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化肥使用观察粮食问题 -- ncts

共:💬21 🌺16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从化肥使用观察粮食问题

    本文只列观察依据的数据,欢迎指正有关的数据错误。

    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分析,那不关我的事。

    第一个基础数据,中国单位粮食产量与化肥使用量相关,每多使用0.1%的化肥,增产粮食0.2%,置信系数0.95.

    第二个是矫正数据,鉴于中国的化肥利用率低于北美大农业太多,同时过量化肥也成为污染源,2020年要彻底扭转化肥使用的增长,但这个目标2017年已经提前达到。农业部数据称,化肥使用率提高了2.2%。

    第三个江南大城市附近控制养猪业,减少面污染。结合化肥的使用,氮污染为江浙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重金属污染是过度使用化肥的另一个问题,除去氮肥,其余多为矿物开采源头,并不纯净。

    农药使用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农药污染在蔬菜种植业更明显。限制使用化肥农药,是有机蔬菜为何贵的原因。

    --------

    写出这些的原因是海水稻的新闻。

    又看见了袁老。

    袁老功在国家,可存汗青。

    只是现在被新闻报道描述的形象,不像个科学工作者,倒有点像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了。

    难道真像庄子说的:寿则多辱?

    关键词(Tags): #粮食(老老狐狸)#化肥(老老狐狸)通宝推:阴霾信仰,桥上,西安笨老虎,老老狐狸,北纬42度,
    • 家园 2018年中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下降2.2%

      以此与上文对照。

      化肥利用率的提高,高估了一半。

      按照数据预估2019,上市国内化肥企业2018年年报可以作为依据大致推算。

    • 家园 能给出第一个数据的出处吗?谢谢。
    • 家园 袁隆平从评不上中科院院士,到现在的七八辆车

      这是一个收买的过程。

      袁从贡献上讲,工程院院士是够格的,虽然当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举国体制的功劳,但是杂交水稻利在千秋,总要有人出来承担这个光荣,就像煤矿塌方,总要有领导出来扛责任,一样的。

      袁自从评上院士以后,就乖了,知道跟对风向有好处。当年炒作 “要吃米找万里”,袁是个负资产,因为任何人都知道要吃米,万里的贡献不可能超过袁。所以袁毅然反正,出来说 “ 60 年饿死四千万,我亲眼所见”,于是乎政治正确了,皆大欢喜了,袁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

      通宝推:审度,老老狐狸,
      • 家园 棉妈说:成功是因为资本的选择。甚是灼见。

        “我给你举了个例子,你们年纪轻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倒在田坎旁边,倒在桥下和路边,我亲眼看见啊,那很凄惨的。”(09年4月8日广州日报A19版)

        国防大学学者丛进在《曲折的岁月》一书中的结论是:“据测算,中国的人口1959年是6.72亿人,1960年为6.62亿人,即减少了1,000万人,1961年比1959年减少了1,300万人。按照当时出生与死亡相抵后20‰的人口净增长率推算,正常情况下1961年总人口应比1959年增加 2,700万人,两者相加,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在4,000万人左右”(丛进:《曲折的岁月》第272页)。

        • 家园 求棉妈原文链接

          中国比袁隆平牛逼的水稻专家多着呢!遗憾的是,现在的舆论似乎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到袁老爷子一个人头上。

          我敢说90%中国人都没有吃过袁隆平培育出来的水稻。

          • 家园 棉妈的“课堂闲侃之二”

            [URL=链接]标题 https://www.here4news.com/article/4178368[/URL]

            4178315,2016年2月13。

            替换

            现代的所谓成功神话,多半是资本选择的结果,与个人能力有关,但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好比同学打游戏,如果你打怪的时候系统随时给你补血,那你就会创造游戏中不死的神话—与技术好关系不大!这也是我说的以洗钱为目的办起来的企业有时候真会做大做强,彻底洗白了。

