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几句文革和文革时期的经济成就的关系 -- FlyGeneral

共:💬68 🌺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这个所谓的自己人是利益相关方,那么客观地说,就不足采信

                    即便这个人的名声再好。不要跟我说文革年代的人都是毫无私心的哈

                    • 家园 如此说来,道听途说的反而客观了

                      因为与己无关

                      • 家园 那样的决策机制下有什么样的所谓论证是可信的吗?

                        我们国家的面子工程比比皆是,有什么样的理由就可以认为文革后期的运十项目的上马就不是一个面子工程呢?

                        作为老百姓(纳税人)来讲只需对方案提出疑问而应该由花钱的一方拿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来(不是技术精英们的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充斥着技术术语的论证报告),以及让更多的专家参与发言,让老百姓听听更多的声音并择优而取就行了。尽管这样的决策机制当前不可行,但并不等于我们就没有讨论甚至质疑的资格了,比如在网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当前决策机制下的决策都是面子工程,也不是说老百姓的选择就一定比专家们的选择高明,但相较而言,我更倾向于由老百姓来选择所造成的损失要比专家们的拍板决定所造成的损失要更少。

                        btw,对于我等小米百姓来说,既然没有知情权,现在似乎也只有道听途说了,呵呵。

              • 家园 这是什么时候啊?什么名字?谁接待的?

                从前是保密计划,之后是被闲置的

                所谓“到机舱门口回头一望,就断言“这架飞机与波音707完全不同,因为我太熟悉波音707了”。”

                简直是笑话 你认为是裸机的电脑啊 还是看正在总装的机段啊

                南行和美联的都波音747内部看上去也不一样呢

                看飞机,最主要就看翼面 驾驶舱 发动机

                • 家园 共产党的笑话多了

                  愣是把油搞出来了,把两弹一星搞出来了,呵呵。

                  • 家园 两弹一星的模式的不可复制

                    两弹一星是在动用全国性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精神原子弹),在牺牲其他项目的基础上,不计代价重点投入而产出的成果,并不能证明这种做法的可复制性。我也相信同样的投入也很可能再次把运10飞机搞出来,但问题是,当时的中国还有这样的投入能力吗?

                    • 家园 当时全年的航空科研经费才一亿多一点

                      而且同时期还有其他的项目,歼八,歼七III,鹰击,直九直八什么的。当然这些我也只是听说,不过那时候的3千万和今天的3千万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 家园 据说只需3千多万就可维持

                      当时的国力真的就那么不济?

                      • 家园 3千万就够了,有什么样的资料可以证明这个数据吗?
                        • 家园 又把我难住了

                          我可证明不了,只是据说,呵呵,还是据说,需要3千多万的油钱来维持试验的继续进行

                          • 家园 所以说嘛,专家比老百姓难做

                            老百姓只需动动嘴皮子来发出质疑的声音,而专家们必须得用通俗的语言和无可质疑的程序来向老百姓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得到支持。我认为这才是合理的程序,才可以避免技术精英们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侵犯大众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面子工程,尽管要牺牲一些效率。

                            美国司法体系中的陪审团制度也体现了类似的精神,跟这样的制度容易让犯罪分子漏网所造成的危害相比,专业精英分子垄断所造成的司法不公其危害更大。

                            anyway,都是在这里YY,偶等小米百姓还是继续道听途说滴哈。

                • 家园 我是听说的,你也是听说的

                  赫赫

    • 家园 把文革与文革时期完全割裂开来看,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把那时期的成就与文革割裂开来看同样不科学。时代特征是不能忘记的,就象那时不会象现在这样做衣服、做鞋子、搞市场经济一样,现在就是不能做飞机、搞不了三线建设。

        时代的价值取向不同,取得的成就的领域和方向就不同。

        没办法,我这个人就是左道惯了。

       

        

        

    • 家园 记忆里发生在文革的一件小事

      在农村比较大的县,在县委和各公社党委之间还有一个工作委员会,这个工作委员会类似于县委的派出机构对所负责的几个公社进行原则性的管理但不介入具体事物,我的一个亲戚那时就是这个工作委员会的书记。

      他家盖房,所属一个公社的铁厂给他送来了门窗还有一对沙发,当时就把钱付给了来送货的工人,大概是100多块钱。

      不几天,这个工厂的厂长突然来到家里,送来了200块钱,说是您盖房需要钱,厂里的很多事情您都操心帮忙,这200块钱是厂里干部们的一点心意,大概如此的话。

      我的这个亲戚紧张的一夜未曾合眼,夫妻第二天一大早来找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说你们已经一宿没睡了,如果还想睡觉就把钱给人家退回去吧。

      这次回国还和他们聊到此事,我说那时的人觉悟高啊,当事人回答,不是觉悟高,当时心里想这200块钱留下也很好,但是怕组织上知道了处理起来吃不消。

      他从部队刚刚复员的时候,全县一共留用了20几个当年的复转军人,刚开始的工资是16块,半年后涨到22。

      第七个月,我的这个亲戚拿到的还是16块,他正纳闷儿呢,琢磨着问问领导,会计又发了他22块,他马上就跟会计说已经发过一个16块了,并主动把这个16块交了回去。

      他找到其中几个相处不错的复转军人,问他们是不是这个月拿了两份儿钱,大家说是,那就赶快把多发的那个16块缴回去,大家都主动去交了回去。

      隔了几天,组织上有通知下来,所有这次没有主动上交多发工资的人全部回家务农,一共10来个人。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过失,这些人一辈子终老乡间,至今还是农民,我的这个亲戚熬过历次运动在县长任上退休,儿女早就进了城了。

      那时的组织那时的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