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真心求答案,迷茫已久、依旧 -- 未知如之何

共:💬59 🌺17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聊聊俺的看法

      1;民主的核心是人的主动性。比如一个妓女被强奸了,强奸犯丢下与嫖资一样多的钞票扬长而去,这还算强奸么?当然算,因为强奸犯的行为违背了妓女的意愿,妓女是完全被动的。但是我们要问,妓女卖淫的行为虽然是主动的,但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不是生活所迫的被动呢?

      因此,主动性的实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相对独立,二是精神相对独立,这就是西方文明的根基【理性人】假说。

      经济相对独立,比较好理解,精神相对独立要怎么衡量呢?

      职业化和专业化,就是精神相对独立的主要表现,也就是要有比较稳定的工作。

      当然,人是社会动物,独立的人是很难生存的,这就有了社会契约。

      建立在理性人基础上的社会契约,就是民主的实质。

      现在的问题是经济精神相对独立的主动性重要,还是社会契约重要呢?如果二者相互冲突,要如何取舍呢?

      民主左派认为社会契约更重要,少数服从多数嘛,民主右派则认为个人的主动性更重要,应该个人优先,局部优先。

      在民主普选之前,个人主动性与社会契约,矛盾并不大,因为有资格制定契约的人,个人利益与契约利益基本是一致的。但一人一票的普选之后,个人主动性与社会契约的矛盾充分爆发,不同次元的民主选举,就将人们分割开来,形成民主割据的社会结构。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关键有两个指标,一是经济相对独立,精神相对独立的理性人比例占总人口的比重。二是社会契约的执行情况如何,也就是社会是否有序,是否高效。

      前几天,美国的失业率创了新低,特朗普很是自豪。

      可以说,美国的经济相对独立,精神相对独立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是很高的。但枪击案的频繁,和监狱人数的高居不下,则说明美国的社会契约执行情况并不好。

      所以,美国的民主状况,只是在个人主动性方面很好,但在社会契约方面,则只能算是良好。

      2;民主的前提,就是经济相对独立,精神相对的理性人,主要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

      工业化社会,充分的就业,城市化社会,中产阶级占社会的主流,则是民主的社会基础。

      3;工业化社会,充分的就业,中产占主流,是大多数国家都无法实现的,这也是民主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的效果并不怎么好的主要原因。

      因此,未工业化,先民主化,是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发展之中的最大魔咒。

      4;美国民主,在个人主动性方面,最大的口号就是”美国梦“,而在社会契约方面,就是充当世界警察,实行长臂管辖,想打谁就打谁,想制裁谁就制裁谁,可以将内部矛盾不断转移。

      所以,美国民主的确是世界第一,在没有世界契约的情况下,美国契约就是世界契约,就是老大。

      5;民主是动态的,经济相对独立,精神相对独立是随时可能改变的,社会契约也是如此,秩序的崩溃,发展的停滞,都可能是转瞬之间的事情。

      美国民主有两大危机,一是自由全球化,与民主的割据化,两者形成了严重的矛盾。自由全球化的好处,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大多数人的生活处于长期停滞之中,这是特朗普上台的主要原因。二是黑人和拉美裔的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儿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 白人,这将动摇美国的社会根本。

      所以,美国虽然仍然是当今世界最民主的国家,但美国的未来并不光明,自由与民主的背离,白人人口的比重低于一半,就是美国的最大危机。

      6;西式民主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美国代表的直接总统制,二是英国,德国,日本代表的间接议会制。

      直接总统制适合比较均衡的国家,通过钟摆效应,让社会契约得到较好的执行。间接议会制则适合比较复杂的国家,想对缓和,相对稳定,主要通过多元的相互制衡,维系社会契约。

      除了西式的程序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则是一种实体民主。

      可以说,近现代社会的两大意识形态,也就是民主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二者的基础分别是【理性人】,与【无产者】。

      理性人与社会契约,是程序民主的两大关键,而无产者与公有制,则是人民民主的两大关键。

      程序民主的社会契约,难以有效执行,人民民主的公有制,和公有制基础上的配给制,也难以长期执行下去。第一代的干部,工人,农民的配给比较好处理,这些人的孩子,该如何配给,难道干部的孩子,还是干部,工人的孩子,还是工人,农民的孩子就永远是农民,那不就成了种姓制了吗?

