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天涯上看到的《从现在看2011年张维为和福山辩论(转载》 -- 夏至欧锦

共:💬491 🌺3597 🌵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世界没有绝对真理

      换个说法就是我们永远无法掌握绝对真理。

      在我们有限的认识里,世界是相对的,真理也是相对的,正确仅仅在一定的时空里存在,离开了特定时空,所谓的正确就可能变成错误,而看似错误的东西常常可能实际是正确的。

      对于你对考大学的评价,应该说有一定正确的因素,但离开当时的特定时空,结论却是相当可疑的。

      首先根据好事者的考证,考大学的政策出自英明领袖而非总设计,所以这个功劳放到总设计那里,属于给他脸上贴金;

      其次,我们当然不否认用推荐的方法上大学这个方法里面蕴含的缺点和不如意。但是也必须看到,之所以当年用这个办法却也有它的不得已之处。

      新中国成立面对的是个什么环境呢?从教育上说就是文盲遍地,读过些书、家庭有些读书氛围的是些什么人呢?大概只有两类,知识分子家庭和富人、官僚家庭,广大的工人和农民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天天忙于生计,在这样家庭出生成长的孩子,能考得过那些家庭有些资源的孩子吗?当然大多数都考不过。但是TG的阶级基础、TG的平等理念,可以容许那些为了新中国付出了无数血汗的人在新社会继续停留在底层吗?可以容许那些旧社会的老爷凭借他们的先天优势在新社会继续高人一等吗?答案显然是不可以,穷人的孩子也要上大学,并且要掌握国家权力。

      情况清楚了,目标明确了,但是光清楚明确没用,还得有办法,有措施让那些信得过、表现好的穷人孩子能进得去大学。推荐就是在样的条件和环境限制下产生的,既然考不过,也没有办法可以让穷人的孩子快速增长成绩,推荐就成了唯一出路。

      所以,推荐是不大公平,也有很大的作弊空间或者说自由裁量权,但两害相权取其轻,让穷人的孩子能进大学这是大局,在这个大局下,不公平、容易作弊都变成了必要之恶。

      坦白讲,我也是受益于考大学政策的幸运儿,但是,我们不能从自己的一己私利出发去臧否政策,有时候,为了大局,有些牺牲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如果不理解当年的知识分子和富人、官僚家庭孩子的教育优势的话,看看今天这个全球拼爹的时代吧,只是今天再没有真正把穷人利益放在前面的主席了。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猪啊猪,唐家山,加东,
      • 家园 这句话本身是个悖论

        世界没有绝对真理 换个说法就是我们永远无法掌握绝对真理。

        在我们有限的认识里,世界是相对的,真理也是相对的,正确仅仅在一定的时空里存在,离开了特定时空,所谓的正确就可能变成错误,而看似错误的东西常常可能实际是正确的。

        “世界没有绝对真理” 这句话本身是个悖论。如果“世界没有绝对真理”是正确的,那么它本身就是绝对真理而且放之四海皆准,也不受时空限制。

        所以要逻辑自洽,反而“世界是有绝对真理的” 才是正确的。

    • 家园 大多数网友的批评是基于理性的

      不过我还是看出部分言论,是属于极左的。

      可以看出极左和极右是怎么合流的。

    • 家园 是毛泽东让你成为幸运儿的机率更高,不是邓小平

      第一,你觉得“要不是恢复高考,你农村孩子最多初中毕业没机会上高中,没机会上大学”?最基本的数字:62年小升初升学率只有45%,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到79年小升初是百分之七八十,尤其是75年和78年是近90%的水平。而邓小平上台改开后,八十年代小升初的比例迅速滑落到只有百分之六十几,最高是89年的71.5%,其时农村孩子的升学率滑落只会更加剧烈。那还是八十年代的国力,你可以想象要是走邓的路线,七十年代的农村小升初升学率会是多么不堪。

      而七十年代每年高中招生数基本为三百几十万,四百几十万,六百几十万,76年和77年达到约九百万。而邓的路线下,从82年到96年的高中年招生数只有二百几十万!

      换句话说,你要不是毛泽东,要不是文革,让邓小平上台掌权,你这样的农村孩子更大的可能是初中都没得上,至于上高中的机率跌落更大,中学都上不了你还发梦上大学?

      第二,你指责上大学的机会被下乡知青和有关系的人占去。走关系先不论,若是没有文革,没有知青下乡,留在城里享受优质资源的知青上大学的机率比史实要高得多。而丧失下乡知青这一优质师资渠道的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质量只会更差。一正一负,没有文革全按邓小平那套来,你在79年上大学的机率只会比现实低,不会比现实高,明白吗?

