳定性等方面来阐述的。

    以上是正面的论述,下面从反面想一下,即怎么避免割韭菜的冲动。一个经常割韭菜的股市,注定于长牛无缘,这是常识。第一是要求企业把负债率降下来,如果一个企业背着好几千亿的银行贷款,催债的电话一天八百个,你让他不割韭菜,你觉得现实嘛?在中国的企业负债率达到顶峰并逐渐下降之前,长牛是不存在的。当最终企业的负债很低,甚至像苹果一样不但无负债而且还有8000亿的现金储备之后,企业本身会丧失割韭菜的冲动。由此可以推出两个推论来验证它,第一铁公鸡的股价普遍偏低,而且不会是长牛的第一方队;二铁公鸡的在长牛中的启动时候会滞后于科技类轻资产的企业。第二个就是已经割不到韭菜了,那也就不用玩高抛低吸的那一套了。是指什么呢?是指居民储蓄率的持续下降,像美国居民储蓄率百分之一,你玩高抛低吸的那一套,表演的再精彩,老百姓没钱买,有什么用呢?想一下此情景,都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并且因为居民储蓄率过低不能通过高抛低吸抛给老百姓,那么当某个大持有机构要套现时,应该如何操作?知道的朋友可以说一下,我不怎么懂。我猜的就是像存款票据转让一样,只能加几个点以后卖给后来的机构。从股价走势来看是吻合的,短期看也没问题,但是长期来看,最终股价会很高,资金的回报率会很低,又怎么保证始终有机构乐意接手你的股份呢。这种方案需要一个最终的购买者,似乎唯有央行提供最终购买的隐形担保,这个逻辑的最后一环才是完整的。长牛的终点,央行直接购买股票似乎不可避免。懂得朋友说一下吧。。。。。。

    正面和反面都说完了,下面说一下斜面,斜面就是宝宝也想不明白的地方。第一,怎样让企业有做大市值的动力,做大市值对它有什么好处呢?很多企业也不抵押融资呀。第二,具体到国内,尤其是在企业所持有的大量股票不可流通时候,企业没有拉抬的欲望,全流通的改革应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全流通以后,企业的所有者与其他持有人利益一致,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不像银行抵押融资的话,拉市值能得到什么好处?第三,现在大企业的持有人十分的分散,怎么保证有共同的行动不砸锅呢?第四,国企还面临着一个保持控股权的问题,卖了再买回来那就是高买低卖,割韭菜,还要长牛,怎么办?

    起码三五年看中国没什么长牛,顶多有个影子,某些独角兽型的企业会被挑选出来成为股市的四梁八柱,除此之外,玩法不变。 但是有深度的国债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兼并等都会一点点推进。

    这其中美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中美的贸易战,必以中国妥协为结果。贸易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交易的双方各有其最有效率的生产产品,然后交换达到利益最大化。国富论对此说的很清楚A的纺纱最优,B的铁器最优,然后交换,这就是贸易。但国富论没说的是,中美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中国基本上在所有的领域生产效率都是最高的,别人没有能和你交换的了,那你说你们两个还交换什么呢?贸易的基础都不存在了,所有的东西你就最有效率最便宜,只有卖没有买,最终只能是对方的购买力枯竭,己方再也卖不出去了,贸易行为停止。原本美方还有少数的行业,如芯片可供交换,但是现在又搞了个2025.一旦2025高成功了,美国彻底没有可供交换的东西了,美方货币紧缩中国被动货币紧缩,中美货币双紧缩的时代一旦来临,百业萧条。所以,天天为中国制造2025唱赞歌,以为产业升级了就有好日子过的人,可以醒醒了。最起码从短期看,这个2025的成功会带来一个极为难过的艰难时刻,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说,未来中国的经济不是V,也不是U,而是L,这不等于明确的告诉你了吗?所以中国的2025是一定会放水的,这跟国家强不强大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不这么搞,中美的贸易只能停止。从中国而言,继续挣美元的意愿也在下降,当年仰望星空说,希望美方确实保证中国的投资安全,背景是美方说可以给中国一个面值一亿美金的硬币把中国的美债全还了,因为美国的法律虽然规定了美元的最大面值,却没规定硬币的最大面值。所以,放开让中国挣美元中国也会心有余悸。总体的贸易平衡是中美的共同需求,所不同的只是要控制一下节奏。高科技对美放水意味着,天天微博上吹的5g,物联网中找大牛你要小心了,里边好不好有个大熊哦,一般而言,投资反人性,大多数的意见都是错的。美方的工业化也搞不出什么大动作,人口,文化,资源,实力在那摆着呢,不可能通过美国对中国出口鞋子平衡中国逆差。最终还是要迫使中国开放金融业,用从金融上的盈利平衡中美逆差。从最本质上看,是把中国百姓的购买力,再转移一部分给美国。贫穷以后再劳动致富,周而复始。

    小学生一个,求轻拍,求解疑答惑。谁给我推荐一个讲股权改革,全流通的书或文呢

    • 家园 你在债权方面没有好好解读

      当今世界债权是以美元计价交易为主。美元的升贬关系着这些债权国与债务国的生死

      特别大量的债务国的债务到期时间在2017-2018年。关键期如果美元出现贬值,损失会很大。

      中国近年做的是用人民币置换美元债权,在分债权一杯羹,力之所在,美国就算无法容忍,但也必需要与中国合作方可成事。否则只有全武行把一方压服压死才算完结,可惜军力在西太,美国是占不了什么便宜的。

      所以推测打贸易战是假,如何重新分配世界债权才是真。后面大家如何走,不用我说了吧

    • 家园 这个道道我没看懂了

      “2025高成功了,美国彻底没有可供交换的东西了,美方货币紧缩中国被动货币紧缩,中美货币双紧缩的时代一旦来临,百业萧条。”

      合着美国人在产业链顶端的时候,可以四处抽血,喝香的吃辣的;从产业链顶端被我们挤出去了,就凭着啥“货币紧缩”的无影脚,就能绝地反击,弄得我们生不如死

      那产业链顶端咋到我们手里就不灵了,这也太双标了,是遇上美国手里的雄葫芦了吗?

      这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是“崇美”“跪美”根子在作祟,总觉得美国啥都强,咱啥都不是

      2025搞成了,美国当然有东西给我们卖,大豆、页岩气页岩油、粮食、芯片,非洲人民都跟我们在做贸易,何况美国

      从历史看,国际贸易量总的来说是在持续上升的,蛋糕是在不断做大的,没有说美国起来了英美贸易量就下降了,日本起来了日美贸易量就下降的这种事情。当然随着新霸主经济实力的崛起,老霸主家里经济水平相对下降很有可能,就好比美国崛起英国人民不再有昔日那般傲视群雄一样,虽然自己纵向比也可能是提高的

      奥巴马说了,如果中国人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水平,仨地球的资源都不够造的。没关系,把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拉下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弄上去,这样一个地球就够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