      这便是毛主席发动文革的主要原因。

      改开以后,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工的最大特征就是因为家里有地,村里有房,因此经济相对独立,城里没了工作,到村里也可生活下去。

      尽管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不具备相对独立的精神,但是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使农民工成为了半理性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总要决定因素。

      所以,中国真实的民主情况,远胜过那些实行了普选的所谓民主国家。

      7;先工业化,再程序民主,先公有制,再实质民主,才是民主的基本规律。

      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通过民主实现了富强,特别是一人一票普选之后的民主,更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魔咒。

      人的主动性,也就是经济相对独立,精神相对独立,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攀爬产业链,攀爬科技树,二是积累社会财富,形成更大市场。

      例如,中国18年卖了约14亿平方米的新房,大约是12万亿人民币,而美国则卖了约60万套房子,每套约25万美元。中国二手房的成交量不到新房的一半,而美国二手房的成交量则是新房的9倍左右,大约是600万套。

      中国新车销售2800万左右,美国则是1700万左右,而二手车方面,中国约新车的一半左右,美国则是新车的3倍左右。

      正因为,美国的二手房,二手车交易比重巨大,因此占gdp的总量也很大,中国房地产占gdp大约7%,美国房地产则占13%左右。

      因此,很多人说美国的gdp是虚的,二手交易,存量经济,这不是吃保本么。

      实质上,现在民主制度运行良好的国家,都是在吃老本,是建立在存量经济基础之上的。

      在以增量经济为主,还没有积累大量社会财富的发展中国家,鼓吹一人一票的普选,实质就是在自我阉割。

      因为,社会契约只有在分蛋糕的时候才管用,在做蛋糕的时候,时间成本太高,很难执行下去。但缺少社会财富积累,没有多少存量,就总是吵吵着分蛋糕,那么,建立在存量经济基础上的更多第三产业就业,就根本无从谈起,而没有就业,就很难实现经济和精神的独立。

      工业社会的增量经济,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反而是存量经济的就业机会更多,因此,做大市场存量,积累更多社会财富,是民主良性运行的关键。

      8;美国虽然现在是民主的老大,但自由与民主的背离,全球化的资本家背离了广大中产阶级,以及白人人口的比重越来越低,都使得美国的民主陷入了困境。

      但这种困境还是可以化解的,一是跨国企业必须要有一部分国有股份,让广大民众享有跨国企业的全球红利。二是实现计划生育,一个家庭只允许生三个孩子,鼓励白人多生孩子,鼓励白人移民,限制黑人和拉丁裔的生育率,限制黑人和拉丁裔的移民数量。

      从美国的解决方案来看,中国民主最有希望,混合所有制,与计划生育,就是中国正在实行的政策。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资本比权力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必须给资本带上缰绳,所有的大型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国有股份,让民众参与分红。

      特别是基于土地房产的租金,和基于货币金融的利息,绝不能让少数人垄断。因为,相对于基于科学技术的创造,租金和利息的主要作用是转移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

      总体而言,理性人,社会契约,无产者,公有制,是程序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四大根本范畴。

      实际上四者的关系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多元又共同,统一又多元的结构。

      程序民主强调先个人后整体,先有主动的人,后有社会契约。而实体民主则强调先整体后个体,先有公有制,个人的基本生存的配给才能实现。

      所以,肯定私有制,也不能否定公有制,美国的公共财政占gdp的比重,比中国高很多,北欧国家更是高的离谱,这种间接公有制,难道不也是一种公有制么?