      我可以给你举个更具体的例子,79年知青大返城,农村许多学校连老师都不够,然后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十几年中农村教师长期陷入连基本工资都要长期大规模拖欠的地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农村教师要每年被拖欠十几亿规模(九十年代初期)发展到一百几十亿规模(2000年代初期)的工资(现在老师工资拖欠的问题总算基本缓解,然而城市教育资源差距剧烈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只会愈演愈烈),你作为农村孩子真要为此感谢邓小平是吧?

      你那句话“不感谢邓小平就是吃饱了chengde”说得可真是讽刺啊,你自己在赌场幸运赢了一大笔钱,就对赌场老板感激无比,就无视老板毁了多少你的同阶级手足是吗?

      通宝推:阴霾信仰,楚庄王,ccceee,hwd99,
      • 家园 实例:小升初不到10%

        我,81年一年级,两个班,五十多不到六十人,三年级拼为一个班,约四十人,五年级时约十人。中考以分数算考上被中三人,不到10%。恰巧86年开设六年级,部分上不了初中的同学去上六年级。

        初中三个班,不到150人,大约一半是区(那时名字改来改去的,几年之内,公社,区,乡,镇)中心小学约占一半,大约十五个乡村小学占大约一半约七八十人。

        中考加上复读生,技工(仅限于居民户口),中专,师范,正取生七八个左右,高中,市一中没人,我不敢报,没钱,阳一中三个,二中两个,其他镇高中两个,升学率比10略多点,升学的全是当地条件较好的,我最穷,不过我文化传承最远,祖上几代都是乡村文化人。

        高三文科三个班理科三个班(含复读),总共约三百人。考上重本八个,本科十个,合计中专以上大约三十个,全县其他学校没有本科,中专以上约十余个,合计全县中专以上不到五十人。(高一时,四个班,县城初中三个班,其他十二个镇(考)上去的一个班约五十四人)。

        另外还有个伤心事,我另两个初中同学,一个落榜,一个大专昆明商学院,94年上学途中于火车上遇害,被抛尸荒野。

        其实,在和很多人谈及八九十年代的事情,感觉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世界。

        家乡是粤北山区。

        • 家园 触目惊心啊,比较一下上海的八十年代(个人经历)

          我所在是比较好的小学,上初中 100%。

          我上的初中也是市重点(托国家的福,无背景,单凭考试分数),所以考上高中的比例也是 80% 以上。

          学校风气比较好,大家平时都是努力学习,你追我赶,玩也就是打篮球、乒乓球之类。后来社会上兴起台球、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大家是不去而且鄙视,认为社会上的 “小流氓” 才去这类地方。

          所以九十年代我出国,觉得外国也不过如此,上海九十年代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了。当时觉得三步走,“中等发达国家”,也就是全国各地都达到上海的水平。

          现在想起来,国家把我们这批人保护得太好了,简直是圈养在世外桃源里。

        • 家园 看来粤北还不如浙南

          我们很多情况类似。我老家浙南温州下属的贫困县。81年上小学,5年制,86年开始普及初中,全乡的所有学生都进同一所乡中学,总共四个班,200号人左右。初中三年后,大约100人毕业,因为我们是侨乡,中途离开的大概辍学和出国各半。中考结果,中专一人,县中学4人,区中学4人,职高5人左右,私立高中2人,技校没有,因为城镇户口的人几乎没有。唯一的中专是我,但是我放弃了。所以最后县中学是5人。我们中学这水平算全县平均水平,比几个镇中学差,比普通乡中学稍好。我们那里农村小学5年制一直持续到1995年左右,而市里早在85年前就6年制了。

          当年温州中学在各县总共招45人,分到我们县大概5人。我们县中学那届招生较多,6个班,每个班正式招生45人,另每班15个自费名额,所以总共360人。最后高考时,重点线大概25人左右,本科40,大专加中专50,所以录取率大概30%。我们县中学在温州算中等水平,温州在浙江中下水平。而各区中学几乎每年高考剃光头,最好的区中学可能每年能考上1到2个温州师范学院专科。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是呀,各地情况不一

            大的地方大不同,小的地方小不同。我上初中时,和区(那时公社区乡镇变换好快)上的人交流,状况已经有明显差别,和县城的已经是两个社会了,大学后,觉得和一部分同学是不同一个地球了。而我,我爸曾经是公社会计(十四岁就招工去木材站),我读三年级我哥就出来当老师了,我舅是县城局长,我们村还很多在外工作的,也不算是什么也没见过的了。