            大家要是看过《前程密码》就知道,书里描写马云啊,俞敏洪啊,陈天桥啊,不管是谁,其中都会提到去哪里搞了风投,大都是上亿的人民币。没有这些钱,这些财富英雄们就都会死在黎明前。干同样事情的中国人一定有很多,搞到钱的活了下来,没搞到钱的,都死掉了。所以说这些英雄们都是被资本选中了而已—当然被资本选中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但是同学们要明白一点,他们的个人努力是被夸大了的。

            他们有时候会说昏话,那就是资本发出的声音。

            所以,同学们千万别想你要做大老板雇好多人替你学习。大老板不是努力就能当上的,还是找个大老板打工拿钱比较实在。好好学习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通宝推:野芹,
          • 家园 无法修改,修改后的文字如下:

            中国比袁隆平牛逼的水稻专家多着呢!遗憾的是,现在的舆论似乎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到袁老爷子一个人头上。

            我敢说90%中国人都没有吃过袁隆平培育出来的水稻。

    • 家园 海水稻吹得有点大,但阿联酋真需要这技术

      海水稻实际需要含盐0.5%的微咸水灌溉,海水含盐是3.5%,相当于海水的1/7,拿6份淡水混1份海水才能种,基本属于吃饱了撑的。在中国的确没多少用武之地 -- 缺淡水的地方不会种水稻,淡水多的地方直接种普通水稻就是了,这技术属于锦上添花,袁老的团队说在中国能种几亿亩,那真是吹大了。

      可这东西在阿联酋不一样,当地其实地下水很丰富,但主要是微咸水,含盐0.5-1.5%,什么也种不了,如果能用来种海水稻,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哪怕稍微淡化一下也行,从含盐1.5%淡化到0.5%根本没几个钱,估计每吨水成本人民币5毛到1块,在中国都不算很大的负担,对阿联酋这样的油霸土豪来说小意思了。

      同行们另外一个意见是,海水稻的真正发明人陈日胜是坚决不跟外国合作的,袁老轻易就把技术给阿联酋了。不过这个也是见仁见智,要是在中国真没多大意义,卖了换钱也不见得就是错事。但袁老的团队一边吹海水稻对中国意义重大,能种几亿亩,一边又把技术给阿联酋,这不是自己给自己贴个里通外国的标签嘛。。。

      通宝推:胖老猫,老老狐狸,独立寒秋HK,明心灵竹,
      • 家园 海水稻耐盐碱基因如果被破解,那培育耐盐碱旱稻就能普及了

        现代基因技术,让育种效率大大加快。如果能把海水稻耐盐碱的基因全部破解出来,是不是就能合成耐盐碱旱稻。这样中国中部华北西北东北众多地方都是种植耐盐碱旱稻。这对中国粮食安全大有好处。

        从一些新闻看,耐盐碱基因的破解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经有数个基因被破解。陈日胜团队去年已经完成海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全面破解耐盐碱基因应该只是时间和成本问题。一旦破解完成,培育耐盐碱旱稻就很容易了。这个耐盐碱旱稻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用处很大。

      • 家园 专门百度一下

        这种浓度的叫微咸水,江苏、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和山西省均有蕴含,分布区域面积达到53.9万平方公里。全国每年可采微咸水资源量约130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的3.87%,且绝大部分埋深较浅,仅存在于地下10米至100米。

        比黑龙江省面积还大。

        • 家园 含盐的水要排走的

          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盐碱化,而内流区域这些含盐的水你排到哪里,哪里就会盐碱化,对下游就是个祸患。

          宁夏可以直接用黄河水耕地,江苏更不缺淡水,总之这类水在中国非常鸡肋

          阿联酋没这个问题,人家就在海边啊,直接排放到大海里了。所以这个海水稻非常适合海边缺淡水但有丰富微咸地下水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在中国实在不多。

      • 家园 海水稻指的是耐碱

        并不是说要用海水浇灌。海边低洼地带会因为海水通过地下回灌,造成土地泛碱,粮食作物不能生存。海水稻就是培育出的适应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品种。而不是要用海水去浇灌。

        有了这种技术,就可以大片盐碱地种出粮食来,相当于扩大了可耕种面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