      同样,肯定公有制,也没必要否定私有制,经济相对独立,精神相对独立的理性人,的确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无产者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没有人愿意成为无产者,但人人都愿意成为理性人。

      理性人的大量产生,一是基于市场存量,如美国的二手车,二手房交易量,二是中国的农民工,尽管只能算是半理性人,却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

      所以,攀爬产业链主要依靠私有制,而积累更多 社会财富,积累更大市场存量,则要依托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只有相对公平的社会,才可能积累更多市场存量。

      也就是说,生产力高度发达,主要靠私有制,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主要靠公有制。

      这里说的公有制,是指直接公有制,而不是美国公共财政那种间接公有制。只有直接公有制,重要生产资料如土地必须基本公有,大型企业必须部分公有,才能造就相对的公平。否则如美国,日本,公共财政只能向资本家借贷,才能勉强维持,大量国债的存在,美国,日本到底是人民的国家,还是资本家的国家呢?选票的作用总没有钞票大吧?

      只是一家之言,随便聊聊

      通宝推:红军迷,沾花富翁,笑不拾,
      • 家园 看得一懂半懂中,明白理性人是什么,但是get不到社会契约

        赞成租金和利息是财富转移的形式,并没有创造财富,亦即其实为一种税赋。

        这么说来,地产大鳄和金融巨头等于是拿了钱不干事的政府,或者说他们应该去做分蛋糕的事情。

        所以金融应该专注于科学探索?

        另外,其实理性人并真正不存在,人都是情绪驱动的动物。有多少时候多少场合,人能不受外界影响,不被习惯支配而进行critical thinking?

        实质民主更有效,因为它有具体指标、目标,就是去至少解决所以人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

        程序民主讨论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是一个共同的信念。

        共产党其实也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修水利不用象古代那样征徭役。

        又,其实在探讨的好像是自由吧?民主不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嘛,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才有自由意志。

        就是一堆发散的自由联想,随便乱说,希望不要介意。

        谢谢您的启发。

        通宝推:hullo,
        • 家园 聊聊对人的理解

          现实中找不到聊天的对象,只能到网上聊聊了。聊天能否进行下去,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不要把自己看的过高,二是不要把别人看的太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开放包容的心态,才是聊天能够愉悦身心的根本。

          只要读过西方思想史,都会发现理性人假说是西方思想的根基,也就是自由民主的根基,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所谓【人的发现】,这种思想其实是对中世纪宗教思想的叛逆,再经过思想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运动,资产主义思潮,特别是民主普选之后,鼓吹个人主义的理性人假说终于大成。

          马克思则反对个人主义,主张社会属性才是人的第一属性,也就是人人都是【社会人】,孤立于社会的人是无意义的。

          存在主义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是正确的。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即使不做任何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这样的个人主义,必须走向孤立,走向荒谬,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小说,就很好地描绘了这种情况。

          社会人的思想,最大麻烦在于社会范围的边界到底在哪里?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国家,消灭阶级,实现人类大同,才能真正实现平等的社会人理念。

          遗憾的是,虽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人却生活在不同的群体之中,家庭,社团,城市,企业,民族,宗教,国家等等社会群体,对个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整体的人类社会。

          马克思对此也认识的很清楚,因此强调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实质就是产业链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才是形成整体人类社会的根本途径。

          现在的全球化,可以称为美国的全球化,这也是俺经常说美国对世界的贡献,远大于其危害的主要原因。当然,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世界市场的最大引领者,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更大的可能则是中美共同引领,形成中美太极时代。

          无产者,主要是失业工人,没地农民,和没了组织的士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必然会造成大量的无产者。

          事实已经证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判断错了,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被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在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二元经济关系之外,加上了政府财政,形成了三元经济关系。

          二战以后,又逐渐摆脱了金银本位,走向了信用货币,形成了供给,需求,财政,货币的四元动态经济关系。

          所以,共产主义运动在苏联,在中国的实践,已经与马克思设想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运动应该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越是发达,经济危机就会越严重,产生的无产者就会更多。实际上却是在落后国家,甚至农业国,因为本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地主阶级的分散,才让失业工人,无地农民组织起来,通过战时共产主义,夺取了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战备共产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事实。