      • 家园 是的,文革期间教育大发展

        1967年,全国在校师专生仅剩2152人。1968-1971年,全国整整4年没有一名师专生。“文革”中后期,重新组建了一批师专学校,至1976年,全国有师专学校15所。

        改开以后就不行了。

        1978年一年就恢复或新增师专学校67所,在校师专生人数达到174,349人,创历史新高。至1979年,全国师范专科学校达到102所,另有172所中等师范学校办了师范专科班,师专生达195,200人。

        当然了,我相信没有师资照样办好教育。

        其实我觉得你说得不对,成为幸运儿是什么意思?出人头地吗?要论出人头地,随便你怎么算都是改开后的机会更多。要反驳,还不如说出人头地是旧思想,压根就不对,共同富裕才是对的。我倒更认同这个。

        • 家园 你拿师范生遮羞?师范生和农村有几毛钱关系?

          2009年的论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中列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其直说:“现有教师中, 除部分公办教师第一学历达到标准外,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达标学历是第二学历, 也就是说是通过在职培训和教育获得的, 这种状况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天生素质较弱。 由于历史原因, 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失调, 年龄普遍偏大。根据调查, 湖南省中部某县农村中小学教师4 200 余人的平均年龄为46 .2岁。 这些农村中小学教师中70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九十年代转正的原民办教师, 还有10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老教师退休后顶职的教师。 另外, 这个县96 个边远山村学校共920 名教师的平均年龄更大[ 4]。。。。。。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吸引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现有的条件自然无法吸引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 即使暂时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一旦有机会, 这部分优质教师资源也会谋求更好的发展而进入城镇学校或另谋职业。”,说说,你家师范生和农村有几毛钱关系?

          说白了,毛泽东时代干部下放,知识分子下放,知青下乡,客观给农村提供了优秀的师资力量(不管被下放的本人是否情愿),这老本可以吃到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开始他们陆续回城,向钱看的浪潮中师范生的新鲜血液也难以补充到农村中,农村师资力量只有滑坡,哪来前进?我上面的同一篇论文中明确说了“ (2009年)不能胜任和根本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占40 %左右”,这个数字真给改开长脸是吧?

          还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钱”。毛泽东时代据说那么穷,但教师从无拖欠工资之忧, 邓氏改开吹得哇哇的,从九十年代到二零零年代前期,每年十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拖欠农村教师工资,有的教师为了弄点口粮都得跟着干部跑农民家里打砸抢,你邓氏改开对农村教师真好啊,对农村教育事业真关心啊。你拿个师范生数字出来能扯什么淡啊?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燕人,
            • 家园 毛主席在井冈山就批评过你们这类人
            • 家园 呵呵,笑话,你自打自脸是吧?

              前面我举出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对比,你喊“没师资办不了教育,看看你们文革期间才培养多少师范生,看看我们改开一开始就培养了多少师范生”。 我讽刺“看看这些数据,你改开培养出的师范生有几个到农村的,他们的培养和农村有几毛钱关系”?你喊“没师资也办得了教育,反正八十年代是诚心要发展教育,发展经济,你七十年代路线斗争”。 呵呵,你家八十年代“诚心要发展教育,发展经济”的结果是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要拖欠,让冰心老人怒斥为耻辱,九十年代后更是愈演愈烈。你家诚心发展教育发展经济的结果是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这心可真“诚”啊?你少了一个字,是“诚黑心”吧?

              • 家园 你认为只要不投入到农村就一分钱不值

                而我不这么认为。改开的确是城市先受益,并不等于就不是成就啊。

                怪我一开始没表达清楚,农村教育及医疗在80年代受到了大的伤害,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大失误,我也是认同的。但我认为不能反过来就鼓吹文革农村教育怎么怎么大发展了,继续下去前途无量。连师范教育都停滞不前,哪有要全面提高教育水平的意思。小学戴个帽就中学了,初中戴个帽就高中了,真的就一切都好了吗。很多文章都提到大搞高中教育,师资向高中集中,反而损害了小、初中教育,当然您肯定不信。

                说起来我还不清楚,那时候农村搞教育,国家财政拨款吗?

                还有,我上一帖的意思,从个人角度看,改开前出人头地的机会是不多的。知青教师教你几年,推荐进了大学(机会不多,具体统计数据我没找到),那时候的原则是哪来的回哪里去,说不上出人头地。所以我一直说,与其说出人头地的概率,不如直接说我们就是应该共同富裕,出人头地这种想法就错了。我真诚地觉得这样也不错,还更好。就是我个人对能否实现持比较悲观的态度,原因是我认为当时的人民群众对那种状态是普遍不满意的,持续下去的可能性不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