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黄仁宇、“大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合理化” -- 云横居士

共:💬6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黄仁宇、“大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合理化”

    这里的“合理化”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术语,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黄先生抗战军兴,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国军,当抗战胜利的时候,在举国欢庆之时他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且孓然一身;虽然是“求仁得仁”但也不免有“学书学剑两不成”的困惑和落寞。他后来前往美国,在学术上苦苦地个人奋斗,但在主流的学术届不能说是得意的,后来更被“无故解除与事业单位的聘用关系”。回顾自己的一身,或者更超越一己的境界而思考我们这个积贫积弱的中国百多年深重的苦难,不能自遣之余,心理防御机制发生作用,一方面通过个人的学术活动进行“升华”;一方面对此进行“合理化”――其典型的代表就是他的“大历史观”,所谓蒋介石整合社会上层,毛泽东整合社会下层,往所谓“在数目字上管理”的理想社会进步。这中间无数人命的损失、历史的弯路似乎因为有了未来那个无比光明的“理想国”而变成都是合乎rationality的而且是calculabity的。

       我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历史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逐步丧失在理论界和史学界定于一尊地位的时代,这种理论让人们觉得在知识层面而且可以理解并且在心理上获得慰籍。

       且不说所谓“在数目字上管理”是否具有终极意义上的价值,我认为:即使是为了一个“黄金铺地,天天都在过年”的未来社会而可以将在历史发展道路上所有的不幸都“合理化”成“历史的必然”,那些无数的冤魂也许并不认同他们必须为后代(甚至他们已经没有后代)而牺牲自己的一切是高尚的、摆脱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

       “道德评判”也许也不像黄先生认为的那样是中古的、农业化的、感性的,每个时代的道德实际上也是基于利益比较和制度成本做出来的一种安排。

       The right of life,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the freedom to debate,to dissent,to associate,to worship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the state.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也许有普世的价值。

       没有任何一代人应该被蔑视和牺牲,如果曾经有过苦难,应该缅怀那些已经无法重新再来一遍的逝者,让整个民族和国家从中体悟经验教训,就像个人错了就是错了、吃亏了就是吃苦了,不应当把所有的过去的好的坏的一概合理化。

       举一个黄先生也许不专长的朝代领域――但肯定具有相关常识――的例子,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大运河的开通确实是有“长时段的合理性”,但那些死在工地上的农民工,并不因为在他们死后多年出现了”贞观之治”、再N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在数目字上管理”黄金时代,就死得重于泰山,就死得其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