          上帝的子民,理性人假说的个人主义,社会人假说的集体主义等西方学说,对中国影响最大,甚至改变中国命运的就是马克思的社会人假说,这既是中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决定的。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伦理学,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准确地说,中国没有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只有朴素的传统哲学,就如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只有朴素的经验科学技术类似。

          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关键在于偏重演绎法的唯理论,和偏重归纳法的经验论,二者是从名实之辩的逻辑思想发展而来的,并演化出了近现代数学,与科学。

          中国文化思想,过于强调伦理,而忽略逻辑。就如藤曼,总是在地上爬,却没有通过逻辑的支架,形成一个体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以家庭伦理,扩展成的政治伦理,社会伦理,就是儒家思想的根本。

          可以说,跳不出伦理的束缚,没有走上逻辑的架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最大缺点。但这并不只是文化思想的问题,而是经济基础 ,社会结构决定的。

          例如王守仁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致良知,实质就是意义决定存在,这方面《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就是典范。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在许三多看来,打牌,看电视没有意义,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修路有意义。

          意义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社会决定的,意义将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就实现了知行合一。

          就如一个农民说种地有意义,一个渔民说打鱼有意义,因此,王学在劳动群众中更容易接受,实际上意义的主要表现就是谋生的技术,即社会生产关系,和道德的底线,即社会生活关系。

          道德底线这种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特别是在国破家亡的战乱时期,只有谋生的技术,才可能 相对稳定,但中国历史上却缺少主要依赖技术谋生的手工业阶层。

          所以,心学在日本影响更大,主要就是日本社会有手工业的阶层,以及商人阶层。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之前,也曾信奉朱熹的理学,追求格物致知,结果格竹子,什么也没格出来,反而将自己病倒了。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的天理,就是常态,人欲则是非常态,就如吃饭,吃八分饱就是天理,吃的过饱就是人欲的非常态。因此,天理的常态可以看作科学观,非常态则是不科学。

          朱熹主张理从格物而来,怎么格物却没有说清楚,实际主要是亲身实践或调查研究。这也是现在的穿越小说,回到古代之后,总是将现代科技嫁接在格物致知上的原因。

          王阳明通过技术和底线将知与行,个人与社会联系了起来,在中国都没有流传开来,朱熹想通过常态与非常态的认知构建学说,也就更不可能了,反而被家庭伦理,政治伦理,社会伦理绑架,常态的天理反而成了严酷的伦理纲常。

          所以,中国的传统思想本不是 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也就是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才是中国不能产生科学技术的根本原因,说穿了就是不能摆脱【稀缺的魔咒】,贫贱夫妻百事哀,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理性人假说的个人主义,与上帝子民的宗教思想,相互中和的产物。

          中国不是宗教社会 ,要想中和个人主义的泛滥,必须不能放弃社会人假说的马克思主义,既有个人,又有整体,二者兼容,才是中国的正确道路。

          极右否定集体主义,一味强调个人优先,极左否定个人主义,强调集体高于一切,都是不可取的。

          当二者相互冲突时,一般情况下应以整体利益为先,可以消除个人的社会属性,如阶级,种族,宗教,地域等等,而不能 简单肉身毁灭。

          英美等先发国家,在鼓吹个人主义的时候,都要用宗教思想来中和,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个人不可能掌握最先进的工业科技,只能在保证整体的突围前提下,实现更多的理性个体。

          真正理性的个体,绝不可能割裂社会关系,成为孤立的存在,这种社会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产业链的生产关系,二是基于共同市场的生活关系。

          血缘家族关系太过狭隘,宗教社会关系,又相对封闭,都不可能走向人类大同,实现世界融合。

          就如香港,产业链与市场与中国大陆几乎是完全割裂的,比意识形态更加难以解决。

          • 家园 缺少主要依赖技术谋生的手工业阶层?

            似乎不准确,至少是有的,多少不知道。

            • 家园 匠人精神

              欧洲和日本都有匠人精神,但中国没有,就是因为中国没有相对独立的手工业阶层,和商人阶层。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国有手工业者,有商人,但却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阶层,只有在春秋战国时期,才有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和商人阶层。

              相对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阶层,必须基于多元的社会结构才可能形成,否则只能依附于政府,军人,和官僚地主。

              道理很简单,原材料的来源不能被独占,商品的销售不能被垄断,技术和职业能够父死子承,代代相传,是相对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阶层能够产生的三大条件,中国自从大一统之后,根本就不具备。

              基于演绎归纳逻辑的数学和科学,和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和商人阶层,是近现代工业革命的两大关键,日本原本缺少前者,只有后者,但是西方学术思想传入日本后,马上就能进入工业化的通道。

              中国接触西方比日本还早些,但因为没有独立手工业和商人阶层,因此,西方的学术思想与中国格格不入。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简直处于两个极端。

              王阳明的心学,在日本影响很大,对中国却影响不大,很多还如朱熹一样被曲解,根本的原因也是如此。

              思想必须与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互契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影响。

              • 家园 父死子承,代代相传我觉得是有的

                至于独立的,似乎要看定义。

                春秋时期,似乎也没有,当然要看定义。

      • 家园 关于强奸妓女这个,我不是很赞同

        引用:比如一个妓女被强奸了,强奸犯丢下与嫖资一样多的钞票扬长而去,这还算强奸么?当然算,因为强奸犯的行为违背了妓女的意愿,妓女是完全被动的。

        强奸这个罪行,不仅有人身伤害,还有人格尊严的伤害。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是单纯的人身伤害,轻微伤的情况下(比如瘀伤、抓痕),够不上故意伤害,在我国都不算刑事犯罪,顶多拘留十五天。

        但是人格尊严的伤害,哪怕强奸未遂,也至少要判一两年。

        妓女这个,我不主张在人格上侮辱妓女,毕竟也是社会底层,但是人家真的有这么多人格尊严来受伤害? 到底是强奸,还是一般经济纠纷,比如价钱没谈拢? 这个就很难说了。

        通宝推:hullo,
      • 家园 胡兄这篇很好

        稍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就是:做蛋糕可以和分蛋糕割裂吗?做了但是分不到,那做了干嘛?

        这就是为什么共产主义是和资本主义同时共同发展的。

        通宝推:hullo,
        • 家园 蛋糕的故事

          画蛋糕,主要是意识形态;做蛋糕,主要是经济建设;分蛋糕,主要是政治范畴;抢蛋糕,主要军事和金融手段。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到底是啥意思呢?实质就是执行力决定一切,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瞎扯淡。

          传统社会的执行力,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以神灵为核心的宗教势力,二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势力。

          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执行力也有两大来源,一是以理性人为基础的自由民主主义,二是以无产者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运动。

          西方经济学将经济与政治割裂开来,也就是将做蛋糕与分蛋糕割裂开来,这就导致了频繁的经济危机,直到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才将做蛋糕与分蛋糕部分结合了起来。也就是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通过公共财政,重点参与分蛋糕的过程之中。

          总体而言,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参与分蛋糕和做蛋糕,是一种间接的参与,另一种则是通过民主选举,通过工会,直接与资本家谈判,参与分蛋糕。

          例如,这几天美国通用汽车工人罢工,要求分享利润。

          其实,用做蛋糕与分蛋糕分析经济政治,并不怎么形象,用栽果树和分果子,则更加形象。

          我们都知道,果树要结果子,都要好几年,而且刚开始结果的时候都很少,慢慢产量才能多起来。

          那么,怎样度过不产果子的这几年,刚开始产果,数量很少,又该怎么分呢?

          分不到的人,就开始嚷嚷,不该种果树,这样很不公平,应该种白菜萝卜,这些能当年收获,公平分配。

          遗憾的是,工业化,科技树,产业链不是白菜萝卜,而是如果树一样,甚至根本就结不了果子。

          有人说,苏联怎么总是发展军工,而不发展民用轻工业,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不好分配就是个大问题。

          记得90年代中期,看到别人拿着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很是羡慕,心想什么时候俺也有一个,到现在手机已经拥有好几个,比当年的大哥大不知要好多少倍。

          工业产品,科技产品,刚开始的产量都是很少的,价格都是很高的,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消费不起。因为自己买不起,用不着,就反对国家发展飞机,汽车,手机产业,那么,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如何发展,总不能像苏联那样,总是造军工产品吧。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杨广修了大运河,苦了当时的百姓,却惠泽千年。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说杨广修大运河的方式不对,却不能说修大运河是 错误的,至于什么方式才对,那就各有各有说法了。

          毛主席的同学萧子升,在回忆录里说毛对不起杨开慧,根本就不应该去闹革命。按照这种说法,毛对得起自己的两个兄弟,一个妹妹,还有自己的孩子么?

          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因为从长远来看,人都是要死的,但相对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而言,结果不过是过程之中的驿站或者节点而已。

          看到歼20,055,和航母的照片,俺就十分开心,难道有一天俺也能有一架歼20么?很可能连亲眼看到都没有机会,但是作为旁观者,却见证了中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作为一个工业党人,科技教徒,当然会十分高兴。

          有钱难买愿意,独乐之不如众乐之,无论是亲身经历的过程,还是作为旁观者见证的过程,都是能够愉悦身心的,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至于奋斗的结果,既然已经享有其乐无穷了,结果真的很重要么?而且过于关注结果,过程的快乐,就很容易丢掉。

      • 家园 民主德国自由联邦德国

        对“”近现代社会的两大意识形态,也就是民主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二者的基础分别是【理性人】,与【无产者】。”这话不是很理解。

        还有一点,楼主说的“民主”是指什么?实质性“人民当家作主”还是(美国)口号的“民主”。这个不是抬杠,实在是我认为最少有这两种“民主”的区别。话说欧美也擅于学习,苏联一倒台就把“民主”拿来用了。

        限于思维方法,说起民主,我肯定是会使用有限的马列毛主义唯物主义那一套,认为目前中国最接近实质性民主,但这么说,就讨人嫌了。

        通宝推:hullo,
        • 家园 先发优势和集中优势

          自由民主的基石是理性人假说,关键在于先发优势,利用工业和科技,对其他国家进行降维打击,殖民掠夺落后国家;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共产主义运动,关键在于集中优势,实现民主独立,和工业化。

          其实,先发优势也是一种集中,不过这种集中,主要是一种自发的集中,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集中,则主要是一种自觉的集中。

          还有一种集中,则介于先发的自发集中,与后发的自觉集中之间,就是德国日本的军国主义,可以称为半自发半自觉的集中。

          可以说,工业化,科技化的根本就在于集中,没有集中,工业与科技就永远是空中楼阁。

          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形成社会主流,有两大标准,一是空间范围,也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否实现聚集效应,实现共振共鸣,二是时间范畴,也就是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即工业化,科技化。

          这个世界上的意识形态有很多,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也算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但它们都没有像英美,德日,苏联那样实现过工业化,只有能够实现工业化的意识形态,才是算得上现代意识形态,现在来看,只有基于理性人假说的自由自由,和以无产者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运动,才算得上现代意识形态,而德日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种族主义为基础,则被当今世界主流否定了。

          通宝推:脑袋,
        • 家园 是这样:

          如果他们最终——说的是“最终”——意思就是经得住考验——也就是几乎“理性”成为了他们的信仰——不被资本俘虏,他们才能真的称为【理性人】,否则就不是,还只能是【利益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